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亚洲工业4.0推动力人物Nur Fadhilah Muhammad

Date:

随着工业4.0的到来,马来西亚的SIRIM QAS International已成为世界级测试和认证的首选盟友。首席执行官Nur Fadhilah Muhammad为其通往繁荣的漫长旅程感到自豪。

马来西亚政府在投资、贸易和工业部(MITI)、马来西亚标准和工业研究所(SIRIM)下属的一家全资公司承担各种工作。虽然它专门从事工业研究和技术,但SIRIM在其存在的四十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改善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为中小型企业(SME)提供技术增长解决方案。

“归根结底,他们的产品或系统将通过我们的流程成为世界一流的。”

在这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SIRIM的大部分核心责任也是作为一个测试、检查和认证机构。1997年,这种专业知识被分拆为SIRIM的全资子公司,成为SIRIM QAS International。在各个行业中,SIRIM QAS International以提供可靠的测试和认证服务而闻名,所有这些都在一个屋檐下。

首席执行官Nur Fadhilah Muhammad解释说,正是这种作为一站式工业中心的定位,真正使SIRIM QAS International与众不同。“客户可以询问标准,他们可以进行产品测试,然后在测试后,他们可以获得认证。归根结底,他们的产品或系统将通过我们的流程成为世界一流的,”她说。“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承担责任

Fadhilah在SIRIM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在灯具和配件实验室的电工测试单元担任研究官员。作为产品认证科的组长(电气),她为电气部门开发了一个认证系统,并于2000年进入高级管理层,负责监督战略、目标、计划和系统。她在组织中的角色不断发展,作为测试服务部的高级总经理,她在马来西亚和海外开发和监督了新业务。

2021年,首席执行官职位空缺。Fadhilah的经验使她成为领先的候选人之一,当年晚些时候,她被选为最佳职位。

她回忆说:“但当我第一次成为首席执行官时,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造成了沉重打击。”“就在那时,我感谢我们大约在同一时间开始的数字化过程。我们所有的系统和客户档案都是在线完成的,与客户的任何交易都是在线完成的。突然无法面对面拜访人们不是问题。”

换档也使SIRIM QAS International能够专注于如何改善其客户体验。“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主要服务已经变得相当孤立。客户必须联系不同的人进行测试,然后进行认证。这不是一次美妙的经历,”Fadhilah说。

“我们最终投资了一个系统,客户可以通过单一联系点完成所有事情,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变化。”

跨越边境

她推动的另一个关键策略是SIRIM QAS International的第一个海外办事处。“我们意识到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出现在马来西亚。这不是一个大国,该行业已经在迁移。我们的许多长期客户将离开去雅加达或曼谷建造工厂,”她说。

2022年,SIRIM QAS International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国际合资公司,以利用中国庞大的汽车行业。成功很快随之而来,并赋予了SIRIM QAS International进一步扩大其国际足迹的信心和经验。

她说:“我们希望今年重点关注东盟国家,也许建立一个测试设施,并扩大我们的专业知识,并与合作伙伴合作,这些合作伙伴可以从更好的合规性评估结构中受益。”

此举无疑将增加Fadhilah在首席执行官职位上的成就,但她表示,她已经为将SIRIM QAS International带到海外而感到自豪。“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大的成就,”她说。

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Fadhilah解释说,提高SIRIM QAS International的效率及其提供的服务一直是她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最大挑战。

她说:“业内人们期望尽快提供测试结果。”“你必须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一个挑战。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在这个意义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增强了测试机制,提高了员工的能力。”

事实证明,后一点在满足客户期望方面特别有效。“没有团队合作,我们就走不了远,”她说。“创新很重要,技术至关重要,但团队合作意味着我们可以真正为客户提供卓越。”

“没有团队合作,我们就无法走远。”

这是SIRIM QAS International内部和其他部门的团队合作,通过与NDT Ventures等盟友合作,NDT Ventures设计和供应SIRIM硬件及其软件工程师WebGeaz中使用的组件。

“我们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便相互理解。我们的供应商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确保我们的服务不会延迟。在疫情期间,我们意识到投资一个新的IT系统很重要,我们的合作伙伴知道这一点,”Fadhilah说。“由此产生的系统意味着,即使是现在,我们也有人在家工作。我们学会了敏捷、灵活和适应做事的方式。”

一个干净的未来

展望未来,她的大部分重点是帮助公共和私营部门实现其环境目标。

特别是在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了大量围绕清洁能源的目标。对Fadhilah来说,这是一个扮演SIRIM QAS International长期准备的角色的机会。

除了业务,SIRIM QAS International致力于推进马来西亚的清洁愿望,重点是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测试以及ESG倡议的认证。

“我们正在塑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马来西亚商业巨擘:刘子君的商业传奇

引言 刘子君(Lau Cho Kun)是马来西亚商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以其卓越的商业头脑和创业精神而著称。本文将深入介绍刘祖昆的生平和商业传奇,探讨他在马来西亚商界的巨大影响力和成功故事。 家庭背景与早年经历 刘子君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他从小就展现出商业潜力。他的家庭教育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商界中脱颖而出。 建立商业帝国 刘子君是一位多产的企业家,他的商业帝国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房地产、酒店、零售和金融服务。他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洞察力,将他的企业推向了新的高度,成为马来西亚商业界的巨头之一。 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 刘子君深知社会责任,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和社区发展项目。他通过捐赠和支持教育、医疗和社会福祉项目,回馈社会,改善了许多人的生活。 国际影响力与全球扩张 刘子君的商业帝国不仅在马来西亚拥有广泛的业务,还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他积极推动国际合作项目,将马来西亚的商业声誉推向全球。 总结 刘子君是一位杰出的商业领袖,他的商业传奇和社会责任感鼓舞着许多人。他的故事展示了坚韧不拔、创新和社会责任感的力量,成为马来西亚商业界的重要人物,为未来的企业家树立了榜样。

运营bilibili亏损13亿,陈睿如今带领B站一步步走向上市!

他是中国最大二次元视频社区的总裁,曾经在国内顶尖软件公司工作,在雷军手下担任过七年的助理。这位拥有曲折经历,被B站用户戏称为“叔叔”的人就是陈睿。 B站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但是在他不为人知的过去里,其实他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软件公司之一——金山软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2006年担任金山毒霸总经理,以及猎豹移动的联合创始人。 2011年,陈以天使投资者的身份加入 B 站,进行公司的推广运营。2014年,他正式加入 B,成为董事长。 在他的任期内,B站已成为一个高度密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为年轻人们所喜爱。 2016年,陈睿被《财富》杂志列为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的报表分析,B站拥有1.28亿月活跃用户和1.14亿移动月活跃用户。 接触动漫其实,陈睿决定投资B站也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系。在陈睿的童年记忆里,是孩子挤在一起看动画片开始的。陈睿说,他的第一本漫画书是《圣斗士星矢》。 恰逢八十年代的日本动漫流入我国,陈睿跟上潮流很早就接触了这些动漫。1993年陈睿考入成都市第七中学。 那时候,还没有通识教育,但是第七中学总是鼓励学生放学后培养兴趣,而不仅仅是考试。 “高一和高二的下午只有两节课,其他时间是课外活动,”陈睿在一次采访里回忆说。这所学校在当地很有名气并且教育优良,从高一开始就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加上学校就在电脑城附近,陈睿放学后和同学们赶到电脑城,对各种各样的高性能研究讨论,成了一大乐趣。 早在1993年,陈睿就开始阅读这些与电脑信息有关的报纸。陈睿从报纸上得知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的事。那一年,他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兴趣使然因为兴趣使然,陈睿考入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攻读通信工程专业。对他而言,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能将它坚持下去。 在大学的四年里,除了学习,陈睿还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 在陈睿看来,大学生活的这四年对于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四年。在这四年里,他不仅通过学校提供的课程学习,更从自己的一些兼职经历里获得了大量的经验。 陈睿本身就十分优秀,他大学的这段时间是用来给人生做一个规划的。 时隔多年再次回忆自己大学生活时,陈睿觉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他的人生走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一直喜欢写程序、动漫和游戏,虽然这些东西看上去毫不相关。当然,陈睿也喜欢看科技公司大佬们的故事。 当时他还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个计算机俱乐部,这也为他以后管理公司,处理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作为一个“技术宅”,陈睿还喜欢组装电脑,为此他曾经去联想的店里实习。 进入金山陈睿大学专业成绩很好,因为学的是通信工程,与华为的offer岗位更为契合,但再三斟酌之下他又参加了金山软件的招聘,拿到了金山的offer。 在华为和金山之间,他觉得写程序、码代码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放弃了金山软件的这个机会,自己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当时,陈睿给了自己三年的时间,如果这个软件行业没有发展,看不到前途。就去做通信工程。 事实证明陈睿的选择是对的,经过多年的发展,软件已成为了极具技术要求,薪资待遇较好的行业之一。 陈睿毕业后进入金山软件工作,一干就是七年多,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当时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陈睿,2001年刚刚加入金山软件,2002年就被雷军亲自指定做了他的技术助理。 当时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因为陈睿的袜子和裤子的颜色不搭配,被雷军教训了一顿,从这以后他也学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细节。 陈睿自述从雷军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雷军给了自己很多机会。雷军与很多企业领导者不一样的是他从来不害怕面对竞争,甚至他会真正发自内心去培养下一代。现在雷军也是B站的一个股东。 2010年,陈睿从雷军手下离职,和别人合伙成立金山网络,也就是猎豹移动的前身。当时他几乎已经做到了领头羊的位置,是猎豹移动的三把手。 2014年,终于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猎豹在海外移动工具市场快速增长,大获成功。 创业艰辛的时候,陈睿就会打开B站在上面逛一逛。早在2010年的时候陈睿就是B站前2万名用户之一。 加入b站2011年的时候,中国的GDP赶超了日本,陈睿敏锐的察觉到文化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于是他通过邮件联系上B站创始人徐逸。 当时徐逸才22岁,和其他的三个合伙人一起住在杭州的一间小出租屋内,日常生活和网站的运营都在这间小房子里进行。 陈睿觉得这几个年轻人很有干劲,并且他感受得到徐逸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想把B站做得更好。 当时在互联网行业里拥有众多资源的陈睿一番思索以后,决定以天使投资人身份投资B站。为了投资B站,他把猎豹和手上腾讯的股份卖掉了不少,据估算至少亏损了一亿。 2014年陈睿退出猎豹正式加入B站担任董事长,开始全权参与B站的发展与运作,并做出了极具前瞻性的决定:坚决地购买服务器、买版权,这也让B站在随后的版权大战中没有被刷下去。 随后,就有了我们看到的B站从社团到公司的转型,涉猎游戏、广告、直播、线下活动、电商等方面。 上市并在2018年,成功带领哔哩哔哩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B站在成为陈睿事业之前,首先是陈睿的爱好,他的头像是一个二次元的萌妹子高坂桐乃,因为梦想而持续发电是陈睿努力建设B站源源不断的动力。 B站成立至今已经经历了12年,对B站的发展来说,董事长陈睿的加入算是这12年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之一。 在2009年,陈睿已经是互联网行业小有名气的创业者,谁也没有想到当时的互联网大佬陈睿会在日后成为B站的董事长,更是一步一步将B站推向了视频内容分享平台领域的头部,让B站成为如今深受国内用户喜爱的内容社区。 2019年B站亏损13亿,只能说这是试错调整的一年。陈睿的心态特别平和,他觉得很多事情都需要慢慢来。正如他在信中所说的:我们的理想不变。 这么年以来,B站也一直作为一个文化的社区向所有人开放,这也是B站和陈睿一直坚持着的方向。

拉简·拉赫吉亚与家族:印度商业帝国的缔造者

拉简·拉赫吉亚与他的家族(Rajan Raheja & family)是印度商界的杰出代表,以其多元化的业务帝国和卓越领导力而闻名于世。他们的生平和职业生涯充满了决心、创业精神和对商业的热爱。本文将深入探讨他们的生平、商业帝国的崛起以及他们在印度商业领域的杰出影响力。 拉简·拉赫吉亚出生于印度,他毕业于一所著名的商学院,并于1980年代初创立了Rajmahal Group,这是一家多元化的企业集团,涵盖了房地产、酒店、零售和能源等多个领域。他的商业智慧和创新精神使Rajmahal Group迅速崛起,成为了印度商界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Rajmahal Group的成功得益于拉简·拉赫吉亚的领导力和多元化战略。他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公司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集团在房地产领域涉足了住宅和商业项目,同时在酒店、零售和能源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除了在商业领域的卓越成就,拉赫吉亚家族也以其慈善事业而著名。他们成立了Rajmahal Foundation,积极支持教育、医疗保健和社会福祉等多个领域的项目。他们的慈善工作有助于改善印度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拉赫吉亚家族的领导力哲学强调了多元化、创新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坚信多元化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也是推动印度经济多样化和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他们的坚韧、决心和对商业的热爱鼓舞着全球的企业家、工程师和领袖,追求卓越,推动商业领域和社会的进步。 拉赫吉亚家族是印度商业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卓越成就、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该领域的杰出人物。通过Rajmahal Group的成功、多元化经营和慈善工作,他们为印度商业领域的发展和社会福祉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激励着全球的企业家、工程师和领袖,积极推动商业领域和社会的进步。

可再生能源的未来:Sagar Adani谈印度电力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在经济活动电力和气候危机的推动下,印度的电力需求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印度对煤炭的依赖有所增加,但公司正在扩大其可再生能源产能。那么,他们是如何管理这一转型的呢? 印度的电力行业正迎来光明的时刻——字面上的光明。 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前所未有的电力需求的增加,其次是印度设定的雄心勃勃的绿色能源转型目标,这些目标将由可再生能源引领。 印度在5月30日记录了创纪录的250吉瓦的最高用电需求,电力部预计6月这一需求将达到260吉瓦。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上升和热浪的侵袭,导致对空调等制冷设备的需求激增。 经济增长是电力需求高企的另一个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印度将在2024年继续保持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增速,并在最新的展望中将印度今年的增长预测从6.5%上调至6.8%。印度储备银行在最近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2025财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从之前的7%上调至7.2%。CareEdge评级公司的高级董事Sabyasachi Majumdar表示,普遍认为电力需求的增长约为GDP需求的0.9%。 未来二十年,印度的能源需求将占全球需求的四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需求将增长25%至35%,Adani Green Energy Limited(AGEL)的执行董事Sagar Adani表示。“这一激增与印度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发展计划紧密相连,包括道路、铁路、港口和机场,这些都需要扩大能源容量。” 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直接解决方案是增加以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导的火力发电能力。政府预计将增加火力发电厂的数量,并全力运行燃气发电厂。 与此同时,矛盾的是,印度电力行业的核心是电网的绿色化。 煤炭在发电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如此,但其在印度总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在上一个财年首次降至50%以下,而可再生能源在2024财年占印度新增发电容量的71%。 转向低碳发电的目标是明确的:印度希望到207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并在未来六年内建立500吉瓦的非化石燃料能源容量。目前印度已建成约200吉瓦的容量,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每年需新增近50吉瓦的容量。 JSW Energy 联席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 Sha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