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Fomo Pay以新牌照扩展至香港

Date:


该公司将提供其数字支付和银行解决方案,以支持该市的跨境交易。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红杉资本沈南鹏,全球第一创投人,30年投出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

他连续三年在福布斯全球最佳创始人榜单上登顶,被业界人士称之为“投资教父”,他的手更是被叫做“点金手”,曾被腾讯集团董事长马化腾公开赞扬。 那么沈南鹏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马化腾等行业大佬都对他赞叹不已!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学霸高升沈南鹏于1967年出生在浙江海宁,从小就天资聪慧,不管学什么都特别快,进入学校后还展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荣获一等奖。 同年参加美国中学生数学海外赛区的竞赛斩获海外区冠军。中考在满分600分的情况下,以594分的优异成绩进入重点高中。 他的优秀引起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注意,1985年成为了首批交大免试入学的学生,国内的挑战对他来说已毫无压力,他开始将目光转向的国外。 1989年,21岁的沈南鹏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启留学生涯,来这之前他有一个数学家的梦想,可是来了之后他才发现这里聚集的才是真正的数学家。 他引以为傲的数学天赋在这里变得平凡起来,数学家的梦想也开始动摇了。想了许久,他毅然决定放弃数学,转战耶鲁大学商学院学习MBA。 MBA在当时也算的上是风靡全球,虽然只是红极一时。1992年,苦学三年的他终于获得了耶鲁大学商学院的MBA学位。 拿到学位的他如同有了定心剂一般,变得更加自信,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身处美国的他毕业后来到了华尔街一家银行工作,这里工作让他出初步了解了风险投资,也为他的人生指了个新方向。 这一待就是八年,他也成功的成为了一名银行家,顺利的进入了无数人羡慕的花旗银行美国总部。“高升”的他开始不满于现状,开始想着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 这时注意到中国的迅速发展,而著名投资公司雷曼兄弟又邀请下他负责雷曼在中国的业务,他自然而然的从美国回到了中国。 回到中国后他的远大抱负能得以实现吗?他又即将面临怎样的“暴风雨”? 说走就走近十年的职场生涯,也积累了足够的一线经验,他有了一股不输任何人的自信。1999年,沈南鹏与大学校友在家聚会谈到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几人越聊越投机,一拍即合的他们决定在互联网这个风口上进行创业。1999年5月,一个名叫“携程”的“一站式”互联网旅游平台横空出世。 “携程在手,说走就走”的广告语更是让人好奇不已。加上当时互联网正在国内开始普及,无数人都被这个“说走就走”的出行方式所吸引。 再加上家庭条件开始富裕起来,很多人也有了到处游玩的雅致,“携程”的出现也让得他们出行更加方便,招牌也就此打了出去。 2000年,沈南鹏创立携程网国际,软银中国、IDG等多家知名上市公司为其投资,先后三轮融资总资金达1800万美元,沈南鹏将目光放到了上市上面。 2003年,在沈南鹏的领导下,成功上市纳斯达克,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行业上,大家也没有想到这只是奇迹的开始。 2003年底,携程的酒店预定业务也已成为成熟,业务量也上升到每月20万间房,成为携程版块里第二重要之处。 随着更多的“平民”用户开启携程酒店预定生活,一个缺点就暴露了出来。很多人在入住评价下反映酒店很好就是太贵了,希望能入住一些物美价廉的酒店。 这一信息也传到了沈南鹏的耳朵里,当即就召开会议探讨解决方法,会议上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便宜的酒店太脏乱,贵的价格又高。 那就引进一个中间区域的连锁酒店,如果引进不了那就自己做,提议一经说出董事们便一致通过,就这样如家酒店集团就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2006年,此时的如家已经有了120家,如家集团旗下还分支出了和颐酒店、如家精选酒店等五家酒店,在酒店行业的各个方面都位居第一,使得如家成为了连锁酒店的代名词。 沈南鹏再次乘热打铁,一举推动如家酒店在纳斯达克上市,3年完成两家公司上市,这一同操作,让业界人士大吃一惊,无数人开始调查起沈南鹏,想看看这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如今的他不但有钱还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要如家集团和携程集团能稳定运行,沈南鹏每年都能得到一大笔分红,已经算得上创业成功了。 此时的他将目光又放到了投资上面,在创业道路上大放异彩的他,在投资道路上他又能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呢? 始于足下他是一个敢拼敢做的人,摇身一变成为投资人的他,并没有选择那些风险较低的项目,他决定做风投行业的投资人。 2005年,沈南鹏在红杉基金合伙人迈克尔-莫里茨的支持下创办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这也意味着他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投资人。 2006年,他第一次投出去700万美元的大投资,投资对象是奇虎360,取得不错效益后也使得他信心倍增,一举又向各个行业进行投资。 购物平台、物流公司、经融等等只要他觉得发展前景不错就会投资,据统计,受到沈南鹏投资的上市公司就超过了40个,这里面有阿里巴巴、京东等精英企业。 也有蚂蚁短租等发展前景不错的小公司。目前,沈南鹏已经在国内投资了300多家公司,横贯医疗、新能源、金融、科技等领域。 说中国将近一半的人都在被他投资的公司服务也不为过。如今,沈南鹏领导的红杉资本投资的阿里巴巴、京东、今日头条等公司,也都成为了中国知名的创新企业。 都成为了各自行业的顶流,这足以让沈南鹏自傲。沈南鹏今日的成就,也让得腾讯集团董事长马化腾赞叹不已。 有一次在公共场合看见沈南鹏后他忍不住对说:“你是我见过风险投资最成功的人,没有之一,” 他还开玩笑说:“沈南鹏几乎买下了一半互联网”腾讯集团董事长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没有人觉得他不配,沈南鹏比他说得更加优秀。 从商这么多年,他九次登上《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榜单,2018年到2020年,他连续三年蝉联《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第一。 创造了华人投资家的最高纪录。抛去荣誉光环,他本身还是一个热爱公益的人,去年,他还与顶级科学家协会联手设立了两大科学奖项。 每个奖项的奖金更是高达1000万人民币,出这笔钱的正是沈南鹏领导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他的成功是必然的,敢拼敢闯,还懂得变通。

南印度电影的女王:娜扬塔拉的演艺之路

娜扬塔拉(Nayanthara)是南印度电影界的颇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以其出色的演技、多才多艺和美丽的外表而备受喜爱。她的演艺生涯跨足了泰米尔、马拉雅拉姆、坎纳达和泰卢固电影等多个南印度语言电影。本文将深入探讨娜扬塔拉的生平和她在电影界的杰出成就。 早年生活与职业启蒙 娜扬塔拉于1984年出生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塞伯汉诺尔市。她的父母是中产阶级家庭的普通人,但娜扬塔拉对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职业生涯始于模特儿界,她在一家时尚杂志的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很快成为了广告和品牌代言人。 电影生涯的开端 娜扬塔拉的电影生涯始于2003年,她首次亮相于马拉雅拉姆电影《Manassinakkare》中。她在电影中的表现受到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这部影片奠定了她在电影界的地位。从此以后,她迅速成为了南印度电影界的一颗新星。 多语言电影的探索 娜扬塔拉的演艺事业没有局限于一种语言,她积极参与了泰米尔、马拉雅拉姆、坎纳达和泰卢固电影的拍摄。她的多语言能力使她在不同地区的观众中都备受欢迎。她的角色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爱情、剧情、动作和惊悚,展现出她的演技多样性。 女性主义与社会责任 娜扬塔拉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她还关心社会问题,尤其是女性权益。她在一些电影中扮演坚强、独立的女性角色,强调女性的自主性和权力。她还积极参与慈善工作,支持教育和健康项目,为社会贡献力量。 影片与荣誉 娜扬塔拉出演了许多卓越的电影,其中包括泰米尔电影《Raja Rani》(2013年)、马拉雅拉姆电影《Puthiya Niyamam》(2016年)和泰卢固电影《Sye Raa Narasimha Reddy》(2019年)。她的角色常常是坚强、自信和具有情感深度的女性,为她赢得了多个奖项和荣誉。 美丽与时尚 娜扬塔拉以其迷人的外貌和时尚风格而备受瞩目。她是一位时尚偶像,常常出现在时尚杂志封面和社交媒体上,她的着装风格受到许多粉丝的模仿。她也是许多品牌的代言人,为时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展望 尽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娜扬塔拉的演艺事业仍在不断发展。她继续挑战自我,探索新的角色和电影类型,为观众呈现更多精彩的作品。她的演技和美丽将继续吸引粉丝和观众,成为南印度电影界的亮点之一。 娜扬塔拉是南印度电影界的杰出女演员,以其出色的演技、多才多艺和美丽的外表而备受喜爱。她的演艺生涯跨足了多个南印度语言电影,她的多语言能力和演技多样性使她在观众中广受欢迎。她不仅在电影界取得了巨大成功,还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和慈善工作,成为社会变革的倡导者。娜扬塔拉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她将继续为南印度电影的繁荣和传承贡献力量,成为电影界的杰出代表。

徐黄河:引领跨境电商与智慧企业管理的先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这一浪潮中,徐黄河,杭州至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前瞻性的管理思维,成功打造了一个覆盖全球的跨境电商帝国,并在智慧企业管理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 开创跨境电商事业的起航 徐黄河自2012年创立杭州至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来,便立志在跨境电商领域做出一番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建立了与国际客户的广泛合作网络,业务覆盖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多个国家。徐黄河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自他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坚定不移的执行力。 在跨境电商领域,选品、物流、支付、客户服务等环节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徐黄河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不仅注重公司的业务拓展,还积极寻求技术创新,以提升运营效率。他主导开发了多款基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智慧管理系统,为跨境电商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这些系统不仅帮助至禾网络实现了流程再造、降本增效,还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开发智慧管理系统,赋能行业发展 在徐黄河的领导下,至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在跨境电商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智慧管理系统,帮助其他同行更好地进入跨境电商行业。通过这些系统,企业能够实现从选品开发、订单管理到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全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 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管理系统尤为引人注目。这一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精准预测市场趋势,优化库存管理,并实时监控运营状况,预警潜在风险。系统的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还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此外,徐黄河还开发了专业版ERP、亚马逊专用版ERP、东南亚海外版ERP等多款产品模块,满足了不同跨境电商从业者的需求。这些系统为企业搭建了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帮助跨境卖家实现流程再造,降本增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跨境电商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双引擎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3万亿美元。这一市场的快速增长,为跨境电商从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随着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已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跨境电商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徐黄河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推动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开发了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这些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精准预测市场趋势,优化库存管理,并实时监控运营状况,预警潜在风险。系统的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还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在徐黄河的推动下,至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在跨境电商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在人工智能与智慧企业管理的融合应用上走在了行业前列。他的创新思维和实践,为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 徐黄河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企业管理方面也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他始终坚信,创新和团队凝聚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他致力于打造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工作环境,鼓励团队成员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推动公司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徐黄河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前往法国勒芒大学进修企业管理硕士课程。在法国的学习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管理理论知识,还开阔了他的国际视野,使他对企业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把握。 在企业管理中,徐黄河注重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他倡导通过数据驱动管理决策,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在他的领导下,至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在业务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还成功塑造了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行业的引领者与贡献者 徐黄河的卓越成就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成功上,还在于他对整个行业的推动和贡献。他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他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实践,不仅为至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例。 在未来,徐黄河将继续引领杭州至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智慧企业管理领域树立更多行业标杆。他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思维的不断涌现,智慧企业管理将在企业运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企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继续航行在智慧管理的海洋中 徐黄河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在他的带领下,杭州至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领导者,并在智慧企业管理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未来,徐黄河将继续以他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扬帆远航,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坚信,跨境电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双引擎。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徐黄河将继续以领航者的姿态,引领企业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我们期待,徐黄河和他的团队,能够在智慧企业管理的海洋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中国“乳业大王”牛根生,从小被父母50元卖掉,被伊利赶走后创办蒙牛

“蒙牛”企业在国内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巨头,相较于品牌的家喻户晓,其创始人的存在却是异常的低调。 这位年届四十才中年创业的大佬是怎样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成为中国的乳制品大王,又是怎样创下了创业四年就上市的商业奇迹? 儿时贫寒,被父母卖掉相较于大部分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牛根生的出身不仅有些苦,还有些传奇,出生于1958年的他在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以五十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家。 养父母的家境并不富裕,养父是个养牛工人,专注于送牛奶几十年,养母没有正式工作,幸运的是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养父母对他都很好。 养母对他的教导很严格,还教育他学会分享,经常跟他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 在这样的教育下养成了他豪爽仗义的性格,也赢得了小伙伴的尊重和信任,出身并不好的他也出人意料的是那一代的孩子王,小伙伴都喜欢跟他一起玩,有事的时候也会找他帮忙决断。 1978年,养父去世,20岁的牛根生接了父亲的班,成为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几年后,他所在的牛奶厂与另外一家奶厂合并了,他也因此遇到了一个给他的事业带来两次转折的人,郑俊怀。 郑俊怀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牛根生很崇拜他,而郑俊怀也很欣赏牛根生的努力和能力。 入职伊利,又被迫出走伊利1993年,伊利成立了,郑俊怀担任董事长,牛根生也成了企业的二把手,全面主持冰淇淋的生产销售工作。 由于从小养成的豪爽仗义的性格,谁家有困难他都伸出援手,员工生病他还跑去带班,一次公司为患癌症病人组织的捐款中,他一个人就捐了一万块。 他主导的冰淇淋产品苦咖啡突破了三亿元的销售额之后,他把公司原本准备奖励给他的好车折成了四辆面包车分给了自己的下属。 卓越的能力加上这桩桩件件的事情,让他在企业中的威望如日中天,甚至超越了郑俊怀。 但也正是因此引起了郑俊怀的不满,再加上两人工作风格的巨大差异,他们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昔日的情分也逐渐消磨殆尽。 在1998年的一次董事会上,郑俊怀表示他和牛根生只能留下一个,牛根生就这样离开了奋斗十六年的伊利。 离开了伊利的牛根生选择了去北京大学进修,学习了大量专业的理论知识,再加上自身十几年的实践经验,他很快做好了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他卖掉了手中一百多万的伊利股票之后,他创建了蒙牛。 众人支持下,再创业成立蒙牛由于昔日的声望,虽然刚刚建立起来的新公司前途未知,曾经与他共事过的伊利员工纷纷表示想要投靠他,人数高达三百多人,还有很多人借钱也要来支持他创业。 即使牛根生一再地劝说大家新公司刚刚成立,未来的发展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大家伙的热情依然不减。 虽然大家有着高昂的热情,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刚刚建立起来的蒙牛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缺少奶源的致命问题。 当时的伊利已经垄断了呼和浩特市的奶源,牛根生又不愿意与老东家为敌,还制定了非奶站牛奶不收、与伊利收购价格和标准不一致的牛奶不收。 以及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不建蒙牛奶站的三不原则,这让当时的蒙牛举步维艰,最后还是与哈尔滨的一家乳制品企业合作,靠着东北奶源度过了这一艰难时期。 有了奶源,下一步就是销路,而彼时发展多年的伊利在市场上几乎是一家独大,想要争取到市场并不容易,蒙牛尝试着放低姿态。 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上摆出了“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广告牌,但是还没等人们弄清楚这个忽然冒出来的蒙牛是啥。 广告牌就被砸得面目全非,背后黑手呼之欲出,而蒙牛却选择了忍气吞声,既没有报警也没有流出对伊利的不利言论。 也正因为如此,蒙牛算是因祸得福,大众的同情让舆论一边倒地站在了蒙牛这边,品牌因此有了一定的名气。 之后的牛根生又将目光瞄向了深圳市场,但是当时的深圳发展迅速,也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因此更为认可国外品牌,即使是当时国内乳制品第一的伊利也没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但是牛根生做到了,在对当地市场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之后,他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让员工穿着蒙古服装拿着横幅和标语,到各个小区门口免费送奶给居民品尝。 这一营销方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蒙牛迅速在深圳火了起来,而有了深圳这一成功经验的蒙牛,也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营销方式,销售业绩连创新高。 从2001到2004四年时间里,蒙牛实现了七亿元到七十二亿元销售收入的十倍跃升,在市场上已经可以与伊利平起平坐。 就在蒙牛风头正盛的时候,牛根生做出了一件跌破众人眼镜的事情,他告诉律师,要把自己的蒙牛股票全部捐出来,下代人不能享用,不能继承,律师目瞪口呆,家人也急了眼。 但是牛根生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认为教育和人品才是留给子女的财富,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 在他的劝说下,家人终于接受了他的决定,于是2004年,老牛基金会正式成立。3年后,49岁的牛根生以累积6.5亿元的捐款位列胡润中国慈善榜榜首。 2008年,五十岁的牛根生决定退休了,早在两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将手中的职权转移给企业的新任总裁。 但是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将全国的乳制品企业都拉进了这场风暴中,国民对国产乳制品失去了信任,股价直线下跌的蒙牛面临着被国外收购的风险。 退休生活还没有到来,牛根生就又冲上了第一线。也是因为他的人品有目共睹,蒙牛受到了来自各路民族企业家的援助,联想集团的柳传志48小时之内汇来了2亿元,新东方俞敏洪资助了5千万元,江南春也准备了5千万的救济经费。 而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时候,牛根生也义无反顾地做出决定,:“所有未经检测的奶,全部倒掉!奶农的钱照付,一切损失我们承担,不能让奶农受损,也不能让老百姓喝一口不安全的奶!” 这一次事件中,蒙牛倾倒了近3万吨的原奶,再加上产品的召回和退款,企业的总损失高达20亿元,最终在众人的支持和他的坚持下,蒙牛度过了这一劫,没有被外资收购。 这一次的风险中,牛根生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保住了蒙牛纯正的中国血脉,而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也让人们了解了什么是得道者多助。 从创业起家到如今的千亿企业,牛根生用他的实际行动将“商”、“德”两个字的内涵和重要性阐述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