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普吉岛曼谷医院荣获 2024 年亚洲医疗保健奖,以表彰其在患者安全和管理方面的创新

Date:

普吉岛曼谷医院以其安全手术登记处和普吉岛BDMS模式而著称,在临床服务和管理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为泰国的卓越医疗保健树立了新标准。

普吉岛曼谷医院在 2024 年亚洲医疗保健奖中荣获著名奖项,彰显了其对泰国医疗保健行业临床卓越和管理创新的承诺。医院在这些领域的创新方法突出了其对患者安全和效率的奉献精神,培养了持续发展和加强学习型组织的文化。

年度临床服务倡议 – 泰国

为了优先考虑患者安全并加强外科护理,普吉岛曼谷医院开发了安全手术登记处。这一创新的信息系统旨在改善安全手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传输,从而简化日常管理流程并提高临床结果。该倡议展示了在利用安全标准方面取得的重大飞跃。

医院认识到患者安全在外科手术中的至关重要性,因此制定了安全手术政策,需要跨部门合作。将数据输入到 Microsoft Excel 中的手动过程既繁琐又容易出错。利用 Microsoft Forms 和商业智能平台引入安全手术登记处改变了这一过程。通过提取转换负载 (ETL) 流程,数据被标准化和准确分析,最终形成一个实时报告仪表板,使外科、手术和质量中心部门都受益。

该系统显着改善了临床结果,符合安全手术标准的合规率很高。它还显著减少了数据输入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并提高了用户对其易用性的满意度。尽管面临限制,例如对仪表板数据的访问受限,但该医院仍在继续完善和扩展系统,巩固其对患者安全和高效数据管理的承诺。

年度管理创新奖 – 泰国

“BDMS普吉岛模式”代表了普吉岛曼谷医院将创新文化嵌入其组织结构的远见卓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快速适应全球变化,医院重新调整了其愿景和战略,以促进创新。这一举措包括成立创新委员会和创新冠军的参与,推动医院成为高质量创新的中心。

通过建立结构化框架并与外部实体合作,该医院促进了三家医院的创新。这一举措不仅旨在产生创新的想法,而且确保其实际实施。通过设计思维、促进、人性化中心设计和参与创新项目的培训,创新冠军有能力为医院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BDMS普吉岛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包括创新项目增加了70%,并在国家和国际层面获得了众多奖项。该医院在培养安全文化和持续改进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安全文化调查的积极响应百分比中得到了显着认可。

普吉岛曼谷医院在2024年亚洲医疗保健奖中荣获泰国年度临床服务倡议和管理创新奖,这证明了其在医疗保健创新和患者安全方面的领导地位。

通过安全手术数据监控系统和 BDMS 普吉岛模型,该医院为临床和卓越运营设定了基准,为医疗保健既创新又以患者为中心的未来铺平了道路。这些举措不仅加强了患者护理,而且将普吉岛曼谷医院定位为医疗保健行业的前瞻性领导者,致力于持续改进和可持续增长。

亚洲医疗保健奖由《亚洲医疗保健》杂志颁发。如需查看完整的获奖者名单,请点击此处。如果您想加入 2025 年奖励计划,并因贵组织的卓越举措和对医疗保健行业的贡献而受到赞誉,请联系 Julie Anne Nuñez,网址为 [email protected].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中国最“穷”富豪田家炳,身家百亿却租房,贱卖上亿豪宅建300所学校

他和李嘉诚在同一时期跻身香港富豪之列,本可以靠炒地皮赚取更多财富,却偏偏要散尽家财,兴办教育,振兴中华。 晚年遇上金融危机,他贱卖上亿豪宅也要践行捐校的承诺,先后资助几百所学校,上千所农村图书馆。为纪念他的功绩,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甚至将小行星2886命名为“田家炳星”。 他的善举泽荫两岸四地,被人们称之为“百校之父”。他就是中国最“穷”富豪田家炳。讲述原创商业创始人故事,传播商业智慧。 南下开辟新商路,寻求生机田家炳1919年,出生于广东大埔。从小生长在书香门第,家境殷实。奈何在他16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家道中落。田家炳只好辍学从商,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那一年,国家战事连连,内有分裂势力,外有强敌入侵。国家尚且不稳定,何来家庭的安稳度日?为了能支撑家业,田家炳只能去越南推销家乡的瓷土。 好在,那个时候南下做生意的广东人有很多,他们在当地组织了同乡商会互相帮扶。就这样,田家炳的生意起步虽难,可也慢慢做出了小成绩,还成立了茶阳瓷土公司。 可惜,在动荡的年代,安稳都是一种奢侈。田家炳的瓷土生意好转没多久,国内时局变动,汕头沦陷了。 田家炳的商品运输通道被中断,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举家转往印度尼西亚从事树胶工业。 或许,广东人骨子里勤劳能吃苦的性格就很适合做生意,田家炳在印尼的树胶事业慢慢的也做得很不错。 但那个时候很多中国人跑到印尼谋生路,由于中国人普遍吃苦耐劳,无形中让很多当地人丢了饭碗。 这导致当地人的排华情绪越来越重,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子女的教育问题,田家炳决定举家迁到香港。 1959年,来到香港的田家炳就在新界屯门填海建厂,开始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皮革。 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是经济发展势头最盛的年代,也是有限的生活水平与膨胀的欲望并存的年代。 很多有头脑的商人都借着好时机,跻身香港富豪之列。 田家炳靠着他的皮革生意,成为了香港的“皮革大王”,而同时期的李嘉诚凭借他的长江塑胶厂,做成了香港的“塑胶花大王”。 到1980年,田家炳已成为香港著名的亿万富翁。 退出商场,转身投入慈善事业人生路口的转折也是从1980年开始。这一年,李嘉诚在股市上成功低价吸纳大量“和黄”的股票,实现了他家族财富的又一大飞跃。 而田家炳却选择了更让他牵挂的是国家的教育事业。田家炳深知国强才能民富,而国家要想强大,教育一定不能落后。 于是,自认赚足财富的他,在1982年创办了公益组织“田家炳基金会”,开始了退休后的“散财之路”。 其实,田家炳做慈善并非从1982年开始的。早在六十及七十年代,田家炳便曾出任东华三院、博爱医院等多间慈善机构要职,推动社会福利工作。 成立了田家炳基金会后,田家炳坚持“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的原则,专门捐办教育、医疗、交通、文娱等公益事业。 先后资助了全国93所大学、166所中学、44所小学、专业学校和幼儿园20所,以及1800多所农村学校图书馆。 田家炳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后的那几十年,百废待兴,我们国家跟世界强国之间有太多的差距要赶超,有太多的事业要抓紧建设。 而这一切都需要人才,自己的个人财富再多也是有限的,唯有把这些财富都铺在教育上,才能在祖国的土壤上,撒上希望的种子,让孩子们一代代的成长起来,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为此,他把慈善当成了第二事业奋斗,倾注毕生的财富和精力也要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前行。 为了更好地做慈善,田家炳把工厂交给了子女去管理,同时也要求工厂每年要捐出利润的10%,用于慈善事业。 而田氏家族在香港的厂房、写字楼的租金收益更是拿出8成捐给基金会,只保留2成用于日常维护运作。 据田家炳的子女说,他们在香港的租金收益每年大约1亿元港币,老爷子坚持要捐出去,给孩子们建更多的学校。 对于田家炳来说,慈善就是他的信仰。他曾说:“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无私奉献;能把自己的财富资助公益事业,广大民众受惠,自己精神上也可获得无法形容的安慰和享受。 我们不妨将慈善公益看作是自己恒久而辉煌的事业。” 卖豪宅建学校,践行慈善承诺即便是遇到了香港金融危机,田家的商业遭受了重创,田家炳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慈善承诺。 1997年香港的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田家炳的产业也难以幸免,变得入不敷出。 这种时期,就算先顾及自家安危,暂停基金会事务都是能被理解的。 但是,在田家炳得知,基金会原定捐赠学校的计划早就对接好后,他决然卖掉了自己居住37年的花园洋房,也要完成原定的建校计划。 要知道,田家炳售卖的这栋洋房原本价值上亿,但当时着急出售用钱,就只卖出了5600万港元。 房子卖掉后,田家炳拿出500万兑现基金会之前的建校承诺,剩余资金也没用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内地又新建了几十所学校。 在早年的一段采访中,他回忆道“当时经济很糟糕,但我承诺给组织捐款,他们也已经制定了计划。所以他决定卖掉房子。 一方面,我认为住在这么大的房子里是浪费钱。另一方面,卖的钱可以资助20多所中学。我认为这样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事实上,田家炳也确实像他采访中说的那样,是一个不在乎个人享受的人。生活中的田家炳就像个“苦行僧”。 即便曾经身价上亿时,他也践行节俭的生活作风,一双鞋穿了十年,一套西装穿了40年,就连过80大寿这么重要的日子,他也没有摆酒席。 也可能是前半生的经历太坎坷,田家炳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更懂得国强才能民富的道理。 他办教育不像别的富商那样,只是拿出一部分财富成立慈善基金,而是几乎散尽了自己的家产在做慈善。 这样的大爱也感动了很多人,为此,国家紫金山天文台还将小行星2886命名为“田家炳星”,以此表达对田家炳先生的敬意。 2018年,田家炳老先生离世了。但他仍以小行星的身份照亮着祖国大地。 如今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曾受他资助过的学校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工程师,也托起了建设祖国的重任。 田家炳老先生终其一生做慈善,在最富有的时候,放弃财富只为多捐一所学校,多帮助一个人。这样的大爱善行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为女性教育而战的巴基斯坦少女

在当今世界,有一些人因为他们的勇气和决心而闻名。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无疑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巴基斯坦的少女,她因为为女性的教育权利而斗争而著称,尽管这一斗争差点使她丧命。 马拉拉生于1997年,她的家乡位于巴基斯坦的斯瓦特谷,这是一个风景如画但受到塔利班严重控制的地区。塔利班对该地区的女性实施了许多严格的限制,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禁止女性接受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中,马拉拉成为了为女孩们争取受教育权利的代言人。 2009年,当马拉拉只有12岁的时候,她开始为BBC乌尔都语网站写日记,描述塔利班如何关闭她的学校以及生活在塔利班统治下的日常生活。她的日记迅速引起了国际关注,也让她成为了塔利班的目标。 2012年,马拉拉在乘坐学校巴士时遭到塔利班武装分子的袭击,她头部受伤并陷入昏迷。尽管她的生命垂危,但她最终在英国的治疗下康复。这次袭击并没有打垮马拉拉,反而使她的决心更为坚定。她不仅仅是为巴基斯坦的女孩争取教育权利,更是为全球所有被剥夺教育权利的女孩发声。 她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14年,她与印度儿童权益活动家卡伊拉什·萨蒂亚提一同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她的故事和她的斗争也被拍成了纪录片。 除了她的国际成就,马拉拉还创立了“马拉拉基金”,该基金旨在支持全球为女性教育权利而斗争的项目。她相信,教育是女孩摆脱贫困和压迫的关键,也是改变世界的关键。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是一个充满勇气和决心的女性。尽管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境,但她从未放弃,她持续为女性的教育权利而斗争,成为了全球女性教育权益的代言人。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证明,每一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只要他们有决心和勇气。

郭令明家族:亚洲地产业的传奇

郭令明是新加坡和亚洲地产业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和他的家族凭借卓越的商业头脑和创业精神,建立了地产帝国,并在酒店、零售和地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功。本文将深入介绍郭令明家族的生平、商业事业的崛起以及他们在亚洲地产业的卓越影响力。 郭令明,出生于1940年,是新加坡的杰出企业家,他的创业之路令人钦佩。他是新加坡联华地产集团的主席,该集团是新加坡最大的私人地产发展商之一。此外,他还是联华控股的主席,该公司涵盖了地产、酒店、零售和金融等多个领域。 家族企业的创立 郭令明家族的商业事业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郭令明的父亲,郭瑞发,创立了联华地产集团。郭令明年轻时就加入了家族企业,并积极参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 地产帝国的崛起 在郭令明的领导下,联华地产集团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新加坡和亚洲地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地产项目遍布新加坡和其他国家,包括马来西亚、中国和英国。这些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和工业地产,为城市的发展和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持。 酒店业务的扩展 郭令明家族不仅在地产领域取得了成功,还在酒店业务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拥有和经营着多家知名的酒店品牌,包括新加坡的乌节酒店和英国的克劳顿酒店。这些酒店以高品质的服务和豪华的设施而闻名,吸引了国际旅客和游客。 零售业务的多元化 除了地产和酒店业务,郭令明家族还在零售领域有着显著业务。他们拥有新加坡的豪华百货公司,如塞尔达和维奇。这些百货公司提供了高端品牌的时尚、珠宝和家居产品,为购物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社会责任和慈善事业 郭令明家族一直注重社会责任和慈善事业。他们积极支持各种社区项目,包括教育、文化和环境保护。他们的慈善事业旨在改善社会,并回馈给社会,以支持有需要的人们。 郭令明家族是亚洲地产业的传奇,他们通过坚韧、创新和社会责任感,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的商业帝国,涵盖了地产、酒店、零售和其他领域。他们的成功不仅为新加坡的商业界带来了繁荣,还为整个亚洲地产市场注入了活力。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其他企业家和投资者,展示了家族企业的力量,以及如何在不同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阿辛:印度电影的明星之路

阿辛(Asin),是印度电影界备受瞩目的女演员之一,以其多才多艺、迷人的外表和卓越的演技而备受喜爱。她的演员生涯跨足了多种语言电影,涵盖了各种类型的角色,从浪漫爱情到戏剧性的角色,以及社会题材。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阿辛的生平事迹、职业成就以及她在印度电影界的杰出地位。 阿辛于1985年出生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科奇,她的早年生活充满了文化和艺术的氛围。她的演艺生涯始于2001年,当时她出演了一部马拉地语电影《封神榜》(Narendran Makan Jayakanthan Vaka)。尽管她的首次亮相相对不起眼,但她的演技才能很快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阿辛的突破性作品要追溯到2003年,当时她出演了泰米尔语电影《婚礼礼曲》(M. Kumaran S/O Mahalakshmi)。这部电影在泰米尔电影界取得了巨大成功,她的演出备受赞誉,她的演技和美貌使她迅速崭露头角。随后,她主演了一系列备受欢迎的电影,如《加碘》(Ghajini)、《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和《巴洛克宫殿》(Dasavathaaram)等。 阿辛的演技才能使她能够演绎各种类型的角色,她的角色常常充满深度和复杂性。她的表演风格以其自然和真实而著称,她能够轻松地切换不同类型的电影角色,赢得了导演和观众的喜爱。 阿辛的演员生涯不仅局限于南印度电影界,她还在印地语电影和孟加拉语电影中取得了成功。她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不同语言电影中都获得成功的演员之一。她的电影作品在印度国内外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她的美貌和演技使她成为了一位备受欢迎的女演员。 然而,阿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演员,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她积极参与了多个慈善组织和社会活动,致力于改善贫困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她关注女性权益、教育和健康等重要议题,通过她的影响力为这些问题发声,积极推动社会的积极变革。 尽管阿辛的演员生涯充满了荣誉和成就,但她于2013年宣布退出电影界,以追求个人兴趣和慈善工作。她的突然退隐引起了观众的惋惜,但她的影响力继续在印度社会活动领域发挥作用。 阿辛是印度电影界的杰出代表,她的演技、美貌和多才多艺使她成为了备受尊敬和令人瞩目的女演员。她的演员生涯充满了成功和多样性,她的作品继续为印度电影界和社会活动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阿辛的一生都是一个充满激情、艺术和社会意义的故事,激励着年轻一代的演员和社会活动家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在电影界还是社会活动方面,她都将永远被铭记为一位杰出的女演员和社会活动家,她的影响力将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