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中国渴望对全球金属价格有更大的发言权

Date:

中国正在寻求对其生产和消费的大量工业金属的定价施加更大的影响。

官员们一直在试图吸引外国公司在上海的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此举最终可能会分裂全球市场。

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购买了世界各地的采矿资产,以确保工业化所需的金属,最近又为了实现其碳排放目标,现在中国希望在如何确定金属价格方面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另请参阅: 东盟寻求结束缅甸战争,迅速就中国海达成协议

但它已经失去了金属期货交易的市场份额,需要说服国际投资者使用 上海期货交易所 (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 ShFE),根据对 10 多位直接了解 ShFE 计划的经纪人、交易员、分析师、风险管理者和顾问的采访。

如果成功,这一推动将有助于赋予上海合同的基准地位,并颠覆自 1877 年以来实施的工业金属参考价格体系。 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 在伦敦的一家帽子店楼上开始了生活。

上海期货交易所基准将消除中国公司将其实物合约与 LME 价格挂钩的需要,并导致外国人在 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以影响其合约的参考价格,从而将市场摇摆从西方转移到中国。

两名知情人士表示,在最近的会议上,该交易所告诉业内人士,该计划是其议程的重中之重,可能很快就会到位,但它没有讨论截止日期。

上海期货交易所没有回应置评请求,也没有回应有关时间表、可用于该项目投资的金额、面临的挑战或如何衡量成功的问题。

然而,官方媒体在 6 月报道称,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表示:“只有通过开放,我们才能吸引外国投资者,参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价格制定过程,从而增强价格影响力。

Wang 补充说,跨境交付能力是 ShFE 在吸引全球参与方面将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

规划在中国境外储存金属的仓库

作为关键的一步,该交易所一直在寻求在中国境外设立仓库,以储存为2020 年在其国际能源交易所 (INE) 上为外国人推出的铜合同交付的金属。

另外两位直接知情人士表示,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告诉行业利益相关者,它打算很快扩展到国际金属储存领域,以竞标与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全球网络竞争,该网络由450多个注册仓库组成,这些仓库拥有数千吨铝、铜和其他金属。

“他们(上海期货交易所)有一个计划,他们要出来了,他们将列出中国以外的仓库,……政府希望这种情况发生,“一位熟悉该交易所想法的消息人士说。

虽然金属行业自去年以来就知道 ShFE 计划从新加坡开始在海外设立仓库,但其对外国公司的最新评论表明,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未来。

“人们想要使用的真实价格需要世界各地的仓库库存,”一家了解 ShFE 计划咨询公司的消息人士说。

仓储消息人士称,一旦上海期货交易所决定在中国境外提供金属储存,仓库注册过程将需要数周甚至数天的时间,因为金属流量量很大的港口已经存在设施。

只要位于自由贸易区,ShFE 就不需要监管部门批准可以存储其合同规定的金属交付物的仓库,因此金属可以免税存储,直到交付给客户。

新加坡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它已经是 LME 仓库的所在地,这意味着监管框架已经存在。

所有接受路透社采访的人都要求不具名,因为他们与 ShFE 的对话是私人的。

上海青年联合会推动更多国际参与

上海交易所面临着对抗伦敦金属交易所的艰难道路,尽管中国消耗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铜、铝和锌供应,并生产了大量这些金属。

“任何想要实现国际化的交易所都将面临挑战……如果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定价中心,它将面临许多挑战和各种限制,“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表示。

最终,该交易所的目标是将铝、了解上海期货交易所计划的消息人士称,INE 上的锌、镍、铅和锡。这些金属已经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进行交易,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是全球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金属论坛,由香港交易及结算所(HKEx)拥有。

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对建筑、电力系统和电气产品至关重要的铜交易量已稳定在全球铜期货的 60% 左右。

但自 2015 年以来,ShFE 的国内市场已经输给了总部位于美国的 COMEX,后者隶属于 CME Group,去年 ShFE 占全球铜期货交易的 15% 左右,而 COMEX 的份额为 22%。在 2024 年的前 9 个月,ShFE 的 INE 铜期货交易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 43%。

“增加交易量的唯一方法是让国际社会更多地参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金属交易商说,并补充说中国政府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合同国际化项目的幕后推手。

负责监管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CSRC) 和中国内阁国务院没有回应路透社的问题。

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合作,扩大香港仓库

与此同时,LME 正在制定使用上海期货交易所价格上市新合约的计划,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批准将其金属仓储网络扩展至香港。

LME 在回应对其计划的置评请求时表示,它打算“通过在产品创新方面共同努力来加深我们与 ShFE 的合作,以更好地为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方面的国际参与者提供服务”。

ShFE 的雄心壮志由来已久。当香港交易所在 2012 年收购伦敦交易所并计划通过将 LME 仓储扩展到中国来大幅增加收入时,上海期货交易所告诉地方当局,它可以模仿 LME 的网络,让中国在全球金属市场上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这种影响将部分来自更多在 ShFE 进行交易的外国人必须持有人民币账户,这将推动北京获得其货币全球接受的目标。上海期货交易所及其 INE 平台上的合约以人民币定价。

“10 多年来,ShFE 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Amalgamated Metal Trading 的研究主管 Dan Smith 说。

“最大的挑战是人民币兑换美元仍然受到限制。”

中国的货币兑换管制限制了公司在任何时候可以带出该国的资金数量,部分是控制货币波动的措施,对外国投资者具有潜在的威慑力。

消息人士还提到,担心中国当局旨在引导大宗商品市场和政府市场干预的政策,例如保证金要求——现金或抵押品清算所的存款需要弥补潜在的损失。

“他们不喜欢波动。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在一夜之间将交易费用和保证金提高一倍、三倍。这让人们感到紧张,“一家专注于资源的基金的一位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说。

  • 路透社由 Jim Pollard 补充编辑

另请参阅:

上海交易所关注镍期货,可能与 LME 竞争

俄罗斯矿业巨头 Nornickel 与中国铜业“进行冶炼厂谈判”

俄罗斯希望增加对耗电印度的煤炭出口

中国 10 亿吨煤炭扩建计划引发对甲烷的担忧

Nickel 的 $100k 空头挤压飙升导致交易暂停

汽车制造商面临金属成本飙升,俄罗斯供应面临风险

LME 镍价因俄罗斯供应担忧而飙升 30%,创纪录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飙升推高金属价格

液化天然气的碳足迹比煤炭大 33% – CC

吉姆·波拉德

Jim Pollard 是一名澳大利亚记者,自 1999 年以来一直驻泰国。他曾在悉尼、珀斯、伦敦和墨尔本的 News Ltd 报纸工作,然后在 90 年代后期穿越东南亚。他在 The Nation 担任高级编辑 17+ 年。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AI与AR赋能:开启视力康复新篇章

大家好,我是张昊天,未来视界的创始人。今天站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们的初衷。 几年前,我的母亲因为长期忽视眼部健康,视力逐渐下降,最终不得不接受一场复杂的视网膜修复手术。手术很成功,但她后悔没有在问题刚出现时及时采取行动。那时我意识到:视力健康问题其实可以被早发现、早干预,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缺少简单、高效的筛查手段。 这段经历让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科技的力量,为视力问题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提供一种更加便捷的解决方案?于是,我和我的团队开始了未来视界的研发之旅,希望用技术让更多人重回清晰的世界。 行业痛点:视力康复的三大难题 在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当前的视力健康领域存在着三大痛点: 首先就是筛查困难,现有视力检测设备昂贵、复杂,很多人直到视力严重受损才去就诊。 其次,现在的康复缺乏个性化,传统的视力矫正方法多为统一标准,无法针对每个人的视力问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最后,康复的依从性低,大部分康复训练枯燥乏味,患者难以坚持,影响效果。 这些问题催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结合AI和AR技术,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更有趣的视觉健康解决方案? 产品愿景:未来视界AI视觉康复系统 经过两年的潜心研发,我们推出了未来视界AI辅助智能视觉康复系统。这是一款集智能诊断、个性化康复方案和沉浸式训练体验于一体的全新产品,专为解决视力健康问题而设计。我们的目标是让视力受损者不再为复杂的诊断流程或枯燥的康复训练发愁,而是通过这个系统,享受一站式的全面服务。从早期筛查开始,系统能够精准捕捉患者的眼部健康状态,结合AI算法生成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通过增强现实(AR)的趣味化训练提升康复效果。这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次用科技改变视力康复方式的突破性尝试,旨在让每一位患者都能重回清晰的视界。 AI智能诊断:精准筛查,快速反馈 我们自主研发了一款便携式视觉检测设备,融合了高精度摄像头技术和先进的AI算法,为用户提供快速、精准的眼部数据采集。这款设备专为方便性和高效性设计,操作简单,无需繁琐的专业流程。用户只需佩戴设备几分钟,系统就能快速完成对眼部关键数据的全面采集,包括视网膜健康状态、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多项指标。 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会被即时上传到我们的AI分析平台,与内置的全球眼科数据库进行比对。借助深度学习技术,系统不仅能够准确识别潜在的健康风险,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独特情况生成一份详细的视觉健康报告,提供清晰易懂的解读。同时,系统会根据分析结果,定制个性化的诊断建议,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眼部健康状况,并为后续的康复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这款设备打破了传统诊断手段的局限,让高质量的视力检测变得更加便捷和普及。 个性化康复方案:为每个人量身定制 基于AI分析的诊断结果,系统会生成一个个性化康复计划,涵盖屈光矫正、眼部功能恢复以及视力增强训练等模块。无论是儿童的近视预防,还是成年人的术后康复,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AR沉浸式训练:让康复不再枯燥 我们还将增强现实(AR)技术融入康复训练,通过趣味化的游戏场景,提升患者的参与度和依从性。想象一下,通过佩戴AR设备,你可以在一个虚拟的森林里“射击”飞来的目标,同时完成视觉追踪训练。枯燥的康复瞬间变得生动有趣。 挑战与突破:从怀疑到信任 在项目初期,我们遇到了很多质疑:“AI诊断真的能替代传统检测吗?”“视觉训练的娱乐性会不会影响专业性?”面对这些声音,我们选择用事实说话。 我们与多家知名医院和科研机构合作,完成了数千例真实病例的测试,证明了系统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8%,并显著提高了康复依从性。尤其是在儿童近视防控领域,我们的方案让依从率从40%提升到了85%。 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历了许多难关,比如硬件研发成本高、数据模型训练耗时长。但当第一批用户告诉我们,“视力恢复的效果比预期好得多”,那一刻,我觉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未来,我们希望将未来视界打造成视觉健康领域的标杆: 未来,我们希望让产品更加小巧便携,价格也更实惠,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能轻松用得起。同时,我们也计划和更多国际眼科机构合作,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全球,让更多地方的视力健康问题得到解决。当然,技术上我们也不会停步,会继续优化AI和AR的能力,把现在的2D康复方案升级成全3D的沉浸式训练,让体验更有趣,效果更出色。这些目标,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拥有一个清晰的世界。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能在未来视界的帮助下,重新拥抱清晰的世界。 最后,我想说,未来视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它是一份使命。它承载着我们对科技和健康的信念,也承载着每一个用户对清晰世界的渴望。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视力健康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基本权利。让我们一起,用科技种下清晰的未来。 谢谢大家!

时尚与商业的力量夫妻档:Ong Beng Seng与Christina Ong

引言 Ong Beng Seng与Christina Ong是一对备受瞩目的夫妻档,他们以其在时尚、酒店业和娱乐业等领域的卓越成就而闻名。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在商业上蓬勃发展,还在社会和慈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对夫妻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商业和社会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Ong Beng Seng的早年生活与教育 Ong Beng Seng生于新加坡,他的创业之路始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他在新加坡接受了初期教育,后来前往英国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的教育背景为他的商业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Christina Ong的早年生活与教育 Christina...

菲律宾食品界之王:Carlos Chan与其Oishi帝国的传奇故事

当我们提到菲律宾的食品产业,Carlos Chan的名字是不可忽略的。他是Liwayway Holdings Company的创始人,也是Oishi品牌的灵魂人物。凭借出色的商业眼光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他成功地将一个小型家族企业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食品巨头。 Carlos Chan出生在一个商业世家,从小就对商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年间,他在家族企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商业理念。1970年代,Carlos Chan看到了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创立自己的食品公司——Liwayway Holdings Company,并推出了Oishi这一品牌。 Oishi凭借其独特的味道和高品质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Carlos Chan深知,在食品行业,品质和创新是关键。因此,他始终坚持产品的高品质,不断推出新的口味和系列,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他的领导下,Oishi逐渐成为了菲律宾乃至亚洲的知名品牌。 除了在产品上的创新,Carlos...

“广告大王”江南春:中国4亿城市人口有3亿在看,他的广告有多厉害

他从小就热爱读书,立志成为一名诗人,可惜的是进入大学后时代发生了巨变,他摇身一变成了商人,大二时在广告公司大展才华挣到了不少钱。 后来和同学一起创业开起了广告公司,不到十年时间就占据了上海大部分的市场。2003年,他正式创立分众传媒,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传媒之路,他就是“广告大王”江南春。 江南春1973年出生于上海,那个年代是属于诗歌的年代,顾城、海子等知名诗人的诗歌写进了不少少男少女的心,所以会写诗的男孩子在当时很受女孩子的欢迎,江南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的青年时代基本上都是在诗歌的陪伴下度过的,再加上他从小就热爱看书,家里的书更是多到数都数不清,到了高中更是对诗歌无法自拔,还自学了写诗,引得不少女生被他的才华所迷住。 考入大学同时,他的成绩也十分优秀,1991年成功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进入大学,这个充满书生气息的小伙子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再加上他成功担任了夏雨诗社的社长,将诗社领导的有声有色,写出的作品在学校更是被不少人赞赏,一时间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的风云人物。 1992年“下海”和“经商”成了时代热潮,大学生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江南春在学校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受欢迎了,从小到大就一直被人所仰望着,一下子却成了被漠视的那一个,他的心里自然有些不平衡。 可是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来是自己引以为傲的诗歌。让他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在一次舞会上,江南春想要邀请一个女生跳舞,为此多次强调自己的诗人身份,引发了女生的强烈不满,就说诗人和穷人有什么区别。 一时之间,让他愣在了原地,直到今天这句话也依然回荡在他的脑海里。 正是这句话让这个一直沉溺于自己的诗歌世界里的江南春醒悟了,以前总是以诗人身份自居实在是太骄傲自大了。 进入了社会这个身份根本不值得一提,反倒会因为自己的过分强调被他人所嘲笑。 好在诗人这个身份并不是徒有虚名,他的文笔和文学素养都是极高的。 接触广告行业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帮一家广告公司写了广告语就挣到了上千元,而之前自己呕心沥血所写的诗歌却只能得到30元的稿费。 所以他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于广告行业,在校期间就已经在一家广告公司任职,并用自己的才智为该公司创造了不少利润。 有能力的人大多不能完全满足于为他人打工。可不要觉得江南春就是一个只懂诗词歌赋的文人,对挣钱与创造更优质的生活不感兴趣。 从大学期间他为竞选学生会代表,能将自己的演讲稿一改再改,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想法”的文人。 虽然这时候的江南春作为学生,挣到的钱已经远远超过一些上班族了,可他还是不免有些别的想法。 自己的创意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企业单干,自己当老板,才最能发挥出全部的才能。 开始创业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整理思路,做市场调查,江南春将“自主创业”提上了日程。1993年,拉上了几个同学合伙,这位年轻人创办了永怡传播有限公司,并由自己担任总经理。 凭借着大学期间在学生会培养出的良好沟通能力,与之前在广告公司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江南春将公司打理得有声有色。 1995年大学毕业,在很多同龄人四处投简历,只为寻求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的时,江南春已经做到了年入百万。 华东师范大学里的风云榜上,始终有他的一席之地。毕业后他专心经营公司,不到十年时间就已经占据了上海百分之九十五的市场,年收入超过五千万元。 在外面他是个拥有无限前途的年轻企业家,可是他却不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只不过是跟着时代在走罢了,时代一变,可能随时就会被淘汰。 公司在平稳地运行中,在市场上也站稳了脚跟,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新的爆发点。当他看到陈天桥凭借着网游挤进了中国首富的行业,为此他感受颇深, 他发现陈天桥正是做着别人都不敢做的事情才获得了成功,所以他立即转变方向,走上了反。 创立“分众”2003年,他创立了分众传媒,选择了一条与时代相背离的路,也正式开启了属于他一个人的时代。 所谓的“分众”就是将人群细分,在别人都选择在上海徐家汇或者外滩这种人群聚集地投放广告,而他却将目光放到了电梯上。 与传统的媒体完全不一样,可能大家更多的关注点在地理位置好的地方,而不是人们每天都会去的地方。 上海作为中国的一座大都市,随处可见的电梯成为了江南春的战地,等电梯是个无聊且漫长的过程,看广告会成为人们在电梯里的唯一选择。 他将自己的所有积蓄投到了分众传媒,可以说他放弃了前十年的努力又重新开始,他每天都在加班,甚至还经常睡在公司里。 很多人不理解他,认为他已经是个年入千万的大老板了,为什么还要执着于一个完全没有尝试过的想法,甚至与传统背道而驰。 他觉得自己才刚刚30岁,如果不去尝试这个新的领域,可能以后等到中年的时候会后悔自己错失了这样一个好的机会,趁现在年轻还可以尽情挥霍,所以就此放手一搏。 仅仅两年的时候,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了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之后陆续收购多家公司,在各个领域都能够看到分众传媒的身影,现在它已经是中国广告界的领军者了。 江南春将自己的文学素养运用到广告中,成功开启了自己的广告生涯,成功实现了诗人到商人的华丽转变。 大学没毕业就自己当起了老板,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到十年就在上海市场站稳脚跟。 年轻的他丝毫没有因自己在广告行业所取得的成绩而自满,反而一直在广告行业不断探索和学习,像挖井人一样,不挖到水就会不停地挖,最终找到了广告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即使会有千般风险,却依然坚持做了下去,也因此迎来了属于他的广告时代。现在的江南春依然在用心做出更好的广告,期待他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