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与华为竞争20年,中国工程师侯为贵43岁缔造千亿中兴通讯传奇!

Date:

他是个大器晚成的人,44岁下海创业,为国家打造出千亿市值的公司;他还是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工程师,受到“航天教父”钱学森的器重,委派他赴美学习。

有人说,他不如任正非有远见才让国家吃了大亏。可公司出事那年,他已经76岁了,是他再次出山为公司争取了一线生机。

他就是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中兴通讯是怎样崛起的,又为何被制裁?侯为贵真的是没有远见的创始人吗?这其中又有哪些不被人们知晓的事情?

1941年,侯为贵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凭着过目不忘的本事,轻松搞定学业,属于实打实的学霸。

后来,他也如愿考上了南昌大学,大学毕业后便回老家西安当老师了。

老师变工程师,受器重赴美学习
上世纪60年代,中专老师在当时就是个铁饭碗。侯为贵本来以为会平淡地过完这一辈子。但是,他们学校却被改成航天部下属的691工厂。

就这样,他从一个好好的老师变成了工厂的技术工人。不过,优秀的人不管干什么都不会很差。侯为贵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从技术工人一路升职到技术科科长,还成了国家第一批培养的工程师。

要说侯为贵的人生转折是从哪儿开始的?不是他当上技术科长,而是因为钱学森的一个要求。那时,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钱学森想为国家培养半导体方面的人才,便要求691厂开展研究半导体相关技术的工作。

因此,侯为贵被指派去美国学习,并引进相关技术和设备。去了美国之后,侯为贵被当时美国的高新科技深深的震撼住了,内心是五味陈杂。

他也明白了,我们国家必须加紧高科技产业的建设,刻不容缓。

1985年,回国后的侯为贵就被派往深圳,与香港的资本合作创办一家半导体公司——中兴半导体,由侯为贵担任公司的总经理。

注意,这个中兴半导体公司并不是现在的中兴通讯,只是中兴的前身。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公司成立第一年,侯为贵带领的中兴只能做一些辛苦廉价的代工订单,一年下来也才赚到35万元。

这对见识过美国先进产业的侯为贵来说,就是耗时的低廉工作。侯为贵明白,有自主研发技术才是企业的核心。于是,他把目标瞄准到国内迅速发展的通讯产业,开始研制小型交换机。

1990年,中兴半导体推出了第一台数据数字交换机ZX500,这也是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事实也证明,侯为贵的想法是正确的。ZX500交换机作为国产交换机,从农话端市场开局,逐步撕开外企垄断的口子。

1992年,中兴的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相较于六年前的35万元年收入,中兴的业绩实现了巨量翻倍。

随着公司利润的逐年增长,合资公司的香港资本方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双方的分歧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侯为贵觉得,公司要有长远的发展必须加大对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而香港的资本方却希望减少研发投入,多分利润好套现。最终,双方因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

另起炉灶,开启中兴新航线
侯为贵带着自己的研发团队离职,并自筹资金建立了深圳市中兴维先通设备有限公司。随后,侯为贵找来691厂,与深圳广宇工业公司三者共同投资创建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

中兴则正式成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这种模式也开创了我国“国有控股,授权(民营)经营”的新思路。

其实,从侯为贵分家坚持做自主研发就能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只想做代工的思维。在分家之前,中兴的研究院是侯为贵从691厂和陕西省邮电器材一厂抽调几十名技术骨干建立的;

成立新公司后,侯为贵又组建了中兴南京研究所,开始研发大容量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中兴研发的ZXJ10大容量数字局用交换机被认定为“目前能与国际一流机型相媲美的最好机型”。这款产品也让中兴的规模得到迅速的扩张。

与此同时,中兴与华为的竞争也在激烈地开展着。侯为贵选择低成本运营策略,以低价打击竞争对手。

确实,这招非常凑效!早期的华为一直被中兴压制,每次的大型项目招标都竞争不过中兴。但华为还是在竞争中顽强的成长起来了,两家公司都是咬着劲的往前冲。

只是,低价让中兴得到了甜头,也让在另一方面掣肘了中兴的长期发展。之后的几年,华为开始逐渐赶超中兴。

2000年,华为的年销售额已经增至220亿元,而中兴的销售额只有102亿元。

为了加快中兴的发展,侯为贵开始思考公司的战略转型,这就有了后来的手机业务和国际市场的拓展。

2002年左右,斯康达的小灵通想进入中国市场。但小灵通并不被国内企业看好,而侯为贵却认为这是个进军手机市场的不错机会。

这一次,侯为贵的判断是正确的。在国内电信业务分拆之后,小灵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量。那时,几乎每家都有一部小灵通,它便宜又方便携带。

小灵通也成了那段时期中兴的支柱产业。2003年,小灵通的营业收入达到160.36亿元。靠着小灵通业务,侯为贵成功进军手机市场,2004年,中兴通讯在香港上市。

2009年,中兴在海外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了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进军5G市场,却遇重创
在2018年的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的5G测试量排名中,华为和中兴两家占据全球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

但是,他们的强大却引起了美国的不适。在美国看来,中兴和华为都是他们的威胁。而且,我国已经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要大力发展5G通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制造技术。

就是这个计划让美国非常“不爽”。他们甚至公开表示,“中国没有必要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

为了阻挠中国的5G进程,美国开始找各种理由使绊子。他们把目标瞄准了中兴,为什么偏偏是中兴被制裁?

有人说,是中兴的核心元件严重依赖进口,技术专利没有华为多。所以才成了被制裁的对象。

但是,侯为贵一直都没停止过在研发上的投入,他们的专利数量在我国也是排前几位的。或许事情不是表面看着这么简单。

看看现在的华为,有核心技术专利不是一样被美国制裁的艰难求存着吗?其实,美国就是不想看到中国崛起,它要制裁你,没有理由也会编个理由,想想伊拉克的“洗衣粉事件”。

对于中兴和华为的制裁,无非是一个简单点,一个难一点罢了。

中兴的制裁也给了华为一个警示和两三年的准备时间,可被制裁后的中兴又该如何自救?

2018年,侯为贵76岁高龄再次出山,亲自到美国进行谈判,几经周旋,最终以接受巨额罚款以及接受美国安排的监管人员入驻企业为代价,换来了与美国的和解。

断臂求生的中兴,此后加大科研投入,可如今的市场地位已经不复当年。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黑泽明:东方电影的传奇导演

当我们谈论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时,日本的黑泽明必然位列其中。他不仅为日本电影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更为世界电影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黑泽明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才华的导演,他的作品深受观众和评论家的喜爱,并赢得了多个国际大奖。 黑泽明生于1910年,早年曾受到日本本土和欧美电影的影响,这使他在创作时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他的导演生涯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几十年间完成了超过30部电影。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七武士》、《罗生门》和《生之欲》等。这些影片不仅在日本受到高度评价,而且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黑泽明的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他对社会、人性和哲学的深入思考。他的电影往往探讨了生活的困境、道德的选择和人性的冲突。例如,在《罗生门》中,黑泽明用四个不同的角色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真实性的相对性。而在《七武士》中,他则描述了一群武士为保护村庄而战的故事,深入探讨了勇气、牺牲和团结的主题。 除了故事情节和哲学思考,黑泽明的电影还以其精湛的技术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他擅长使用长镜头、对角线构图和动态摄影,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此外,他还注重角色的塑造和演员的表演,使得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深度。 黑泽明的影响不仅限于日本,他的作品也启发了许多国际著名导演,如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他们都表示,黑泽明的电影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们对电影有了新的认识和灵感。 在黑泽明逝世后,他的遗产仍然被人们所铭记和传颂。他的电影作为经典之作被重新发行和放映,许多影迷和学者还专门研究他的作品和影响。同时,各种电影节和奖项也纷纷以黑泽明的名字命名,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导演。 总的来说,黑泽明是一个真正的电影巨匠,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电影的艺术性和娱乐性,更为世界电影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篇章。他将东西方的文化和风格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和思考的体验。对于所有热爱电影的人来说,黑泽明的作品是永远的经典,值得一看再看。 这篇介绍虽然简短,但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初步了解黑泽明的窗口。对于想要更深入研究他的作品和影响的人,还有更多的资源和资料等待探索。

吉坦德拉:宝莱坞的舞台巨星

吉坦德拉(Jeetendra),是印度宝莱坞电影界的传奇巨星,以其无与伦比的演技和卓越的舞蹈才华而备受尊敬。他的演艺生涯跨足了几十年,他在印度电影界的地位不可动摇。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吉坦德拉的生平事迹、电影成就以及他在宝莱坞的独特地位。 早年生活和演艺启蒙: 吉坦德拉于1942年出生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安卡里。他的家庭并没有演艺背景,但他对电影和表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的演艺生涯始于他的早年,在大学时期,他开始参加学校的话剧和表演活动。这些经历为他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舞台巨星和舞蹈天赋: 吉坦德拉被誉为宝莱坞的舞台巨星,他以其卓越的舞蹈才华而著称。他的舞蹈风格充满活力和激情,成为了无数粉丝的偶像。他的舞蹈在电影中常常成为亮点,为电影增添了视觉的魅力。 电影职业生涯: 吉坦德拉的电影职业生涯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他在电影《Geet Gaya Pattharon Ne》中首次亮相。然而,真正让他走向职业巅峰的是与导演Raj Khosla合作的电影《Farz》。这部电影成为了一大成功,为吉坦德拉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 吉坦德拉主演的许多电影都取得了商业成功,如《Caravan》、《Mere Huzoor》和《Khilona》等。他与著名女演员Hema Malini的搭档也备受欢迎,他们合作出演了多部成功的电影,成为宝莱坞的金童玉女。 多样化的角色和电影风格: 吉坦德拉以其多样化的角色而著称,他不仅在浪漫片中表现出色,还在行动片和喜剧片中有出色的表现。他的演技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总是能够迅速适应不同类型的角色,为每个角色赋予生命。 家庭和传承: 吉坦德拉的家庭在宝莱坞也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他的侄子Tusshar Kapoor和侄女Ekta...

永盛不衰的电机之王: 长森重信的传奇人生与企业领导智慧

长森重信(Shigenobu Nagamori),出生于1944年,是日本亿万富翁商人,以及世界最大的硬盘和光盘微电机制造商Nidec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的早期生活在京都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度过,后来从东京附近的理工大学毕业,获得电气工程学位。在创办Nidec之前,他曾在两家工程公司工作​。 长森重信拥有对工程学和机械学的强烈兴趣,特别是对电动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 长森重信于1973年创立了Nidec,目前直接通过他的个人资产公司SN Kosan拥有Nidec的12%股份。他也是日本移动通信公司SoftBank的非执行董事。在2018年,他宣布虽然他仍将担任CEO,但副总裁Hiroyuki Yoshimoto将接任总裁。长森重信公开表示,他的目标是通过专注于电动汽车电机的制造,使Nidec在2030年实现10万亿日元(910亿美元)的收入​。 在慈善方面,长森重信创立了“长森基金会”(Nagamori Foundation),以支持和认可对科学和工业发展、研究和技术方面做出贡献的成就。基金会鼓励在发电方面的各种研究,并推广降低通向富裕的障碍和保护环境的解决方案。2014年7月,他启动了“长森奖”(Nagamori Awards),以表彰电机相关技术领域的杰出研发工程师。每年的“长森奖”颁发给大约六人,其中大奖得主将获得约500万日元,而其他获奖者将获得约200万日元。2017年,长森重信宣布将捐赠9000万美元,在京都学园大学设立一个工程研究项目,该项目将于2020年启动,招收200名本科生和100名研究生​。 长森重信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技术领袖,他的慈善活动和对工程教育的贡献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他的故事为企业领导者和技术创新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灵感,展现了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如何共同推动企业和个人成功。

从打工人到上海首富,拼多多黄峥为何能在短时间内成功

在商业界中,有着这样一位奇才,35岁开始创业,从公司成立到上市仅仅只用了3年的时间。 在人生得意,他却捐出1000亿美元,辞去CEO和董事长职位,去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当一名科学家。 1980年,黄峥出生在杭州郊区,父母都只有初中文化,在工厂当工人,从小家境贫寒,但是并没有影响到黄峥的成绩。 黄峥从小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名,有一次,语文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长大后要成为什么。 全部同学只有黄峥写了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引得同学们的讽刺,但是这个梦想在黄峥的心里生根发芽。 “学霸”人生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黄峥参加奥数比赛得了一等奖,老师看出这个孩子的才华,决定推荐黄峥报考杭州外国语学校。 这所学校招生都是杭州各地的尖子生,而且这所学校是初中到高中制,很多优秀的孩子经过专门的选拔,送往各个品牌高校。 黄峥如愿考到了这所学校。在杭州外国语学校6年后,直接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学混合班。 黄峥进入了浙江大学计算机实验班,黄峥的聪明以及刻苦的学习态度,让他的计算机很快就达到了高水平。 当时是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黄峥时常在某技术网站以及论坛上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很快在圈内有点名气。 这也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主动加他的MSN,他就是网易的丁磊。他想和黄峥探讨技术上的问题。丁磊很欣赏他的能力,直到后来也一直跟他保持着联系。 2002年,黄峥从浙江大学考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拿到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在美国,黄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学习上一刻都不放松。 此时的丁磊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段永平。段永平是步步高创始人,在国内企业做得非常好,他为了爱情做了甩手掌柜,在美国做投资。 段永平也是从浙江大学毕业的,作为学长,段永平也很欣赏黄峥的才华,在黄峥年轻的时候,遇到高人的指点和提携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2006年段永平拍下了和巴菲特一起吃午餐的机会,他带上了黄峥。这次午餐也为黄峥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加入谷歌2004年,黄峥硕士毕业之后,就来到了微软公司,在这里他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他还拿到谷歌的offer,这时的他放弃了微软的高薪,选择了谷歌。 他认为谷歌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公司,虽然此时的谷歌仅仅只是成立5年的创业公司,但正是由于它的年轻,才有更大的升职空间。 不出黄峥所料的,入职不到半年,谷歌就上市了,他的工资一下子涨了很多。也让黄峥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7年,黄峥已经是谷歌资深工程师,但是此时的他并不想继续为他人打工,他想要创业,于是他把手里的期权全部套现,然后选择辞职回到了中国。 成立欧酷网回国后的黄铮,来到了北京的中关村,去柜台卖手机。但他并不是想要通过卖手机来挣钱,而是想寻找机会做一个电商网站,了解手机的销售渠道。 很快,黄峥成立了欧酷网,并且得到了段永平的大力支持,把步步高产品放在欧酷网上卖,黄峥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欧酷网成了手机和电子教育品类排名前三的电商网站。 但是此时的黄峥并不满意这个成绩,在那个时代,除了电商网站排在首位的淘宝,还有刚刚上市的京东。 黄峥认为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干不过淘宝和京东。于是他把欧酷网卖给了自己前谷歌同事。 其乐2009年,黄峥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名叫其乐,主要是电商代运营业务。其乐在黄峥的努力发展迅速,不过三年的时间就发展成淘宝的金牌淘拍档。 有梦想的人不会仅仅满足眼前的风景,2013年,黄峥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叫“寻梦”,主要做游戏业务。 但是此时的黄峥在商场上拼搏,身体上也出现了一点小状况,于是决定回家,这一便是半年的时间。 在这半年里,黄峥思考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怎样才能快速实现财富的增长?在期间,黄峥每天都会从手机和网站上去发现一些新的资讯,了解当前人们的消费取向以及消费渠道。 他很快就嗅到了市场的风向,廉价的电商平台将来一定是风口。 拼多多上线2015年,黄峥回到了公司,开始做一个新的项目,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做拼团,取名“拼好货”。通过社群把信息发送出去,然后等凑齐客户就开团,拼好货团队再去采购水果发货。 很快人们就被这样廉价的水果所吸引,客户也就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客户的增加,问题也随之产生了。 订单量增加,货品不能及时发出,这是很大一个问题,黄峥认为单一的销售渠道是,要增加后台运转能力建设。 于是他亲自监督后台,就这样,拼多多正式上线。拼多多上线后,在没有广告宣传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微信进行推广,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到达了收益10个亿,硬是在淘宝和京东之间创出了一条路,成为电商的行业巨头。 2018年,成立不足三年的拼多多正式在美国资本市场发行,当时的市值就达到了240亿美元,成为了创富神话。 上市后的拼多多每年的市值不停地在上涨,黄峥的身价也随之不停地上涨,成为中国电商巨头,把淘宝和京东远远甩在后面。 辞去董事长职位本以为黄峥会继续创造自己的神话财富,他却像他的恩师段永平一样,选择了隐退。辞去了拼多多董事长的职位,并且捐出1000亿美元。 他选择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用他的话说:我并没有停止我的脚步,我只是想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并且捐出1亿美元给母校,希望用这笔费用向生物医疗,农业食品方面做研究经费。 他想如果有一天成功了,那就是功成名就,如果有一天没有成功,能够成为科学家的助理,也是一种骄傲,也就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黄峥的成功,除了天生的聪慧之外,还有他坚持做正确的事情,随时把握住市场的方向,不打无准备之战。而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每一人去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