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中国商业才子何享健,从小厂到上市集团,打造美的4000亿市值公司!

Date:

有一个人,他只有小学学历,却被格力董小姐称为最大的敌人。为帮村民就业,他带着村民仅用5000元办厂,最后造出千亿市值的集团公司,而他个人也成为千亿富豪。

2020年《亚洲人物》中国富豪排行榜,他位列第四位,超过当时的小米雷军、京东刘强东。

但是,他为人却十分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他就是中国家电行业的另一个风云人物,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他的成功又蕴藏着怎样的智慧呢?

1942年8月,何享健出生在广东顺德。小时候家里很穷,加上那时期国内的物资很匮乏。何享健上学较晚,等他小学毕业也差不多到了能做零工挣钱的年龄了。

为了糊口,何享健什么工作都做过,帮家里务农,做过苦力,也当过工人。就这样,何享健慢慢成长为家里的顶梁柱,还当上了北滘的街道干部。

为村民谋出路,创办塑料生产组
1968年,作为街道干部的何享健,主要工作就是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为此,他找了很多家工厂也没有找到接收单位。

无奈之下,何享健决定自己组织一个工厂,由街道办给群众创造出一批就业岗位。就这样,何享健便带着23名村民,集资5000元成立了顺德“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主要生产玻璃瓶和塑料瓶。

说起这个成产组,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就属于灰色产业代了。

那时的还没有自主创业的说法,所有的生产销售都是按计划分配的,而何享健带领的生产组就属于计划经济之外,没办法分配到订单。

可这个办法毕竟是何享健想出来的,他要为参与集资的村民负责啊。为了能帮生产组拉到订单,何享健便开始走南闯北的跑市场了。

为了能把产品推销出去,他吃了不少苦头,白天跑业务,因为住不起宾馆,晚上就在车站睡觉;为了能多跑一家企业,他一天就只啃一个馒头,用挤出来的时间多见一个客户。

正是凭借着这股韧性,何享健才能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勉强维持着生产组的经营,北滘街道的群众也才能一直有工作养家。

到了1975年,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的资产已经从当初的5000元变成了10万元。因此,何享健也顺势把生产组更名为“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自己则继续做一把手,担任厂长。

没有哪个人的成功是轻而易举的。何享健为了生产组的经营吃了不少的苦,但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敏锐的市场嗅觉。

他见的客户多了,也能从客户那里了解到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同时感知到市场需求的变化。

1978年12月,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了转变,实行改革开放。次年,国务院便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地方试点特区政策。

那时,我们国家自有生产能力很低,连个螺丝钉都要从国外采购,改革就是为扶持本土生产能力。

何享健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能懂得国家政策的用意,他更加明白,工厂要想不被淘汰就得顺应大势。

于是,他几经思考后,选择了电风扇作为工厂的转型方向。1980年,何享健将工厂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开始生产电风扇。

同期市场上还有容声、万家乐等电器品牌,规模也都比美的大。但那时正值国产品牌替换进口品牌的时间点,国内的市场容量很大,而电风扇是家庭必备产品。

美的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一经问世,就受到消费者的哄抢。第一年销售额直接突破300万,第二年就突破了700万。

剔除通货膨胀因素,这个销售额相当于现在的7000万不止。在随后的几年竞争中,何享健又抢占了市场先机,成为了当时风扇行业的龙头。

敢做吃螃蟹的人,试点成功上市
其实,何享健的成功还源自于他另一个优点,懂得审时度势!1992年,国务院决定选择少数优质股份公司上市,公开发行股票。

那时,国内家电行业的优秀企业,如小天鹅、容声、万家乐等,比美的规模更大的品牌,都是观望态度。

偏偏何享健主动申请作为股份制产权改革的试点企业。1993年,美的上市成功并募集到12亿的发展资金。顺德县美的风扇厂成为了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革的乡镇企业。

按理说,成功上市后,公司应该迎来更好的发展才对。但是,美的公司却恰恰相反,上市后的几年出现了业绩下滑的局面。

何享健也在反思公司的管理哪里出问题了?为此,他还专门请教了一些专业人士,学习了国外家电企业的管理模式。几经探讨之下,何享健决定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招贤纳士为美的引入大量的高学历人才。

1997年,何享健开始参考日本松下公司的事业部制,在内部设立“股东、董事会、经营团队”,采用三权分立模式管理公司。

对于公司的创业元老,何享健也深知他们的文化程度有限,不能更好地融入公司新模式里。

因此,他主动降低了个人权利,并找来元老们交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说服他们退出管理层。

改革之后的美的,业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000年左右,国内开始流行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的模式,何享健也积极接受新思潮,有意从企业内部发掘职业经理人。

他的深谋远虑并不是在从内部培养职业经理人,而是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

回购股权,实现对公司的绝对控股
2001年,何享健就开始积极推动美的的管理层股份回购计划。先是收购了顺德市北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

此后,他通过关联交易,多次增持公司股份,并利用上市公司资金助力集团其他业务的发展。

最终在美的股改之后,何氏家族拿到美的电器50.17%的股份,实现了对美的电器的绝对控制权。与此同时,何享健也实现了个人财富与公司市值的挂钩。

何享健的睿智不仅体现在他对公司股权的重视,还有他对公司战略布局的前瞻性。

2001年之后,何享健积极完善美的公司的多元化布局,先后收购了日本三洋磁控管工厂,合肥荣事达和广州华凌,春花吸尘器等企业。公司的产业布局也发展到了家电行业的上下游。

在完成了这些产业布局,以及对公司股权的控制之后,何享健选择了退休。2009年,他从公司内部挑选最有实力的人方洪波,担任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

经过几年的试炼后,2012年,何享健正式辞去美的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仅做为美的集团控股股东存在。截止到2022年5月,美的集团的公司市值已达3736亿元。

辞职之后,何享健便投身到慈善事业之中,现在是广东省的慈善基金会荣誉主席。可以说,何享健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还离不开他对势态发展的洞察力。

这个社会高学历人才不少,但像何享健这样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并能及时顺应时代发展的又有多少呢!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梅艳芳:华语流行音乐与电影的传奇女皇

梅艳芳(Anita Mui),是华语流行音乐和电影领域的传奇女性。她以她独特的音乐才华、魅力四溢的舞台表演和多才多艺的演艺才能,成为了香港和整个亚洲娱乐界的重要人物。本文将深入探讨梅艳芳的音乐生涯、电影成就以及她对亚洲娱乐文化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一部分:从华语流行乐坛崭露头角 梅艳芳于1963年出生在香港,她的音乐生涯始于1980年代初。她以其清澈的嗓音和深情的演唱风格而备受欢迎。梅艳芳的音乐作品多种多样,涵盖了流行、摇滚、爵士、民谣等各种音乐风格。她的歌曲《伤逝》、《无心恋》、《风继续吹》等不仅征服了香港,还影响了整个华语世界。 梅艳芳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歌手,她还以其音乐视频和舞台表演而著称。她的表演充满了激情和能量,她的音乐视频充满了创新和艺术感。她的存在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场视听盛宴。 第二部分:电影事业的辉煌 梅艳芳不仅在音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她还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电影演员。她出演了众多成功的电影,包括《英雄本色》、《倩女幽魂》、《东邪西毒》等。她的演技被誉为华语电影界的一颗明珠,她的电影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观众的热爱。 梅艳芳的电影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她能够轻松切换不同的角色,展现出出色的演技。她的电影成就不仅让她在亚洲电影界崭露头角,还使她成为国际电影舞台上的华语代表之一。 第三部分:多才多艺的表演者 梅艳芳的才华远不止于此。她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表演者,擅长舞蹈、演唱、演戏等多种艺术形式。她的多面性使她在娱乐界独树一帜,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艺术家。 梅艳芳的舞台表演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她的舞蹈天赋和表演能力使她成为了音乐会和演唱会上的明星,吸引了无数粉丝前来观赏她的演出。她的舞台魅力和气场是她音乐生涯中的一大亮点。 第四部分:影响力和传承 梅艳芳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她的音乐和电影作品。她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关注慈善事业和社会问题。她的善举和公益活动鼓励着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她的影响力超越了娱乐圈,成为了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明星。 梅艳芳的音乐和演艺事业也对华语娱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音乐作品激发了许多年轻人的音乐梦想,她的电影作品启发了无数演员和导演。她的艺术遗产将永远铭刻在亚洲娱乐史册上。 第五部分:永恒的传奇 梅艳芳的一生是一段传奇,她的音乐和电影作品仍然在人们的心中回响。她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榜样。她的生平经历充满了坎坷与荣耀,她用坚韧和毅力克服了生活的挫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梅艳芳的音乐和电影作品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新一代的艺术家和观众。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拥有梦想,坚持追求,就能够创造不朽的艺术传奇。她是华语娱乐界的女皇,她的音乐和电影作品将永远闪耀着。

《亚洲人物》2024年度房地产行业影响力人物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面对疫情和其他全球影响所引发的持续挑战,TP道德集团首席执行官Sengfeng Khun坚信,这家房地产公司的成功对柬埔寨和子孙后代来说将意味着伟大的事情。 当他们在2018年成立土地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公司TP道德集团(TPMG)时,首席执行官Sengpheng Khun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已经确定了该行业的机会在哪里,以及如果处理得当,他们如何使整个柬埔寨受益。 由于房地产和建筑业已经是国家经济的基石,Sengpheng看到了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可以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决心成立一家公司来站在这一使命的最前沿。 从海外学习回到祖国后,他与父亲的土地银行业务合作,对该行业的细微细节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制定了利用其潜力的计划。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尽管情况正在放缓,但我们仍在仔细规划我们的下一个发展。” Sengpheng告诉《亚洲人物》:“我们决定与拥有潜在资产的母公司密切合作,将我们的土地银行业务与产品开发相结合。”“我们还看到了在我们的大型项目中吸引国际开发人员并与之合作的机会。” 迄今为止,这些项目包括位于金边中央商务区中心的28层诺罗敦商业大厦,其中包括10层的A级办公空间和位于其余18层的226个关键国际五星级酒店,将于2026年开业。 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在热切期待的发展上破土动工,预计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提高商界以及房地产和酒店行业的标准。 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将作为一个连接人和想法的枢纽,同时创造未来的就业机会并刺激经济。 战略规划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该项目的起步并取得成果是一项重大成就,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影响了柬埔寨的房地产和建筑业。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新建筑的速度从大流行病前的红色高温大幅放缓。 他说:“尽管情况正在放缓,但我们仍在仔细规划我们的下一个发展。”“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和规划,我们将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实施和执行这些计划中的发展,我们相信这将有助于柬埔寨经济的稳定。”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我们希望以积极的方式启动并参与对国家、我们的人民和所有利益相关者产生重大影响的发展。” TPMG计划开发一个新的“卫星城市”,包括在3500公顷土地上的约10万套经济适用房,距离金边市中心仅10分钟路程。Sengpheng说:“我们的意图不仅是为了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还要提高我们柬埔寨同胞的生活水平。” 一个160公顷的河滨乡镇也在卡片上,距离市中心不到两公里。这是Sengfeng预计对国际市场极具吸引力的发展。 “我们的愿景非常简单,”他说。“我们拥有土地资产,我们希望以积极的方式启动并参与对国家、我们的人民和所有利益相关者产生重大影响的发展。” 展望未来 为此,该公司制定了明确的行动计划,调整了其财务、项目开发和运营计划。 “我们必须继续在开发中利用我们现有的资产,”Sengpheng解释道。“我们必须加强和建立与利益相关者和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信任和协作,以确保成功和长期增长。” 但他指出,优先考虑ESG并采用新技术、设计概念和尖端建筑方法,为房地产行业带来创新和可持续实践,这也是TPMG使命的一部分。 “我们必须继续投资于我们的员工,特别是我们的运营团队,以发展他们的能力并达到最高标准的实践,”他继续说道。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个人和职业遗产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 Sengpheng还看到了新金融服务的巨大潜力——他热衷于探索这个领域。 他说:“由于我们的项目在规模上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筹集大量股权并进行投资。”“因此,我们需要与银行机构、私人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合作,以及政府支持,为我们的项目实施做准备。” 这将导致重大发展的完成,这些发展将成为TPMG和Sengpheng本人的遗产,柬埔寨及其下一代将受益。 他说:“个人和职业遗产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 “我希望这些能力和TPMG的项目将被视为对社区以及我们国家柬埔寨的成长和发展的良好贡献。” 为了深入了解《亚洲人物》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的详细报道,我们诚挚邀请您订阅《亚洲人物》杂志。通过订阅,您将获得对这些杰出人物背后故事的全面洞察,以及他们如何在各自领域内产生深远影响的深度分析。 To gain comprehensive insights into the narratives...

王者新锋:她用光电技术颠覆传统建筑五金版图

——《亚洲人物》2025年度专访·王娟 在“智能建筑”“绿色地产”“双碳目标”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在亚洲城市发展语境中的今天,一位来自中国深圳的女企业家,正悄然改变着建筑五金行业的技术走向与行业格局。她将光电科技与建筑构件深度融合,把原本被视为传统、附属的五金系统推向智慧与节能的前沿。她就是——深圳市鸿飞达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娟。 2025年,王娟荣膺《亚洲人物》“亚洲地产建材行业新锐人物”称号,这是对她在技术革新、产业引领与全球化拓展上的高度肯定。在本期《亚洲人物》专访中,我们走近这位科技女掌门,探寻她如何用智慧、坚韧与远见,改写建筑五金的产业定义。   从传统走来,向未来而生 2010年,鸿飞达光电成立于深圳宝安,那时的它不过是一家专注于建筑五金产品的小型制造企业。但在王娟接手后的十余年里,这家企业不仅完成了技术体系的深度进化,更在国内外多个智慧城市项目中打下了“智能建筑光电五金”的深刻烙印。如今,它已是中国建筑智能化领域最具技术力量的企业之一。 谈及创业起点,王娟谦逊地笑说,自己“并非天生就属于这个行业”。大学所学专业与建筑无关,毕业后进入房地产企业工作,从行政、采购、工程监管一路干起。正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她接触到了建筑配套系统中长期被忽视的“细节”——五金构件。她很快意识到:这个赛道虽小,却几乎贯穿每一个地产项目的施工与交付,是实现建筑安全、效率与舒适度的“底层支撑”。 一次行业通报会提到某知名项目因五金件失效引发的安全隐患,让她彻底下定决心要深耕这一领域。在她看来,这不应只是一个“重复制造”的产业,而是亟待科技重塑与系统重构的“精密工程”。   技术破局:让建筑五金成为智慧载体 “在传统观念里,五金是配角,但科技时代里,配角也能反客为主。”这是王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她的推动下,鸿飞达光电不仅保留了原有高品质五金制造能力,更将光电技术、物联网、AI算法与建筑构件深度融合,打造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产品。智能光电幕墙、BIPV光伏系统、绿色节能照明、智慧门窗系统、光电安防方案……这一套完整的产品组合已经在多个智慧建筑项目中落地应用。 其中,公司研发的智能光伏幕墙,将发电玻璃、LED显示、自清洁纳米膜、角度感应组件等集成在建筑外立面中,不仅美观,而且功能复合。一座建筑,从此成为一个可供能、可互动、可思考的“有机体”。在上海陆家嘴智能楼宇、深圳湾智慧商业中心等项目中,这一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我们不是做五金产品,而是在构建城市的感知神经。”王娟如是说。   管理哲学:在技术和文化中寻找平衡 企业的成功不仅来自产品本身,还来自组织文化与管理方法的持续进化。王娟深知,人才是企业最大的变量,她创造性提出“三结合管理模式”:家庭式人际关系、军事化质量管理、学校式业务培训。 她要求管理层与基层员工间保持开放、互信的沟通机制,营造有温度的工作氛围;同时建立极其严苛的产品质检流程,推行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体系,确保每一批出厂产品达到国际高端标准;此外,公司每季度组织技术培训、行业交流、外部学习,打造出一支懂技术、懂服务、懂市场的综合型人才队伍。 她自己也是“培训第一人”,每年坚持亲自授课多次,讲述行业案例与项目复盘,让理念变成文化,让文化沉淀为制度。   战略格局:从深圳出发,迈向全球 在王娟的战略版图中,国际市场是鸿飞达光电下一个重点扩张方向。近年来,公司已在新加坡、迪拜、德国设立销售及技术支持机构,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参与多个国际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她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的建筑技术与制造能力已具备全球竞争力,而下一阶段的核心,是品牌力、标准话语权与系统服务能力。为此,她推动公司参与国际认证体系建设,与多个海外设计事务所、房地产集团展开合作共研;同时建立跨境项目快速响应机制,组建国际服务团队,以本地化思维驱动全球拓展。 “技术可以输出,方案必须定制。做全球市场,必须理解不同国家的建筑文化与法规标准。”她说。   信念与责任:用长期主义定义企业价值 在专访接近尾声时,王娟提到了一个特别的客户故事。 “有一次,一个老客户由于项目人员更换,给错了定制尺寸,理论上我们没责任。但我还是决定按错单重做,不收费用。”她说,“合作是信任的延续,不是一次性的交易。” 这只是她将“诚信”视为企业文化核心的缩影。在她看来,真正的商业价值,建立在对客户、对员工、对社会的长久承诺上。因此,她始终强调“稳健增长”和“可持续回报”,不盲目扩张,不急功近利。 鸿飞达光电在她带领下,积极参与乡村光伏项目建设、环保教育基金捐助、抗疫物资驰援等公益行动,累计投入超千万,成为行业内少数真正将社会责任落到实处的科技企业之一。   结语: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事 王娟身上,既有南方女性的温婉细腻,又有企业家的果敢干练。她用十余年专注与坚守,带领一家企业从制造车间走向智慧城市,将一个传统赛道打造成未来新兴产业的代表路径。 她说:“做企业,其实和做建筑一样,不能只看眼前的功能,还要思考它将如何融入环境、服务城市、影响未来。” 在不确定性极强的产业变革期,她所代表的这类“深科技+强责任+真长期”的企业家,或许正是亚洲下一轮产业升级中最值得关注的力量。  

卡桑拜·帕特尔:印度清洁产品巨头的创业传奇

卡桑拜·帕特尔是印度企业界的杰出代表,他以清洁产品制造业的创新和成功而闻名于世。他的生平和职业生涯是一个充满决心、勤奋和创业精神的传奇故事。本文将深入探讨他的生平、清洁产品帝国的崛起以及他在印度企业界的杰出影响力。 卡桑拜·帕特尔于1945年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小村庄。他毕业于印度的一所著名工程学院,并在1970年代初创立了洁霸公司(Nirma Limited)。这个创业之路始于他在大学时的一个实验,当时他自制了一种经济实惠的洗衣粉,这种洗衣粉后来成为了Nirma公司的旗舰产品。 Nirma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卡桑拜·帕特尔的坚定决心和市场洞察力。他的创新产品以经济实惠和高质量而著称,深受印度家庭的喜爱。Nirma洗衣粉很快在印度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使Nirma公司成为印度清洁产品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除了在企业领域的卓越成就,卡桑拜·帕特尔也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关注教育、医疗保健和社会福祉等领域,并通过自己的慈善基金会积极支持各种项目。他的慈善工作有助于改善印度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卡桑拜·帕特尔的领导力哲学强调了家族价值观、社会责任和创新。他坚信企业家应该以社会使命为核心,将商业成功与社会使命相结合。他的坚韧、决心和创业精神鼓舞着全球的企业家、领袖和社会活动家,追求卓越,推动企业界和社会的进步。 卡桑拜·帕特尔是印度清洁产品制造业的杰出代表,他的卓越成就、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成为该领域的杰出人物。通过Nirma公司的成功、创新产品和慈善工作,他为印度清洁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和社会福祉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激励着全球的企业家和领袖,积极推动企业界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