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中国“铁娘子”董明珠,30岁丧夫南下打工,从底层销售员到世界500强掌舵人

Date:

提起董明珠,大家都会想到格力,董明珠就是格力的代名词。但她曾经只是格力的一名推销员,靠营销能力一路晋升到集团总裁,并把格力打造成世界500强企业。

她也曾虎口夺食挽救格力不被外资吞并,人称铁娘子。强悍,刚正无私是外人给她的标签,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曾经的她30岁丧夫,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才南下打工。

这个铁面女霸总的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平淡的前半生,却遇丧服之痛
1954年,董明珠出生在江苏南京。那时候的口号是“多生致富”,每家都是七八个兄弟姐妹,老董家自然也有七个兄妹,董明珠在家排行第七。

家中兄弟姐妹多了,生活自然过的拮据,但董明珠是家里老幺,所以她总能得到多一点的宠爱。胆子大,敢顶嘴,不服气都是老幺董明珠的性格特点。

你以为她会被宠得乖张跋扈吗?那倒真没有。董明珠小时候家教很严,她性格要强,不服输,但又知是非,讲道理,人送外号“董有理”。

要不是这不服输的性子,她也不可能在格力从打工妹做到集团总裁了。

大学毕业之后,董明珠找到了一家化工研究所的做行政管理的工作。后来,遇到了她的爱人,两人婚后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夫妻和睦,儿子可爱,董明珠的生活也算过得安稳幸福,可好景不长。

1984年,董明珠30岁的时候,她的丈夫不幸病逝了。那个时候,董明珠既要处理自己悲痛的情绪,又要上班,还得照顾两岁的儿子。

无助大概是她那时最深刻的感受了,但悲伤过后,还是努力生活。董明珠知道靠自己能把儿子养大,但是很难给儿子最好的教育和物质条件。

那个时候正好是国家经济腾飞的时期,很多人从国企辞职,南下创业。董明珠看到身边人南下打工挣到一倍多工资,她也心动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乘之。于是,董明珠在陪伴儿子念到小学之后,就把孩子交给家里人照顾,自己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

南下打工,因要回“赖账”而成名
刚到深圳那年,她已经36岁了。这个年龄在南下打工的队伍中,算是比较大的了,工作也没那么好找。

后来,几经辗转董明珠来到了珠海的海利空调厂,也就是格力空调的前身,从此她便扎根在格力了。

上世纪90年代,国内还没有兴起电子商务,零售行业都是依靠经销商铺货的模式销售,也就是现在说的B2B模式。

因此,在那个信息不通达的年代,谁跟经销商的关系好,谁的货就能多卖些,再加上那时的物流也不发达,很多经销商会为了节省运输成本会提前拿货。

而各个厂家为了维护跟经销商的关系,都会默许经销商赊账压货。赊账的结果,自然就是要账难,那时的海利也面临了很多货款要不回来的情况。

董明珠入职后就被派去安徽要账。而且,她要的账还是最难要的“赖账”。那个安徽最难搞得“无赖”经销商,赊欠海利42万的货款。

42万在90年代有多值钱?那时候,工人一个月工资才400元左右。如果按通货膨胀换算,也相当于现在的420万元。

这么大的数额交给董明珠一个人去要,估计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了,也可能是没人愿意去的工作,丢给了新来的董明珠。

可董明珠是什么脾气?她想想自己离开儿子打工,不就是为了创出一番事业,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吗?人都到安徽了,不拿回去点东西她是不会甘心的。

为了能要回货款,董明珠也是想尽各种办法。一开始,她去跟经销商讲道理,想以理服人。

结果,这个经销商就是个老油条,各种太极就把这个“董有理”小姐给打发了。几天下来,董明珠不仅一分钱没要到,还被人耍得团团转。无奈之下,董明珠想到另一种策略,以赖制赖。

她每天都跟在经销商身边,形影不离,走哪儿都有人问经销商身边的人是谁,最后都解释不清了。好在这个无赖经销商只是赊账,而不是恶霸,要不然董明珠都不知道被打几回了。

就是在董明珠这样不气馁的追债下,经销商终于让步。董明珠也从安徽拉了一批库存空调回珠海了。

当一车车的空调运到厂里时,海利的员工们都惊呆了,没有人相信多年的行业潜规则居然被董明珠给打破了。

一战成名的董明珠,也因此得到了厂长朱江洪的赏识,提拔她做销售经理负责一个城区的产品销售。

这次艰难的要账经历,也让董明珠明白,企业要存活下去就必须取消赊销模式,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厂长。

在得到厂长朱江洪的默许后,她便在自己管辖的城市实行了钱货两清的进货方式。起初,那些经销商并不同意,但是董明珠也没有退步。

这里就要说下厂长朱江洪了,董明珠能有这个底气跟经销商抗衡,都是厂长多年严把产品质量关,给了她底气。

那时候,海利的空调质量在市场上是有口皆碑的,很多消费者只认海利的牌子。董明珠就想,“你经销商再牛气也比不过客户。

东西好坏是客户说了算的,若客户想买,而你家没货,别的商家有货,那你还是的来找我进货。”就这样,董明珠帮助海利改变了销售结算方式,让公司的资金链活了起来。

1992年,董明珠业绩做到第一,成了销售女王,她的个人销售额就突破了1600万,单人完成全公司八分之一的销售量。

出众的营销能力为董明珠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晋升,而海利空调厂也变成了格力集团。

虎口夺食,保住格力没被贱卖
2001年,董明珠被任命为格力空调总经理。两年后,格力集团按政府要求开始了改制工作,主要牵头负责人是当时的珠海市市政府。

为了成功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珠海市市政府打算效仿深圳水务集团的做法,欲出让股权给外资企业来完成国企改制。

当时的中国是积极拥抱外资的政策,各地政府都以引进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为荣。珠海市更是为引进美国开利集团,同意了他们以9亿美元收购格力电器的要求,但是董明珠知道后却坚决反对。

她直接冲进珠海市领导办公室,要求终止收购行为,她跟领导说,“你们这种行为就是胡闹,如果你们不同意终止收购,我就去省里反应,去中央反应。”

而开利集团为了达到目的,也给董明珠开出了8000万的年薪,但这些都没能让她松手。

因为董明珠知道,开利集团收购格力并不是来帮助格力发展的,而是看上了格力的销售渠道,打算吞并格力后让自己的空调品牌替代格力,占领中国市场。

而且,那个时候的格力年销售额有165亿,美国开利却想以9亿美元就收购格力股权,这不仅赤裸裸的贱卖,还是把格力送上“断头台”。

对于带着格力一起成长起来的董明珠来说,格力就像她的孩子一样,自己的孩子受到威胁,做“母亲”的拼了命也会保护好它。

董明珠跟领导承诺,她会把格力打造成世界500强来替代引入开利集团的方案。最终,在她的坚持下终止了这次收购计划。

事实上,董明珠也完成了她的承诺。2019年,格力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排名第414位。

之后的格力,仍然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每次董明珠都能带着格力闯过去。如今格力研发自己的芯片,做直播带货进军电商平台都进展顺利,虽然未来还会遇到其他的困难。

但是,将来的事情会怎么发展,谁又能知道呢?至少董明珠已经打造出了,我们自己的世界500强企业。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Ritesh Agarwal:《亚洲人物》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在亚洲,一个名字在过去几年中频频出现在科技创业和酒店业的头条新闻中——Ritesh Agarwal。作为OYO Rooms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这位年轻的企业家不仅彻底改变了印度乃至全球的住宿行业,还在2024年被《亚洲人物》杂志评选为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这一荣誉是对他在推动酒店业革新、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激励年轻创业者方面所做出贡献的最高认可。 Ritesh Agarwal的故事是典型的从零到一的创业传奇。出生于印度的一个小城市,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对旅行和探索的热情。19岁时,Ritesh创立了OYO Rooms,目标是解决印度广泛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的住宿问题,提供干净、舒适、价格合理的住宿选择。从最初的一个单一酒店开始,OYO Rooms迅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和住宿平台之一,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数万家酒店和民宿。 Ritesh Agarwal的成功不仅在于他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更在于他对技术驱动的坚持。OYO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酒店运营和客户体验,提高了效率和满意度。这种以技术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价值,也为酒店业主提供了成长和盈利的新机会。 除了商业成功,Ritesh Agarwal还深刻影响了亚洲乃至全球的创业生态。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Ritesh经常参加各种公共讲座和论坛,分享他的经验和洞见,鼓励年轻创业者面对挑战,抓住机遇。 在推动社会责任方面,Ritesh Agarwal和OYO...

萨季特·雷:印度电影之光的传奇

萨季特·雷(Satyajit Ray)是印度电影历史上的传奇导演和艺术家,他以其深刻的叙事和精湛的电影制作技巧,为世界电影贡献了宝贵的遗产。他的作品不仅在印度国内享有盛誉,还赢得了国际电影界的尊重和赞誉。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位印度电影界的大师,揭示他对电影艺术的深远影响以及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萨季特·雷于1921年5月2日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艺术家家庭。他的父亲是知名的诗人和作家,这对他的艺术家之路产生了深远影响。雷在加尔各答的学校接受了教育,后来前往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习,获得了经济学学位。尽管他的学业背景与电影无关,但他的文学和艺术兴趣推动了他成为一名杰出的电影导演。 萨季特·雷的电影生涯始于20世纪50年代。他的处女作《小白脸》(Pather Panchali)于1955年问世,该影片改编自一部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贫困的乡村家庭的故事。影片以其深情、细腻的叙事和美丽的摄影而备受赞誉,被誉为印度电影的里程碑。这部电影标志着印度电影的崭露头角,并奠定了萨季特·雷作为导演的声誉。 《小白脸》之后,萨季特·雷继续制作了一系列杰出的电影,其中包括续集《阿帕尔巴村的阿帕吉》(Aparajito)和《阿帕尔巴村的世界》(Apur Sansar)。这一系列电影被称为"阿帕三部曲",讲述了主人公阿普尔的成长与生活,反映了印度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这些作品不仅在印度国内获得成功,还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将印度电影带向国际舞台。 萨季特·雷的作品常常探讨了社会问题、人性和文化价值观。他的电影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人物刻画而著称,赢得了观众的共鸣。他的作品不仅是电影的艺术表达,更是对印度社会和人类存在的哲学思考。他的电影《贝纳尔村的大壮汉》(Pather Panchali)以其对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关注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部社会现实主义的杰作。 萨季特·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导演,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是一名小说家、插画家和音乐作曲家,多次为自己的电影创作原声音乐。他的多领域才华使他的电影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和文化内涵。他的电影不仅是视觉享受,还常常具有文学性和音乐性的特点。 在国际电影界,萨季特·雷的作品也广受欢迎。他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包括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和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的电影院上映。他的电影不仅赢得了专业影评人的好评,也深受观众的喜爱,被视为世界电影的经典之一。 然而,萨季特·雷的作品并非没有争议。他的电影有时被批评为过于文艺和晦涩,难以理解。一些人认为他的作品过于注重情感和哲学,不够轻松娱乐。然而,正是这种复杂性和深度使得他的作品在电影界独树一帜,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艺术之一。 总的来说,萨季特·雷是一位印度电影的传奇,他的作品不仅是电影的艺术,更是对人类生活和文化的深刻反思。他的电影探讨了社会问题、人性和文化价值观,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多才多艺和深刻的思考使他成为了国际电影界的瑰宝,继续激励着新一代电影制作者。他的作品不仅是印度电影的光辉,也是世界电影的瑰宝。 此外,萨季特·雷的影响力远不止于电影界。他的文学作品和插画作品同样备受尊敬,为印度文化和艺术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小说和短篇故事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文笔而闻名,赢得了文学界的认可。他的插画作品常常为自己的电影海报和书籍封面所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萨季特·雷的传奇不仅在生前备受尊敬,他的作品也在他去世后继续传承和发展。各种电影学院和艺术学校纷纷设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和学术课程,以纪念他的杰出贡献。他的电影被重新修复和数字化,以确保它们能够被后代观众欣赏。 萨季特·雷是一位不朽的电影艺术大师,他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印度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发展。他的电影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对社会、人性和文化的深刻反思。他的多才多艺和深远影响使他成为了印度文化的骄傲,他的作品将继续激励着新一代艺术家和导演,为世界电影的繁荣作出贡献。

Reasmey Tan:柬埔寨的环境保护倡导者和生态学家

Reasmey Tan,是一位在柬埔寨备受尊敬的环境保护倡导者和生态学家,他致力于保护柬埔寨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他的生平故事充满了奋斗、坚韧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热爱,为柬埔寨的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Reasmey Tan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他在环保领域的重要贡献。 早年生活与教育 Reasmey Tan 出生并成长在柬埔寨,他自幼就对大自然的美丽和复杂性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柬埔寨的一所大学攻读生态学学士学位,并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环境科学作为专业。他的早期教育为他未来的环保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学研究与突破 Reasmey Tan 教授在生态学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他的研究涵盖了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气候变化适应和可持续农业等多个方面。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柬埔寨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长期的生态监测和研究,为了解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提供了关键数据。他的工作不仅有助于保护柬埔寨的生态多样性,还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案例和方法。 环保倡导与社会影响 Reasmey Tan...

Tash Aw: 驰名文学界的故事编织者

在当代文学的浩瀚海洋中,一位闪耀的星光一直照耀着东南亚文学的天空。他的作品引领读者穿越历史,融入深刻的人性剖析,而他自己,也成为了当代文学界的瑰宝。Tash Aw,一个马来西亚出生的作家,以他深刻的故事、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闻名于世。本文将带您走近Tash Aw的文学世界,深入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解析他为什么能够成为文学界的璀璨之星。 Tash Aw于1971年出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他的出生地也成为了他文学生涯的起点。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多元文化的氛围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维和创作。他的父母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这使他在两个不同文化之间游走,感受到了文化碰撞的力量。这一独特的经历塑造了他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和故事编织者的基础。 Tash Aw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法律和文学,这段经历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知识和视野。尽管法律是他的学业,但文学一直是他的真正热情所在。在大学期间,他参加了创意写作课程,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他文学生涯的起点,也为他未来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ash Aw的处女作《雪落香村》(The Harmony Silk Factory)于2005年出版,一夜之间使他声名鹊起。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复杂而充满谜团的家族故事,将读者带入马来西亚的丛林和工厂,穿越历史的洪流。小说荣获了惠特布雷德小说奖(Whitb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