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随着加拿大推迟精神疾病案件的医疗协助死亡,一些人找到了解脱,另一些人则担心后果

Date:

去年 10 月,当 Savannah Meadows 与她的母亲 Sharon Turcott 共进午餐时,Meadows 的母亲告诉 CBS 新闻,她“满脸笑容”。

“也许她已经转危为安,”特科特回忆起她一直在与严重精神疾病作斗争的女儿。

第二天早上,她收到了一封预定的电子邮件:“妈妈,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我可能正在去天堂的路上,”它说。她的女儿在 44 岁时自杀了。

canada-maid.jpg
在 Turcott 与 CBS 新闻分享的照片中,可以看到 Savannah Meadows 与她的母亲 Sharon Turcott 共进午餐。

莎朗·特科特


“她不想自杀。她不想孤独地死去,“特科特说。

相反,梅多斯一直在寻求医疗协助死亡——加拿大在 2016 年将其合法化。去年,它原定扩展到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但这种扩张被推迟了,梅多斯最终自杀身亡。

这种延迟受到一些人的欢迎,但也受到其他人的谴责。

加拿大仍在不断发展的 MAID 法律的历史

2016 年,加拿大颁布了一项法律,允许为自然死亡可合理预见的人提供死亡医疗援助,称为 MAID。根据该法律,在确定已满足所有资格标准的程序之后,医生或护士可以直接施用导致死亡的物质或开出患者自己服用的药物。

五年后,该法律得到了扩展,不再要求一个人的死亡是可以合理预见的,作为患有严重和无法补救的医疗状况的成年人的资格标准。根据这些变化,在 2023 年 3 月之前,仅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人被暂时排除在资格之外。

梅多斯被她的母亲描述为一个自豪的跨性别女性,她已经选好了一个日期,并开始为她生命的结束做准备。

“这让我有时间接受我女儿快要死的事实,”特科特说。

然而,在 Meadows 可能有资格寻求医疗协助死亡的几天前,政府宣布将考虑精神疾病病例推迟一年。七个月后,梅多斯自杀身亡。

延迟纳入基于精神疾病寻求 MAID 的患者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担忧。

加拿大 MAID 和精神疾病专家小组的成立是为了协助制定政府扩大法律的方法,它在 2022 年的一份报告中概述了担忧,包括要求临床医生对个体患者进行预测并确定不治愈性和不可逆性的艰巨任务尽管预测精神障碍的演变存在困难。

另一个因素是报告所说的结构性脆弱性,即住房不稳定或缺乏就业机会等因素导致个人将死亡视为唯一选择的风险。

该小组在其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建立扩大的 MAID 制度。

然而,MAID 法扩展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国内政治,而国内政治似乎即将发生变化。皮埃尔·波利耶夫 (Pierre Poilievre) 所在的保守党在一年内举行的全国大选之前的民意调查中大幅领先,他发誓要“完全撤销”该法律的扩展,仅包括心理健康病例,认为它模糊了“自杀预防和自杀援助之间的界限”。

“她会按照她想要的方式死去。”

与此同时,自从她女儿去世后,特科特已成为那些唯一潜在疾病是精神疾病的人获得 MAID 的倡导者。

“她会按照她想要的方式死去,因为那是她想要的,所以那对我来说会很好,”特科特说。“自杀对我来说并不好。”

canada-maid2.jpg
在 Turcott 与 CBS 新闻分享的照片中,可以看到 Savannah Meadows 和她的母亲 Sharon Turcott 一起购物。

莎朗·特科特


今年 2 月,政府进一步将唯一疾病为精神疾病的患者的 MAID 资格推迟到 2027 年 3 月——距离最初计划生效的四年后。

加拿大卫生部长马克·霍兰德 (Mark Holland) 表示,虽然“在支持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复杂情况下评估 MAID 资格时,该国的卫生系统“尚未准备好接受 MAID,因为唯一的潜在条件是精神疾病”。

一些 MAID 倡导者谴责了这种延迟。倡导临终权利的组织 Dying With Dignity Canada 于 8 月提起诉讼,指控法律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歧视性排斥。

关于获得 MAID 的持续辩论

然而,其他人将延迟视为确保必要的保障措施到位并且医疗保健提供者准备好处理相关病例的一个步骤。加拿大心理健康协会(Canada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在1月份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它支持推迟,理由是它所说的为确保精神疾病患者能够获得必要的护理而分配的时间和资源不足。

一些团体直接反对该法律的扩张。9 月,为加拿大智障人士发声的非营利组织 Inclusion Canada 提起诉讼,质疑为未死亡或死亡无法“合理预见”的残障人士提供 MAID。

诉讼认为,MAID Track 2 是 2021 年将法律扩展到包括无法合理预见死亡的患者,已经导致过早死亡。

“人们正在死去。我们正在目睹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即由于社会剥夺、贫困和缺乏基本支持,残疾人正在寻求协助自杀,“加拿大包容性组织执行副总裁克里斯塔·卡尔 (Krista Carr) 在 9 月表示。

一个由来自伦理学、社会工作和医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查了安大略省的 MAID 死亡事件,该委员会确定了一些案例,其中表示隔离和未满足的社会需求(如住房)助长了几名安乐死接受者的请求。

该委员会还发现,根据扩大的 Track 2 标准寻求资格的患者居住在该省社会边缘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的可能性比 MAID Track 8 接受者高出约 1%。

该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虽然所讨论的死亡不一定代表访问 MAID Track 2 的常见原因,甚至不能代表大多数 MAID Track 2 死亡,但所确定的主题“在 MAID 审查过程中并不少见”。

据该委员会称,在 2023 年根据加拿大 MAID 法进行的 4,644 例医疗辅助死亡中,只有 116 例死亡是 2 轨患者。

但该报告的调查结果并未引起所有人的共鸣,反对该法律提议将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纳入其中,这让一些寻求 MAID 的人深感沮丧。

杰森 (Jason) 是多伦多居民,由于担心他未来的 MAID 审查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他不想被完全透露身份,他就是其中之一。

“当我第一次听说它被推迟时,我的世界崩溃了,”他说。

杰森告诉 CBS 新闻,几十年来,他一直在与抑郁症、焦虑症和惊恐发作作斗争,并曾两次企图自杀。他说,他尝试了住院项目、药物治疗、电休克疗法和氯胺酮治疗等补救措施,但收效甚微。

“如果 MAID 不可能在 2027 年通过,我今天就不会活着,”他说,并表示 MAID 扩张的机会是他没有第三次自杀未遂的唯一原因。

目前为寻求 MAID 的人提供的保障措施 无法合理预见死亡的包括两名独立从业者(其中一名必须具有影响患者的病情的专业知识)确认满足所有资格标准,进行资格评估的最短期限为 90 天,并且患者有机会在手术执行之前随时撤回同意。

还必须告知患者咨询和姑息治疗选择、对残疾和心理健康的支持,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此外还与他们的从业者讨论“合理和可用的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同意 [with the practitioner] 该人已经认真考虑过这些手段。

在 2023 年由 Dying with Dignity Canada 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78%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支持从 MAID 法中删除“合理可预见的”自然死亡要求,这表明强烈支持第 2 轨道的扩展。但 2017 年一项衡量加拿大精神病学家对死亡医疗援助态度的调查发现,只有 29.4% 的少数人支持 MAID 仅根据精神疾病,而 71.8% 的人表示还应该存在其他因素来确定资格。

杰森说,他理解一些医生反对 MAID 治疗精神疾病。

“医生在那里让你好起来,”他说。但他补充说,由于精神疾病不是 “在屏幕上显示 ”的东西,因此没有直接经验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别人的痛苦程度。

“我没有别人的身体痛苦,但心理上的痛苦同样严重,”他说。

根据加拿大第四份也是最新的年度报告,2022 年,MAID 死亡人数占加拿大总死亡人数的 4.1%,MAID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77 岁。自 2016 年该法律出台以来,该国共有 44,958 例医疗协助死亡。

杰森说,他不想让他的家人经历另一次自杀未遂的创伤,他的兄弟和母亲正在帮助他探索国外的选择。这些选择,特别是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因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内法律而变得复杂。

杰森说,和特科特一样,他自己的母亲也支持他选择寻找女仆。

“尽管她不希望我再做一次,但她宁愿我在医生的帮助下正常地死去,也不愿自杀,”他说。

特科特说,她担心以心理健康为由推迟 MAID 会导致更多自杀,让家人意外哀悼。

“我不希望任何人经历自杀失去孩子,他们的孩子如此绝望,以至于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结束自己的生命,”她说。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光芒四射的设计之星:探寻高莉·汗的创意世界

高莉·汗(Gauri Khan)是印度著名的室内设计师和制片人,以其卓越的设计才华、创意项目和社会活动备受世界瞩目。她不仅是印度社交名流,还是印度电影巨星沙鲁克·汗的妻子,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社会参与而备受尊敬。本文将深入探讨她的生平、设计作品、设计哲学以及她在印度社会中的独特地位。 高莉·汗于1970年出生在印度德里,她的职业生涯始于室内设计领域。她是印度室内设计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是国际设计界的翘楚。她的设计作品涵盖了住宅、商业空间、酒店和电影制作等多个领域。 高莉·汗的设计风格备受赞誉,她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设计技巧而闻名。她的代表作之一是多家知名酒店的室内设计,如迪拜的帆船酒店(Burj Al Arab)和孟买的椰树岛度假村(Coco Bodu Hithi),这些项目展现了她的设计多才多艺和对细节的关注。 她的设计作品还包括了许多印度和国际名人的住宅,如比莉·克里斯汀森(Billy Kristensen)和约翰·亚伯拉罕(John Abraham)等。她的设计风格注重舒适性和时尚,赢得了客户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高莉·汗的设计哲学强调个性化和情感连接。她常常与客户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以便能够为他们打造独一无二的空间。她的设计充满了创意和温暖,为客户创造了舒适、时尚和功能性的居住环境。 除了室内设计,高莉·汗还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制片人。她与丈夫沙鲁克·汗共同拥有制片公司“红宝石娱乐”(Red Chillies...

Vivek Ramachandran:网络安全领域的尖端先锋

在现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领域,有一个名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尊重,那就是Vivek Ramachandran。 Vivek Ramachandran不仅是一位资深的网络安全专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者和作者。他对于无线网络安全的研究,尤其是对Wi-Fi安全的贡献,使他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Vivek的职业生涯起始于他对网络安全的独特兴趣和好奇心。他在早期就展现出了对技术的热情,并对如何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攻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对技术的热情和好奇心,引领他进入了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他在无线网络安全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使他在2003年的DEFCON CTF(Capture The Flag)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从此开始了他的光辉职业生涯。他不仅为大家揭示了Wi-Fi网络的潜在风险,还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个人和组织的网络安全。 除了他在实际应用中的卓越表现,Vivek还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者。他致力于传播网络安全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网络威胁。为此,他创立了SecurityTube.net,这是一个免费的网络安全教育平台,为全球的网络安全爱好者和专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 此外,Vivek还是多部网络安全书籍的作者。他的著作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巧的各个方面,被广大读者和学者誉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必读之作”。 但Vivek的成功并不仅仅基于他的技术才华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对于网络安全的真正热情和执着追求。在他看来,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责任。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网络威胁,而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正因为有了像Vivek这样的网络安全专家,我们的数字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和可靠。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防御工具和策略,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使我们更加警觉,更加重视网络安全。 Vivek Ramachandran是网络安全领域的真正先锋。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更在于他对于网络安全的坚持和热情,使我们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大疆无人机创始人汪滔:凭3名员工打天下,白手起家创造百亿财富

他出生于浙江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有一个造直升机的梦想,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后选择退学,进入香港科技大学追寻自己的梦想。 他在一间民房里创建了大疆,早期创业时,由于他的个性太强导致内部并不团结,不少人都离开了他的团队。 孤军奋战之际,他的导师带资加入,成功将以前的小作坊变成了享誉全球的无人机制造公司,他就是“中国无人机大王”汪滔。 汪滔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师,母亲是一名老师,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汪滔,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梦想”发芽别的孩子看完了漫画书直接就扔到了一旁,而他却被漫画中的红色直升机所吸引,久久难以忘怀,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关于直升机的种子。 后来他为了了解直升机又迷上了科普漫画和航模读物,但是他一直都没有见过真正的飞机。他真正拥有自己的遥控直升机还是在高中的时候。 因为他的成绩一直不冷不热,说好也算不上好,说差也算不上差,但是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然有望子成龙的期望。 为了让他好好学习就许诺他一个遥控直升机,汪滔一下子有了学习的动力,他遗传了父母优秀的基因再加上人也聪明,成绩一下子就冲到了前面。 最终,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遥控直升飞机。 当时能够拥有一架遥控直升飞机可以说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即使当时的遥控直升机只有几个很基础的操作。可是汪滔依然把它当个宝贝一样小心保管。 但一次意外中,直升机因为电量耗尽,突然从空中摔下来,整个直升机都散架了。他在家的附近找了许多家维修店却都修不好他的直升机,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他的父亲。 可是他的父亲也只是把这个直升机当做一个玩具,并没有放在心上,再加上工作太忙,根本无暇处理这个直升机。 在汪滔的死缠烂打下,父亲将厂商的电话给了他,让他自己去处理,从小脸皮就薄的汪滔只能抛下面子开始一个一个打电话,等了好几个月厂家才将零件发过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也在思考为什么直升机会突然掉下来,为什么不能自动控制呢?在之后组装的过程中,他也仔细研究了遥控直升机的构造并且发现了直升机的奥秘,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能够自动控制飞行的直升机。 退学追梦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电子专业,这在不少人看来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归宿了,可是他却在大三临近毕业之际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从华东师范大学退学,申请世界一流大学。 因为他发现这所学校与自己造直升机的梦想越来越背道而驰,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不等到毕业之后再追求梦想呢,离毕业也不远了,放弃这样一个211的学历实在有些可惜。 对于汪滔来说,学历在梦想面前简直不值得一提,他不想再继续浪费时间了,所以他申请了培养无数人才的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这两所学校都拒绝了他的申请,只能退而求其次申请香港理工大学,最后收到了香港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 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后的他一改之前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迷茫状态,香港科技大学的学术氛围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大三时,他选择了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自己的毕业课题,还拿到了研究资金,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最终在毕业时展示了自己的课题。 原以为自己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却只拿到了刚刚及格的评定,毕业带来的迷茫本就让人压抑,现在毕业课题的评分又比较低,他只能选择出去找工作了。 可是却意外得知,他被一位名叫李泽湘的导师推荐继续读研,得到此消息的汪滔可以说是受宠若惊,原来是因为李泽湘对他的课题很感兴趣,想要把他收入门下读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汪滔每天都在实验室里研究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虽然他因运气好能够继续留下来读研,但是他知道当初评分不高肯定是有原因的。 况且导师李泽湘冒着风险推荐了他,他也不能让导师失望,所以他要奋力一搏。 创建大疆2006年,他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民房里创立了大疆,可是他没有资金也不懂如何管理,公司里只有两三个当初和他一起做课题的员工。 他整日里只想着怎么做好产品,做好之后也不搞营销,以至于他一直没有怎么挣到钱。 后来也招到了一些人,可是汪滔总是在下班时间给他们打电话要求完成工作,一旦他有了想法就不分时间地点想要员工立刻实施,很多员工都受不了。 再加上他的个性很强以及完美主义的性格总是要求别人一下子就做好这件事,公司里的员工对他的评价并不好,因此刚刚创业初期就有不少员工离职,甚至还有人将他的的技术成果带去了别家公司。 这让本就雪上加霜的大疆变得破败不堪。后来多亏了他的导师李泽湘再次雪中送炭,为他带来了资金和人才,才让大疆没有以破产告终。 “梦想”开花2008年,一款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正式问世,大疆才逐渐被人们所看到,还陆续拿到了不少的投资。他这也算是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了。 可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及时调整策略,将大疆定位于一家专门提供商业用途成品飞行控制的公司,也正是这个决定让大疆正式从一个只有一二十的人的小作坊转变成一个无人机市场的领头羊。 2012年大疆已经具备了研发一款直升机所需要的所有条件,2013年正式推出“大疆精灵”,迅速席卷市场,现在大疆的产品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大疆也成了享誉世界的民用无人机制造商。 从小心怀直升机梦想的汪滔不惧风险从211大学退学,毅然选择追寻自己的梦想,梦想的道路总是艰辛的。 从一开始的课题不被看好到创业时遭遇员工离职以及盗窃研究成果的打击,他都没有放弃,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决心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 目光长远的他并没有满足眼前的利益,从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做到了能够自主研发出一整个直升机,足以说明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汪滔正在低调地主导着全球无人机革命,期待以后的他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辞退6万名员工,从教育到直播带货,中国教育巨头俞敏洪的转型之路在何方?

《中国合伙人》这部以俞敏洪为创业原型的电影,曾经让多少热血青年心中澎湃,2021年,在双改的政策下,K12教育遭遇寒冬,新东方辞退6万名员工。 俞敏洪也在自己的新年寄语中写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寻找新的方向”。此时已经60岁的俞敏洪还仍保持着一颗创业的心,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上继续带领新东方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对于俞敏洪的认识,不仅仅因为新东方的标签,还有他曾经写过很多励志的书籍。在他的整个创业历程中,他一直保持着一颗不放弃的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引导与他一起共事的同事。 1962年,俞敏洪出生在江苏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和母亲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还有一位姐姐。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俞敏洪在经历两次高考失利之后,决定放弃高考,外出打工,但是在母亲的强烈反对下,俞敏洪开始了第三次高考。 由于每次高考都因为英语成绩不理想,母亲在镇上给他找了一个英语补习班,有一次上完补习班,下起了暴雨,他一路上跌倒了四五次,回到家已经成了泥人。 考入北大也从那以后,他觉得自己的人生犹如这暴风中,不管怎样跌到,只要努力,一定会达到目的地。他开始发奋图强。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中成功考取了北大。 来到北京大学,俞敏洪就像走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从农村出来的他,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内心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卑,也就不愿意主动跟同学打交道,除了学习主要课程之外,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图书馆上, 1985年,俞敏洪大学毕业,留在了北大成为一名老师,但是北大平淡的生活让他感到无趣,恰好当时出国留学潮盛行,于是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 1988年俞敏洪高分通过了托福考试,原本以为自己出国留学的事情是万无一失了,但是当时美国对中国收缩留学政策,再加上俞敏洪在北大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并没有突出的成就,所以留学就搁浅下来了。 但在这个过程中,俞敏洪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维持生活,俞敏洪在北大外面兼职教书,这也让他尝到了兼职的甜头,既然现在不能出国留学,那么可以通过给学生补习来挣钱,而且还可以锻炼英语,何乐而不为? 但是他在北外做兼职的事情很快被校领导知道,北京大学对俞敏洪进行了行政处分,这次处分对俞敏洪打击很大,据说当时学校给他的处分被大喇叭连续播了三天,让他颜面扫地。 创业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掉了北大的工作,失去工作的俞敏洪开始为社会培训机构打工,然而由于观念相差太大,他决定自己创业。 因为之前在培训行业做过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再加上当时想要出国的人比较多,俞敏洪决定先做培训行业,办起了针对托福和GRE的培训班。 1993年俞敏洪正式成立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刚开始创业时非常艰难,没有学生,他就骑着自行车在各个大街小巷的电线杆上贴广告。 学生招来了,没有老师,他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课程。后来学生多了,没有教室和办学许可证,于是他租赁别人的牌照,租用别人的场地。 就这样,在他一步步地努力下,学生越来越多了,但是教室也越来越不够用了,于是他自己动手改造教室,把小班合并成大班。 为了拿到办学许可证,他天天往教育局跑,去的次数多了,和教育局的人也就混熟了。所谓人心是肉长的,最后还是破例给俞敏洪办了一张许可证。 有了证件的俞敏洪,教学规模也越来越大,学生从以前的几十个人发展到了五千人,就这样新东方在俞敏洪的努力下不断发展,但是他总觉得缺点什么,当初为了出国留学拼命赚钱,如今有钱了,已经没有出国的意义了。 他现在只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于是俞敏洪决定去美国把昔日好友王强和徐小平叫回来一起创业。 业务拓展他们三个各分一摊,拓宽新东方的业务。随着团队的加入,俞敏洪也要改变,要从一个老师到一个企业家的转变,并且将自己带领回来的兄弟变成一个管理团队,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期间他们争吵过无数次,但是最后都各自妥协,王强主要负责英语学习,英语口语。徐小平负责出国留学咨询业务,俞敏洪则继续负责托福和GRE。然后对新市场的收入进行了重新分配。 在三人的努力下,新东方也从单一的英语培训体系拓展到了各个学科类业务,规模也越来越大。 2006年,新东方作为中国的第一家教育类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敲响了钟声。随着新东方的壮大发展,大量优秀的人才加入,王强和徐小平逐渐淡出了新东方的舞台。 新东方又回到了俞敏洪一人的手中,因为新东方上市,俞敏洪也从一名教育工作者变成了一名投资者。 线上教育2013年,新东方与互联网合作,推出新东方在线教育平台,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很多网络平台都推出教育在线,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新东方在线教育平台始终没有做到行业的老大。 在线平台的营收份额很低,于是新东方引进优秀网络人才。2016年,新东方确定了重点投入K12业务的战略,成立了新东方优播。 腾讯加入新东方在线,为新东方提供了巨大的流量优势。2017年新东方优播在香港挂牌,并且很快在香港上市。但是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新东方优播上市后,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在市场的竞争下,K12业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20年,国家发布了课改政策,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在双重打压下,K12业务不得不面临下架。 俞敏洪怀着当初对家长的承诺,就像2003年的非典时,新东方把所有的学费退还给家长。 转型那么面临着这次双减政策,俞敏洪同样将学费退还给家长,辞掉了6万员工,种种支出近200亿。对于剩下的5万名员工,将进行业务上的转型。 现在新东方除了继续教育行业外,俞敏洪还亲自进行了农业直播带货。 在俞敏洪的心目中,其实一直有个梦想,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一直有个农业梦,所以直播带货从农业开始。 同时他要拍摄电影,帮助大凉山地区的一个彝族少年篮球队完成他的篮球梦,并且要把他的故事为原型拍摄成一个励志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