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是否会出现广泛复苏的疑问。
国内需求的主要指标显示出自大流行以来未见的疲软,工厂通货紧缩加剧,十月份消费者价格下跌。
统计局数据显示,上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
跌幅低于路透调查预测的同比跌幅中值 0.1% 和环比持平。 这两项指标最后一次同时为负值是在 2020 年 11 月 Covid-19 大流行期间。
另请参阅:中国将在未来十年“主导”全球太阳能供应链
“持续的通货紧缩和需求疲软”
由于生猪供应过剩和需求疲弱,猪肉价格进一步下跌 30%,较 9 月份 22% 的跌幅加快,拖累总体数据。
然而,即使是不包括食品和燃料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也从 9 月的 0.8% 放缓至 10 月的 0.6%,这表明中国仍在继续与通货紧缩力量作斗争,并且有再次达不到政府设定的全年总体通胀目标的风险。 3%左右。
消费者价格在 7 月份陷入通货紧缩,并在 8 月份恢复正值,但 9 月份持平。 10 月份工厂通货紧缩已连续第 13 个月持续。
结合其他经济指标,第四季度迄今为止的数据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有意义的复苏仍然难以实现。
仲量联行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庞表示:“数据显示,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应对持续的通货紧缩仍然是中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
“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组合和更多的支持性措施,以防止经济出现通胀预期下滑,从而威胁企业信心和家庭支出。”
环比来看,CPI下降0.1%,而9月份上涨0.2%。
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6%,9月份为下降2.5%。 经济学家此前预测 10 月份将下降 2.7%。
当局一再淡化这些风险。 “中国不存在通货紧缩,未来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国家统计局官员8月份表示。
进口增加,但出口下降
北京一直在加大力度支持更广泛的经济,其中包括 1 万亿元人民币(1,370亿美元)主权债券发行 以及允许地方政府提前加载部分2024年债券配额的举措。
但房地产危机、地方债务风险以及与西方的政策分歧都使复苏进程变得复杂。
最近的经济指标好坏参半。
10月份中国进口意外增长,而出口则加速收缩。 与此同时,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上个月工厂活动意外收缩,服务业活动放缓。
中国也创下了历史上第一个季度 外国直接投资赤字 (外国直接投资),凸显了西方政府“去风险”举措后的资本外流压力。
穆迪周四表示:“根据当局设定的目标,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将在 2023 年增长 5.0%,随后在 2024 年和 2025 年增长 4.0%。”
“然而,由于结构性因素,我们认为中国的趋势增长存在下行风险。”
- 路透社,吉姆·波拉德 (Jim Pollard) 进行额外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