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时代天使李华敏:中国正畸第一股,为中国人的微笑坚持20年

Date:

还记得那句经典小品台词: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有这么一个人,18年来专注于口腔隐形矫治。她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用科技影响世界的微笑。让年轻一代变得自信美丽。

如今的她身价100亿元,是中国顶级富豪之一,她的成功不是偶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况:德不孤,必有邻。

1974年李华敏出生在云南,他的父亲是南宁天使口腔病防治医院的创始人,曾经参与过组建中国牙防基金会,在业内也是相当有威望的。

李华敏从小就是一个学霸,但是出生在口腔世家的她并没有选择去学习牙科,而是去南开大学读了审计专业。大学期间,她不仅攻读审计专业,而且还考过了CPA。

1995年李华敏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三九贸易有限公司干了一年的审计,随后又跳槽到香港三九实业有限公司干了三年的财务主管。

工作期间,她利用空闲时间去上海交通大学读了三年的MBA,可以说,毕业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几乎触碰到了升职天花板。

开办牙科诊所
她决定改变事业方向,她回到父亲身边,帮着父亲开了一家牙科诊所。为了扩大规模,她通过融资的方式先后在家乡南宁,上海开办了连锁牙科诊所。

2003年,她和父亲听说北京有两位教授正在研发无托槽隐形正畸技术,不过,产品还没有研发出来,研发的资金链就断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华敏一下子兴奋了,因为在当时,确实需要一种高科技的牙套代替钢牙套,这和李华敏的期望不谋而合。

李华敏已经嗅到市场发展的前景,她和父亲当机立断,出资300万和教授们一起成立了时代天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华敏和父亲占有50%的股份。

每一位创业者开始都是满怀着信心,但是创业不易。公司成立的前三年,时代天使一直在做产品开发,临床测验等工作,几乎是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推出首款隐形矫治器产品
2006年,时代天使终于正式推出首款隐形矫治器产品。但是祸不单行,2007年负责技术的教授出走,另一位股东也相继退出,李华敏成为公司的实际控股人。

同时,初期投资方行使回购条款,并且得知李华敏退不回500万元后要求申请公司破产,在内忧外患下,员工们也纷纷辞职,从70人锐减到28人。

李华敏顶着巨大压力,咬牙坚持,主要解决资金的问题。为了节省资金,剩下的28个人全部窝在一间商住两用房之中,面积不足100平方米。

为了给员工发工资,她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同时将父亲诊所的所有收入都用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这样的日子,过了十个月。直到2009年才开始有了新的转机。

新的转机
李华敏对市场的执着,对隐形矫治技术的信心,在资金困局中不放弃,或许真的感动了上天。2009年,全球最大的生物医疗领域投资公司,奥博资本正在寻找有潜质的投资项目。

机缘巧合,在得知时代天使现状的第二天,奥博资本董事长王建便约见了李华敏,这次见面,他们的谈话一直持续了6个小时,董事长王建被李华敏的真诚和执着感动,决定实地考察时代天使,这让王华敏又喜又忧。

因为公司挤在不足100平方米的房间里办公,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值得去投资。

但是董事长王建恰恰被他们的团队精神给感动了,环境这么艰苦,团队还没有散,这样的公司,将来一定会成就大业。

经过一年时间的考察,2010年3月奥博资本注资约600万美元给时代天使。时代天使缓过一口气,开始改变营销策略,扩大市场的影响力。

2012年,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看到中国口腔市场的前景,认为本土企业发展更有竞争力,于是和奥博资本联合注资时代天使,注册资本达到了1700万美元。

不断发展
随着各种资本的注入,时代天使迎来了它的春天,直到2015年下半年,时代天使的盈利是原来的14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隐形牙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隐形牙套。

再加上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牙齿的保养以及清洁,时代天使刚好迎合了时代的发展,加快了它前进的步伐。

在小红书记录中,关于隐形牙套的相关记录就有22万条。再加上李华敏独特的管理模式让时代天使像雨后春笋般融入市场。

李华敏注重团队的培养,在她的团队中,大多数都是高校的老师,李华敏愿意分市场上的一份蛋糕,给这些老师创业的机会去赚更高的佣金。

老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对于市场的灵敏度更是高于普通人,他们看好了牙齿矫正这个行业,而且锲而不舍地坚持了几十年,不断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为时代天使的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李华敏的大爱营销思想,也加快了时代天使上市的步伐,她宣布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达成合作,为运动员们的微笑保驾护航,为运动员的自信增添一份光彩。

她的这次合作也给了时代天使一个国际性的宣传,人们记住了体育健儿们在获得冠军时的那一刻自信的微笑,也对他们的微笑投以羡慕和肯定。

时代天使上市
2021年6月16日,时代天使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正畸第一股,这意味着时代天使在中国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20 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这一刻都化成重新起航的标志,毕竟作为中国首家口腔隐形矫正的企业,所肩负的重任是重大而又深远的。不仅要从技术上不断革新,同时从服务理念上也要紧随时代步伐。

未来,相信口腔正畸行业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也会吸引更多的竞争者和创业者,不论竞争格局将如何变化,时代天使在经历2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民族品牌的它会引领着行业的持续发展,更相信它会在资本市场的操作下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回顾李华敏的创业经历,您还有什么理由选择躺平呢?

她本可以用她高学历和智慧为自己谋取到一份稳定而又高收入的工作,可以过着安逸的生活,但是她却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坚持不懈。

她坚持用20年的时间去做好一件事,成为矫正赛道上的一名领跑者,她经历过最困难的时期,不惜为了理想抛财弃物,如今的她用智慧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成为一个时代的楷模。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知名人口学家,集合人文与科学天赋的企业家

在996的工作模式下,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旅游便成了一个很好的放松方式。提到旅游,就不得不介绍一个可以快捷订酒店和机票的APP——携程。 如今,携程的会员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九千万,它的创始人梁建章更是入选了福布斯年度商业人物名单,位列胡润百富榜1245名。 1969年,梁建章出生在上海市的一个富裕的家庭。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那时候电脑刚进入人们的视野,梁建章的父母也买了一台回去,梁建章没事就抱着电脑研究。 很快梁建章就展现出了惊人的电脑天赋,十三岁时就做了一个电脑程序,可以用电脑写诗。从此,“电脑小诗人”这个名字在上海滩慢慢传开。 是金子总会发光。1985年,梁建章凭借他过人的天赋进入复旦大学第一届少年班。在复旦大学学习期间,就考入了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随后读完了学士和硕士。 那一年是1989年,梁建章才20岁,正值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本来他还想再读一段博士,但是发现学业对他再无挑战。 “或许,最先进的东西不是学校而是企业。”于是梁建章进入ORACLE研发部工作,一呆就是三年。 每逢过节,梁建章都会回国探亲。在回国后,梁建章敏锐发觉了中国的创业机遇。中国政策大力支持创业,给予创业者许多福利,要比美国的机会多太多。 回到美国后,梁建章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觉得自己的创业机遇还是在国内。他向ORACLE申请转换部门到客服服务部,他的同事都不理解他的行为。 回国创业在ORACLE,研发部门的地位待遇都比其它部门好得多,但梁建章依旧执着。在1997年,梁建章通过ORACLE的内部招聘,回到中国担任中国区咨询总监的职务。 他不仅掌握了研发技术,更掌握了管理法则,为以后他的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后,梁建章在工作之余也没有闲着,而是通过各种渠道熟悉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一点一滴的积累创业经验,为创业做足了准备。 同时,他也对美国和中国网络发展大环境做出了分析,出版了一本名为《网络社会的崛起》的书籍,充分展示了他在技术、管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深厚功底,可谓是各方面的全才。 同年,梁建章在一次出差中发现,购买机票车票订酒店都需要使用不同的软件。他苦思冥想,有没有一个渠道,可以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创立携程思来想去,他觉得把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于是在1999年5月,梁建章与沈南鹏、范敏、季琦共同创立了携程旅行网,总部在上海。 携程网将互联网和传统旅游业相结合,面向2000多万会员提供酒店、机票、度假旅游等预定业务。 创立不久,就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旅行产品的网上一站式服务。 2003年携程网在纳斯达克上市,并且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携程的快速发展,无疑是在无形之中给那些功能单一的网站造成了巨大压力,市场气氛日益紧张。 但梁建章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竞争对手们的小心思。也许对于一个天才来说,他的乐趣就是不断寻找新的挑战。 在创建携程网的同时,他还不忘在学术界进行探索。“做研究可以做到七八十岁,做公司不可能吧。” 梁建章对人口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并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可是不久之后他发现,这种枯燥生硬的模式,恐怕会让民众难以接受,只有专业的经济学家才能看懂。 于是,他找到志同道合的北大教授李建新,合著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人口太多了吗》,但这本书的内容在当时过于敏感,出版过程异常困难,梁建章为此四处奔走。 终于在2012年4月,这本书籍终于面向公众发行。这本书艰难的出版经历不但没有打击梁建章的热情,反而还激起了他的斗志。 ”重回“携程然而,2012年携程的财报给了梁建章一个惊醒,携程的利润比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37%。 这份财报数据的背后,其实是价格战的开端。加上资本的合纵连横,对手们纷纷跟互联网巨头有了联系。 市场多元化使携程的竞争对手迅速崛起,梁建章迅速思考对策,在2012年7月发布了一个震惊业界的消息——携程将投入五亿美元,开展低价促销。 正是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策,让携程重新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可是,这个政策也只能挽救携程的利润数据,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携程。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2013年三月,梁建章重新坐回携程CEO之位。 制度改革,不断发展但当时的携程已经有了很多大公司都有的弊病,“金字塔”模式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高速竞争节奏。 而且携程团队因为缺少考核制度,导致员工普遍抱有一种佛系心态,仿佛已经进入养老模式。 梁建章率先打破了“金字塔”结构模式,设立考核机制,化整为零。他本人也以身作则,每天加班到深夜。员工们看老板都如此勤奋,顿时来了斗志,鼓足劲主动加班工作。 在变革取得稳定成效后,梁建章找来著名影视演员邓超代言,进一步扩大携程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在普通民众心中的印象。 借着携程迅速发展的势头,梁建章顺势宣布携程要从“在线旅行代理商”向“移动旅行代理商”转型。 自此,梁建章自己出行,都在使用携程app。如果遇到定位不准等情况,他会把问题文件发回去,交给部门整改。 在改革后半年多,携程APP的交易量已经大大超出了原先的预期。一份数据显示,在酒店和机票的交易上,携程APP的使用率位居世界第一。 2013年11月6日,携程发布第三季度财政报告,利润三亿元,同比上一季度增长58%。 而梁建章的传奇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梁建章表示,自己回携程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享受和大家一起工作并取得成功后的快感。 在2016年,梁建章宣布携程CEO一职由孙洁接任,并且透露携程还会在教育、医疗旅游方面都进行尝试。携程还在继续蓬勃发展。 梁建章虽然宣布退居幕后,然而他还是肩负着携程的顶层战略管理重任,他认为旅游是一份值得奋斗终生的事业,愿意跟大家一起继续去探索幸福的旅程。

巅峰之音:阿蒂夫·阿斯兰的音乐征程

阿蒂夫·阿斯兰(Atif Aslam)是巴基斯坦音乐界的杰出歌手和音乐创作者,以其深情的嗓音、动人的歌曲和音乐创新而备受世界瞩目。他的音乐作品深刻反映了巴基斯坦音乐的多样性和卓越,为世界各地的听众带来了动听的旋律。本文将深入探讨他的生平、音乐作品、音乐哲学以及他在音乐界的独特地位。 阿蒂夫·阿斯兰于1983年出生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他的音乐生涯始于青年时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除了出色的歌唱才华,他还擅长吉他演奏和作词作曲。他的音乐才华迅速在巴基斯坦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 他的音乐作品包括了各种音乐风格,如流行、摇滚、巴拉特音乐和苏菲音乐。他的歌声充满了深情和情感,为听众带来了动人的音乐体验。他的代表作之一是《Tera Hone Laga Hoon》(我开始爱上你),这首歌曲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音乐排行榜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常常探讨爱情、人生和情感的主题,歌词富有诗意和深度,引发听众的共鸣。他的歌曲《Jeene Laga Hoon》(我开始活过来)和《Tera Hua》(你的存在)等都深受听众喜爱,成为了现代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一。 尽管他以巴基斯坦为基地,但他的音乐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他曾在国际音乐舞台上表演,赢得了国际观众的喝彩。他的音乐作品也常常在印度电影中使用,为电影增色不少。他的音乐作品为巴基斯坦音乐赢得了国际知名度,为巴基斯坦音乐的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 阿蒂夫·阿斯兰是巴基斯坦音乐界的杰出歌手和音乐创作者,以其深情的嗓音、动人的歌曲和音乐创新备受尊敬。他的音乐作品深刻反映了巴基斯坦音乐的多样性和卓越,为世界各地的听众带来了动听的旋律。他是巅峰之音,是音乐的诗人,是音乐界的新星。

Shinya Yamanaka:《亚洲人物》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在科学界引发革命性变革的同时,也为无数生命带来希望的Shinya Yamanaka教授,因其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被《亚洲人物》杂志评选为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Yamanaka教授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再生医学的巨大进步,更在伦理和可持续性方面提出了新的可能性,其工作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科学领域的边界。 Shinya Yamanaka,一位来自日本的细胞生物学家,于2006年首次成功将成体细胞重新编程为胚胎状态,创建了所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一突破性成就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研究早期发育、疾病机理和药物筛选的新工具,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包括定制化医疗和器官再生等。 Yamanaka教授的研究工作,基于一个简单而深远的理念:将已经分化的成体细胞“重置”,使其回到几乎等同于胚胎干细胞的状态,这些细胞随后可以转化为任何类型的人体细胞。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生物学的传统观念,更重要的是,它为治疗遗传疾病、退行性疾病乃至伤口愈合开辟了新道路。 Yamanaka教授的工作具有深远的伦理意义。在过去,获取可用于研究和治疗的干细胞主要依赖于人类胚胎,这引发了广泛的伦理争议。iPS细胞技术提供了一种避免使用胚胎的替代方法,从而在尊重生命伦理的同时推进了科学研究和医疗应用。 除了科学成就,Yamanaka教授对于科研的热情、对年轻科学家的培养以及对公众科学教育的贡献也同样值得赞扬。他深信科学应该为社会服务,经常在公众讲座和媒体中分享他的知识和见解,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和普通人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在接受《亚洲人物》杂志采访时,Yamanaka教授谦逊地表示:“这项工作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就,它代表了全球科学家共同的努力和梦想。我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贡献。”这种谦逊和奉献的精神,正是Yamanaka教授成为《亚洲人物》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原因之一。 随着再生医学领域的不断进展,Shinya Yamanaka教授的工作将继续引领着科学界前行。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思想领袖和人道主义者,他的贡献将永远载入医学和科学史册。正是这样的领袖,塑造了我们的现在,并指引着未来的方向。

乌杜皮·拉马钦德拉·拉奥:印度的航天科学家和领袖

乌杜皮·拉马钦德拉·拉奥教授是印度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和科技领袖,以其在印度航天计划和卫星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而广受尊敬。他的卓越工作使印度在太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国家的科技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乌杜皮·拉马钦德拉·拉奥教授生平和成就的简要介绍。 早年生活与教育 乌杜皮·拉马钦德拉·拉奥教授于1932年出生在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他在印度和美国的著名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分别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的早期教育为他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SRO的创建和领导 乌杜皮·拉马钦德拉·拉奥教授是印度航天研究组织(ISRO)的创始成员之一,并在其创立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担任ISRO的主席,领导了许多重大的太空任务,包括印度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阿雅尼1号的成功发射。他的领导力和视野使ISRO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卫星技术和国际合作 乌杜皮·拉马钦德拉·拉奥教授在卫星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的工作对通信、气象、遥感和导航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卫星,为印度国内和国际合作伙伴提供了重要的卫星服务。他的工作推动了印度的卫星技术和太空研究的发展。 荣誉与奖项 乌杜皮·拉马钦德拉·拉奥教授的卓越贡献赢得了多项国际性科学奖项和荣誉。他被授予了印度的最高民事勋章印度公民奖(Bharat Ratna),以表彰他在印度航天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他还荣获了国际航空联合会(Fédération Aé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颁发的空间科学金质奖章等多个奖项。 科学与教育 除了在航天领域的杰出贡献,乌杜皮·拉马钦德拉·拉奥教授还积极参与科学教育和科研传承。他曾担任印度科学院的院长,并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传授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乌杜皮·拉马钦德拉·拉奥教授是印度航天领域的杰出领袖,他的工作对印度的科技和太空研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卫星技术和国际合作使印度在太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国家的科技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故事激励着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追求卓越,不断推动科技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