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开发首款自主学习芯片,中国“少年天才”陈天石要打造世界“最强芯”

Date:

提到“寒武纪”,或许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从前在历史书、生物书里学到的一个无法解释的谜题。

但时过境迁,有这样一个人以“寒武纪”为名,用聪明的头脑风暴,以创新让中国的芯片领域改头换面。这样一个被称为“少年天才”的创始人带领的科技公司,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陈天石于1985年出生于江西南昌,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哥哥陈云霁,兄弟俩都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齐心协力创办了“寒武纪”公司。

“天才少年”
兄弟俩自小都是成绩优异的“别人家的孩子”。但谦虚似乎是一种家族遗传。

哥哥陈云霁曾经多次自嘲自己是一个“学渣”,常年在班上混不到一个好名次;弟弟陈天石同样也对记者说过类似的话。

自述高中和本科在读时期沉迷电子游戏,甚至在大学期间痴迷到了一种连课都不去上的程度。

但是陈天石并非自嘲的那样,他在16岁那年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学习有关数学的知识并获得了学士学位。

陈天石完成课业以后,选择继续深造,在2005到2010年期间就读中科院,研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仅仅25岁的他便成为了一位博士。

而作为榜样的哥哥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学业,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硕博连读,24岁早早地取得了博士学位。

这样的兄弟俩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有些碰撞,因为性格方面的差异,兄弟俩小时候常常吵架,甚至到了一种别人以为快要打起来,想去拉架的地步。

但不论吵得怎样,最后兄弟俩都会冷静下来,通过讲道理来向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

因为哥哥陈云霁的引荐,陈天石也拜在了哥哥曾经的导师胡伟武门下,虽然兄弟俩都进修的计算机专业,但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哥哥是偏向于硬件芯片,弟弟陈天石主要是研究人工智能,相较之下比起哥哥的硬件方面陈天石更加专注于软件算法。

其实兄弟俩的研究方向不一样,对于他们的合作而言反而是一种好事。两兄弟可以进行互补,更加完善、多面化。

两兄弟在思想碰撞下,在当时AI还仅仅是一个不算普及的概念时,他们俩就想到将各自的所长结合起来,让AI和芯片来创造一个新纪元。

寒武纪“诞生”
在2016年,击败了人类顶尖围棋高手李世石的“阿尔法狗”掀起舆论热潮之时,寒武纪应运而生。

寒武纪可以说是在一个“虎狼环视”的情境下诞生的,在当时,国内涌现了不少关于AI芯片的企业,不仅仅将早起的发展资金全部吸附,还在互相竞争,想要扳倒对方。

不光是要承受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还得面对那些龙头企业的打压和垄断。

另外一些跨界的企业虽然可能没有顶尖的技术,但像阿里巴巴和华为,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撑。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寒武纪相比之下就有些势单力薄。

而当时人们对这个名字很不理解,为什么计算机方向的公司会用上一个这么奇怪的名字呢?

但其实“寒武纪”时代,是地球上的一次短期内出现的“生命大爆发”。而陈天石用这个命名,则正是想要证明他所创立的寒武纪会引领芯片领域的大变革、大发展。

这样的命名展露了作为新人的陈天石有极大的野心和高度的自信。

两人的合力不仅仅是研究方面的不同带来了好处。就连性格方面的不同,也使他们在公司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陈天石属于极为理性稳重的性格,一步三算,会将自己未来的发展要怎样进行下去给想明白再做决定的人。

他更考虑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能带来价值的东西,在两兄弟里更适合做一位企业的领导者。

但哥哥陈云霁则更喜欢研发,虽然性格外向,但想法会比较天马行空让人摸不着头脑。就这样,在两兄弟的互相扶持下,寒武纪从无到有,一步一步成长起来。

埋头苦干
即使作为公司的门面,陈天石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埋头苦干,这种全员“搞事业”的工作氛围让很多公司都望尘莫及。

就连陈天石接受采访之类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而在现在一个舆论能造就时势的时代,寒武纪也极少开发布会。

甚至在创办公司以后,当选了2017年年度中国AI英雄风云榜商业创新人物的陈天石,还创下了拥有重要期刊和发表论文40余篇的伟绩。

或许很多人会在商场的尔虞我诈里迷失本心,但陈天石的本心就是带领寒武纪做出优秀的AI芯片,让有朝一日,世界都用上“中国芯”。

怀揣着梦想,在得到中科院计算所这个顶级机构的支持以后,寒武纪获得了巨额投资,其中的股东甚至有阿里巴巴、联想等。

稳扎稳打走好属于自己的路
虽然年轻,但陈天石并不会过度的自傲,陈天石深知——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的。要想成功得靠日积月累的努力。

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与记者谈到关于公司的发展方向,他说行业内的前辈们在成功历程上的艰辛,行业内不少“大佬”都有着几十年的创办历史,要想凭借寒武纪几年的发展就超越他们,那是不现实的。

尽管市场上有很多关于寒武纪的争议,但陈天石总是一笑而过。在他看来,每一个企业都会面对争议,没有必要为了它而烦恼。

而其实也是对于寒武纪的一种鞭策,让他能不断进步。而自己只需要尽自己所能,好好工作,让寒武纪变得更好才能打破这些争议。对于陈天石而言,正是“以争议为镜,可以知得失。”。

创业前是一位科学家,创业以后成为了一名企业家,这其中身份的变化也给陈天石带来了很多思维的变化。

他身上既有着从前做科研时的执着、探求心。也学习到了很多商业的知识,陈天石在与他的公司寒武纪一起,一步一步地成长。

在“寒武纪”和陈天石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在公司的发展路程里,不能只追着别人的脚步,更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处境。只有自己稳扎稳打走好属于自己的路,坚实的基础才能带来长远的发展。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传媒巨擘:Felipe Gozon与GMA Network的非凡之旅

在菲律宾的电视传媒界,Felipe Gozon的名字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GMA Network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的领导下,该网络不仅稳固了其在菲律宾的主导地位,还成功扩展到了国际市场。 Felipe Gozon出生在一个对法律充满热情的家庭。在取得法学学位并成功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后,他初步展露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对行业的敏锐洞察。但是,他的真正崭露头角的时刻是当他加入GMA Network,并逐步走上领导岗位。 在GMA Network,Felipe Gozon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在菲律宾高度竞争的电视产业中,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决定公司的未来。但是,凭借他的策略眼光和果断决策,他成功地引领GMA Network走向了新的高度。在他的领导下,该网络推出了一系列的成功节目,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并建立了坚实的品牌形象。 但Gozon并不满足于仅在菲律宾的成功。他的远见让他看到了国际市场的巨大机会。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合作和投资,他成功地将GMA Network推向了海外市场,包括中东、北美和其他亚洲国家,让全球的观众都能欣赏到菲律宾的优质节目内容。 除了对外拓展,Felipe...

V. Narry Kim:韩国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和科学教育家

V. Narry Kim(金南理)教授是韩国备受尊敬的分子生物学家和科学教育家,以其在RNA生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广受赞誉。她的学术生涯充满了创新和领导力,对韩国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V. Narry Kim教授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她在RNA生物学和科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贡献。 早年生活与教育 V. Narry Kim教授生于韩国,自幼就表现出对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她在韩国攻读生物学学士学位,并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分子生物学作为专业。她的早期教育为她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NA生物学研究与突破 V....

《亚洲人物》2024年度物流行业影响力人物:谢芳

对于DSV Solutions新加坡董事总经理谢芳来说,推动当地变革并做出刺激公司持续增长的决策的机会是她最大的动力。 拥有深厚的当地市场经验和知识,加上全球视野和技能组合的高管通常会表现出有效的决策技能。对于全球领先的货运代理和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DSV来说,这意味着允许当地办事处根据市场和客户要求做出决策。 DSV Solutions Singapore董事总经理谢芳解释说,DSV的关键优势之一是其公司文化,它通过赋予地方办公室决策权来优先考虑地方赋权。 事实上,她决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合同物流解决方案的公司子公司DSV Solutions担任职务的强大驱动因素之一是有机会推动当地变革,并能够做出有助于公司市场增长的决策。 “我们始终贴近客户,并定制我们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我们满足他们的业务需求和需求。” “地方赋权是DSV的基本原则,我认为我们区别于其他全球供应链公司。我们有一个相对扁平的组织,使我们能够灵活高效,快速做出决策,以解决客户面临的供应链需求和挑战,”Fang告诉《首席执行官杂志》。 自2016年以来,她一直领导着公司,但她与公司的联系进一步扩展。在被DSV收购之前,她曾担任UTi Worldwide亚太地区解决方案和工程、合同物流和分销总监。 自收购以来,她的角色不仅扩大了,而且团队和业务在新加坡也显著增长。从拥有60名员工和两个仓库的适度开始,该团队现已发展到约500名员工,并经营14个仓库,使DSV成为新加坡领先的全球供应链公司之一。 多样化的技能 Fang的职业发展与她的工程背景一致,最初是在半导体行业,在那里她获得了质量和采购、材料管理、备件管理和规划方面的经验。她在物流行业以外的经验使她从客户的角度看到了视角,很多时候能够预测客户的挑战。 Fang说:“这次经历帮助我了解了整个供应链和客户需求,并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如何更好地帮助和支持我的客户。” 在UTi Worldwide期间,Fang是合同物流亚太区域团队的先驱之一。她有很多机会带头在该地区的多个大型项目,特别是在东南亚和印度。 在上海期间,Fang展示了她在解决方案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为绿地汽车制造厂设计和实施了整个供应链。 Fang与台湾UTi Worldwide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一起工作,接受了领导力和如何经营企业的第一手指导,从工程和运营到损益管理。 在当地建设力量 UTi Worldwide不是DSV在Fang时代进行的唯一收购。2019年,该公司收购了Panalpina,然后在2021年收购了Agility...

杨振宁 —— 突破极限的物理学巨匠

杨振宁(Chen-Ning Yang),这个名字在物理学界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作为一位享誉国际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在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和突破性工作而广受尊敬。杨振宁不仅是科学领域的重要人物,还是国际和平与合作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本文将深入介绍杨振宁的生平、科研成就,以及他在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卓越影响力。 早年生活和教育 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在中国南京,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学习和求知的激情。他在中国获得了本科学位,并在中国的研究机构开展了初期的科研工作。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被迫中断学业,前往美国继续深造。 突破性工作:破除宇称不守恒 杨振宁的名字永远与宇称不守恒理论紧密相连。在20世纪50年代,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著名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理论颠覆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传统观念。他们的理论提出,在一些粒子衰变中,宇称(物理空间的镜像对称性)并不守恒。这一发现在粒子物理学领域掀起了巨大的风暴,引发了大量的实验证据和研究,最终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此理论贡献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对他们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的高度认可。 国际合作与领导 杨振宁一直以来都积极推动国际科研合作。他在美国担任重要职务,为加强中美科研交流和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领导力和国际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他的科研工作上,还体现在他在国际和平与合作领域的努力。 和平使者:推动国际合作 杨振宁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他积极倡导中美科研合作,为改善中美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还在国际社会担任重要职务,推动国际合作和和平进程,为世界和平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奖项和荣誉 杨振宁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多项国际性奖项和荣誉。他不仅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还被授予了多个著名奖项,以表彰他在粒子物理学和国际合作领域的杰出成就。他的奖项和荣誉证明了他在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高度的认可。 科研传承与教育 杨振宁一直致力于教育工作和科研传承。他担任大学教职,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和研究生,传授自己的科研经验和知识。他鼓励年轻一代积极投身物理学领域,为科学界培养了优秀的人才。 他的教育工作有助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家,推动了物理学领域的持续发展。 杨振宁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提醒我们科学创新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通过在粒子物理学领域的杰出工作,推动了物理学领域的发展,颠覆了传统观念,为科学界树立了榜样。他的国际和平使命也为国际社会带来了正能量,为和平与合作的实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杨振宁将永远被铭记为物理学巨匠和和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