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地区投资以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Date:

专职记者

,

澳大利亚



照片来自 Envato

这支持了澳大利亚首个国家健康和气候战略的实施。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了一项数百万澳元的投资,旨在加强太平洋地区的卫生系统,以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日益增长的影响。

$1.6m (A$2.5m) 太平洋气候和健康复原力一揽子计划将支持该地区国家建立有弹性、公平的公共卫生系统,重点是气候变化问题的区域协调和地方领导。

将向世界蚊子计划提供额外的 $2.9m (A$4.5m),针对东帝汶、基里巴斯和印度尼西亚的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等疾病。

两者都是澳大利亚更广泛的 $404.5m (A$620m) “健康地区的伙伴关系”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与太平洋和东南亚的政府和社区合作,建立有弹性和包容性的卫生系统。

此外,这还支持实施在第 28 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推出的澳大利亚首个国家健康和气候战略。

1 澳元 = 0.65 美元

加入
Healthcare Asia 杂志
社区

既然你在这里…

…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我们合作来宣传您的公司并与您的客户建立联系。我们的团队可以帮助您在本网站和印刷杂志上制作印刷和数字广告活动。

我们还可以为您组织一场现实生活或数字活动,并寻找思想领袖演讲者和行业领袖,他们可能是您的潜在合作伙伴,参加活动。我们还举办了一些奖励计划,让您有机会因您在一年中的成就而获得认可,您可以作为参与者或赞助商参加。

让我们通过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帮助您推动业务向前发展!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制药业的革命者:Masateru Uno的创新之路

在当今的制药业界,有一位备受瞩目的创业家,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新精神而备受尊敬。他是日本制药业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和医疗创新的倡导者。他的名字是Masateru Uno,他的事业成就和科研贡献使他成为当今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医疗行业领袖之一。 Masateru Uno出生于日本,他以其非凡的才能和毅力,创办了一家以研发和生产生物药物为主的制药公司。这家公司的成长壮大代表了制药业领域的一场革命,也体现了Uno对医疗创新的热情。 作为一名创业家,Masateru Uno的贡献不可估量。他的公司致力于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他的团队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发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Masateru Uno的领导才能和对医疗科学的热情也在医疗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支持并积极参与了许多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了医学领域的进步。他的公司不仅仅是药物的制造商,还是科学研究的推动者,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除了在制药业和科研领域的成就,Masateru Uno也以其社会担当而闻名。他积极支持各种慈善和社会项目,特别是那些与医疗和健康有关的项目。他的慈善工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一名在国际医疗界崭露头角的日本企业家,Masateru Uno的成功令人瞩目。他的商业智慧和对科学研究的坚定执着使他成为了医疗行业的领袖,他的声音在医疗创新和制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Masateru Uno的事业生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他的创新精神和对科学的不懈追求让他在医疗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成功故事鼓舞着年轻的创业家,激励他们追求卓越,将科学研究与医疗创新相结合,为改善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在当今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医疗领域,Masateru Uno展现出了创新的力量。他的使命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研究,任何人都可以在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为人类健康和福祉做出重要贡献。 Masateru...

亚洲工业4.0推动力人物Nur Fadhilah Muhammad

随着工业4.0的到来,马来西亚的SIRIM QAS International已成为世界级测试和认证的首选盟友。首席执行官Nur Fadhilah Muhammad为其通往繁荣的漫长旅程感到自豪。 马来西亚政府在投资、贸易和工业部(MITI)、马来西亚标准和工业研究所(SIRIM)下属的一家全资公司承担各种工作。虽然它专门从事工业研究和技术,但SIRIM在其存在的四十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改善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为中小型企业(SME)提供技术增长解决方案。 “归根结底,他们的产品或系统将通过我们的流程成为世界一流的。” 在这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SIRIM的大部分核心责任也是作为一个测试、检查和认证机构。1997年,这种专业知识被分拆为SIRIM的全资子公司,成为SIRIM QAS International。在各个行业中,SIRIM QAS International以提供可靠的测试和认证服务而闻名,所有这些都在一个屋檐下。 首席执行官Nur...

Joy Alukkas如何成为印度最富有的珠宝商

Joy Alukkas,Joyalukkas集团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 它发生在千禧年早期的某个时候。西亚是一个不同的地方,印度侨民不像今天那样繁荣或庆祝。在喀拉拉邦的某个地方,来自该州商业中心Thrissur的一个著名珠宝家族Alukkas家族刚刚完成了五名男性继承人之间的家族企业分割。 五人中第四年轻的Joy Alukkas领导了珠宝集团进入西亚,作为分割的一部分,他交给了该地区的家族商店。当他等着见他的朋友,三菱和劳斯莱斯在迪拜的区域销售主管时,40多岁的Alukkas在相邻的展厅里注意到了一辆劳斯莱斯银色的Seraph。Alukkas走过去,仔细看了看这辆车,结果被推销员拒之门外,他可能觉得Alukkas不是潜在客户。 很快,当他的朋友回来时,Alukkas对整集有点恼气地宣布——他准备购买展出的汽车,预付了这辆车的费用,当时花费了近100万迪拉姆。虽然劳斯莱斯的购买需要事先预订,但Alukkas说服了经销商,并设法将汽车带回家,却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这个决定是一时冲动,他真的不需要这辆车。 Alukkas是一个敏锐、敏锐的商人,他很快决定将这辆车提供给一位幸运的获胜者,他将从他在阿联酋的商店购买价值500迪拉姆的黄金。这是劳斯莱斯首次在抽奖中赠送,这一宣布在该地区引起了轩然大为。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刚刚起步的Alukkas珠宝引起了轰动,并在短时间内将这家零售商推向了西亚最大的黄金零售商之一。 Alukkas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抓住机会,抓住机会。”“这并不意味着坐着等待幸运的休息。我不相信运气。相反,我相信我们会带来好运。”这也蕴含着Joy Alukkas的非凡故事,他曾经被家族企业的兄弟们认为是贱民,但没有足够的能力经营它。 今天,Joy Alukkas经营着Joyalukkas集团,这是一家珠宝零售商,在印度拥有100多家分店,在海外有60多家,根据《亚洲人物》2024年《亚洲亿万富翁榜》,它被列为亚洲第376位最富有的人。Alukkas是印度最富有的珠宝商,净资产为44亿美元,高于2023年的28亿美元。他的印度商店位于孟买、德里、班加罗尔、钦奈和海得拉巴等地。 该公司在该国多达90%的收入来自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和特伦甘纳邦。其次是北部和西部市场,主要是马哈拉施特拉邦,该公司现在看到了巨大的扩张潜力。与一些竞争对手不同,其所有商店都在租赁土地上。 Alukkas Jewellery于1988年在阿布扎比开设了第一家商店(左);它因在抽奖中赠送劳斯莱斯银色拉而掀起了波澜 Alukkas说:“我们的计划是今年再开25家商店,并继续经营我们拥有的商店。”“我们在出售黄金的同时给予快乐。我们的服务、品种、商店位置和对培训员工的关注是这些年来一直为我们工作的原因。”除印度外,该公司还在阿联酋、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科威特、阿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经营商店,雇佣了9000多名员工。 Technopak Advisors的高级合伙人兼消费者、食品和零售业务负责人Ankur Bisen说:“Joy Alukkas能够为该国的珠宝商创建一个模板。”“在许多方面,Joyalukkas、Kalyan...

吉利汽车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缔造汽车创业神话

他是汽车制造行业的风云人物,带领吉利汽车,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收购沃尔沃,创造了汽车并购的神话。 从路边摆摊的小摊小贩,到冰箱汽车,一步步发展壮大,成功登上了2011年福布斯中国汽车行业首富的宝座。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不久之后,家中又为他添了一个弟弟。 整个童年时期,他最爱的就是跟着两个哥哥一起到处玩耍,上树掏鸟蛋,下水摸鱼,什么都干过。 可惜的是,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很好,家中还有四个孩子需要抚养长大。 因此,刚刚高中毕业的李书福并没有继续去读大学,而是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的起始资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现在看来,高中毕业并不是什么很好的学历。但是要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多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的普通百姓。 开启创业之路于是,刚刚19岁的李书福凭借着自己的知识,买了一台照相机,然后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地找人问,是否需要照相。 也可能因为嘴甜,能说会道的他在这半年时间里生意都挺不错,竟然赚到了1000块钱。就这样,他的第一次创业成果——一间小小的照相馆,在台北市的街上开了起来。 照相馆的日常并不繁忙,主要在各种节假日才会生意更多一点。于是店里闲着的李书福经常会翻起自己的课本和各种课外书,一刻不停地用知识充实自己。 这一天,他偶然发现了分解银和氯化钠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药水能够把废弃物中的铜和金,银等元素分离开。 动手能力极强的李书福开始去旧货市场捡一些别人不要的铜铝等设备,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变压器。 它们都带着一层银镀的表皮。然后等着分离出来的金、银积少成多,就背到杭州出售。到最后废品分离带来的高额回报,甚至直接超过了照相馆。 最后,他果断地关闭了照相馆,专门从事这个独一无二的买卖。 冰箱配件厂就这样,短短两年的时间,李书福成功积累一大笔钱,甚至可以开办小工厂了。这一次,他瞄准冰箱配件制造这个市场。 1986年,李书福跟自己的几个兄弟联合开了一家冰箱配件厂,一年的营业额基本上能达到四五千元。 一年之后,感觉自己已经掌握核心技术的他们直接做出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开始生产冰箱。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无比英明的,1989年,李书福依靠自己北极花冰箱的品牌,成功以26岁这个稚嫩的年龄成为千万富翁。 可惜好景不长,我国电冰箱开始实行定点生产。北极花电冰箱因为只是民办个体户,直接被排除在定点生产企业名单之外。 就这样,本来红红火火的公司只能暂时关停,再想办法。他也只能外出学习,继续充实自己。 摩托车制造直到1993年,看着市场上摩托车生产的项目越来越红火,李书福一次动了心思。可能吸取了冰箱关停的经验,这一次开始创业的他第一时间就去申请摩托车生产许可证。 可惜的是,当年国家经济发展并不是特别繁荣,个人想要申请许可证依然十分困难,更何况李书福之前并没有任何摩托车制造的经验。 想尽办法的他最终以数千万元的代价直接收购了浙江临海的一家国有摩托车厂,同时开始进行技术研发。 要知道,唯有特色,有质量,有专利的厂商,才能在市场上长期占据一席之地。果然,不久之后,他的摩托车厂已经可以与行业老大嘉陵摩托合作生产,销量更是遥遥领先。 就像李书福曾经说过的,他这个人性格中最突出的就是豪赌。 可能对于其他人来说,如今事业发展风生水起,资产也累积了上千万,其他人或许已经开始满足,并在这个行业脚踏实地地继续干下去。 但是这个人不一样,摩托车生产红红火火的同时,他又开始瞄准了的市场。可是摩托车的生产许可证就如此困难,汽车就更不容易了。 吉利汽车这时的李书福只能放手一搏,在临海市用制造摩托车的幌子直接征地800多亩,筹建自己第一个汽车工业园区。 好在1997年,四川一家生产小客车的企业濒临倒闭,一直在打听市场状况的他及时下手,最终花费上千万买到了汽车的生产许可权。 就这样,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了,也拥有了小客车和面包车的生产权利。 作为第一个拿到汽车经营权的民营企业,李书福最初也是受尽各种冷言冷语,各种不看好的声音扑面而来,也没有打击到这个人汽车制造的热情。 甚至在公共场合口出狂言“汽车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加一个铁壳吗?”。就这样,他成了汽车制造界的“狂人”“疯子”。 可是直到今天,我们也看到了李书福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成果。 2009年,这个成立仅仅十几年的中国公司,成功收购了瑞典老牌汽车沃尔沃,震惊整个世界。 要知道,瑞典人自己都经营不好,才会选择卖出这个品牌。但是这个时候,吉利汽车最需要的就是名气,为此,李书福也做出了充分的准备。 吉利公司不仅准备了上百亿的资金,组建了强大的中介团队,甚至几次拜访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争取能够面见当时负责人。 好在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车成功与福特签订协议,成功完成了沃尔沃轿车的并购。 这么多年来,除了90年代在海南投资房地产宣告破产,李书福这个白手起家的小伙子几乎做什么成什么,即使是很多企业家都不敢沾手的汽车制造行业,他也能做的红红火火。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他对于时机把握得十分准确,出手也相当果断。 无论是冰箱,摩托车还是汽车,他都是看到机会,便干脆利落的投资、研发。他在福布斯排行榜上的排名就是实证。 其次就是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穷的性格。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一夜暴富,却在面对艰苦的生活时望而却步。 在创业的最初,李书福也是自己一手一脚地打拼出一片江山,四处奔波,却从来不曾喊苦喊累,一心只做实事。 最后就是他强烈的进取心。可能很多人可能在李书福创业第一步就已经满足,开始享受自己胜利的成果,而不是像他一样辗转几个行业,不断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