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社交媒体助长了芬太尼危机,毒贩通过平台与未成年人建立联系

Date:

DEA 继续在全国范围内举办芬太尼宣传峰会,在阿罕布拉宫举办活动


DEA 继续在全国范围内举办芬太尼宣传峰会,在阿罕布拉宫举办活动

03:11

在过去五年左右的时间里,芬太尼过量已成为未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总体药物使用量略有下降。在 2022 年对含芬太尼的处方药的分析中,缉毒局发现 10 种处方药中有 6 种含有可能致命的药物剂量。

而社交媒体,只需点击几下就可以获得受污染的假处方药,这是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专家、执法部门和儿童权益倡导者表示,Snap、TikTok、Telegram和Instagram母公司Meta等公司在保护儿童安全方面做得不够。

2022 年,在她 17 岁两周后,可可离开了纽约市郊外的家,与她通过 Instagram 发消息的一位经销商会面,该经销商承诺出售她的 Percocet,她的妈妈朱莉安娜·阿诺德 (Julianna Arnold) 最近回忆道。她再也没有回家。第二天,她被发现死亡,距离那个人提供给她的地址有两个街区。

她的母亲说,经销商给 Coco 的任何东西都不是 Percocet。这是一种掺有芬太尼的假药丸,小到铅笔尖的剂量就可能致命。

米凯拉·布朗 (Mikayla Brown) 在 2023 年失去了她的儿子 Elijah,他的名字是 Eli,在他 15 岁生日两周后,他疑似服用芬太尼过量。去年 9 月的一个早晨,他的父亲发现他没有反应。他的死因是意外服用芬太尼过量。但他并不是想买芬太尼,他是在寻找 Xanax,结果和 Coco 一样,最终得到了受污染的药丸,杀死了他。

社交媒体污染的药物
2024 年 8 月 2 日星期五,15 岁死于芬太尼过量的伊利亚·奥特 (Elijah Ott) 的装裱照片站在一瓶花旁边,他的母亲米凯拉·布朗 (Mikayla Brown) 在加利福尼亚州阿塔斯卡德罗的厨房里工作。

Jae C. Hong / 美联社


猖獗的可用性

虽然很难获得有关社交平台上毒品销售普遍性的数据,但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估计,80% 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芬太尼中毒死亡可以追溯到一些社交媒体接触。

在 2023 年一份关于该问题的全面报告中,科罗拉多州总检察长称芬太尼和其他非法物质在网上的可用性“令人震惊”。


报告:科罗拉多州的毒贩利用社交媒体销售芬太尼

00:25

“由于社交媒体平台无处不在、方便且缺乏监管,它们已成为毒品分发的主要场所,”报告称。“曾经,青少年可能不得不寻找街头毒贩、找朋友麻烦或学习浏览暗网才能获取非法药物,而现在年轻人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找到毒贩——订购外卖或致电拼车服务相对容易。”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自 2021 年以来,美国的意外过量服用每年都略有下降。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保罗·德尔庞特 (Paul DelPonte) 将这部分归因于对这个问题的更多教育和认识。在 0 至 19 岁的年轻人中,2021 年有 1,622 人因吸毒过量死亡,然后是 2022 年的 1,590 人,去年有 1,511 人。

DelPonte 说,下降幅度“非常小”。

社交媒体平台的回应

Meta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毒贩“是不惜一切代价出售危险产品的罪犯。这是一个跨越平台、行业和社区的挑战,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来应对它。

该公司补充说,它与执法部门合作,在 2024 年前三个月主动删除了 200 万条内容,其中 99.7% 是在报告之前删除的。

Meta 表示,它会阻止和过滤“数百个”与非法药物销售相关的术语,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链接到康复和药物滥用资源。但毒贩和其他不良行为者不断改变他们的策略,想出新的方法来避免被发现。

Snap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对芬太尼流行感到心碎,并坚定地致力于与之作斗争”。

“我们投资了先进技术来检测和删除与非法药物相关的内容,与执法部门广泛合作,帮助将毒贩绳之以法,并继续提高认识并发展我们的服务,以帮助维护我们社区的安全。罪犯在 Snapchat 上没有立足之地,“全球负责人 Jacqueline Beauchere 说f 公司的平台安全。


扩展:众议员 Angie Craig、参议员 Amy Klobuchar 提出打击芬太尼贩运的新法案

09:25

虽然它可能发生在任何社交媒体网站上,但专家经常将 Snapchat 列为一个特别危险的平台,该公司强烈反对这一点。2022 年 10 月,一群家长说他们的孩子从他们通过 Snapchat 认识的毒贩那里购买了芬太尼,他们起诉该公司过失致死和疏忽大意,称其为“贩毒天堂”。

倡导者希望对科技公司的监管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可能有助于解决孩子们在社交媒体上面临的其他危险。7 月,参议院通过了《儿童在线安全法》,该法案旨在保护儿童免受危险在线内容的侵害。它仍在等待众议院的投票。与此同时,新罕布什尔州参议员珍妮·沙欣 (Jeanne Shaheen) 和堪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罗杰·马歇尔 (Roger Marshall) 提出了一项法案,要求社交媒体公司向执法部门报告其平台上发生的非法芬太尼、甲基苯丙胺和假药丸活动。

“我们必须在联邦层面做更多工作来打击芬太尼流入我们的社区,首先要让社交媒体公司对他们在促进非法药物销售方面的作用负责,”沙欣说。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记录|新加坡第三大富豪,仅受过小学教育,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教育事业

94 岁的油漆大亨吴清亮(Goh Cheng Liang)只受过六年正规教育,他坚信要帮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新加坡首富之一的吴先生于 1994 年成立了Goh基金会(Goh Foundation)。 吴德南集团(Wuthelam)控股董事会成员之一Tan Eng Liang博士在接受我们专访时表示,...

S. Anantha Ramakrishna:新加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领军人物

S. Anantha Ramakrishna教授是新加坡备受尊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以其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能源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而广受赞誉。他的学术生涯充满了创新和领导力,对新加坡的科技研究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S. Anantha Ramakrishna教授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他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贡献。 早年生活与教育: S. Anantha Ramakrishna教授出生于印度,他自幼就表现出对科学和技术的浓厚兴趣。他在印度攻读了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士学位,并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材料科学作为专业。他的早期教育为他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科学研究与突破: S....

引领未来:专访沙特化工控股公司CEO Thamer Al Muhid

在能源安全和工业自给自足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资源控制和制造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当前的全球地缘政治环境中。据IME 2023年的数据,美国作为工业应用炸药的最大消费者之一,该行业每年为其经济贡献超过190亿美元。对于像沙特阿拉伯这样快速增长的爆炸性弹药市场,沙特化工控股公司(SCCH)在过去52年中一直是该王国发展的核心。 SCCH成立于1972年,最初专注于爆炸物领域,2000年扩展到医疗保健领域。到2001年,它在Tadawul上市,发展成为一个由六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其中五家在沙特,一家在埃及。 在爆炸物领域,SCCH拥有沙特化工有限公司(SCCL),自1972年以来一直为民用和军用制造和分销爆炸物,以及于2006年成立的埃及合资公司苏伊士国际硝酸盐公司(SINCO)。在医疗保健领域,它拥有AJA制药工业有限公司(AJA Pharma),领导制药制造和商业化,而沙特国际贸易公司有限公司(SITCO Pharma)、化工商业投资有限公司(CCCI)和物流服务公司(CSC)则负责分销、营销和物流服务。截至2024年5月,SCCH的市场价值为20.8亿美元。 SCCH的集团CEO兼董事总经理Thamer Al Muhid正在通过创建两个控股公司来管理爆炸物和医疗保健业务,推动公司重组。对于任何其他公司来说,如此规模的重组可能导致潜在的运营中断、资金短缺,甚至财务成本。然而,SCCH已经证明自己是一个特例。这家多元化的沙特股份投资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录得净利润244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860万美元增长了两倍多。2023年,SCCH的利润达到4870万美元,较2022年的2130万美元增长了128%。 “我们目前正处于SCCH转型计划的第二阶段,这涉及一种发展性方法,专注于重组子公司以提高价值并实现战略目标,”Al Muhid说。“通过建立两个独立的控股公司——一个专注于爆炸物,另一个专注于医疗保健——我们将提高生产力,在各个层面增强本地化,并推进关键部门,以创建可持续的经济并支持沙特非石油部门的发展,这与沙特愿景2030的目标一致。”SCCH于2020年6月启动其战略转型计划的第一阶段,标志着其向控股公司的转型。 Al Muhid坚持认为,迄今为止,转型战略非常有效,使2019年至2023年间的利润增长了五倍多。具体来说,2023年民用爆炸物的销售额总计1.349亿美元,较2022年的8640万美元增长了55.8%。SITCO Pharma的年销售额在2023年达到11.2亿美元,较2022年的8.8亿美元增长了28.4%,而AJA...

双枪科技郑承烈:中国“筷子第一股”,靠筷子身价上亿

我国是人口大国,日常生活中吃饭离不开筷子,但2000年以前,筷子行业还只是停留在小作坊生产。 而创立于2002年的双枪科技公司抓住了这一商机,投身于餐厨工具制造,从筷子延伸到砧板等日常厨具用品。 经过了多年的打磨,双枪科技公司自主研发工艺产品,并多次在国家级活动如北京奥运会、杭州G20峰会中作为礼品,走出国门。 1970年2月9日,郑承烈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叫庆元的小县城,家里很穷,父母都是靠着卖粮食得来的钱供一家人生活。 郑承烈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他很想要摆脱这种生活,不想再为下一顿粮食而发愁,不想再为读书的学费而发愁,更重要的是不想父母再为这个家而操劳。 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在读书的年纪他从未让父母操心过他的成绩,可以说在每次学校考试后,从成绩表后面开始数总是看不见郑承烈的名字。 因为他一直稳居第一名,很少掉至第二名,更别说倒数了,这也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 考入大学郑承烈本可以凭借他的成绩考一个很好的大学,但他觉得等不了,他想尽早地为家庭减轻负担,所以郑承烈来到了浙江建筑工业学校。 在郑承烈的理解中,他认为干建筑这一行是最赚钱的,一单的成交额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几千万,他期待着自己能早日到达那一步。 从浙江建筑工业学校毕业后,郑承烈就顺利被分配到了一家建筑公司上班。 带着梦想的激情,郑承烈在建筑公司中专挑最苦最累的活来做,后来,他甚至做到了可以一个人指挥县城最大的金融中心施工工作。 但慢慢地,郑承烈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建筑公司的工作不仅全年无休,而且薪资少得可怜,只有几百块钱。 最后,因为与梦想的实现相背离,郑承烈离开了他干了四年多的建筑行业。 在那段缓冲期中,郑承烈又尝试了不少工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做生意有关。 郑承烈开过便利店、服装店,但因为经营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未达到自己的预期,这些店铺的结局就是统统关门。 经营筷子厂这条路不行,那就换一条路,郑承烈就是凭着这样一种敢拼敢闯的精神,与哥哥一起尝试着经营一家筷子厂,这就是双枪科技公司的前身。 在21世纪之前,筷子生产并不是非常规范、标准化,以小作坊、小工厂为主,因为成本本身就不高,在市场流通的筷子产品大都是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价格,质量普遍不高。 在了解到市场现状后,郑承烈就想着他创办经营的筷子厂一定是要与众不同的。 这种与众不同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提高整个产品服务质量,给用户最好的使用体验,打造出国家品牌、民族品牌。 说做就做,郑承烈有了想法,就想着要实施。但由于他之前的生意都失败了,手中并没有多少积蓄,他的哥哥跟他的情况也差不多,于是郑承烈就想着借钱。 要知道在1995年向银行借几千块就需要一系列的审批程序,这期间需要等待几个月的时间,郑承烈显然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更何况他需要的启动资金是以万为单位。 后来,在他人的引荐下,郑承烈通过高利贷筹集了二十万元的启动资金。 走上“正轨”郑承烈首先就更换了一套先进的生产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终于生产出最新一批的筷子产品,不仅是样式美观,而且工艺精致。 当他兴致勃勃地把120箱筷子送到浙江人流量最大的义乌商品市场进行售卖时,由于价格比市场高,并没有像郑承烈之前预想的那样被销售一空,而是无人问津的一个状态。 他只好又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先试销,后付款”的模式,这才吸引了前来进货的一个老板的订购,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这也是双枪科技的第一个订单。 质量是产品的保证,只要厂家是真心实意地做产品,那自然不愁没有人买,就算遇到了一定的销售困难,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郑承烈的筷子产品在那个老板拿回去试销后,很快就被一抢而空,老板自然是高兴都来不及,很快就与郑承烈的工厂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合同,并支付了第一次合作的现金额。 好的口碑自然是人们口口相传更快,自此之后,郑承烈的双枪工厂走上了正轨,慢慢成为了一个有质量有销量的双枪科技公司。 打造民族品牌其实在郑承烈之前,很少会有人把筷子当成一件工艺品来对待,郑承烈正是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做到了把筷子生产变得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就这样坚持了二十几年,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他曾自我调侃,说道双枪就是融资出来的,自己在创业过程不知坐过多少的冷板凳,受过多少冷嘲热讽,大都是因为他那率真求实的性格。 郑承烈从来不喜欢为公司定下那些假大空的目标,他也不喜欢阿谀奉承,一直都是靠着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把双枪发展到这样的一个高水平科技公司。 郑承烈也一直很注重公司的员工管理,在他的理念中,那就是归结为一句话——让员工当老板,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郑承烈曾说过想把双枪打造成知名民族品牌,筷子文化本身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 他大胆提出这样的一个品牌设计,那就是把中华传统文化工艺融入到筷子的设计生产中,如印花,激光雕刻,手绘,让双枪生产出来的筷子产品有了品牌的特色。 除了生产销售筷子之外,双枪还生产砧板等其他一千多种日常厨房用具,线上线下把控一样严格,并成功在各大国家级活动中亮相,作为品牌方的文化礼品赠与。 公司拥有40项发明专利、99项实用新型和122项外观专利。这也是双枪企业文化的其中一种,即产品美,剩下的三美则分别是员工美、环境美、财报美。 说起财报美,那可不得不提双枪科技公司在2020的年度营业收入了,已经达到了8.34亿元,并逐年稳步增长,比同行业产品销售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来的总量都要多。 在行业中常年占据榜首,其中光筷子一样产品年销售量就达到了三亿双。 如今的双枪公司已经在2021年8月5日作为“筷子第一股”成功上市,使得郑承烈的身价大幅上升,达到了16亿元。 而双枪公司也在他的管理下继续拓展着销售途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公司盈利,将双枪造的产品送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