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哈希姆·阿兹曼:银行业的领军人物与慈善家

Date:

在马来西亚的金融界,哈希姆·阿兹曼(Azman Hashim)的名字无疑是响当当的。作为AMMB Holdings Berhad(Ambank 集团)的主席,他不仅在银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是马来西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金融领域的巨擘

阿兹曼先生在金融领域的贡献是卓越的。在他的领导下,Ambank 成为了马来西亚最大的银行之一,服务遍及整个国家。他对金融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策略眼光,使得Ambank 在面对各种经济风波时,都能够稳健前行。

从小开始的梦想

阿兹曼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年轻时就展现出对银行业的浓厚兴趣。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学习,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络。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

除了在商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阿兹曼先生更是一个知名的慈善家。他深知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扶贫,他都毫不吝啬地提供支持。这种对社会的回馈,使得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

领导风格与哲学

作为Ambank 的领军人物,阿兹曼的领导风格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他注重团队合作,相信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够取得成功。此外,他还强调持续创新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

面对未来

对于未来,阿兹曼充满了信心。他认为,只要持续努力,Ambank 将会在马来西亚,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而他本人,也将继续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哈希姆·阿兹曼是马来西亚金融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努力和责任的传奇,为无数的年轻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杰基·应(Jackie Y. Ying):纳米科技的奇才与创新

杰基·应(Jackie Y. Ying)博士是一位备受推崇的纳米科技领域专家,她以其在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而广受赞誉。她的研究和领导力不仅在学术界有着巨大影响,还在创新和科技产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杰基·应博士的学术生涯、科研成就以及她对纳米科技领域的重要贡献。 早年生活与教育 杰基·应博士生于新加坡,自幼就展现出对科学和技术的浓厚兴趣。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化学学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继续深造,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她在早期教育阶段就展现出的学术才华为她未来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纳米科技的奇才 杰基·应博士在纳米科技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她的研究涵盖了纳米材料合成、纳米医学、纳米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她是全球首批在纳米领域开展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为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纳米生物医学的开拓者 杰基·应博士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有着杰出贡献。她的研究为纳米粒子在癌症治疗、药物传递和医学影像等方面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可能性。她的工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还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奖项与荣誉 杰基·应博士的卓越贡献赢得了多项国际性科学奖项和荣誉。她被授予了诸多著名奖项,包括新加坡国家科学奖章(Singapor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al)、亚洲纳米科学奖(Asian...

华语音乐的天后:探寻王菲的音乐传奇

王菲(Faye Wong),是华语音乐界最杰出的女歌手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多才多艺的音乐生涯和深邃的嗓音而备受世界瞩目。本文将深入探讨她的生平、音乐作品、音乐影响以及她在华语音乐界的独特地位。 王菲于1969年出生在北京,她的音乐生涯始于1980年代末。她以其别具一格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音乐风格成为了华语音乐的代表性人物。她的音乐作品跨足了多种音乐流派,包括流行、摇滚、电子和古典音乐。 王菲的音乐才华备受赞誉,她以其深情的嗓音和深刻的歌词而著称。她的歌曲如《容易受伤的女人》和《红豆》等,深深触动了听众的心灵。她的声音能够表达各种情感,从温柔的情歌到激情四溢的摇滚歌曲,都能轻松驾驭。 她的音乐作品也常常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展现出多元的音乐风格。她的歌曲中常常穿插英语歌词和古典音乐元素,为听众带来新鲜感和音乐的冒险。她的音乐风格是创新和多样性的代表,使她在音乐界独树一帜。 王菲的音乐生涯充满了音乐创新和实验。她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和电子音乐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她的专辑《浮躁》(Fuzao)和《唱游》(Changyou)等备受音乐评论家和观众的赞誉,展现出她多才多艺的音乐才华。 她的音乐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华语音乐,还扩展到了国际音乐舞台。她曾多次在国际音乐节上演出,并与国际音乐人合作,赢得了国际听众的尊重。她的音乐穿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将华语音乐传播到世界各地。 尽管她的音乐事业备受赞誉,但她也注重音乐之外的事业。她是一位演员,参演了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她的多才多艺使她在演艺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娱乐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除了音乐和演艺,王菲还积极参与了慈善和社会活动。她关注环保、儿童权益和社会公平等问题,积极推动社会变革。她的社会活动也为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王菲是华语音乐界的传奇女歌手,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多才多艺的音乐生涯和深邃的嗓音备受尊敬。她的音乐作品深刻反映了音乐的多样性和美丽,为华语音乐界留下了永恒的遗产。她是音乐的女神,是音乐的魔法师。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全国第十三届青联委员、2021年汕头富豪榜第7名、泰国首富正大集团第四代传承人……在年仅27岁的谢承润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围绕在他身上的无数光环。 刨去这些光鲜亮丽的光环,真正的谢承润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意思是无论有多大的家业,只要传承到第三代,一般都会呈现出颓废之势。 但是在谢承润的身上,这句曾经印证过无数次的话却失灵了。当“身价累计超过278亿”、“95后中最年轻的首富”这样爆炸性的标题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上时,谢承润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引来了外界的关注。 作为泰国首富正大集团第四代传承人,谢承润仿佛生下来就该享有万众瞩目,1995年8月,作为这个在泰国举足轻重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谢承润出生在了美国的西雅图。 由于谢氏家族的创始人谢易初和谢少飞是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县,所以在谢承润的童年时光中,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中国度过。 不仅小学就读于中国北京,就连中学都是在中国香港读完的,因为有着不同地域生活的经历,所以谢承润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普通话、粤语和英语这三种语言。 年少在中国就读的经历给谢承润的心中深深地埋下了爱国的种子,2013年,当谢承润刚刚一满十八周岁的时候,就主动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为了中国公民中的一份子。 虽然出生于产业庞大的谢氏家族,谢承润的身上却很少有纨绔子弟的风气。这一点或许也和谢家的“选拔制度“有关。 不同于其他家族制定的继承人,谢氏家族一直以来的制度就是有能者居之,想要承担起谢氏集团掌舵人的这个身份,背后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还多千倍百倍的努力。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经济学系学士学位的时候,心思灵活的谢承润借助了家族的力量和自己身为中国留学生的这层身份,举办了一个名为”宾大沃顿中美峰会“的留学生组织峰会平台。 在他任职宾大沃顿中美峰会负责人的几年间,他多次邀请到了各界有名的杰出代表到宾大演讲,他自己本人也曾经登上了演讲台。 刚开始,宾大沃顿中美峰会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中美留学生交流平台,但随着谢承润的不断经营,如今的宾大沃顿中美峰会已经成为了横跨政商两界的中美双方政商学界人士沟通的重要渠道。 在组建这个平台的期间,谢承润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还成功的组建起了自己的人脉圈子。 2016年底,在多方筹措下,谢承润又组建了一个名为“中国峰会 “的基金会组织,这个组织的设立本意是帮助在海外的留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去进行文化、教育、医药等方面的项目推进和实施。 2017年,仅仅半年之后,谢承润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留学生回到祖国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和就业机会,他接受了猎聘北美CEO的聘请。 在他的手下,猎聘北美不仅成为了中国国内第一家能够在海外成功拓展市场的中高端精英求职平台,还成功的让北美猎聘年度销售额增长了14倍之多。 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谢承润发展迅速,凭借着他对于留学生这个圈层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在2018年的时候,成功的入选了“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 学海无涯,为了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2018年,在获得到“杰出青年”称号之后,谢承润选择进入到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攻读管理学及全球领导力硕士学位。 2020年,在清华大学苦读了两年之后,谢承润成为了湖畔大学第六届学员。 数遍谢承润的求学经历,我们不难发现谢承润就读的大学十分有规律,不仅集中在家境优渥和精英辈出的学校。 从谢承润进入到大学后的举措,我们也不难得出谢承润的另一层含义:他要利用自己就读学校的优势,广泛的结交和认识各个层面能够给他支持的精英力量,以便能够在今后的集团经营中获得更大的赢面。 2018年时,谢承润在和家人商量之后,不仅一方面在清华大学中攻读学位,还正式参加了工作,在其父创办的中国生物制药集团中担任董事长助理一职。 中国生物制药不仅在2000年成功的在香港上市,而且还提供了谢承润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谢承润早早的就规划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路线。 2019年,谢承润的父母联合将在家族企业中国生物制药的股份,以馈赠的形式转赠到了谢承润的名下。这份股份在当时估价约高达38亿美元,但在这个股份的背后,却蕴含着权力交接的意味。 2020年,年仅25岁的谢承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后,被正式任命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正大天晴不仅是中国生物制药旗下的一个重要子公司,更是中国国内有名的研发肝病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制生产基地。 在治疗乙肝病毒中疗效发挥最好的恩替卡韦分散片,就是正大天晴名下的药物。 谢承润成为正大天晴的董事长,不仅意味着谢氏集团内部已经出现了部分性第三代接班人向第四代接班人交接权力的信号,还意味着这个谢氏家族第四代继承人正式向谢氏家族掌舵人这个职位发起了冲锋。 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统计,在谢承润成为正大天晴董事长四年的时间里,正大天晴的公司市值成功的增加了1000亿港元,共计达到了1400亿港元公司市值。 今年一月份,在经过长久的协商合作后,正大天晴正式和晶泰科技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两家公司将通力合作,共同研制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小分子新药。 如果这种药物一旦研制成功,不仅正大天晴的公司市值会迎来一个新高,谢承润本人也会凭借着这个成就在谢氏集团里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根据在公开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谢承润的个人身家已经达到了296.3亿元,这个年轻的95后小伙已经成为了汕头富豪榜第7名,也是95后里最年轻的亿元首富。 作为有着近百年传承历史的谢氏家族接班人,在谢承润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有着民族传承带来的历史积淀,还有着新时代赋予的拼搏进取。 作为一个只有27岁的年轻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谢承润的身上,今后将会发生更多的故事,而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从农村妇女到身价70亿,“老干妈”陶华碧打造辣酱传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美食情有独钟,做美食必不可少的也就是酱料了。 现在市面上大家耳熟能详的也就是老干妈了,几乎每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正是这样一瓶看上去朴实无华的酱料,让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人陶华碧变成了一个身价70亿的管理者。 陶华碧1947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的一个贫穷家庭,那时候家里的孩子都很多,她作为女孩子,读书的机会自然也轮不到她。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20岁时嫁给了贵州206地质队的一名地质普查员。 本以为这是她新生活的开始,谁曾想丈夫没过几年就去世了,这对于一个年轻且带着几个孩子的女人是一种多大的打击啊。 一人抚养孩子也有不少人劝她改嫁,可是她坚持一个人抚养孩子,为了让孩子吃饱饭,她开始做米豆腐为生,每天起早贪黑,出摊时还得带着几个孩子。 不少人都知道她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所以经常照顾她的生意,她就这样靠着卖米豆腐把孩子抚养长大了。 1989年,她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开了一家小吃店,名叫实惠饭店,专门卖冷面和凉粉,店铺很简陋,棚子还是用她捡来的材料搭起来的。 虽然简陋,可是至少不用继续风吹日晒地卖米豆腐了。 为了让冷面和凉粉能够获得顾客的喜爱,她专门特制了麻辣酱,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再加上贵州人喜欢吃辣,所以来她家吃饭的人很多。 她还接济不少穷学生,让他们免费吃饭。1994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刚好在她的小吃店附近,也因此很多来往的司机也成了她家的常客,她为了招揽生意还经常送自己制作的辣椒酱给他们。 本来她以为是自己的冷面和凉粉味道好吸引了顾客,可是有一天她因身体不适没有早起去买辣椒,也就没有做麻辣酱,来的顾客一听今天没有麻辣酱了,转头就去了别家。 她这才发现是麻辣酱的功劳让她的生意越做越好的。之后,她把目光都放在了麻辣酱上,想要在现有麻辣酱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 研究辣酱她并没有急于求成,一研究就是几年,最终做出了口味独特的麻辣酱。 但是麻辣酱的兴起带来的却是凉粉和冷面生意越来越差,有时候上午就卖完了麻辣酱,下午顾客一听说麻辣酱没了直接就走了,似乎与她最开始开小吃店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她有时候卖完麻辣酱之后就直接关了门,路过一家又一家的同行店铺,门口全是人,生意不是一般地好,结果发现他们所用来拌凉粉和冷面的酱竟然是她自己做的麻辣酱。 这让她嗅到了商机,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打算放弃小吃店的生意专门卖麻辣酱了。 关店开厂,创立老干妈1996年7月,她虽不舍但仍然关掉了小吃店,借用了云关村委会的两间屋子办起了辣椒厂,拿出自己不多的积蓄聘请了40名工人,取名为“老干妈”。 这个名字的来源于以前一个经常来她这里吃饭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因在外收“保护费”引起了她的注意。 但她发现了这个学生是因为穷迫不得已才这样的,于是便免费给他提供饭,之后这个学生就喊起了她干妈,之后干妈这个名称就传遍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喊起了她干妈。 她没有钱购买机器,所以她和员工们都是采用纯手工制作辣椒酱,虽然手工没有机器产量大,但是辣椒酱依然处于囤积状态,当地的小吃店无法承受厂里全部的辣椒酱。 于是,她作为老板身先士卒每天带着辣椒酱四处跑超市和工厂食堂等等一切有机会卖出辣椒酱的地方。 事实证明,金子总会发光的,没过多久就接到了来自各大经销商的电话,渐渐地辣椒酱有些供不应求了。 为了扩大产量,工人从最初的40人扩招到200人,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她这时才意识到自己作为老板身上的重担,不仅仅是带着员工一起剁辣椒,还要负责全厂的财务状况、员工情况以及应付各种各样的应酬。 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对待工厂的员工却是非常的真诚,丝毫没有老板的架子。 她认识每一个员工,知道每一个员工家里的情况,有特殊情况需要提早下班的她也会应允,有困难的她也会尽可能去帮助他们,因此厂里的员工对她是十分忠心。 1998年,她的长子李贵山辞掉了自己的工作来到公司,协助陶华碧制定了公司的第一套规章制度。 李贵山提出自己的建议,陶华碧再说出自己的建议进行修改,经过无数个夜晚的讨论,最终制定出了一套让员工和老板都认同的制度。 由于陶华碧没有多少文化,李贵山专门每天教她写字、认识报表等等作为一个老板基本的素养。 好在陶华碧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学东西、记东西都很快,很快就对公司的业务游刃有余了。 随着公司一步步做大,她并没有农村妇人贪小便宜的心理,也并没有因为大众对老干妈的认可而懈怠。 2001年因一家玻璃厂提供的玻璃瓶质量有问题导致漏油,不少竞争对手借此机会买通媒体攻击老干妈。 这时候的陶华碧为了给消费者一个交代将所有产品全部追回并且销毁,之后不仅对辣椒酱的质量严加把控,对用于包装的玻璃瓶在使用之前也是检测了一遍又一遍,才敢放心使用,也因此挽回了消费者的信任。 现在的陶华碧早已身价70亿,面对多家老牌企业频频被列入失信和老赖名单,陶华碧坚持按时纳税,不差国家的一分钱。 为了购买制作辣椒酱的原材料,她从来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材料,不会为了销量去贷款购买材料。 如此大的家业,不少人建议她赴港上市,她却毅然决然地拒绝,只要消费者吃的开心就行了,至于知名度,老干妈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陶华碧这一生都在做辣椒酱,从以前做给家人吃到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吃,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农村妇人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有多大的能力就干多大的事,坚决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上市。 就是这样看上去保守的经营策略赢得了消费者的心,才能在一众新兴品牌中常年屹立不倒。对待自己的员工更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让不少人才心甘情愿跟着她打江山。 对于老干妈的质量问题严格把控,不允许出丝毫的差错,这样严谨的态度让消费者吃的放心,现在陶华碧早已退居幕后,期待以后的老干妈在下一代领军人手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