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菲律宾最大快餐品牌的新计划:向星巴克发起挑战

Date:

亿万富翁Tony Tan Caktiong旗下的Jollibee Foods,由他的兄弟Ernesto Tanmantiong运营,正大举扩展全球咖啡业务。

多年来,Jollibee Foods一直觊觎美国咖啡巨头星巴克的市场。星巴克总部位于西雅图,在全球拥有超过39,000家门店。而Jollibee运营的受欢迎快餐连锁店在菲律宾的表现早已超过了美国的竞争对手麦当劳和肯德基,这要归功于其畅销的脆皮炸鸡和甜味意大利面。

如今,在全球咖啡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Jollibee在热饮领域的扩展再次加速。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Ernesto Tanmantiong计划在全球扩展,目标是抓住快餐业中增长最快的咖啡市场。据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数据,全球咖啡连锁店的总收入在2023年增长了9%,达到了63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达到8000亿美元。相比之下,全球快餐业在去年总收入仅增长了1.1%,达到了9780亿美元。

Tony Tan Caktiong,Jollibee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这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机会。”Tanmantiong在马尼拉以东的帕西格市一家繁忙的Jollibee门店说道。就在前一天,Jollibee宣布以2.38亿美元收购韩国咖啡连锁品牌Compose Coffee的70%股份,这个拥有近2500家门店的品牌将使Jollibee在咖啡领域的投资达到约7亿美元。Tanmantiong的梦想是,最终菲律宾最大的连锁餐饮品牌将超越星巴克的销售额。

虽然Compose Coffee的加入将使Jollibee的咖啡店总数超过4700家,分布在亚洲、中东和北美,但在菲律宾本土,仅有387家咖啡店,而星巴克在菲律宾有450家门店。因此,尽管在数量上Jollibee的咖啡店将超过其在全球运营的4600家快餐店,但其旗舰Jollibee餐厅仍是集团最大的收入贡献者,占集团2023年2440亿比索总收入的一半左右。咖啡销售约占收入的15%,而Tanmantiong的目标是在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30%。

这是这位66岁的Tanmantiong设定的众多目标之一。十年前,他从哥哥、Jollibee创始人Tony Tan Caktiong手中接过了CEO职位。Tan Caktiong于1975年开设了一家冰淇淋和三明治店,2007年他跻身菲律宾富豪榜,并现排名第六,净资产29亿美元。他与家人共享这份财富。在他的领导下,Jollibee Foods还两次登上福布斯“200家最佳中小企业”榜单。他仍然担任Jollibee的董事长和首席品味官。

“我们希望从华尔街获得更好的估值。”

追赶巨头

Jollibee的目标是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五大快餐连锁品牌之一,但还面临许多挑战。

Jollibee的咖啡业务始于2012年,当时它以2500万美元收购了越南SuperFoods Group一半的股份,该集团运营着Highlands Coffee连锁店。2019年,Jollibee大幅提升赌注,以3.5亿美元收购了亏损的加州连锁店Coffee Bean & Tea Leaf,这是迄今为止其最大的一笔投资。

这笔投资并非一开始就注定成功,紧接着疫情爆发,CEO不得不关闭亏损的门店。五年过去了,尽管在净收入方面依然亏损,但2023年Coffee Bean的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已转为正值。Tanmantiong重回增长模式,去年新增了90多家Coffee Bean门店,总数达到1164家,且对未来的收购充满了胃口。

今年3月,Jollibee投资2800万美元收购了另一家加州公司Botrista的少数股权,后者制造智能饮料站,能够准备冰咖啡和奶茶等饮品。这只是Jollibee在六月份进军韩国市场之前的一次小规模布局。韩国是全球人均咖啡消费量最大的市场之一。收购Compose Coffee的交易完成后,Jollibee将在吸引年轻消费者方面占据优势,马尼拉商业咨询公司eMBM的董事总经理Jonathan Ravelas表示:“这是对菲律宾流行的K-pop文化的一次迎合。”他还指出,韩国男团BTS的艺人金泰亨是Compose Coffee的品牌代言人。

此外,Tanmantiong还计划在去年新增170多家Highlands Coffee门店之后,进一步扩展该品牌,门店总数已达到779家。他还在扩展Common Man Coffee Roasters,这是一家专业咖啡连锁店,隶属于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私募股权基金Titan Dining,Jollibee持有其90%的股份。2023年12月,Common Man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八家门店,并在马尼拉金融区开设了第一家菲律宾餐厅。

疫情对全球餐饮业造成了沉重打击,Jollibee也不例外,2020年收入下降了28%,至1290亿比索。虽然年度收入现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利润也回升,2023年同比增长16%,达到88亿比索,但Jollibee在马尼拉上市的股票尚未完全恢复。截至7月19日,Jollibee股价收于229.40比索,较前12个月下跌10%。

马尼拉AP证券的分析师Ian Garcia表示,投资者不确定Jollibee在咖啡业务上的积极扩张何时能带来回报。他承认:“它确实进行了几笔有潜力的收购,但市场的看法是,Jollibee在扭转局面方面的表现并不稳定。”尽管如此,Garcia对Jollibee给出了“买入”评级,并设定了335比索的目标价——比7月19日的收盘价高出46%。

Tanmantiong的首次餐饮业经历是在他青少年时期,当时他在父亲位于菲律宾南部达沃市的中餐馆工作。之后他搬到了马尼拉,在马尼拉亚典耀大学获得了商业管理学位。在学习期间,他曾在位于奎松市(马尼拉的一个郊区)的哥哥的店里打工。1978年,这家店演变成了第一家Jollibee门店。在他们将炸鸡排Chickenjoy加入菜单后,Jollibee的扩展势头加速,这道鸡肉搭配美味的腌料,成为了消费者的最爱。如今,Jollibee拥有19个品牌,业务遍及33个国家,除了咖啡外,还销售奶茶、中餐、菲律宾烧烤和披萨。

2014年,Tan Caktiong将Jollibee的管理权交给了Tanmantiong,以便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投资,尤其是房地产领域,他与另一位快餐大亨Edgar Sia II合作开发了办公楼、购物中心和酒店,隶属于地产单位DoubleDragon。Sia创办了烧烤连锁店Mang Inasal,Jollibee分两次收购了这家公司,总价为50亿比索。(Sia也跻身菲律宾富豪榜第39位,拥有3.4亿美元的财富。)

除了咖啡业务外,集团还加大了Jollibee餐厅在海外的扩展。自2020年亏损115亿比索以来,集团在过去三年新增了1500多家门店,使所有品牌的门店总数在去年达到6885家。随着Compose Coffee的收购以及计划在今年开设750家新店,集团的门店总数将在2024年底超过10,000家。

走向全球

过去十年,Jollibee的国际版图扩大了近六倍。

Tanmantiong还寄希望于Smashburger的增长,该品牌旨在与麦当劳等汉堡连锁店在美国和海外竞争。Jollibee在2010年至2018年间分阶段收购了这家位于丹佛的汉堡连锁店,投资总额为2.35亿美元,但疫情的冲击迫使该品牌缩减规模。目前该连锁店有236家门店,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低于六年前的340家。

Tanmantiong表示,Jollibee的多品牌策略使其能够渗透新市场。例如,该集团尚未在中国大陆开设Jollibee旗舰品牌,但它在中国大陆拥有并运营465家Yonghe King中餐连锁店,后者于2004年以2250万美元收购。2023年,该品牌在大陆的系统销售额较上一年增长了四分之一,达到227亿比索。

“家族成员接任并非必须。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经理团队。”

Jollibee Foods的投资组合包括菲中式快餐连锁店Chowking。该集团还拥有Burger King在菲律宾的特许经营权。

此外,集团品牌之间的交叉销售机会也在增加。Tanmantiong表示,部分美国的Jollibee餐厅最近部署了Botrista的饮料机,饮料销售因此至少增加了30%。他计划将这一饮料机推广到更多门店,并指出饮料的利润率远高于快餐。

Jollibee还可以从Tan Caktiong的投资组合中挖掘更多协同效应。今年6月,Jollibee Foods的首个多品牌餐饮模式在Laguna省的DoubleDragon购物中心开业,顾客可以在一个柜台点餐,选择来自该集团的Jollibee、Mang Inasal、中餐Chowking和披萨店Greenwich的菜品,所有食物都在一个公共厨房内准备。Tan Caktiong通过电子邮件表示:“DoubleDragon在房地产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为Jollibee集团的餐饮品牌提供了优质的地理位置,提高了知名度、客流量和增长潜力,同时减少了运营成本。”

Tanmantiong正准备实现他雄心勃勃的目标——在十年内让Jollibee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五大快餐连锁品牌之一。尽管具体时间尚未确定,但他正考虑在美国上市,效仿其他亚洲餐饮运营商,如亿万富翁夫妇张勇和舒萍的火锅连锁品牌海底捞的国际子公司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该公司已在纳斯达克和香港双重上市。他说:“我们希望能从华尔街获得更好的估值。”

除了两位兄弟,其他家族成员的参与也让人觉得Jollibee是一家家族企业。最小的弟弟Joseph Tanbuntiong是菲律宾的负责人,而Tony Tan Caktiong的儿子Carl则负责中国的扩展业务。但Tanmantiong澄清说,在继任问题上,“家族成员接任并非必须。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经理团队。”

最近,兄弟俩还为团队增添了多位战略性成员,包括三位星巴克的资深人士。展望未来,Tan Caktiong对他们向咖啡巨头发起的新一轮挑战充满信心:“咖啡和饮料板块将成为Jollibee集团非常重要的增长来源。”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孙荣淑:生命科学的杰出探索者

孙荣淑教授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生命科学家,以其在蛋白质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而广受赞誉。她的学术生涯充满了创新和领导力,对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孙荣淑教授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她在蛋白质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 早年生活与教育 孙荣淑教授出生在一个科学家家庭,自幼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她在韩国攻读生物学学士学位,并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生命科学作为专业。她的早期教育为她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蛋白质研究与突破 孙荣淑教授在蛋白质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她的研究涵盖了蛋白质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蛋白质质谱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开发了创新的技术和方法,有助于揭示蛋白质在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她的工作不仅提高了韩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地位,还为全球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 教育与科研传承 孙荣淑教授一直热衷于科学教育和知识传承。她担任大学教职,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传递自己的生命科学知识和实验经验。她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为培养更多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政策与创新 孙荣淑教授积极参与韩国的科研政策制定和科技创新工作。她在政府和科技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为韩国的科研和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专业建议。她的领导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推动韩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国际科研合作。 奖项与荣誉 孙荣淑教授的卓越贡献赢得了多项国际性科学奖项和荣誉。她被授予了多个著名奖项,以表彰她在蛋白质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这些奖项和荣誉证明了她在科学界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也为她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高度的认可。 孙荣淑教授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她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和领导力不断推动着科学的进展。她的蛋白质研究为揭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机制提供了关键性的数据和见解,为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她的科研传承工作为培养了更多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动了韩国在科学领域的进步。孙荣淑教授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创新精神为韩国的科技产业和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推动科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她的故事是科学研究和科研政策的典范,激励着年轻一代的科学家,追求卓越,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

Neelesh B. Mehta:通信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与创新者

Neelesh B. Mehta(尼利什·B·梅赫塔)教授是一位备受推崇的通信领域科学家和创新者,他的杰出贡献为无线通信和网络技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他在学术研究、教育和工业界的领导地位使他成为了通信领域的重要人物。本文将深入探讨Neelesh B. Mehta教授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他在通信领域的重要贡献。 早年生活与教育 Neelesh B. Mehta教授生于印度,他自幼就对科学和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他在一所著名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并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通信工程作为专业。他的早期教育为他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领域研究与突破 Neelesh B....

李嘉诚旗下基金掘金东南亚

香港亿万富翁李嘉诚的私人投资部门Horizons Ventures的联合创始人表示,该公司正通过加强东南亚交易来分散其以美国为中心的投资组合,同时瞄准日本的“以女性为中心”的投资。 Horizons Ventures正在将业务拓展至新加坡,该公司已在当地设立了首个海外办事处。 Horizons Ventures在 17 个国家/地区拥有 140 多项活跃投资,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投资在美国。但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集团已于早些时候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增强了其在东南亚的业务。 “我们已经以不同的重点建立了东南亚集群:我们想看看我们能否快速将大量新技术引入现有制造商,”该基金的联合创始人、李嘉诚的长期商业伙伴周凯旋 (Solina...

20年创业5次,杜国楹究竟是营销鬼才还是忽悠大王?

教师出身的他白手起家,先后打造了多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他是营销界的神话。但他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他有着怎样的创业人生呢? 其实大家可能会对杜国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只要提到他的产品,如“背背佳”、“好记星”、“8848手机”等等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可以说成为了几代人的记忆,而杜国楹的创业历程也很有意思。 其实杜国楹的出身并不好,1973年他出生在河南周口市西华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境也并不富裕,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 于1992年顺利从学校毕业,这时的杜国楹年仅19岁。其实当时在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去当老师是一个特别稳定的工作,很多人都羡慕,甚至是求之不得。 辞职创业但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的是,杜国楹仅仅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两年,便辞去了这份工作,转身下海去创业了。 这几乎让他周围的所有人都震惊了,在旁人看来这样一个铁饭碗比起前途未知的创业要好得多。 但21岁的杜国楹认为,如今的日子只够温饱,他不想再过着如此平淡的生活,他想要过上富裕的生活。就这样,杜国楹开始走出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机遇。 杜国楹做好了面对离开安逸生活的准备,他选择了从最底层做起。很多脏活累活他都干过。 从一个小小的柜员到外派去送货,再到被领导派遣去天津开发市场,这些升职的过程是他一步一步用辛勤付出才做到的。 当时由于外派人数并不多,担子都落在了杜国楹一个人身上,每天杜国楹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把这个天津市场开发出来,做大做强。 尽管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事情上,但是开发进行得并不顺利,相比较于他的预期而言,开发区的销量增长微乎其微,没有太多的成效。 这让原本信心满满的杜国楹开始反思自己,要怎样才能扩大销量呢?这个经历也为他日后的创业积攒了经验。 让他知道了一昧的埋头苦干是没有用的,真正要做好产品,还得拥有独特的眼力,掌握风向才是掌握了王道。 “广告营销”,销售神话在他独到的眼光下,他发现广告对于一个产品的重要性,广告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知名度上去了,销量自然也水涨船高。 就这样,在杜国楹的劝说下,老板同意了他,做广告来推销产品的方案。这样的奇招让杜国楹所负责的天津市场销售额一骑绝尘。 在当时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成为了公司里全国区域的销售冠军,各个分公司争相学习。 杜国楹并没有止步于销售冠军,没多久他离开了这个公司,在新公司了解到了一款最新的矫正形体的产品以后,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发现这里头的巨大商机。 这时的他对于公司运作、销售经营这方面的手段可以说已经趋于成熟了。杜国楹再次选择跳槽,但这一次,他自立门户,与知名大学的教授联合开发了“背背佳”。 “背背佳”一上市就获得了很好的销量,创造了3个月突破3000万的成绩,这给予了杜国楹极大的自信心。 尝到甜头的杜国楹加大了推广力度和产品投入,在1998年创下了高达4.5亿的销售神话。 这一年,杜国楹才仅仅25岁,凭借“背背佳”的成功,他一举成为了当时中国经商者中最年轻的亿万富豪。 “从头再来”可是在这次成功以后没过多久,杜国楹因为这次的成功而开始骄傲,他抱着轻视的态度做出了不慎的投资,让他从原本的高位上狠狠的摔了下来。 连续两个项目的接连失败让他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不仅赔光了所有的钱,身上还背负着4600万的巨额债务。 这让原本以为营销可以改变一切的他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认知,端正自己的态度,想方设法地去解决债务问题。 巨大的落差让杜国楹很不适应,在还债的那段时间里,无数个夜晚他都痛苦至极。后来想通了的他开始为自己的还债做出一个计划。 凭借当时的情况他是不可能一次性将这些欠款还清的,于是他选择制定了每个月的还款目标。 这既保证了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向各位债主证明了自己的诚信和决心。在那些失眠的晚上,他就会去想怎样赚更多的钱来早日还清债务。 转变观念,营销鬼才还是忽悠大王?在有了这次投资失败的经验以后,杜国楹再次带领团队开始创业。经过长期的研究调查,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学习机“好记星”。 他采用了双管齐下的方式,一边改变传统的方式转而使用整版广告;另一方面,有了推广就需要一个能让大众购买到的渠道,杜国楹这次想到了新华书店。 这个几乎普及了每个地区的销售渠道,这个渠道的创新十分大胆。凭借着“好记星”杜国楹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此后他不断地跨界创新,做出了“E人E本”、“8848”等这些家喻户晓的品牌,这些产品的销售额一个比一个要高。 在这个过程里,杜国楹也认清了营销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外壳,真正重要的内核是要有一个好的产品才能打动消费者。 在2014年时,杜国楹再次跨界投资了茶叶,创立了“小罐茶”,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杜国楹笑谈道:“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创业’了。” 他突破原本中国传统茶产业的销售方式。不仅仅要卖茶,还要让消费者用最方便的方式品茶。 他请来8位制茶大师讲述制茶故事,让茶的故事有了更广泛的普及,让大家开始不仅仅普通的泡一杯茶喝,也开始琢磨着喝好茶。 让“小罐茶”等于好茶这个概念深深留在消费者心里。而确实杜国楹将“小罐茶”经营得很好,消费者品尝过后一致给出了好评。 经历风雨,杜国楹也迎来了自己的彩虹。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其实大部分时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在这一次次跌倒又重新站起来的过程中拉开的。 很多人在失败以后就不愿意再次去尝试,其实挫折是给予我们的一个锻炼和反思的机会,只有知道哪里错了,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杜国楹显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创业人生中,他明确地对自己有一个认知,他懂得合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自己创造价值。 同样,他也知道怎样处理自己的不足,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商人。他用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创造来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