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AMTE Power 向投资者通报股票发行的最新情况 – 《每日商业》

Date:

艾姆特电源
AMTE Power 希望在邓迪建工厂

AMTE Power 将于周一向股东通报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 200 万英镑的计划。

9 月 13 日,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一直在监控结算表现,该公司股票交易暂停。

资金短缺的 AMTE Power 在瑟索设有一家工厂,并希望在邓迪建立一家年产 800 万块电池的大型工厂。该公司 7 月份警告称,除非能够说服投资者支持资本重组计划,否则该公司将面临倒闭。

本月早些时候,该公司宣布以每股 1.7 便士的配售价格筹集 210 万英镑(未计费用),从而赢得了一些时间。 该公司表示,与潜在股权投资者的谈判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完成。

然而,上周三上午,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停牌,以解决和解问题。

伦敦证券交易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结算表现恶化,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规则第 1510 条,AMTE Power plc 股票交易已暂停。”

“在证券暂停期间,未完成交易的结算可以继续进行。 本所将持续关注结算情况,何时恢复交易将通过证券交易所公告通知市场。”

该股停牌价为 2.24 便士。 2021 年,该公司以 175 便士的价格上市,估值为 6100 万英镑。

该公司提议通过向现有股东提出零售要约,再筹集最多 25 万英镑(未计费用)。

此次配售将用于为公司和潜在的新股权投资者注入 250 万英镑的初始股权投资提供更多时间。

AMTE 表示,投资者的尽职调查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 10 月底完成。

这是本月第二家股票暂停交易的苏格兰公司。 上周一,在洛蒙德湖附近开采黄金的 Scotgold Resources 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并可能因未偿债务而遭到政府管理。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塔斯利玛·纳斯林:女性主义和自由的无畏之声

在当今世界上,许多女性都在为平等和自由而奋斗,但有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作家和思想家,以她的坚定和无畏而脱颖而出。她就是塔斯利玛·纳斯林,一个为女性权利和言论自由而战的勇敢女性。本文将介绍塔斯利玛·纳斯林的生平和思想,探讨她的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并解析她在现代女性主义运动中的独特地位。 塔斯利玛·纳斯林,出生于1962年,是孟加拉国的一位著名作家和诗人。她的文学作品深受孟加拉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国际文学界的高度赞誉。然而,她最著名的不仅仅是她的文学创作,还有她坚定的信仰和为女性权利而进行的不懈斗争。 纳斯林的早期生活并不容易。她在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长大,但她早早地就表现出了对宗教和社会体制的怀疑。在年轻时,她追求知识,攻读医学学位,但她很快就意识到她对文学的热爱,并决定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她的第一部小说《维齐塔女孩》于1992年出版,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纳斯林的文学作品以其大胆的主题和坚决的态度而著称。她不惧于揭示社会中的不公正和虐待,尤其是对待女性的不公平。她的小说和诗歌作品常常涉及到女性的性权利、宗教极端主义、婚姻制度和女性的社会地位等敏感议题。她的文字充满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以及对压迫和不公平的强烈反感。 然而,正是因为她的坚持立场,纳斯林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威胁。她的文学作品引起了一些宗教极端分子的愤怒,他们认为她的作品亵渎了伊斯兰教。她遭到了宗教极端分子的威胁和攻击,不得不离开孟加拉国,寻找庇护。她的流亡生活让她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她的声音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尽管遭受了如此多的困难,纳斯林仍然坚定地坚持她的信仰和她为之奋斗的事业。她成为了全球女性权利和自由言论的象征。她的坚韧和无畏启发了许多人,特别是那些在压迫和不公正下生活的女性。她的言论自由的精神也激发了更多的人关注自由和民主的重要性。 纳斯林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对社会问题的揭示,也是对文学的独特贡献。她的诗歌和小说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情。她的作品不仅在孟加拉国,而且在国际文学界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她的文字风格清新简洁,却又充满力量,能够触动人心。 纳斯林的代表作之一是《失乐园》,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性的成长故事,她不仅要面对家庭的压力,还要应对社会的偏见和不公正。小说中的主人公代表了许多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斗争,她的故事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另一部备受赞誉的作品是《愤怒的印度》。这本书探讨了印度社会中的性别问题和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纳斯林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印度社会中的深层问题,并呼吁改变。 除了她的文学作品,纳斯林还是一位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她坚信女性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并且不断努力为此而战斗。她的言论和行动激发了许多女性走上了争取平等权利的道路,不仅在孟加拉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 纳斯林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和女性权利领域,她也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她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对抗宗教极端主义和社会不公的运动。她的勇气和决心鼓舞了许多人,使他们站出来反对不公平和不道德的行为。 尽管纳斯林面临了很多威胁和困难,但她依然坚持她的信仰,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业而战斗。她的生活和事业都是女性权利和自由的典范,她的坚韧和勇气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敬和敬仰。 塔斯利玛·纳斯林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的文学作品和坚定的信仰为女性权利和自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正和不道德,还激发了无数人站出来争取平等和自由。她的声音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继续启发着新一代的女性和自由主义者。塔斯利玛·纳斯林,她是女性主义和自由的无畏之声。

亚洲食品巨头:Henry Soesanto及其创业之路

在亚洲的食品产业中,Henry Soesanto的名字可谓是响当当的。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以及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将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亚洲地区的食品巨头。 Henry Soesanto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商业家庭中。从小,他就对家族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兴趣。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继续家族的既有事业,他有更大的抱负。在完成了海外的高等教育之后,Henry回到家乡,决心创办自己的食品企业。 初创之时,Henry所面临的挑战可谓是重重。市场竞争激烈,资源有限,但他凭借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坚定信仰,决心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品牌。他坚信,只有保证食品的品质与口感,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开始对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大量的精力。他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严格的品质控制系统,同时不断寻找市场的新机会。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后,Henry的企业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随着公司的逐步壮大,Henry并没有满足于目前的成绩。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希望将高品质的亚洲食品带到全球。在他的策略下,公司的产品迅速进入了欧美、非洲、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丰硕的市场回报。 除了对品质的执着追求,Henry Soesanto还非常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企业应该对社会、对环境负责,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环保的原则,努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捐款助学,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回顾Henry Soesanto的创业之路,可以说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无论是面对困境还是把握机会,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Henry Soesanto不仅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他的故事,无疑为广大的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经验,也为食品产业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吴晨华:2024年度《亚洲人物》可持续能源行业影响力人物

在今日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重要领域中,吴晨华以其非凡的贡献和前瞻性的视角,被《亚洲人物》杂志评选为2024年度可持续能源行业影响力人物,这不仅是对其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其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肯定。 吴晨华,一位在可持续能源领域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创新者和实践者,他的工作涵盖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推广以及全球能源政策的倡导。通过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懈研究和推广,吴晨华带领其团队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环境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吴晨华毕业于国内顶尖大学的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之后赴海外深造,获得了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没有选择在学术界继续深造,而是决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致力于可持续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他相信,只有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吴晨华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开发出了多项创新技术,包括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光伏转换系统和一种低成本的风力发电装置。这些技术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不仅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也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吴晨华还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项目,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及企业合作,推动了全球可持续能源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除了在技术创新上的成就外,吴晨华还是一位积极的环保倡导者。他经常参加国内外的能源与环境论坛,通过演讲和撰写文章,呼吁更多人关注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性,推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地球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承担起责任。 吴晨华的工作不仅在技术上推动了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在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认识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他的努力促进了社会对可持续能源的接受和使用,为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亚洲人物》杂志认为,吴晨华的成就体现了亚洲青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相信,吴晨华及其团队在未来还将在可持续能源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建设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台积电“教父”张忠谋:我不认为我们会失去技术领先地位

不久前的一天,在一间俯瞰台北和周围群山的木饰面办公室里,张忠谋抽出了一本印着彩色图案的书。书名叫《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导论》,这是一本研究生教材,介绍了错综复杂的计算机芯片设计。92岁的张忠谋虔诚地将它举起。 “我想让你看看这本书的出版日期,1980年,”他说。这个时间点很重要,他补充道,因为这是他的事业拼图中“最早的一块”——不仅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也改变了全球电子行业的进程。 张忠谋从这本教材中获得的见解看起来并不复杂:微芯片作为计算机的大脑,可以在一个地方设计,但在其他地方制造。这个想法与当时半导体行业的标准做法背道而驰。 因此,在54岁的时候,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正在更多地盘算着退休的年龄,张忠谋却走上了将自己的见解变成现实的道路。这位工程师离开他移居的美国,搬到了中国台湾,并在那里创立了台积电。该公司并不设计芯片,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尖端微处理器制造商,苹果和英伟达都是它的客户。 如今,这家一定程度上发轫于一本教材的企业已经成为了市值5000亿美元的企业巨头,为iPhone、汽车、超级计算机和战斗机提供最先进的芯片。其飞机库大小的芯片工厂(称为晶圆厂)是如此重要,以至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纷纷向台积电示好,希望该公司能前往设厂。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也投入了数千亿美元,希望复制台积电的成功。 在南京举行的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台积电生产的硅晶圆。 张忠谋不可思议的创业之旅助台湾成为了经济巨人,重组了电子行业的运作方式,并最终描绘出一个新的地缘政治现实: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位于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这把张忠谋和他创建的公司推到了聚光灯下。在职业生涯的黄昏阶段,一个喜欢避开聚光灯的人反思了他所建立的一切,以及不能再保持低调后会有什么问题。 “这让我感觉不是太好,”已于2018年退休、但仍然会出席台积电活动的张忠谋说。“我宁愿保持相对默默无闻的状态。” 最近在他的办公室里进行的一次三小时的谈话中,张忠谋明确表示自己是美国人——他在1962年获得了美国公民身份,而此时,他创立的企业正处于中美科技冷战的中心。尽管围绕科技领先地位的竞争在加剧,他仍不看好中国在短期内有机会获得半导体霸主地位。 “我们控制了所有的要道,”张忠谋说,他指的是美国及其芯片制造盟友,如荷兰、日本、韩国和台湾。“如果我们想要扼住其喉咙,中国真的无能为力。” 包括许多台积电的同事在内的十几位熟悉张忠谋的人表示,他创办这家公司,并在谋略上胜过三星和英特尔等巨头,靠的是一丝不苟和固执的态度,信任他最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是,他怀着无限的雄心,必要时会采取大胆的行动。2008年金融危机后,台积电陷入困境,他在77岁时重新出任首席执行官,再次接管公司。 “他可能是芯片行业中仅存的一位参与了这个行业的创建的人,”《芯片战争》一书的作者、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国际历史副教授克里斯·米勒表示。“他不仅仍然留在这个行业,而且处于这个行业的中心和顶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要了解科技行业的未来,至关重要的是通过张忠谋的视角了解世界,以及他如何在其他人驻足不前时押下了最初的赌注。与公开考虑进行一场笼中格斗的当今科技大亨埃隆·马斯克和马克·扎克伯格不同的是,张忠谋表现得更含蓄。如果说全球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是一系列扑克豪赌,那么他就是一声不吭在经营赌场的那个人。 台湾新竹的台积创新馆。1987年张忠谋创立台积电时,他的商业模式很清晰,并为台积电制定了进军全球市场的计划。 差一点加入了汽车行业 张忠谋1931年出生于即将爆发战争的中国。18岁之前,他曾在六个城市生活过,转校10次,经历过广州和重庆的轰炸,并在“二战”期间随家人穿越前线逃离日占上海。 1948年,他与家人来到香港,当时他们正试图逃离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这是一条不归路。 “我的旧世界随大陆易色而破灭,新世界正待建立,”他在1998年出版的自传中写道。 1949年,张忠谋移居美国,就读于哈佛大学,然后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机械工程。1955年,他两次未能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资格考试,决定尝试进入就业市场。 “许多年后,我把在麻省理工博士落第视为我一生的最大幸运!”他在自传中写道。 其中两个最好的工作机会分别来自福特汽车公司和相对不太知名的电子公司希凡尼亚。福特以每月479美元的报酬请他在底特律的研发中心工作。尽管被该公司的招聘人员所吸引,张忠谋还是惊讶地发现这个报价比希凡尼亚每月480美元的报酬低了一美元。 位于新竹的台积电芯片工厂内部。张忠谋说:“我真的没有计划成立台积电,或在台湾成立任何公司。” 他打电话给福特要求提高工资,原本友善的招聘人员变得充满敌意,并告诉他不会再多得到一分钱。张忠谋接受了希凡尼亚的工程师工作。在那里,他了解了晶体管,也就是最基本的微芯片元件。 “那是我半导体职业生涯的开始,”他说。“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件大好事。” 在希凡尼亚的三年时间为张忠谋打开了大门,并巩固了他对半导体的热情。而希凡尼亚的困境给他上了一课,教会他在后来如何管理台积电。 “半导体业自始就是一个脚步快而又无情的行业,”张忠谋在自传中谈到希凡尼亚最终的崩溃时写道。“一旦落后,再赶上就很困难。 ” 1958年,他跳槽到一家新兴的半导体公司——得州仪器。这家位于达拉斯的公司“年轻有活力”,许多员工每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晚上在办公室睡觉。四年后,张忠谋成了美国人,他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身份。 “自从我逃离共产主义中国,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就一直是美国人,别无其他,”他说。 张忠谋成为得州仪器当时领先世界的半导体业务的支柱。公司不断取得突破。在20世纪70年代,该公司生产了一种可以合成人声的芯片,从而产生了著名的“说话和拼写”玩具,这是一种帮助儿童拼写和发音的手持设备。 “这就像卡美洛(传说中亚瑟王的宫廷,指团体发展过程中人才汇聚的黄金时代——译注),但时间不长,”他说。 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州仪器将其重点转向了计算器、电子表和家用电脑等新兴市场。当时负责半导体业务的张忠谋意识到,他的职业生涯正在接近“死胡同”。 是时候做些不一样的事情了。 张忠谋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的活动上发表了讲话。近年来,美国、日本和欧洲纷纷邀请台积电前去设厂。 把拼图拼到一起 如果说导致台积电成立的第一块拼图是教科书,那么第二块拼图则是张忠谋在得州仪器工作即将结束时的一段经历。 20世纪80年代初,得州仪器在日本开设了一家芯片工厂。在生产线开始大量生产芯片三个月后,该工厂的“良品率”是该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工厂的两倍。良品率是一个关键的统计数据,指的是生产出多少可用的芯片。 张忠谋被派往日本解开这个良品率之谜。他发现,关键在于员工,高素质员工的人员流动率低得惊人。 但无论如何努力,得州仪器在美国都找不到同样水平的技术人员。在一家美国工厂,主管职位的头号候选人拥有法语文学学位,没有工程背景。先进制造业的未来似乎在亚洲。 1984年,张忠谋加入了另一家芯片公司通用仪器,在那里,第三块拼图浮出水面。他遇到了一位企业家,此人后来创办了一家公司,只设计芯片,不生产芯片,这在当时是不常见的。他发现了一个后来被证明具有持久力的趋势:今天,大多数半导体公司设计芯片,将制造外包。 这最后一块拼图恰逢台湾从劳动密集型和重工业经济向高科技经济转型时期。当台湾官员着眼于发展半导体产业时,他们邀请已享有芯片专家声誉的张忠谋领导一家促进创新的研究所。 因此,1985年,时年54岁的张忠谋离开美国,前往台湾,他对这个地方的了解仅仅得益于对得州仪器工厂的几次考察。 “我当然没有计划在台湾呆这么长时间,”他说。“我以为我可能几年后就会回去,我真的没有计划成立台积电,或在台湾成立任何公司。” 张忠谋抵达后几周内,被称为台湾科技发展之父的政府官员李国鼎邀请他将国家主导的芯片项目商业化。 台积电位于台南南部科学园区的办公室。张忠谋的创业历程和成功帮助台湾成为经济巨人,并重组了电子行业的运作方式。 当张忠谋评估台湾的优势和劣势时,他感觉到了一个机会。“我的结论是,与美国比起来,台湾更像日本,”他指的是他在得州仪器日本工厂的经历。 1987年,张忠谋创立台积电。他的商业模式很清晰:台积电将为其他公司制造芯片,而不设计芯片。这意味着它只需要赢得业内人士的支持,然后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制造。 张忠谋从一开始就计划让台积电进军全球市场。他在公司引进了当年在台湾鲜见的专业管理体系。为了营造国际化环境,内部沟通均使用英语。 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随着半导体的生产变得更加复杂和昂贵,只有少数公司有能力尝试。制造芯片涉及数百道工序,这些工序利用先进的激光和化学操作来为电子信号创建微小的路径,从而为计算机进行最基本的计算。成本是天文数字。 多年来,许多人退出了,而张忠谋一直坚持着。如果台积电能够吸引足够的客户,利用规模经济,它就有机会击败英特尔和三星这两个王者。 1997年,张忠谋聘请了新的研发主管蒋尚义。他告诉蒋尚义,台积电要对标行业领导者英特尔。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行业第一,不是之一,”张忠谋说。 蒋尚义很惊讶。“要成为第一,你的花费必须是你的下一个竞争对手的三倍,”他回答道,暗示取得领先地位将是一个过于远大和昂贵的目标。 “也许是要三倍,但我确实想花足够多的钱,让我们成为第一,”张忠谋说。并且他做好了耐心等待的准备,即使在2005年辞去台积电CEO职务并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之后也是如此。 签订苹果合同 2009年4月,愤怒的台积电员工在台北安静的大直住宅区一个绿树成荫的游乐场上建立了一个抗议营地,其中许多人是最近被公司解雇的员工。对面就是张忠谋住的高档公寓楼。 天黑后,抗议者在滑梯和攀爬架旁边铺上睡袋,将写着“台积电骗骗骗”的大标语盖在身上。纵观台积电20多年的历史,它从未裁员。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张忠谋的继任者蔡力行开始裁员。 当时77岁的张忠谋决定不能再袖手旁观。他重新出任过去的职位,重新聘用了蔡力行裁掉的人才,并将台积电的支出增加了一倍多。 2008年金融危机后,张忠谋的继任者蔡力行开始裁员。2009年,时年77岁、已经退休四年的张忠谋重掌岗位,重新聘用了蔡力行解雇的人才。 由于该行业正处于艰难时期,此举并未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台积电前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孙又文回忆起她对这个消息的反应:“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想用头撞墙。” 但赌注得到了回报。2010年,张忠谋接到了一通电话,这通电话将推动台积电的增长,并巩固其对三星和英特尔的领先地位。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杰夫·威廉姆斯通过张忠谋的妻子张淑芬与其取得了联系,她是苹果最大组装商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的亲戚。 这次通话促成他们四人在一个周日共进晚餐,第二天谈判就开始了。苹果曾与三星合作生产为iPhone设计的微芯片,但它正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部分原因是三星已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竞争对手。台积电与客户不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在合同中处于有利地位。 讨论持续了几个月。“合同本身非常复杂,”张忠谋说。“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 苹果一度宣布谈判暂停两个月。张忠谋听说英特尔可能介入了。 忧心忡忡的张忠谋飞到旧金山与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会面,后者让他放心。在2013年的采访中,时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奥特利尼表示,他拒绝了为iPhone生产芯片的机会,因为苹果的出价太低。 张忠谋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苹果要求提供比其他公司更好的条件和更低的价格,但他明白,该合同的规模将帮助台积电超越竞争对手。这是他在得州仪器时从创建贝恩咨询公司的比尔·贝恩那里学到的。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左)去年在凤凰城与张忠谋举杯祝酒。 贝恩当时是波士顿咨询集团的顾问,他在张忠谋旁边的办公室工作了近两年。他分析了得州仪器的生产和销售数据,认为公司生产得越多,业绩就会越好。 与苹果的交易完成后,张忠谋借贷了70亿美元,来建设为iPhone生产数以百万计芯片的产能。 在随后的几年里,苹果曾短暂地再次转向三星生产iPhone芯片,但台积电成了它的主要芯片制造商。苹果现在是台积电最大的客户,约占其营收的20%。 即便是现在,张忠谋在评论台积电客户时仍然很谨慎。在他的办公室里开始讲述苹果的故事后,他怀疑自己是否说得太多了。 “我想我还没有超出苹果公司关于什么不能说的限制,”他说。 现任苹果首席运营官的威廉姆斯在声明中表示,张忠谋“将半导体行业推向了新的前沿”。 2018年,86岁的张忠谋再次退休。到那时,台积电已经在其他公司落后的领域取得了成功,批量生产了具有DNA双螺旋大小电子通路的芯片。这让张忠谋相信,他实现了台积电的一个关键信条:技术领先。 推动人工智能革命 张忠谋台北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奖品,以及和多位世界领导人的合影,其中一幅装在镜框里的漫画描绘了他与芯片公司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亲密关系。 如果说是苹果推动了台积电的发展,那么帮助英伟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的就是张忠谋。这张漫画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英伟达还是一家初创企业时,黄仁勋致信张忠谋,询问台积电是否愿意为其生产芯片。在与黄仁勋通话后,张忠谋同意了。 “我喜欢他,”张忠谋这样评价黄仁勋。 张忠谋抓住这个机会,从而帮助推动了美国的人工智能革命。通过台积电的生产,英伟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突破性技术依靠大量英伟达芯片在海量数据中寻找模式。 在2018年张忠谋退休聚会上的演讲中,黄仁勋表示,如果没有台积电,目前价值1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就不会存在。黄仁勋送给张忠谋的漫画上写着:“你的事业是一部杰作——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张忠谋(左)去年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凤凰城合影。如果说是苹果推动了台积电的发展,那么帮助英伟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的则是张忠谋。 对于张忠谋来说,这首杰作的最后几个音符尚未奏响。作为一名耄耋老人,他很健康,尽管几年前他在心脏植入支架后,再也不能抽烟斗了——这曾是他照片中的标志。 谈话接近尾声时,张忠谋说,在台积电面临地缘政治挑战之际,他对自己无法掌控局面感到有些遗憾。但他表示,他在2018年退休的时间节点是合理的,这是由技术而不是政治驱动的。 “我确实确信我们已经取得了技术领先地位,”他在谈到当时的情况时说。“我不认为我们会失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