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清迈曼谷医院在亚洲医疗保健奖中荣获两项大奖

Date:

其创新确保了工作流程的效率更高,患者也感到满意。

清迈曼谷三级医院(BCM)在最近举行的亚洲医疗保健奖(Healthcare Asia Awards)上获得了主要奖项,以表彰其测量设备BCM SMART空气质量控制和BCM手腕支撑设备的影响。

BCM SMART 空气质量控制设备持续监测并允许快速响应,以改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药品和医疗用品的稳定性和无菌性。

医院的 IT 部门通过将传感器设备连接到云服务器并在设备的仪表板和 LCD 显示器上提供实时结果,参与了该计划的设计。该系统可以每三分钟报告一次数据,每天可以检测约43次异常。

由于监察工作流程和人手减少,劳动力开支和医院全职员工也有所减少。BCM还提到,该项目的精益工作流程有助于将碳足迹降低到每年0.66吨。

“未来,我们将开发空气质量数据服务器并通知系统中的错误,连接到医院通风系统以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该公司在谈到其对该设备的未来计划时说。

BCM SMART 空气质量控制在享有盛誉的奖项中获得了年度设施改进计划 – 泰国类别的奖项。

同时,BCM 腕部支架于 2019 年创建,用于固定手术腕部部位。这是在患者接受腕部心导管插入术后记录的血肿并发症中发生的。手腕支撑装置有一个由亚克力制成的腕垫,上面覆盖着塑料和塑料带。

该设备的第一个原型是在 2019 年制作的,用户的用户满意度非常高,达到 81%。对此的主要反馈是垫子太硬,塑料带会刺激,并且在手腕较大的患者身上使用时会感到不舒服且太小。

这导致 BCM 制作了另一个原型,用覆盖着天鹅绒织物的海绵覆盖垫子。用布代替塑料来制作表带。这导致患者的满意度达到 97%。

对于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原型,使用了柔软、透气和防水的热塑性塑料垫。用户可以调整弹性织物表带上的塑料环。这导致所有患者都对该设备表示满意。

腕部支撑原型的开发结果表明,将该设备与标准护理实践一起使用可减少血肿并发症。

“该团队已将这些信息用于进一步研究,以比较结果以使其更可靠。我们已经为该设备注册了专利,使其能够在其他医院广泛使用,“该公司表示。

BCM凭借其手腕支持设备所取得的成就,在颁奖计划中赢得了泰国年度患者安全倡议奖。

亚洲医疗保健大奖旨在表彰那些通过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创新、设定新的行业基准以及为社区做出重大贡献而重新定义医疗保健标准的杰出医疗保健提供商。

亚洲医疗保健奖由《亚洲医疗保健》杂志颁发。如需查看完整的获奖者名单,请点击此处。如果您想加入 2025 年奖励计划,并因贵组织的卓越举措和对医疗保健行业的贡献而受到赞誉,请联系 Julie Anne Nuñez,网址为 [email protected].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鸿星尔克吴荣光:诚信赢取市场,捐款5000万驰援同胞令人感动

他从一家代加工的鞋厂开始经营,创立了自主品牌鸿星尔克,带领着鸿星尔克披荆斩棘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服装企业。 他将自己的运动品牌门店开遍全世界,目前拥有7000家线下门店,并在海外有1000多个销售点。 2021年河南水灾,经营状况并不好的鸿星尔克捐款5000万,因此被网友顶上热搜,感动无数网友,直播间卖货卖到爆。 考入了沈阳设计学院吴荣光1975年出生于福建泉州,他的父亲是一名制鞋厂的厂长,给知名品牌做代工,后来吴荣光考入了沈阳设计学院,专业是运动鞋设计。 毕业后自然而然地就留在了父亲的鞋厂,替父亲打理家族生意,但是吴荣光不满足于只是替知名品牌做代工,他希望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创办鸿星尔克时年25岁的吴荣光初生牛犊不怕虎,毅然决然开始了创业,注册了鸿星尔克这家公司。 2001年吴荣光找到了当时很红的香港影视明星陈小春做代言,鸿星尔克这个运动品牌逐渐在服装界内有了自己的名气,也逐渐被大众所知晓。 2003年吴荣光的弟弟吴荣照从海外回来,来到了鸿星尔克。他虽然年纪最小,但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家中也一直对他寄予厚望,将他作为接班人培养。 他也确实不负众望,上任后的他为公司出谋划策,开始在服装领域内大展拳脚,提出了引进外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不仅仅经营运动鞋,还向服装、配件齐全的综合类服装品牌迈进。 之后吴荣照还提出让鸿星尔克上市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吴荣光的支持,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两个年轻人的勇气和干劲是势不可挡的。 鸿星尔克上市最终在2005年,鸿星尔克在新加坡成功上市,上市后的鸿星尔克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期间,鸿星尔克赞助了很多著名的体育赛事,名气大涨。 而面对弟弟回归后迅速发展的鸿星尔克,吴荣光觉得弟弟的能力要远远超过自己,所以吴荣光将ceo的职位让给了弟弟,自己则出任鸿星尔克体育董事会主席。 快速发展的同时,鸿星尔克也始终将诚信放在第一位,吴荣光将工作重心放在产品制作与研发中,他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并在日常生产管理中严格贯彻落实。 2006年,工厂使用的超细纤维材料前期测试的时候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投入生产后却发现这批材料遇到光线和空气后颜色会由白变黄。 当时这批产品已经进入市场,而且正在加工的也有很多,但是吴荣光当机立断,追回了所有的完工产品,并且将产品全部销毁。 虽然损失了几百万,但是吴荣光认为这样的损失是值得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品牌的名誉,不会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吴荣光希望国外的消费者也能够认识鸿星尔克,便于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推广,于是在2007年,鸿星尔克提出了新的品牌口号,即TOBENo.1,意为迈向第一。 一段在各大电视台频频播放的广告,让观众记住并熟悉“鸿星尔克”这个运动品牌。 2008年是奥运之年,奥运之年很多企业都迎来了黄金时刻,可以说良好的经济形势让很多企业赚得盆满钵满,鸿星尔克自然也毫不例外。 但是由于扩张太快,公司的经营状况实际上又不够好,2012年吴荣照因为财务造假的问题爆出,被迫辞去了ceo,吴荣光接任,鸿星尔克也从资本市场上退场。 吴荣光重新接管鸿星尔克后,公司开始转型,公司的口号也从“To be No.1”改变成为“你好,阳光!In the sun”。 这个称号更贴近当下消费者需求,鼓励现代人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 虽然公司在想尽办法,希望能够让公司可以重现昨日辉煌,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鸿星尔克的经营状况却还是不尽人意。 2015年鸿星尔克经历了一场大灾难,生产鞋子的厂区突发火灾,这场火灾一度让鸿星尔克难以生存下去,但是鸿星尔克还是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鸿星尔克虽然再也难以回到2008年奥运年那个时候的辉煌,但是2020年吴荣光领导下的鸿星尔克营业收入达到了28.43亿元,直逼奥运年的营收。 捐款5000万2021年河南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而鸿星尔克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却豪捐5000万物资支援河南,让网友们很是感动。 这个连微博官方账号都不舍得购买会员的企业,在灾难面前展现了自己的有担当的一面。 于是鸿星尔克被顶上热搜,鸿星尔克的直播间内更是一下子涌进了200万的粉丝,疯狂购买鸿星尔克的产品。 大家叫嚷着要买鸿星尔克最贵的鞋子,然而鸿星尔克最贵的鞋子也只有三百多块而已。 7月22日这一天的直播,鸿星尔克的销售额达到了1500多万,可见网友的疯狂,鸿星尔克野蛮捐款,而众多的网友更是野性消费,购买鸿星尔克产品的热情想拦也拦不住。 吴荣光的大格局为公司制定出了卓越的战略和方针。 鸿星尔克给河南捐款5000万的举动,充分体现了鸿星尔克作为一个大企业,所担起的社会责任,让全国人民感觉到了鸿星尔克的大气和真情。 其实鸿星尔克一路走来,吴荣光的诚实守信是被频频验证了的。 企业成立之初,有一次台风将工厂里的库存和机器都浸泡了,工厂无法继续生产,企业面临着无法按时发货而违约的风险。 吴荣光带领着厂里的工人顽强自救,最终度过了品牌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正是吴荣光始终恪守诚信、创新,才使得鸿星尔克始终在多变的市场经济中屹立不倒,即使是经历了2015年的大火灾,却依然能够挺过来。 依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使得企业的经营状况逆势上扬,经历了近十年的低谷最终在2020年营业收入再次逼近2008年的黄金年。 虽然现在的鸿星尔克的经营依然是在亏损的边缘徘徊,但是相信有吴荣光这样视产品质量为生命,讲诚信的创始人领导,鸿星尔克走出低谷,逆势上扬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每一个人的成功其实都是并非偶然的,是长期以来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结果,吴荣光也是如此。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从四张桌子到成功上市,成就餐饮界神话

现在一提到某家店服务好,大家都会说,这是XX界的“海底捞”。可见,海底捞高标准服务的标杆形象深入人心。 很多人一提起吃火锅,首选就是海底捞。从四张桌子到成功上市,海底捞成就了一个餐饮界的神话,其创始人张勇更是在2019年凭借138亿美元净资产成为新加坡首富。 从土生土长的四川火锅店主到成为新加坡首富,张勇是如何做到的呢? 1970年张勇出生于四川省的一个普通家庭,1998年他从成都一家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在拖拉机厂干了几年。后来几次辞职创业均以失败告终。 23岁的张勇迷茫了,自己没什么本事,几次创业又都没成,到底干点啥能挣钱呢? 1994年,张勇做起了麻辣烫的生意。由于成本低、他走量多销的路线,生意也挺好,靠着小店赚了万把块,随即动起做火锅的心思。 创办海底捞川渝火锅可是闻名全国。四川人对火锅的热爱也是不能阻挡的。于是张勇和朋友用凑来的不到一万块钱,架起几张简易桌子,把店命名为海底捞,开始了火锅生意。 然而想靠火锅在四川活下去并不容易。四川可是火锅的“家乡”,有的街上火锅店比逛街的人都多。 拼味道?最不缺的就是味道好的火锅店,更何况餐饮本就是千人千味,哪有一个好吃的标准。 拼价格?张勇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老板哪里有什么低价进货渠道。 拼品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哪算得上品牌。张勇想了很久,决定拼服务。 餐饮业说到底也是服务业。态度好、上菜快、人勤快,薄利多销,说什么也要把火锅店撑下去。而这也是海底捞式服务风格的源头。 海底捞的味道没什么特色,张勇就和朋友们边看书边实践,一点点改配方,虽然在口感上和老店没法比,但口味还算正宗。 张勇明白,想在小地方把餐饮做出名堂,争取更多回头客才是关键。所以,对于顾客的建议和意见他都“照单全收”。 有一天,一位客人在结账时对张勇说:海底捞很不错,以后会常来。张勇喜出望外,能赢得顾客的认可,想必是服务到位了。 自此,海底捞有了自己招牌动作:弯腰时候,一手抚心,一手前伸请顾客进店,同时面带自然的微笑。 凭借周到的服务和还不错的口味,海底捞越来越火。到1997年已经成为简阳市知名的火锅店。 1998年,海底捞开设第一家分店,并逐渐探索出自己的特色。张勇有了把海底捞推向全国的想法。 为了走好这“第一步”,他出去考察了几个预选城市,最后将目标瞄准了西安。 1999年,海底捞在四川省外的第一家分店在西安市大雁塔区开业。受到了西安当地食客们的欢迎。试水成功的海底捞更有信心了。 2003年,海底捞进驻郑州,同样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张勇看到市场反响不错,决定在全国各大一线城市开设分店。 2004年,海底捞北京分店成立。为了在北京站住脚,海底捞在选材上更用心了,还推出了许多精品菜。 考虑到大城市节奏快,顾客年轻化。海底捞还推出了许多创新服务项目。比如顾客生日来海底捞消费赠送水果拼盘和抻面、儿童顾客进店送玩具和儿童餐食、单人顾客消费送“陪吃玩偶”等……. 服务出圈就这样,凭借特色服务,海底捞在北京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顾客也会将海底捞的用餐经历放在网上。 随着互联网的发酵,海底捞式服务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消费。后来又相继进军沈阳、天津、南京等城市,遍布大江南北。 诚然,不少人在吃过海底捞后都会说,这味道也就一般啊。但海底捞就是有这种魔力,让你去过一次就想去第二次。 说到底,海底捞能走到现在,靠的不是口味,而是定位。餐饮界想做好,就得有自己的特色,让顾客对你的店形成记忆点。而对于海底捞,大家的记忆点就是逆天服务。 海底捞的“逆天服务”网上常有调侃,来海底捞你会知道什么是逆天服务。等位时免费水果盘,服务员随叫随到,几乎有求必应。 就餐时,只要看到顾客动身,海底捞店员会第一时间上前是否需要服务,甚至可以满足你各种奇奇怪怪的要求。 有的网友发帖称,来到海底捞,服务员就差没帮你把菜吃进去了。还有网友评论:你如果强烈要求,他们也能做到。 最让海底捞“出圈”的故事,是有一次无锡发生了抢劫事件,海底捞恰好在旁边,不少群众在海底捞门口围观,海底捞见状直接摆出小凳子给“吃瓜群众”还挨个儿送上冰镇酸梅汤。 就是这样逆天的服务,让海底捞在火锅这片红海里侧面突围,成为“顶流”。随着经济发展,海底捞不断把目光下移,瞄准二三线城市。 随着海底捞的发展壮大,张勇也思考过如何能让海底捞可持续发展。毕竟依靠服务“出圈”的海底捞,根本上靠的是员工。 可以说,张勇的商业体系是基于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互相信任。2011年时,身边的人劝张勇把海底捞推上市。 但张勇对此有些顾虑,上市固然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但当时的海底捞没有完备的信息系统,只能依靠人来管理。 海底捞的宗旨给员工信任和责任是很重要的。为此,海底捞给了普通员工授权。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或加一个菜,甚至免一餐。 在这种极大的权力自由下,每个服务生都像是“经理”,是管理者而不是单纯的服务员。对员工的信任让他得到了回报,海底捞的员工有着强烈的企业责任感,不仅对顾客服务周到,对海底捞也是尽心尽责。 海底捞的宗旨是把员工当手足。白手起家的张勇深知,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因此张勇愿意在海底捞为普通人搭建平台,供他们成长。 在海底捞,只要你肯吃苦、忠于企业,哪怕你没有学历、没有背景,但只要你愿意改变自己的命运,海底捞就能为你提供晋升途径,从普通员工到干部,再到骨干。 从住集体宿舍到独立租房到自己买房,海底捞的薪资也可以支撑你在外打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 这种不拘一格的选人方式,除了海底捞其实并没有几家企业能够做到。而在这一点上,海底捞也显然具备了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后来,海底捞顶着“火锅第一股”的光环上市,一度创下85.75港元/股的纪录,总市值曾高达4545亿港元,市盈率高达780倍。 海底捞最近一次上热搜是因为门店歇业。不过疫情之下,不少餐饮企业都受到了冲击,悄然关店的也不止海底捞一家。 对此,张勇表示,在前期加速扩张后关掉表现不佳的门店并不会阻挡海底捞的步伐。现在他的任务是整合好现在的门店,然后继续扩张。

历史智者:于盈势的学术传承与卓越成就

于盈势(Yu Ying-shih)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历史学家,以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卓越贡献而广受赞誉。他的学术生涯跨足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哲学等多个领域,为推动中国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位历史智者的生平和学术传承。 于盈势于1930年出生在中国江苏省,他在中国接受了初等教育,之后前往美国攻读学士学位。随后,他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他的学术生涯开始蓬勃发展。 于盈势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哲学等多个领域。他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思想史概论》,该书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的演变和传承,为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提供了重要的框架。他的工作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此外,于盈势还在文化传承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他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倡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的研究为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为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于盈势的学术贡献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研究和论文被全球各地的学者广泛引用和传播。他多次获得了重要的学术奖项和荣誉,包括美国文理科学院颁发的“人文与艺术领域杰出贡献奖”(The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the Humanities...

梶田隆章 —— 探寻宇宙奥秘的领军科学家

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博士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日本物理学家,以其在中微子物理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而广受赞誉。他是宇宙中微子研究的领军科学家之一,为揭示宇宙奥秘、探索基本粒子的性质作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将深入介绍梶田隆章博士的生平、科研成就,以及他在中微子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早年生活和教育 梶田隆章博士于1959年出生在日本,自幼对物理学和天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在日本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并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他的早期教育为他未来的科研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微子的奥秘 中微子是一类极轻微的基本粒子,几乎没有电荷和质量。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中微子在宇宙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微子的探测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们与物质几乎没有相互作用。 梶田隆章博士在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Super-Kamiokande)项目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这个巨大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位于日本神冈市,用于探测来自太阳和宇宙射线的中微子。通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他的团队成功探测到了中微子的奇特现象,即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振荡是一项重大发现,表明中微子并非像最初假设的那样稳定不变,而是能够在不同类型之间进行转化。这一现象揭示了中微子具有质量,这对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解释宇宙中的一些未解之谜,如太阳中微子问题和暗物质问题。 获得诺贝尔奖与国际认可 由于他在中微子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梶田隆章博士与加拿大物理学家亚瑟·麦克唐纳(Arthur McDonald)共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奖项是对他们在解开中微子之谜方面的杰出成就的高度认可,也证明了他们的工作对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重要性。 国际合作与领导 梶田隆章博士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国际科研合作。他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合作,共同推动中微子物理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他还在国际学术界担任重要职务,积极促进国际科研交流,为中微子物理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奖项和荣誉 梶田隆章博士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多项国际性奖项和荣誉。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是他众多奖项中的一项,他还获得了日本国内外的多个著名奖项,以表彰他在中微子物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他的奖项和荣誉证明了他在科学界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高度的认可。 科研传承与教育 梶田隆章博士一直致力于教育工作和科研传承。他担任大学教职,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和研究生,传授自己的科研经验和知识。他鼓励年轻一代积极投身中微子物理学领域,为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培养了优秀的人才。 他的教育工作有助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领袖,推动了中微子物理学领域的持续发展。 梶田隆章博士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提醒我们科学探索的重要性,以及为解开宇宙之谜做出的重要贡献。他通过在中微子物理学领域的杰出工作,揭示了宇宙中微子的奥秘,并为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工作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也为科学界树立了榜样,鼓舞着更多科学家继续追求知识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