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关键方面包括培训研讨会和交流活动。

Date:

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关键方面包括培训研讨会和交流活动。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中国营销鬼才史玉柱,靠脑白金翻身,从负债2.5亿到身家500亿

一提起广告,一代中国人脑子里一定会浮想起一个很魔性的广告,那就是脑白金。当年那一句“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存在,就是这么一个俗不可耐的广告,让脑白金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而脑白金能够发展到如此地步,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其创始人史玉柱。 史玉柱1962年出生在安徽,从小他就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但一直很让他的父母头疼,因为这孩子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一会看不住就不知道他又能惹出来什么祸端来。 虽然史玉柱很是淘气,但其功课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从小的时候他便展示出了对数学的兴趣,尤其是喜欢听陈景润的故事。正是由于史玉柱对数学的向往,他在大学时候选择了数学系,并一举考入浙江大学。 1984年,史玉柱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的统计局工作,也算是工作对口。史玉柱在大学期间成绩便很优异,工作之后更是凭借其出色的表现被推荐去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读研。 这可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当时那个年代,能读到大学毕业都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研究生毕业之后,史玉柱已经27岁了,他选择了回到原来的单位。 在那个研究生如同大熊猫般的时代,史玉柱更是受到了领导的强烈欣赏,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在外人的眼中,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辞职创业但就在这个时候,史玉柱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费解的事情:辞职创业。他的家人极力劝阻,都已经是干部级别了,还折腾什么呢? 但史玉柱就是铁了心要下海创业,更是放出狠话:“下海不成功,我就去跳海。”为何史玉柱非要自己创业呢? 这还得从他在深圳学习说起,那里的环境不仅让史玉柱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更是把他的眼界也拓宽了,在他看来,计算机的普及是迟早的事情,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赶上时代的潮流。 于是,史玉柱便决定自己开发一套软件,让计算机也能够轻松的编辑文字。但那个时候的计算机实在是太贵了,实在是买不起。 后来实在是没办法了,史玉柱便找一个做电脑代理的朋友借了一台IBM的电脑。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的时候,他还真把这个软件给做出来了。这套汉字处理系统,只需要用软盘一装便能打出很漂亮的汉字。 史玉柱先是送了原单位一套软件,接着便到了深圳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没有太多金钱的他在深圳大学宿舍里住,蹭学校的机房。但很不幸的是被老师发现了,并严令禁止史玉柱再来。 没办法,他又不得不蹭有电脑的办公室,等人家下班之后他再用电脑。就是在这样辛苦的条件下,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优质软件:M-6401,就是后来的“汉卡”。 在确定了这个软件的稳定性等一系列性能之后,史玉柱决定把这款软件推入市场。但仅仅靠这个穷小子是做不到的。 他找到了一家卖计算机的老板,在史玉柱的介绍下,老板同意了和史玉柱合作,没想到第一个月便卖到了10万。 随后,史玉柱更是把这10万元全部投在了广告上,这一步再次增加了100万的销售额。 在如此巨大的销售额面前,史玉柱并没有骄傲自大,而是马不停蹄的更新软件,因为他心里清楚,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如果自己不更新,是无法在市场上立足的。 终于在五个月的日日夜夜中,M-6402被史玉柱和他的伙伴开发出来了,就在史玉柱欣喜之余,妻子却选择了离开。 这也让史玉柱很是打击,两人一起经历了艰苦的困难时期,如今好不容易富了起来,那个可以分享开心与快乐的人却离开了。 妻子的离开也曾让史玉柱一蹶不振,甚至大病了一场,但大病过后的史玉柱便让如同拼命三郎一般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了事业之中。 在公司注册资金只有200万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将80万投入开发软件之中,这个决定,让其销售额高达近2亿。 在公司收益客观的情况下,史玉柱还是不满足,考察过美国市场后,他又一头扎进了保健品行业中。 虽是门外汉,但在广告以及产品开发的加持下,史玉柱再次名利双收。从那之后,史玉柱便被人评论:有贼心又有贼胆。 进军房地产在金钱的吹捧下,史玉柱慢慢的就有些飘了,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他又想投身进入房地产行业。 更是夸下海口规划要建立一栋70层高的楼房,而现实却是给了他狠狠的一棒。由于种种原因,这栋大楼越修建花销越大,很快公司的收入已经弥补不了这栋大楼的缺口。 媒体上关于他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但史玉柱并不愿意低头,这就导致了他从珠海首富沦落成了首负:欠下了2.5亿的巨款。 脑白金但史玉柱并没有因此便一蹶不振,他坚持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于是他还是选择继续投资自己的保健品:脑白金。 在深入了解市场之后,史玉柱决定这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并且还提出来了一个很大胆的营销策略:饥饿营销。 他先是将产品免费送给社区老人吃,老人们吃完之后,都觉得这个保健品还挺不错的,便拿着盒子去药店买,没想到药店竟然没有。 药店一看有人要买这种保健品,便会去找经销商进货,然而经销商自己都没有货。就在社会上很多人都在寻找脑白金的时候,史玉柱再次大力推出脑白金的广告,就这样,脑白金一炮而红,其销量可想而知。 两年后,在脑白金收入逐渐稳定之时,史玉柱便开始着手还清以前的债务了。 就在这时候有不少人质疑史玉柱是在给脑白金炒作,但史玉柱只是回应不过是实现一个承诺罢了。就是这样一句话,让他当年欠下巨款的污点反而成了信誉的象征。 投资网络游戏就在众人以为他会老老实实的呆在保健品行业的时候,他又开始投资网络游戏了。 就在网游并不成熟的那个时代,史玉柱还是一头扎了进去,凭借着过硬的技术,以及那铺天盖地的广告,史玉柱又成功了。 近些年,脑白金的广告似乎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而史玉柱也随之消失了。史玉柱再次出现在媒体上时还是因为其登上了中国富人榜。 原来他在前些年便开始投资银行这些稳妥的行业了,按他自己话说就是:年纪大了,胆子也变小了,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 但是在2021年8月,史玉柱再次被冻结股权,这位商界奇才能否再次翻身还是未知数。

可再生能源的未来:Sagar Adani谈印度电力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在经济活动电力和气候危机的推动下,印度的电力需求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印度对煤炭的依赖有所增加,但公司正在扩大其可再生能源产能。那么,他们是如何管理这一转型的呢? 印度的电力行业正迎来光明的时刻——字面上的光明。 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前所未有的电力需求的增加,其次是印度设定的雄心勃勃的绿色能源转型目标,这些目标将由可再生能源引领。 印度在5月30日记录了创纪录的250吉瓦的最高用电需求,电力部预计6月这一需求将达到260吉瓦。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上升和热浪的侵袭,导致对空调等制冷设备的需求激增。 经济增长是电力需求高企的另一个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印度将在2024年继续保持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增速,并在最新的展望中将印度今年的增长预测从6.5%上调至6.8%。印度储备银行在最近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2025财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从之前的7%上调至7.2%。CareEdge评级公司的高级董事Sabyasachi Majumdar表示,普遍认为电力需求的增长约为GDP需求的0.9%。 未来二十年,印度的能源需求将占全球需求的四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需求将增长25%至35%,Adani Green Energy Limited(AGEL)的执行董事Sagar Adani表示。“这一激增与印度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发展计划紧密相连,包括道路、铁路、港口和机场,这些都需要扩大能源容量。” 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直接解决方案是增加以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导的火力发电能力。政府预计将增加火力发电厂的数量,并全力运行燃气发电厂。 与此同时,矛盾的是,印度电力行业的核心是电网的绿色化。 煤炭在发电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如此,但其在印度总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在上一个财年首次降至50%以下,而可再生能源在2024财年占印度新增发电容量的71%。 转向低碳发电的目标是明确的:印度希望到207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并在未来六年内建立500吉瓦的非化石燃料能源容量。目前印度已建成约200吉瓦的容量,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每年需新增近50吉瓦的容量。 JSW Energy 联席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 Sharad...

药房女王:Vivian Que Azcona与Mercury Drug的兴盛之路

在菲律宾的药品零售市场,Mercury Drug的名字如雷贯耳。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了千家万户信赖的品牌。而在这家企业的成功背后,有一位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Vivian Que Azcona。她是菲律宾最成功的女企业家之一,也是Mercury Drug的核心力量。 Vivian Que Azcona出身于菲律宾的华裔家庭,她的父亲Mariano Que是Mercury Drug的创始人。在年轻时,Vivian...

身价百亿被称中国首富,“投资大王”段永平却为爱放弃一切

他一手缔造了“小霸王”和“步步高”,然而却在事业巅峰选择隐退。OPPO、vivo、一加手机、拼多多等创始人都曾是他门下的弟子。 1961年段永平出生在江西南昌,家里的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父母取名段永平的意思是希望孩子能够永远平安。 他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父母也在那一年双双进入南昌工程学院当老师,日子也好起来了,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五年。 后来父母被下放到了农村,年幼的段永平跟着父母一起来到乡下,在那里,段永平度过一段艰苦而又有点甜的农村生活。 段永平成为一个顽皮的孩子,个子不高的他,却因为顽皮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高考恢复,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段永平的生活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虽然只有小学水平的他参加高考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那段时间,在段永平眼里,考上大学是他人生的全部目标。 他要全力以赴。由于自己长时间没有摸课本,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四门科目加起来才80多分,但是段永平没有放弃,短暂的沮丧后再次投入奋斗中。 他的目标很明确,必须考上大学,半年后段永平再次参加高考,这次没有让所有人失望,他是学校唯一一个考上本科的学生,考取了浙江大学无线电专业。 16岁的他带着梦想和希望来到了浙江,从农村到城市,他连电话都不知道该怎么用,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刚开始连电话都不会用的人,日后却成为中国无绳电话大王。 在大学期间的段永平特别珍惜学习机会,经历了两次高考的他,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任何成功都是需要努力付出。 1982年,段永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当时的北京电子管厂是国有企业,进入厂里就相当于拥有了铁饭碗,是很多人都很羡慕的工作。 但是段永平却不这样认为,仅仅干了3年,他就厌倦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在他研究生期间,父亲因病去世,给段永平留下了终身遗憾,自己尚未成家立业,父亲就撒手人寰。他下定决心要成就一番事业,去报答自己的父亲。 段永平本来有机会留在北京。有几家不错的单位都想要招录他,可是他想了想,在这样的企业里,虽然待遇很好,但是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厂里相关专业的人才很多,他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一个。于是他决定到南方去看一看。 刚到广东,他先是进了一家看起来很不错的公司,这家公司有着几百名员工,老板的眼光很高,新招不是本科生就是研究生。 段永平觉得自己在这里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很快就离开了。要想让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就是要进入小厂。 在同学的介绍下,他来到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一个小工厂---日华电子厂,主要是生产家用电视游戏机。 由于经营不善,这个厂年年亏损。怡华集团董事长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段永平在厂里勤勤恳恳,由于他的超前的眼光和魄力,不到一年的时间被任命为为日华电子厂的厂长。 当上了厂长,就有了厂长的压力,这个小厂一没有技术,二没有产品,靠着组装别人的产品,如何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呢? 段永平考察市场之后,很快就瞄准了游戏机这一商机,“小霸王”游戏机就这样面世。 段永平利用央视平台花重金进行广告营销,小霸王很快占领市场。而此时距离段永平日华厂才三年时间,也就是在这一年,一批精英人才纷纷加入到小霸王公司。 1993年,小霸王研制出了电脑学习机,小霸王学习机取代了当时价格比较昂贵的电脑,受到了家长们的青睐,加上优秀的团队和出众的宣传,一时间,小霸王学习机火遍了大江南北。 1994年,段永平发现原来的体制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希望将小霸王改为股份制。在当时,企业改革是很敏感的一件事情,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但是段永平认为如果这样下去,公司肯定会因为企业结构问题和激励机制受到制约。 既然不能改革,就没有必要留下来,而当时小霸王处于发展高峰事情,如果此时离开,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但他没有犹豫,毅然决定离开,开始自己创业。 1995年8月,段永平带着六个精英人员,从小霸王公司离开,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那六名精英里面有陈明永、沈炜和金志江,陈明永是日后OPPO的CEO,沈炜掌管vivo,而金志江在多年后管理步步高教育。 段永平身上独有的气质影响着周围人,他格言是绝对不会亏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也绝对不会亏待合作过的商家。 当时的段永平创立公司时连产品都没有,但是有很多的高管要求加入公司,还有很多人愿意给他投资。 在拥有了一支优秀的企业团队后,他的信心大增,开始向全国征集公司的品牌名字,最终,他选出“步步高”作为品牌名字。 接下来就是他大展拳脚的时候,1997年他拿下了央视的广告标王。一时间“哪里不会点哪里”广告词家喻户晓,销量一路飙升。 同时他大力开发新产品,步步高从单一产品,发展到了三大品类:音影产品,通讯产品和学习机,并且都做到市场前三的位置。 而此时,他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从零到巅峰,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2001年,在他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为了爱情,他选择退居背后,跑到美国过着隐居的生活。 可能很多人都很质疑他的举动,这么大的事业说能放下就放下,但他选择了信任,放权手下,把家庭生活看得比事业还要重要。 此时的段永平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去放空自己,去学习陌生领域的技能,后来,他看到了巴菲特的书,让他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出口。 他开始投资,在网易最低谷的时候他购买了网易的股票,没想到,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从刚开始的两百万投入,到最后变成一亿多美元。 在投资这件事情上他做得风生水起。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的价格,拍得了巴菲特慈善午餐,这次午餐他带上他的小兄弟黄峥。虽然价格昂贵,但是与其对话的收获是巨大的。 如今的段永平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做着慈善,在他看来,富裕并不是真正的富裕,只有大家都富起来,那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