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IHH Healthcare Malaysia在2024年亚洲医疗保健大奖中获得4个奖项,包括太子阁医疗中心的2个奖项

Date:

这些荣誉突显了IHH Healthcare Malaysia对临床卓越、医疗旅游和社区健康的承诺,巩固了其作为国内外患者首选的地位。

马来西亚的医疗旅游业正在经历强劲增长,在 2023 年吸引了超过 100 万名患者。这一成功是由马来西亚独特的高质量医疗保健、先进的医疗技术、战略位置和热情好客相结合的推动。

IHH Healthcare Malaysia (IHH Malaysia) 是马来西亚私人医疗保健领域的杰出领导者,专注于医疗旅游业一直是战略重点。凭借最先进的设施、世界一流的医疗专业人员以及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的承诺,IHH Malaysia 已将自己定位为寻求高质量和可及医疗服务的国际患者的首选。

该组织在本地和国际上积极主动地进行营销和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其声誉,并为马来西亚医疗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显着贡献。

因此,IHH Malaysia及其由17家医院组成的网络,包括4家鹰阁医院,11家班台医院,太子阁医疗中心和Timberland医疗中心,确保了享有盛誉的 年度医疗旅游倡议 – 马来西亚 荣获2024年亚洲医疗大奖,以表彰其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医疗旅游服务。

太子阁医疗中心也得分 年度医疗旅游医院 – 马来西亚 因其对马来西亚医疗旅游业的杰出贡献而受到赞誉,接待了来自 140 多个国家的医疗游客。

为医疗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马来西亚年度医疗旅游计划荣誉彰显了IHH Malaysia通过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和通过清晰的沟通渠道培养信任来吸引国际患者的承诺。

“了解国际患者的具体需求和关注点,我们实施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框架,与这些医疗保健旅行者产生共鸣。这包括策划一个专门的一站式网站,其中包含由国际患者热线和医疗专业人员支持的多种沟通渠道,以便我们的医疗保健旅行者轻松方便地做出明智的决定,“IHH Malaysia首席商务官Sipika Singh说。

该网站具有 位置选择器,允许患者在决定医疗旅游目的地时轻松选择他们喜欢的医疗设施位置及其可用的专业和服务。

为确保可访问性和易于沟通,IHH Malaysia 提供 多种沟通渠道.患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热线或 WhatsApp 选项联系,以满足他们的喜好。

为了获得个性化和及时的支持,独家 国际患者热线 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支持下 可用于协助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预约前咨询、医院建议、医生的日程安排和预约、费用估算等。

此外,该网站还有助于预订 专用机场接送 服务,确保从机场到医院的无缝运输体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旅行体验,IHH Malaysia 提供 精选旅行推荐.其中包括有关保险面板、可用航班、附近酒店和医院附近景点的信息,使国际患者的整个医疗旅游之旅更加方便和舒适。

对于太子阁医疗中心来说,赢得 年度医疗旅游医院 – 马来西亚 该奖项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医疗保健旅行者首选的地位。他们的良好声誉也延伸到全球,获得了外国统治者和世界领导人的认可和信任。\

它在医疗旅游方面的成功归功于多方面的战略举措,包括实体会谈、熟悉计划以及与机构和第三方管理人员的接触。它还参与与大使馆、旅行社和媒体机构的接触,加强巩固太子阁医疗中心的全球影响力以及与医疗旅游行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这些举措产生了显著的投资回报,由于积极的国际营销努力,医疗收入大幅增长了两位数。

“在太子阁医疗中心,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卓越的临床和世界一流的服务重新定义患者体验,为您打造一个专属的环境。我们了解国际患者面临的挑战,提供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服务,包括多语种口译员,以确保清晰的沟通、旅行和住宿安排方面的协助以及文化敏感的环境。我们的整体护理方法,包括这些和其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使太子阁成为医疗游客的首选,他们不仅寻求最佳医疗结果,而且寻求无缝和舒适的医疗保健体验,“太子阁医疗中心首席执行官Shuba Srinivasan博士说。

在医院,医疗游客可以期待各种专业的卓越医疗专业知识,并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如第四代达芬奇习手术系统,O臂成像和导航系统以及最新的PET-CT扫描。它还提供 277 间单人床单人房,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佳舒适度。

提升对患者和公众的护理

作为IHH Healthcare通过培育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社会来照顾患者和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承诺的一部分,IHH Malaysia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为您做好准备”的事故和紧急活动,以增强前线人员的救生技能。同时,太子阁医疗中心通过以下措施加大了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等医疗威胁的力度。 “抗菌药物管理计划”.

这两项举措均在2024年亚洲医疗保健大奖中获奖,“Ready for You”活动赢得了 年度营销计划 – 马来西亚 因其有影响力的方法而获奖,而太子阁医疗中心则获得了 年度临床服务计划 – 马来西亚 该奖项旨在表彰其在抗击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积极努力。

  • “为你做好准备”活动:为前线人员提供救生技能

2023 年启动的“为您做好准备”事故和急救活动旨在为一线服务提供者提供挽救生命的心肺复苏 (CPR) 和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技能,体现了其对社区健康教育的承诺。

该活动为来自私人诊所、保险公司和教育机构的 1,000 多人提供了权力,加强了应急响应准备。这项举措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基本的救生技能,而且在马来西亚记录大全中创下了心肺复苏术和自动体外除颤器认证培训计划的创纪录人数。

“作为马来西亚领先的医疗保健提供商,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通过我们的急诊科和多学科医生应对医疗紧急情况。然而,一些医疗紧急情况可能需要在救护车服务和护理人员到达之前立即采取行动,“西皮卡辛格说。

“通过让社区中更多的人接受心肺复苏术和AED的使用培训,更有可能有人能够提供快速和精确的干预,这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生存能力。”

同时,通过全面的急救电子书、有趣的测验、该国首创的纯手心肺复苏术亭以及创新的社交媒体挑战,教育工作覆盖了不同的社区,促进了广泛的知识和积极参与应急响应。

  • “抗菌药物管理计划:对抗抗生素耐药性,提高患者安全性

近年来,医疗保健行业面临着与抗生素耐药性上升趋势相关的日益关注。

从2019年到2021年,太子阁医疗中心的碳青霉烯类使用率大幅上升了59%。令人震惊的是,这种情况在没有在72小时内对碳青霉烯类处方进行系统审查和干预的情况下发生。这引发了对抗生素耐药性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CRE)传播的担忧,这促使医院果断而迅速地采取行动。

太子阁医疗中心勾勒出蓝图和战略Tegic 计划在 2022 年将所有成年住院患者的碳青霉烯类消费量减少 35% 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仅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而且还以 47% 的减排率超过了这一目标。此外,他们还超过了在 72 小时内加强记录在前瞻性审查和干预措施的目标,到 2023 年 6 月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88.7%。此外,观察到 CRE 隔离患者显着减少 20%。

这一壮举归功于聘请了一名临床药剂师,他领导了前瞻性审查和干预。该倡议在对抗抗生素耐药性和提高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仍然是医疗中心的核心优先事项。

“太子阁医疗中心在抗生素管理和感染控制方面的积极和战略性方法取得了值得称赞的成果。通过超越目标并大幅减少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消耗,我们证明了我们对患者安全、具有成本效益的医疗保健实践以及负责任地管理抗菌素耐药性的承诺,“Shuba 博士说。

关于亚洲医疗保健大奖

亚洲医疗保健大奖旨在表彰那些通过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创新、设定新的行业基准以及为社区做出重大贡献而重新定义医疗保健标准的杰出医疗保健提供商。

亚洲医疗保健奖由《亚洲医疗保健》杂志颁发。如需查看完整的获奖者名单,请点击此处。如果您想加入 2025 年奖励计划,并因贵组织的卓越举措和对医疗保健行业的贡献而受到赞誉,请联系 Julie Anne Nuñez,网址为 [email protected].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20年三次创业,中国创业家李想40岁迎来第三次IPO敲钟

他第一次创业成立了泡泡网,第二次创业又将汽车之家推上了巅峰,如今的理想汽车也成为了一匹黑马,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在新型电动汽车领域越走越远,完成了自己的上市之旅。 李想,1981年出生,家住河北石家庄。李想上初中的时候就对电脑情有独钟,他每次经过电脑维修店,总会停下来观看师傅修电脑。 正因如此他对于电脑的零部件以及组装过程较为熟悉。高中的时候,他用自己积攒的8000元买来一台电脑,然后把电脑拆开重组。 辍学创业为了能够给自己挣点零花钱,他开始给一些电子类杂志社投稿来挣稿费。 他还凭借自己对电脑的研究,自己做了一个网站,仅仅是每月的广告收入就可以达到1万多元。这对于同龄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优秀的人从小都与众不同。在他高三那年,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楚规划的李想告诉父母,他不参加高考,他要自己创业。 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人都非常震惊,因为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父母没有干扰他的决定,反而是抱着支持的态度。 三次创业李想的一生有三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是在2000年。他将自己的个人网站注册为泡泡网。在2001年,他来到了北京,正式开始泡泡网的运营。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网站达到更好的成就,他每天6点起床工作,一直到晚上9点才去休息、 就连吃饭他都是坐在电脑旁,边工作边吃。所以他常常在寒冷的冬天吃着冰凉的饭菜。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他的努力下,他终于将网站做成了同行业的领军者,最终被一家公司收购。然而雄鹰注定不会永远待在巢里,它迟早会奔向自己的天空。 2005年,他又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创办了汽车之家。三年后,这个网站又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同类网站中的佼佼者。 时间转眼来到了2013年,在年末的时候李想带领汽车之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李想一跃成为了身价过亿富豪,个人资产约为1.52亿美元。 汽车之家的网站浏览量名列世界前茅,相应的盈利能力也占据了上风,为李想带来了很多财富。 前两次的创业成功让李想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规划,他不甘心于自己的成就止于此,他认为自己还有更大的可能。 所以他先是在2015年卸任汽车之家总裁,只是保留董事一职。在2016年的时候,他彻底辞去汽车之家董事职务。 此时的李想并没有让自己停下来,他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那就是“地狱模式”——造车,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千亿美金以上的公司”。 创办“理想汽车”有目标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2015年的时间李想创办了“理想汽车”。然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尽管他对于汽车了解得非常透彻,可是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懂得其中的艰辛。 造车听起来就不简单,做起来更是充满了无法想象的困难。两年之内,理想汽车就累计亏损近40亿元,这些还只是在汽车制造方面,不包括他的人工费用。 可是总不能汽车没造出来公司就走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想又在公司内部推行了极为严苛的成本控制方式。 由于从创办公司开始他就坚持自主研发,所以他将一半的钱放在了研发上,30%的钱花在了工厂上,仅剩的不到百分之十几花到了人员和销售上。 为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他还自建制造基地,在江苏常州投资50亿元建立的工厂,在2017年年底投入生产。 寻常的汽车总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为了解决环保、拥堵问题,他认为电动汽车是趋势。 理想ONE所以理想汽车的首款产品理想ONE 就是一款智能电动中大型SUV,2019年11月20日开始量产。2020年的时候创下了造车新势力全新车型100000辆的纪录。 理想汽车没有走纯电动汽车的路线,而是一直坚持制造增程式电动汽车。这种汽车的优势在于除了可以充电,还能够通过加油的方式来保持动力,能够有更长的续航里程。 几年来他们只卖一款车,可是累计交付就已经达到了72000辆,1年进账达到了94亿元。 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数字,可是理想汽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并且在未来几年还会一直持续这种状态。 面对自己车型单一的窘境,作为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有自己的计划。他决定在2022到2023年推出三款豪华智能增程式电动SUV,并且从2023年起,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 资金支持创新一定要有资金的支持,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李想的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投资者,阵容可谓是非常豪华。 所以说理想汽车在资金方面是不用担心的,早在2015年他就获得了明势资本的投资,更不用说后来又陆陆续续获得了其他的投资。 然而,想要获得商界大佬的投资,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从前由于理想汽车一度处于亏损的状态,没有人愿意再去投资,李想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便厚着脸皮四次向自己的好友提出了这个请求,在他的坚持不懈之下,好友被他说服。 如今,理想汽车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招股,在招股书中李想告诉大家理想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上市前段时间理想汽车正式在港交所挂牌,去年又在美国挂牌上市。李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双重上市之旅。 在别人看来,造车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路,可是李想却杀出了一条血路,对于他来说这只是开始,未来理想汽车还能够达到更高的成就。 李想的创业道路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经历了多少磨难。 从泡泡网到汽车之家再到如今的理想汽车,他凭借着自己聪明的头脑,敏锐的嗅觉,对市场前景的分析,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汽车制造之路。 40岁的他完成了理想汽车的两次上市。这对于他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生因为痛苦而改变,因为受益而坚持。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透明人到身家过亿的ceo,他不甘心仅仅在一个领域发展,后来他又将手伸向了汽车行业。 他善于抓住机遇,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他将目光放在了电动汽车上面,每一次的转型都困难重重,他的这种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亚洲工业4.0推动力人物Nur Fadhilah Muhammad

随着工业4.0的到来,马来西亚的SIRIM QAS International已成为世界级测试和认证的首选盟友。首席执行官Nur Fadhilah Muhammad为其通往繁荣的漫长旅程感到自豪。 马来西亚政府在投资、贸易和工业部(MITI)、马来西亚标准和工业研究所(SIRIM)下属的一家全资公司承担各种工作。虽然它专门从事工业研究和技术,但SIRIM在其存在的四十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改善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为中小型企业(SME)提供技术增长解决方案。 “归根结底,他们的产品或系统将通过我们的流程成为世界一流的。” 在这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SIRIM的大部分核心责任也是作为一个测试、检查和认证机构。1997年,这种专业知识被分拆为SIRIM的全资子公司,成为SIRIM QAS International。在各个行业中,SIRIM QAS International以提供可靠的测试和认证服务而闻名,所有这些都在一个屋檐下。 首席执行官Nur...

绝技飞手:探秘骑士世界冠军-青山博一

青山博一(Hiroshi Aoyama)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日本摩托车赛车手,以其出色的骑术和世界冠军头衔而闻名于世。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和不懈的努力,他的成就和坚韧精神令人钦佩。本文将深入探讨青山博一的职业生涯和他在摩托车赛车界的卓越贡献。 早期生活和摩托车初探 青山博一于1981年出生在日本东京都,他的摩托车热情始于年幼时期。他的父亲是一位职业赛车手,这为他的摩托车梦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青山早早地开始骑摩托车,并在少年时代展现出惊人的骑术天赋。 职业生涯的崭露头角 青山博一的职业摩托车生涯始于20世纪末,当时他加入了全日本摩托车锦标赛(All Japan Road Race Championship)并在那里崭露头角。他迅速展现出了潜力,并在比赛中获得了不少胜利。这一阶段的经历锻炼了他的技术和比赛策略,为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摩托GP的征程 青山博一的职业高峰是在摩托GP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的。他于2003年首次亮相摩托GP,并很快就在这个顶级赛事中获得了一系列出色的成绩。他最终在2009年摩托GP 250cc级别比赛中夺得世界冠军,成为日本第一位获得这一荣誉的车手。这个历史性时刻为青山博一和日本赛车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竞技精神与坚韧不拔 青山博一的成功背后是坚韧不拔的竞技精神。他在职业生涯中面临了众多挑战和困难,但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专注的努力。他的毅力和决心激励了许多人,成为追求梦想的楷模。 技术与策略的完美融合 青山博一的骑术技巧和赛车策略是他成功的关键。他不仅具备卓越的车控能力,还能够在比赛中制定出精确的策略。他的赛车决策常常在关键时刻取得胜利,让他跻身赛车界的佼佼者。 赛车界的尊敬与荣誉 青山博一的成就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尊敬和荣誉。他是日本赛车界的重要代表之一,被誉为“摩托GP之光”。他的世界冠军头衔和赛车记录使他成为日本体育界的传奇。 赛车之外的人生 除了赛车,青山博一也非常关心慈善事业和青少年体育发展。他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他还鼓励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未来展望 虽然青山博一已经宣布退休,但他的影响力仍在继续。他的职业生涯和成功故事将继续激励年轻赛车手和体育爱好者,成为追求梦想的楷模。他将继续在体育界和社会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世界创造更多的奇迹。 青山博一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摩托车赛车手,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坚韧和竞技精神。他的世界冠军头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他成为日本赛车界的传奇之一。他的影响力将继续激励年轻一代,并在体育界和社会事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农村妇女到身价70亿,“老干妈”陶华碧打造辣酱传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美食情有独钟,做美食必不可少的也就是酱料了。 现在市面上大家耳熟能详的也就是老干妈了,几乎每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正是这样一瓶看上去朴实无华的酱料,让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人陶华碧变成了一个身价70亿的管理者。 陶华碧1947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的一个贫穷家庭,那时候家里的孩子都很多,她作为女孩子,读书的机会自然也轮不到她。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20岁时嫁给了贵州206地质队的一名地质普查员。 本以为这是她新生活的开始,谁曾想丈夫没过几年就去世了,这对于一个年轻且带着几个孩子的女人是一种多大的打击啊。 一人抚养孩子也有不少人劝她改嫁,可是她坚持一个人抚养孩子,为了让孩子吃饱饭,她开始做米豆腐为生,每天起早贪黑,出摊时还得带着几个孩子。 不少人都知道她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所以经常照顾她的生意,她就这样靠着卖米豆腐把孩子抚养长大了。 1989年,她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开了一家小吃店,名叫实惠饭店,专门卖冷面和凉粉,店铺很简陋,棚子还是用她捡来的材料搭起来的。 虽然简陋,可是至少不用继续风吹日晒地卖米豆腐了。 为了让冷面和凉粉能够获得顾客的喜爱,她专门特制了麻辣酱,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再加上贵州人喜欢吃辣,所以来她家吃饭的人很多。 她还接济不少穷学生,让他们免费吃饭。1994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刚好在她的小吃店附近,也因此很多来往的司机也成了她家的常客,她为了招揽生意还经常送自己制作的辣椒酱给他们。 本来她以为是自己的冷面和凉粉味道好吸引了顾客,可是有一天她因身体不适没有早起去买辣椒,也就没有做麻辣酱,来的顾客一听今天没有麻辣酱了,转头就去了别家。 她这才发现是麻辣酱的功劳让她的生意越做越好的。之后,她把目光都放在了麻辣酱上,想要在现有麻辣酱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 研究辣酱她并没有急于求成,一研究就是几年,最终做出了口味独特的麻辣酱。 但是麻辣酱的兴起带来的却是凉粉和冷面生意越来越差,有时候上午就卖完了麻辣酱,下午顾客一听说麻辣酱没了直接就走了,似乎与她最开始开小吃店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她有时候卖完麻辣酱之后就直接关了门,路过一家又一家的同行店铺,门口全是人,生意不是一般地好,结果发现他们所用来拌凉粉和冷面的酱竟然是她自己做的麻辣酱。 这让她嗅到了商机,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打算放弃小吃店的生意专门卖麻辣酱了。 关店开厂,创立老干妈1996年7月,她虽不舍但仍然关掉了小吃店,借用了云关村委会的两间屋子办起了辣椒厂,拿出自己不多的积蓄聘请了40名工人,取名为“老干妈”。 这个名字的来源于以前一个经常来她这里吃饭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因在外收“保护费”引起了她的注意。 但她发现了这个学生是因为穷迫不得已才这样的,于是便免费给他提供饭,之后这个学生就喊起了她干妈,之后干妈这个名称就传遍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喊起了她干妈。 她没有钱购买机器,所以她和员工们都是采用纯手工制作辣椒酱,虽然手工没有机器产量大,但是辣椒酱依然处于囤积状态,当地的小吃店无法承受厂里全部的辣椒酱。 于是,她作为老板身先士卒每天带着辣椒酱四处跑超市和工厂食堂等等一切有机会卖出辣椒酱的地方。 事实证明,金子总会发光的,没过多久就接到了来自各大经销商的电话,渐渐地辣椒酱有些供不应求了。 为了扩大产量,工人从最初的40人扩招到200人,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她这时才意识到自己作为老板身上的重担,不仅仅是带着员工一起剁辣椒,还要负责全厂的财务状况、员工情况以及应付各种各样的应酬。 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对待工厂的员工却是非常的真诚,丝毫没有老板的架子。 她认识每一个员工,知道每一个员工家里的情况,有特殊情况需要提早下班的她也会应允,有困难的她也会尽可能去帮助他们,因此厂里的员工对她是十分忠心。 1998年,她的长子李贵山辞掉了自己的工作来到公司,协助陶华碧制定了公司的第一套规章制度。 李贵山提出自己的建议,陶华碧再说出自己的建议进行修改,经过无数个夜晚的讨论,最终制定出了一套让员工和老板都认同的制度。 由于陶华碧没有多少文化,李贵山专门每天教她写字、认识报表等等作为一个老板基本的素养。 好在陶华碧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学东西、记东西都很快,很快就对公司的业务游刃有余了。 随着公司一步步做大,她并没有农村妇人贪小便宜的心理,也并没有因为大众对老干妈的认可而懈怠。 2001年因一家玻璃厂提供的玻璃瓶质量有问题导致漏油,不少竞争对手借此机会买通媒体攻击老干妈。 这时候的陶华碧为了给消费者一个交代将所有产品全部追回并且销毁,之后不仅对辣椒酱的质量严加把控,对用于包装的玻璃瓶在使用之前也是检测了一遍又一遍,才敢放心使用,也因此挽回了消费者的信任。 现在的陶华碧早已身价70亿,面对多家老牌企业频频被列入失信和老赖名单,陶华碧坚持按时纳税,不差国家的一分钱。 为了购买制作辣椒酱的原材料,她从来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材料,不会为了销量去贷款购买材料。 如此大的家业,不少人建议她赴港上市,她却毅然决然地拒绝,只要消费者吃的开心就行了,至于知名度,老干妈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陶华碧这一生都在做辣椒酱,从以前做给家人吃到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吃,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农村妇人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有多大的能力就干多大的事,坚决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上市。 就是这样看上去保守的经营策略赢得了消费者的心,才能在一众新兴品牌中常年屹立不倒。对待自己的员工更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让不少人才心甘情愿跟着她打江山。 对于老干妈的质量问题严格把控,不允许出丝毫的差错,这样严谨的态度让消费者吃的放心,现在陶华碧早已退居幕后,期待以后的老干妈在下一代领军人手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