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Miky Lee 因推广韩国文化而获得全球公民奖

Date:

韩国 CJ 集团副会长 Miky Lee 在大西洋理事会的颁奖典礼上荣获全球公民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她在推广韩国文化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作为韩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制片人之一,李俊昊制作了奉俊昊的奥斯卡获奖电影 寄生虫,以及他的科幻片 雪国列车 和朴赞郁的 侍女。 李还是 前世》的电影获得了今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提名。她目前正在制作 布戈尼亚,这是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由 Yorgos Lanthimos 执导,翻拍自韩国科幻电影 拯救绿色星球! 她还负责发起 k-pop k-culture festival KCON 和 MAMA Awards,并将其影响力扩展到美国、欧洲和中东。

“我们见证了娱乐如何成为一座桥梁,”李在领奖时说。“像这样的电影 寄生虫 已经开始了关于不平等的重要对话,不仅在韩国,而且在任何地方。从我们的 K-pop 到我们的 K-dramas,我们已经证明文化界限可以模糊,而欢乐、欢笑和爱是普遍的。

Lee 指出,娱乐可以提供一个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的空间。

“娱乐可能没有结束战争的力量,”她说,“但它确实有能力搭建桥梁。同情心、希望和同理心的桥梁。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无论我们说什么语言,我们都是全球社区的一部分,我们讲述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共同驶向更富有同情心的未来。

该活动邀请了几位杰出的演讲者,包括派拉蒙全球董事长 Shari Redstone,她向 Lee 颁发了该奖项,并评论道:“Miky 体现了我最钦佩的品质:不可动摇的正直和对伟大故事的热情。

另一位演讲者、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Jim Yong Kim)指出,他和李在80年代中期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当时李宣布她将把韩国文化推向世界。“我们不理解她的愿景,但她继续从头开始构建 k-pop、k-drama 和其他 k-genre,”Kim 说。“每个在韩国成为全球明星的人都明白,是 Miky 的卓越愿景铺平了道路。”

Min Jin Lee,畅销小说的作者 弹珠机,也在仪式上发言。

“Miky Lee 是一个了不起的巨人,”Min Jin Lee 说。“谁继续想象和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尊严可以通过艺术、音乐和叙事蓬勃发展。”

李的努力为她赢得了无数赞誉,包括 2022 年国际艾美奖、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的支柱奖和 2023 年韩国锦冠文化功绩勋章。她还获得了中东阿布扎比节奖。大西洋理事会的颁奖典礼在纽约市举行。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沈文卓:以科技引领 重塑健康管理新格局

文/胡涵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三高”等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面对这一挑战,沈文卓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大健康市场的开拓,尤其在健康管理与减脂服务领域,她通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倡导并实践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健康市场的先锋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肥胖等问题愈发严重。尽管市面上减脂方法繁多,但大多数缺乏科学依据。沈文卓敏锐察觉这一问题,决心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大众提供真正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四川添雅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Monkey So品牌项目中,她找到了实现这一理念的最佳平台。Monkey So主张“营养健康”,与沈文卓的健康理念高度契合。她坚信,健康管理不仅仅是减脂,而是帮助用户树立科学营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预防“三高”等慢性疾病。 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沈文卓为用户提供的是一套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从最基础的体检数据分析、健康调查开始,深入了解用户的身体状况,根据这些数据为用户精心规划健康管理方案,并提供全程的执行指导,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她注重每一个细节。例如,在“方案能量棒”计划中,她结合创新思维,为用户设计个性化减脂方案,并搭配营养合理的能量棒,确保用户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 前沿科技助力减脂 沈文卓以营养科学为基石,深入分析用户的各项身体情况,包括身体成分、代谢水平等,进而设计出精准的减脂方案。她所搭配的能量棒,能够精确地提供减脂方案所必需的营养。在整个减脂过程中,沈文卓和她的团队还为用户提供全过程的指导服务,确保用户能够健康、安全地瘦身。这种将营养科学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减脂方法的局限性,让减脂不再是盲目地节食或过度运动,而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健康管理过程。 除了关注减脂本身,沈文卓还意识到胰腺功能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她通过精心设计的健康管理方案,致力于改善用户的胰腺功能,恢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一举措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上升,从而对“三高”问题起到预防和改善的作用。这体现了她的健康管理理念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减脂,而是深入到身体内部机能的调节,从根源上解决健康问题。 科技创新推动健康管理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减脂数据安全保障与共享平台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的安全和共享至关重要。沈文卓自主研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减脂数据安全保障与共享平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确保了用户减脂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同时,这个平台还实现了数据的共享,让不同的健康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能够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获取和分析这些数据,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例如,当用户在不同地区的健康管理机构进行咨询时,这些机构可以通过该平台安全地获取用户的减脂历史数据,避免了重复检查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效率。 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健康减脂餐饮推荐系统 餐饮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沈文卓利用生物传感技术,开发了健康减脂餐饮推荐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身体反应,如血糖、血脂的变化等,根据这些数据为用户推荐最适合的餐饮方案。例如,当用户食用某种食物后,生物传感设备会检测到身体的即时反应,并将数据反馈给系统。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这种食物是否适合用户的减脂需求,如果不适合,系统会立即推荐更合适的食物替代品。这种实时、精准的餐饮推荐,帮助用户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轻松实现减脂目标。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健康运动管理系统 运动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合理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导致身体损伤。沈文卓的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健康运动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科学的运动指导。该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身体结构、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等因素,设计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例如,对于有腰部疾病的用户,系统会避免推荐对腰部压力过大的运动,而是选择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特定的腰部舒缓运动和核心肌群锻炼。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运动达到减脂和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睡眠健康监测管理平台 睡眠对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沈文卓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睡眠健康监测管理平台,能够全面监测用户的睡眠情况,包括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中的心率和呼吸变化等。通过对大量用户睡眠数据的分析,平台可以发现用户睡眠问题的根源,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如果平台发现用户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会建议用户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并提供一些改善睡眠呼吸的方法,如调整睡眠姿势、使用辅助呼吸设备等。同时,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睡眠情况,调整健康管理方案,确保用户在睡眠中也能实现健康管理的目标。 长期致力于推动行业发展的课题与论文研究 沈文卓主持的这一课题,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健康体能减脂控重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将整合各种健康管理知识、技术和实践经验,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实践应用,不断完善资源库的内容,使其成为推动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资源库中可以包含各种减脂案例分析、不同体质人群的减脂方法、最新的健康管理技术介绍等内容,为健康管理师们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水平,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沈文卓发表的多篇论文,如《基于Monkey SO的健康数据挖掘与预测模型构建:减脂与三高风险》、《大健康时代下慢性病管理跨学科视角》、《基于机器学习的个性化三高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等,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健康管理领域的关键问题。 在《基于Monkey SO的健康数据挖掘与预测模型构建:减脂与三高风险》一文中,她阐述了如何通过对Monkey So品牌项目中的用户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构建预测模型,提前发现用户的减脂和“三高”风险。这一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健康管理师在用户出现健康问题之前,就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将疾病风险降到最低。 《大健康时代下慢性病管理跨学科视角》则强调了在慢性病管理中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沈文卓指出,健康管理涉及医学、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只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方案。 《基于机器学习的个性化三高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个性化的“三高”风险预测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数据,准确地预测用户患“三高”疾病的风险,并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引领健康管理数字化升级 沈文卓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创新成果,极大地提升了行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了健康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升级。她将区块链、生物传感、人体工程学和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有机地融入到健康管理服务中,彻底颠覆了传统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管理,沈文卓的这些创新成果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引领健康管理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摩亨佐-达罗: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谜团

摩亨佐-达罗,位于现今巴基斯坦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神秘的文明之一。这座古代城市遗址承载着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瑰丽历史,其兴盛和衰亡依然是考古学界的谜团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摩亨佐-达罗的历史、文化、城市规划以及考古发现,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时光之旅,探寻这座古代城市的奥秘。 摩亨佐-达罗,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一颗明珠,曾繁荣于公元前2500年至前1900年之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位于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次大陆上最早的城市之一,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的古代文明同时代存在,被认为是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之一。 摩亨佐-达罗的城市规划令人叹为观止。这座城市坐落在广阔的平原上,被高耸的城墙环绕,城内街道整齐划一,建筑设计精巧。考古学家发现了庞大的公共浴场、神庙、市场和居住区,揭示了这座城市繁荣的一面。 这座古代城市的文化也令人着迷。摩亨佐-达罗的居民使用了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但至今尚未被完全解读。考古学家在城市遗址中发现了雕刻精美的印章、首饰、陶器和艺术品,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居民的技艺和审美。此外,古代宗教和宗教仪式在这座城市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神庙和祭坛的存在证明了当时居民的宗教信仰。 然而,尽管摩亨佐-达罗繁荣了千余年,它的兴盛和衰亡仍然是一个谜团。考古学家发现城市遗址中的大火痕迹和废墟,这些发现暗示着一场灾难性的事件,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一些理论认为可能是印度河的改道或自然灾害导致了城市的沦陷,但真相仍待揭示。 在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中,摩亨佐-达罗继续为研究人员提供新的线索。通过对城市遗址的考古挖掘和科技手段的运用,考古学家不断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结构和历史。此外,摩亨佐-达罗也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历史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为研究古代文明和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材料。它的城市规划和文化元素不仅影响了印度次大陆的后续发展,还为全球城市设计和文明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此之外,摩亨佐-达罗也为游客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历史之旅。如今,人们可以参观这座古代城市的遗址,漫步在曾经繁华的街道上,欣赏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感受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摩亨佐-达罗是一个千年的谜团,它的兴盛和衰亡仍然让人们感到好奇。作为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部分,这座城市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它的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不仅令人叹为观止,也启发了对古代文明和城市生活的深入思考。摩亨佐-达罗,永远的谜团,永恒的魅力。

麦德·霍贾布里:舞动的自由,伊朗的勇气之声

在伊朗这个传统和宗教交织的国家,女性往往受到许多社会和文化的限制。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有些勇敢的年轻女性开始挑战这些界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麦德·霍贾布里就是其中之一。 麦德·霍贾布里,一个年轻的伊朗女孩,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跳舞的视频而成名。在这些视频中,她没有戴头巾,自由自在地舞动,完全不受传统束缚。这种行为在许多国家可能被视为平常,但在伊朗,这被视为一种挑战和不服从。在这个国家,女性在公共场合是需要戴头巾的,而跳舞更是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 麦德的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广大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伊朗的年轻人。他们看到了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勇敢地表达自己,追求自己的自由和权利。然而,这也引起了当局的注意。2018年,麦德被伊朗当局逮捕,她的行为被视为"腐化社会道德"。 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谴责。许多人认为,麦德的逮捕是对自由表达权的严重侵犯。不少网民和组织纷纷表达对麦德的支持,并要求伊朗当局释放她。 麦德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舞蹈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勇气、自由和权利的故事。她用自己的行动挑战了伊朗的传统和规定,为伊朗的女性争取了一个发声的机会。尽管她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但她依然勇敢地走在了前面,成为了伊朗女性争取权利的标志性人物。 麦德·霍贾布里是一个代表伊朗年轻一代的女性,她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自由和权利的渴望。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严格和保守的社会环境中,仍然有人愿意为自由和权利而斗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挑战既有的规则和传统,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李家泉:用绿色技术铸造不锈钢行业新标杆

在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绿色制造正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在中国的不锈钢行业,以技术创新推动环保进步的实践已悄然兴起,其中李家泉的名字因其开创性的技术成果和深远的行业影响,备受瞩目。作为环保不锈钢领域的技术先行者,他在无屑切割、绿色工艺优化等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行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低能耗、可持续发展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李家泉不仅以多项专利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更通过实践证明了环保技术对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重价值,为不锈钢行业的绿色制造树立了标杆。  中国环保不锈钢行业领军人物——李家泉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李家泉在环保不锈钢领域的技术成果可谓硕果累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发明专利《一种可多个刀片同步进刀的不锈钢管材无屑旋切机》,以颠覆性创新彻底改变了传统切割工艺。这一无屑旋切技术采用无水、无屑的旋切工艺,从源头上杜绝了传统切割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和水污染问题,同时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传统切割工艺因需大量冷却水和后续碎屑清理,不仅浪费资源,更污染环境。而无屑旋切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不锈钢薄壁管切割领域的技术空白,其切割口径覆盖Φ15-25,壁厚0.5mm-1.5mm,切割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这种革命性技术极大地减少了人工修磨的需求,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使得产品更加符合高端市场的质量和环保要求。 该技术一经问世,就迅速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成为环保不锈钢生产领域的标杆。许多企业争相引进这一技术,显著降低了生产中的污染排放,同时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到目前为止,无屑旋切技术已经占据了亚洲市场环保不锈钢管材切割设备领域的近30%的高端市场份额,并正在向欧洲和北美市场扩展。这项技术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不锈钢环保制造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除了众多先进的发明专利,李家泉还主持研发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如《卡簧式不锈钢管道连接结构》和《一种不锈钢双卡压可调直接头及三通头生产模具》。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优化了不锈钢管材的连接与安装工艺,还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耐用性与安全性,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高性能环保不锈钢产品的需求。 尤其是《洁净管管接头密封圈装填机》的开发,通过智能化工装技术,解决了传统密封圈装填过程中效率低和精度不足的问题,显著减少了材料浪费。这一技术实现了高效、环保的生产目标,为不锈钢管材行业的生产设备提供了重要参考。 环保使命:从技术到实践 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李家泉不仅关注技术突破,更注重技术背后的环保理念。他始终坚持:“环保制造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竞争力。”在他看来,绿色发展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也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李家泉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行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行业树立环保与效益并重的全新标杆。 以无屑切割工艺的推广为例,这项技术显著提升了行业的绿色制造水平,推动了国内不锈钢行业从“高污染、高能耗”向“低能耗、低排放”转型。无屑切割不仅在生产中彻底消除了金属碎屑和冷却水的排放,还通过精准化工艺提高了成品表面的光洁度和质量稳定性,减少了传统切割工艺带来的次品率。这种无污染的绿色技术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客户满意度。 此外,李家泉还特别注重环保理念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实践。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系列高效节能的生产设备,包括智能废料回收系统、低能耗焊接设备和绿色润滑技术,覆盖了生产线从原材料处理到最终成型的全过程。通过优化每一个环节的能源使用效率,这些创新成果帮助企业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引领未来: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家泉的创新不仅局限于技术领域,更体现在对行业发展的长远思考中。他提出,不锈钢行业的未来在于全链条的绿色化和智能化,从原材料选择到加工工艺优化,再到产品应用场景的拓展,每一步都需要实现环保目标。基于此,他带领团队不断优化工艺流程,设计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生产线设备,并通过技术输出和经验分享,助力更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更重要的是,李家泉坚信环保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技术改进,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他积极推动行业间的技术共享与环保标准的制定,将环保理念推广到更多中小型企业,鼓励他们加入绿色制造的行列。他的努力不仅推动了行业整体环保水平的提升,也为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李家泉的技术成果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为整个行业的环保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凭借在环保不锈钢领域的杰出贡献,他荣获“亚洲人物——中国环保不锈钢行业领军人物”奖,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环保理念与创新精神的高度认可。为了进一步了解他在环保技术研发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见,《亚洲人物》特别对李家泉进行了专访。他坦诚而深入地分享了从技术攻关到理念实践的历程,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期望。以下是本次《亚洲人物》记者专访的详细内容。 记者:李先生,您好!作为环保不锈钢行业的领军人物,您觉得是什么促使您投身于这一领域? 李家泉:您好!不锈钢行业是一个传统但不可或缺的制造领域,然而它的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高能耗和高污染。早期接触行业时,我看到大量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觉得如果能通过技术创新改变现状,不仅能提高企业效益,也能为社会环保事业尽一份力。这种责任感驱动着我一步步深耕环保不锈钢技术研究。 记者:您多次提到“无屑旋切技术”,它被誉为您最具代表性的发明,能否分享一下研发的过程? 李家泉:无屑旋切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对传统切割工艺的反思。传统切割工艺会产生大量碎屑和冷却废水,不仅影响环境,还对成品质量造成隐患。研发初期,我们遇到过切割刀片材料选型、刀片同步控制等难题,团队甚至熬了无数个通宵调试设备。最终,我们开发出一种同步多刀进刀的方式,既实现了无屑切割,又有效提升了切割精度和效率。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也让我意识到,技术创新是解决行业痛点的关键。 记者:除了技术创新,您如何看待环保理念在行业中的地位? 李家泉:我认为环保不只是一个技术方向,更是一种行业责任。以往许多企业更关注短期收益,忽视了生产对环境的长期影响。但现在,绿色制造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环保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还能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价值,这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 记者:在您看来,当前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李家泉: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升级的成本压力,许多中小企业无法承担高昂的研发费用。二是行业标准不统一,导致一些落后工艺仍在被使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行业联合,共同制定环保技术标准,并提供政策支持,降低企业技术升级的门槛。 记者:对于行业的未来,您有哪些期待? 李家泉:我希望未来的不锈钢行业能够更加智能化和环保化。从设备角度来看,我期待出现更多集成化、模块化的智能设备;从生产方式上,希望能实现全流程的低能耗生产;从市场层面,希望高端环保产品能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目标虽然任重道远,但只要坚持技术创新,就一定能实现。 记者:作为行业的先锋,您对年轻一代研发者有什么建议? 李家泉:我的建议是多关注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扎根一线。技术创新的根本在于为行业提供实际解决方案,而不是追求空泛的概念。同时,不要害怕失败,科研的过程就是在无数次试错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记者:最后,您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什么想法? 李家泉:未来我会继续专注于环保不锈钢领域的技术攻关,同时也希望通过技术输出、行业交流等方式,让更多企业加入绿色制造的行列。能为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记者:感谢李先生的分享,希望您的环保创新理念能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李家泉:谢谢!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行业和环境带来更多积极变化。 从无屑旋切技术的问世到多项实用专利的落地,李家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驱动环保,技术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不锈钢行业正以更绿色、更智能的姿态走向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制造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无限可能。通过这次专访,我们看到了李家泉对环保不锈钢行业的深刻思考和长期实践。他的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工艺,还为行业的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相信在他的引领下,环保不锈钢行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