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Meta、Google、TikTok 将面临学校的成瘾诉讼

Date:


这些公司还面临人身伤害诉讼,指控他们的平台对年轻用户造成心理伤害。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10年销量突破千万台,王野九号公司如何带领两轮市场进入智能化时代?

这是一家成立仅十年的公司,产量累计突破1000万台,疫情期间逆势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464.68%,市场估值达400多亿美元,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能够无惧疫情的摧残,在中国创业板强势挂牌。 王野是重庆人,大学就读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本科毕业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研究生。王野特别喜欢专研“机械”,也因为这份热爱,他在大学结识了学长高禄峰,因为同样的爱好,他们在大学期间合伙做了智能玩具的项目,当时产品卖出2000多台,但是因为运营的问题后来项目无疾而终,两个人也都回归到个人发展上。高禄峰大学毕业继续在寻找新的创业项目,而王野则开始读研。 读研期间王野也没闲着,他在导师的帮助下成立了一家机器人公司,主要做教育机器人和排爆机器人,当时已经有经销商下单,王野每天工作12-15个小时,在一年内就完成了两个大订单,公司营业额达到400多万。然而王野对此并不满意,在他看来排爆机器人的市场空间还是太小,每年的增长率也只有10%左右,这让王野非常惆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创业项目。 2009年王野主动联系了师兄高禄峰,两人见面后对当下市场环境做预判后,很快达成共识,他们要进军平衡车市场。2012年两人合伙成立了九号机器人公司,专门做智能平衡车,在在艰苦创业的前两年,也获得了风投的青睐,而他们也的确不负众望。 在公司成立两年后,九号公司就启动了收购计划,他们要收购平衡车的鼻祖Segway公司,这是已经成立15年的老牌平衡车企业,也是世界上第一辆智能平衡车的发明者。然而时过境迁,这家老牌公司被中国新秀吞并,这次收购计划历时半年多,王野和高禄峰跟Segway的高管们反复沟通很多次,最终才达成需求,在2015年九号公司全资收购了Segway,成为全球领先的平衡车公司。 这次收购计划震惊了商业界,因为这种“蛇吞象”的收购行为少之又少,这样让很多人看到九号公司的潜力。而这次收购计划对九号公司来说是如虎添翼,他们迅速拥有了平衡车的全产品线,在平衡车这个领域,九号公司迅速提升了知名度。不同于其他的收购案例,九号公司跟Segway是双向互补,彼此促进,实现1+1>2的效果。Segway帮助九号公司开拓海外市场,而在九号公司的运营下,Segway的发展也更全面。 产品的迭代更新离不开技术的革新,九号公司的专利技术也是不断增多,随着收购项目的完成,目前九号公司的专利技术已经超过1890个。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九号公司也一直在刻苦专研的路上。 九号公司在成立四年后就成为了平衡车领域全球第一的公司,而此时王野和高禄峰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又开始做电动滑板车,用3年时间,九号公司成为全球电动滑板车第一名。随着公司产品线的扩张,王野也把公司定位为主打短交通出行产品的公司,2019年九号公司进入电动车市场,在王野看来,未来电动车市场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 在鼓励绿色出行的今天,电动车已经迅速取代了摩托车和自行车,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单品。截止到2020年九号电动车的各系列出货量已经达到10万台,九号电动车时尚简约的外观设计,轻便舒适的骑行体验也收到很多人的喜爱。 如今的九号公司早已经跳出平衡车的发展框架,聚焦于创新短交通和机器人领域,在全球建立亚太、欧洲、美洲三大业务区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是一个具备全球视野的综合性企业,产品遍布了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经历了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的发展都陷入瓶颈,然而九号公司却逆势发展,全国疫情风波过后,九号公司的业务量迎来小高峰,不仅是国内,海外业务量也在增长。这主要是疫情之后鼓励单个出行,这也让许多人把电动车或者电动滑板车作为短距离出行工具之一,虽然因为疫情导致原材料上涨,但是订单的需求也还是弥补了这一差距。 而在2020年10月29日,九号公司更是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从招股书的数据来看,九号公司的业务增长曲线特别好,从2017年至2019年九号公司的营业收入逐年递增,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2%。 九号公司的四大产品线,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车和全地形车,其中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作为比较成熟的产品线,营业收入贡献额也是占比达到90%以上,而且这两大产品在国外的需求量很大,具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而九号公司在欧洲的电动滑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0%,可见在海外的发展,九号公司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对于新的产品线,电动车和全地形车在未来也将成为九号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九号公司作为一家典型的科技型公司,研发团队是公司的核心,截止到2021年九号公司一家拥有研发团队1200人,占到员工总数的40%。然而对于人工智能,王野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有价值创造的智能才是有意义的智能,所以他更看重智能给生活带来的简化和便利,就连上市敲钟的时刻,王野和高禄峰也并没有站上敲钟的舞台,而是由公司的智能机器人替代,这也成为上市敲钟的先例。 因为王野的出色商业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视角,他也荣获2021年“安庆企业家奖”,这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奖项,可以称之为商界的“奥斯卡”。除此之外王野荣获的奖项还有很多,作为新锐企业家,他在创新领域的突出表现也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 九号公司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风投的帮助,九号公司在上市之前完成了三轮融资,先后获得一些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比如红衫中国、小米,华山资本,英特尔,国投创新等。 2014年九号公司第一次引入风险投资,海泉基金成为第一个投资人,而随后九号公司也刚好免费获得羽泉的代言,2013年羽泉骑着平衡车登上了湖南卫视春晚。九号公司在收购Segway之前还完成了8000万的A轮融资,这也让九号公司在谈判时更有筹码和底气。 随着九号公司的顺利上市,王野和高禄峰的累计身价也超过72亿,可是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上市只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阶段。王野在上市之后给公司同事的信中写道“没有庆祝,马上战斗”,可见王野对于公司未来的前景已经规划的非常清晰,对于初创时只有8个人的团队,经过8年时间达到上市的规模,这样的发展速度实属罕见。 对于未来王野有很多畅想,未来10年是智能化的时代,九号公司也将推出更多的智能化机器人和电动车,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专访 | Kim Yung-ho:首尔前瞻性的统一部长

韩国统一部长Kim Yung-ho「译:金永浩」,“自由、和平、统一”字样装饰着他身后的墙。 摘录如下。 韩国的更新战略 Kim Yung-ho部长表示,新计划对解决朝鲜侵犯人权行为至关重要。它特别侧重于解决涉及韩国和日本国民的绑架案件。这一转变构成了韩国更新战略的基本支柱。 该战略强调需要国际合作,特别是与日本合作,概述了对韩国对朝鲜政策的全面改革。 此外,该计划需要加紧努力,收集有关日本绑架受害者的信息。它还旨在促进韩国和日本受影响家庭之间的交流。Kim Yung-ho强调:“保护我们的公民是国家的首要职责之一。”他强调,释放在朝鲜被拘留的人,包括绑架受害者,是政府的“重中之重”。 在接受专访时,统一部长Kim Yong-ho展示了为提高对朝鲜绑架问题的认识而制作的徽章。设计以勿忘我为特色,其花卉语言为“不要忘记我”。 这代表了与韩国之前的统一政策的历史性背离。传统上,该政策倾向于与朝鲜政权进行对话与合作。营救绑架受害者的努力通常被视为对话的障碍,政府官员和公众舆论都赞同这一立场。 然而,尹锡永总统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对之前的叙述提出了质疑。Yoon断言,在朝鲜推进自由和人权等普世价值观是统一本质的核心。Kim说,为了与这一愿景保持一致,韩国政府已开始努力制定新的统一计划。 外交举措和合作努力 金部长还强调了在2023年8月戴维营举行的三边峰会上达成的协议的重要性。日本、美国和韩国领导人承诺合作解决绑架事件,并支持和平的朝鲜半岛。他强调了日本政府和人民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统一部下属机构加紧努力,对朝鲜在韩国的叛逃者进行采访,以推进这些目标。据金部长称,从2024年2月开始,这些举措扩大到包括对日本绑架受害者的调查。 区域参与 还在计划中,以促进日本和韩国受绑架影响的家庭之间的交流。金部长表示有兴趣会见日本绑架受害者的家属,包括横田惠的家人。Megumi在13岁时被朝鲜特工绑架。 部长对Kim Yo-jong最近的演习提出了见解。她是工人党的副主任,也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妹妹。他还讨论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可能访问朝鲜。 金部长将这些事态发展与朝鲜日益加深的外交孤立联系起来。他以韩国最近与古巴关系正常化为例。 与此同时,他批评了朝鲜的不一致。具体来说,他强调了Yo-jong公开披露日本峰会的提议。Yo-jong随后表示,该家庭拒绝在第二天与日本谈判。 Kim强调了韩国与日本保持密切沟通的重要性。他说,如果东京和平壤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无核化,我不会反对。 关于Kim Yung-ho                                                                  Kim Yung-ho是韩国成神女子大学「...

V. Narry Kim:韩国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和科学教育家

V. Narry Kim(金南理)教授是韩国备受尊敬的分子生物学家和科学教育家,以其在RNA生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广受赞誉。她的学术生涯充满了创新和领导力,对韩国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V. Narry Kim教授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她在RNA生物学和科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贡献。 早年生活与教育 V. Narry Kim教授生于韩国,自幼就表现出对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她在韩国攻读生物学学士学位,并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分子生物学作为专业。她的早期教育为她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NA生物学研究与突破 V....

与华为竞争20年,中国工程师侯为贵43岁缔造千亿中兴通讯传奇!

他是个大器晚成的人,44岁下海创业,为国家打造出千亿市值的公司;他还是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工程师,受到“航天教父”钱学森的器重,委派他赴美学习。 有人说,他不如任正非有远见才让国家吃了大亏。可公司出事那年,他已经76岁了,是他再次出山为公司争取了一线生机。 他就是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中兴通讯是怎样崛起的,又为何被制裁?侯为贵真的是没有远见的创始人吗?这其中又有哪些不被人们知晓的事情? 1941年,侯为贵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凭着过目不忘的本事,轻松搞定学业,属于实打实的学霸。 后来,他也如愿考上了南昌大学,大学毕业后便回老家西安当老师了。 老师变工程师,受器重赴美学习上世纪60年代,中专老师在当时就是个铁饭碗。侯为贵本来以为会平淡地过完这一辈子。但是,他们学校却被改成航天部下属的691工厂。 就这样,他从一个好好的老师变成了工厂的技术工人。不过,优秀的人不管干什么都不会很差。侯为贵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从技术工人一路升职到技术科科长,还成了国家第一批培养的工程师。 要说侯为贵的人生转折是从哪儿开始的?不是他当上技术科长,而是因为钱学森的一个要求。那时,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钱学森想为国家培养半导体方面的人才,便要求691厂开展研究半导体相关技术的工作。 因此,侯为贵被指派去美国学习,并引进相关技术和设备。去了美国之后,侯为贵被当时美国的高新科技深深的震撼住了,内心是五味陈杂。 他也明白了,我们国家必须加紧高科技产业的建设,刻不容缓。 1985年,回国后的侯为贵就被派往深圳,与香港的资本合作创办一家半导体公司——中兴半导体,由侯为贵担任公司的总经理。 注意,这个中兴半导体公司并不是现在的中兴通讯,只是中兴的前身。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公司成立第一年,侯为贵带领的中兴只能做一些辛苦廉价的代工订单,一年下来也才赚到35万元。 这对见识过美国先进产业的侯为贵来说,就是耗时的低廉工作。侯为贵明白,有自主研发技术才是企业的核心。于是,他把目标瞄准到国内迅速发展的通讯产业,开始研制小型交换机。 1990年,中兴半导体推出了第一台数据数字交换机ZX500,这也是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事实也证明,侯为贵的想法是正确的。ZX500交换机作为国产交换机,从农话端市场开局,逐步撕开外企垄断的口子。 1992年,中兴的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相较于六年前的35万元年收入,中兴的业绩实现了巨量翻倍。 随着公司利润的逐年增长,合资公司的香港资本方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双方的分歧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侯为贵觉得,公司要有长远的发展必须加大对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而香港的资本方却希望减少研发投入,多分利润好套现。最终,双方因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 另起炉灶,开启中兴新航线侯为贵带着自己的研发团队离职,并自筹资金建立了深圳市中兴维先通设备有限公司。随后,侯为贵找来691厂,与深圳广宇工业公司三者共同投资创建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 中兴则正式成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这种模式也开创了我国“国有控股,授权(民营)经营”的新思路。 其实,从侯为贵分家坚持做自主研发就能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只想做代工的思维。在分家之前,中兴的研究院是侯为贵从691厂和陕西省邮电器材一厂抽调几十名技术骨干建立的; 成立新公司后,侯为贵又组建了中兴南京研究所,开始研发大容量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中兴研发的ZXJ10大容量数字局用交换机被认定为“目前能与国际一流机型相媲美的最好机型”。这款产品也让中兴的规模得到迅速的扩张。 与此同时,中兴与华为的竞争也在激烈地开展着。侯为贵选择低成本运营策略,以低价打击竞争对手。 确实,这招非常凑效!早期的华为一直被中兴压制,每次的大型项目招标都竞争不过中兴。但华为还是在竞争中顽强的成长起来了,两家公司都是咬着劲的往前冲。 只是,低价让中兴得到了甜头,也让在另一方面掣肘了中兴的长期发展。之后的几年,华为开始逐渐赶超中兴。 2000年,华为的年销售额已经增至220亿元,而中兴的销售额只有102亿元。 为了加快中兴的发展,侯为贵开始思考公司的战略转型,这就有了后来的手机业务和国际市场的拓展。 2002年左右,斯康达的小灵通想进入中国市场。但小灵通并不被国内企业看好,而侯为贵却认为这是个进军手机市场的不错机会。 这一次,侯为贵的判断是正确的。在国内电信业务分拆之后,小灵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量。那时,几乎每家都有一部小灵通,它便宜又方便携带。 小灵通也成了那段时期中兴的支柱产业。2003年,小灵通的营业收入达到160.36亿元。靠着小灵通业务,侯为贵成功进军手机市场,2004年,中兴通讯在香港上市。 2009年,中兴在海外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了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进军5G市场,却遇重创在2018年的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的5G测试量排名中,华为和中兴两家占据全球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 但是,他们的强大却引起了美国的不适。在美国看来,中兴和华为都是他们的威胁。而且,我国已经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要大力发展5G通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制造技术。 就是这个计划让美国非常“不爽”。他们甚至公开表示,“中国没有必要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 为了阻挠中国的5G进程,美国开始找各种理由使绊子。他们把目标瞄准了中兴,为什么偏偏是中兴被制裁? 有人说,是中兴的核心元件严重依赖进口,技术专利没有华为多。所以才成了被制裁的对象。 但是,侯为贵一直都没停止过在研发上的投入,他们的专利数量在我国也是排前几位的。或许事情不是表面看着这么简单。 看看现在的华为,有核心技术专利不是一样被美国制裁的艰难求存着吗?其实,美国就是不想看到中国崛起,它要制裁你,没有理由也会编个理由,想想伊拉克的“洗衣粉事件”。 对于中兴和华为的制裁,无非是一个简单点,一个难一点罢了。 中兴的制裁也给了华为一个警示和两三年的准备时间,可被制裁后的中兴又该如何自救? 2018年,侯为贵76岁高龄再次出山,亲自到美国进行谈判,几经周旋,最终以接受巨额罚款以及接受美国安排的监管人员入驻企业为代价,换来了与美国的和解。 断臂求生的中兴,此后加大科研投入,可如今的市场地位已经不复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