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印度疫苗亿万富翁 Scion 将购买宝莱坞工作室的股份

Date:

由印度疫苗亿万富翁赛勒斯·普纳瓦拉 (Cyrus Poonawalla) 的儿子、商人 Adar Poonawalla 领导的 Serene Productions 已同意投资 100 亿卢比(1.18 亿美元)收购宝莱坞电影制作商 Dharma Productions 50% 的股份。

该交易对工作室进行了估值,该工作室是名人脱口秀节目《Koffee and Karan》和宝莱坞电影的制片人,如浪漫喜剧《Rocky Aur Rani Ki Prem Kahani》和奇幻动作片《Brahmāstra: Part One–Shiva》,对 Dharma Productions 的估值为 200 亿卢比。

根据周一发布的一份声明,交易完成后,已故创立 Dharma 的 Yash Johar 的儿子 Karan Johar 将保留 50% 的股份。

“我很高兴有机会与我的朋友 Karan Johar 一起与我们国家最具标志性的制作公司之一合作,”Adar Poonawalla 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建立和发展佛法,并攀登更高的高度。”

此前有报道称,Dharma Productions 正在与亿万富翁拥有的其他公司进行谈判,例如 Sanjiv Goenka 的 Saregama 和 Mukesh Ambani 的 Reliance Industries。

Dharma Productions 是印度领先的电影制作公司之一,在其四十年的历史中在印度和海外制作了众多电影。2018 年,该工作室成立了制作纪录片和故事片的 Dharmatic Entertainment,开始创建用于在线流媒体的数字内容。

Adar Poonawalla 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制造商印度血清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由他的父亲 Cyrus 于 1966 年创立,据称,他的净资产为 243 亿美元 福布斯 实时数据。血清研究所总部位于浦那(孟买东南约 150 公里),每年生产超过 15 亿剂各种疫苗,包括麻疹、脊髓灰质炎和流感疫苗。在大流行最严重的时候,该公司投资了 8 亿美元建造了一家新工厂,用于生产 Covid-19 疫苗。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本杰明·蒂(Benjamin Tee) —— 电子皮肤科技的奇才

本杰明·蒂(Benjamin Tee)是一位备受瞩目的电子皮肤科技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以其在柔性电子、电子皮肤和仿生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广受赞誉。本文将深入介绍本杰明·蒂的生平、科研成就,以及他在电子皮肤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前景。 早年生活和教育 本杰明·蒂出生在新加坡,从小就表现出对科学和技术的浓厚兴趣。他的早期教育为他未来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在新加坡攻读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专注于柔性电子和电子皮肤技术的研究。他的学术生涯使他深入了解了电子工程和材料科学的前沿领域。 电子皮肤技术的创新者 本杰明·蒂以在电子皮肤技术领域的研究而闻名。电子皮肤是一种具有柔性和伸缩性的电子器件,可以模仿人类皮肤的感知和交互能力。他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开发先进的电子皮肤材料和技术,使之能够感知温度、压力、湿度等外部环境因素,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他的工作为医疗、健康监测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有望改善人类生活和医疗保健。 柔性电子技术的先驱 除了在电子皮肤领域的研究,本杰明·蒂还在柔性电子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柔性电子是一门研究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他的研究关注柔性电子器件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旨在实现高性能、可穿戴和可伸缩的电子产品。他的工作为电子设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有助于打造更智能、便捷和舒适的科技产品。 仿生技术的推动者 本杰明·蒂一直积极推动仿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仿生技术是一门模仿生物系统和生物结构的科学,旨在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解决工程和科技问题。他的研究关注电子皮肤和仿生传感器的结合,将生物感知能力融入到电子设备中。他的工作为仿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解决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和机器人等领域的挑战。 国际合作与领导 本杰明·蒂一直积极推动国际科研合作。他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共同解决电子皮肤科技和柔性电子技术领域的挑战,促进了国际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分享。他还在国际学术界担任重要职务,积极促进科学研究和工程创新的国际合作。 奖项和荣誉 本杰明·蒂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多项国际性科学和工程奖项和荣誉。他被授予了多个著名奖项,以表彰他在电子皮肤科技和柔性电子技术领域的杰出成就。他的奖项和荣誉证明了他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高度的认可。 教育与科研传承 本杰明·蒂一直致力于教育工作和科研传承。他担任大学教职,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传授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工程知识。他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电子皮肤科技和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为科技领域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助力未来的科研发展。 社会责任与科技创新 本杰明·蒂也以他在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而闻名。他积极参与科技创业和科技普及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科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本杰明·蒂的故事是电子皮肤科技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以自己的科研工作和领导力激励着我们。他通过在电子皮肤、柔性电子和仿生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为科技界和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应用前景,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他的国际影响力和科研传承工作为电子皮肤科技和柔性电子技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医疗保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杰明·蒂将永远被认为是电子皮肤科技领域的杰出代表和领袖。他的贡献将继续推动电子皮肤科技和柔性电子技术领域的前进,为科技创新和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潘清山南:越南的音乐才子与文化传承者

潘清山南(Phan Thanh Sơn Nam)是越南备受尊敬的音乐家和文化传承者,以其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而广受赞誉。他的音乐才华和对越南传统音乐的热爱使他成为了越南文化的珍贵宝藏。本文将深入探讨潘清山南的生平、音乐成就以及他在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重要角色。 早年生活与音乐之路 潘清山南出生在越南,从小就展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他的音乐之路始于童年,受到了家庭和社区的音乐影响。在他的祖父母和父母的引导下,他开始学习越南传统音乐和民间乐器的演奏。这段童年时光培养了他对越南音乐传统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传统音乐的守护者 潘清山南以其对越南传统音乐的热情和奉献精神而闻名。他是越南古典音乐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之一,致力于传承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音乐表演和教育工作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越南传统音乐的美妙之处。 音乐教育与传授 潘清山南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他在越南各地举办音乐工作坊和讲座,传授越南传统音乐的知识和技巧。他的学生包括了许多年轻的音乐家和艺术家,他们在他的指导下继续传承和发展越南音乐传统。 跨文化音乐交流 潘清山南不仅在越南推广传统音乐,还积极参与国际音乐交流。他与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合作,将越南音乐融入到国际音乐舞台。他的音乐作品深受国际观众的欢迎,为越南文化在全球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音乐作品与成就 潘清山南的音乐作品包括了越南传统音乐的经典演奏和原创作品。他的表演充满激情和深度,展现了越南音乐的独特之美。他曾多次获得音乐奖项,为越南音乐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杰出贡献。 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潘清山南的音乐表演和教育工作不仅在音乐界有影响力,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音乐传承和教育帮助年轻一代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同时也为越南文化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贡献。 潘清山南是一位杰出的越南音乐家和文化传承者,他的音乐才华和对越南传统音乐的奉献精神为越南文化传承和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音乐作品和教育工作不仅为越南音乐界带来了荣誉,也为国际音乐舞台增添了越南音乐的独特声音。潘清山南的故事激励着年轻一代的音乐家和文化传承者,继续传承和发展越南传统音乐的美丽传统。

统一创始人高清愿:13岁辍学务工,摸爬滚打40年建千亿食品帝国

他是国立中山大学名誉管理学博士,但却13岁就因为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他在事业发展正旺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创业,他被称为台湾省的松下幸之助。 他就是创立了统一“王国”的台湾省企业家高清愿。 高清愿,祖籍福建漳州,1929年5月24日,出生在台湾省台南市学甲区乡下的一个贫困家庭中。他的父亲平时以贩牛为生,可收入也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但家有顶梁柱,日子总归还有盼头。只是天不遂人愿,在高清愿13岁那年,他的父亲因为劳累过度在患上肺结核不久后便去世了。 父亲去世后,本就没什么积蓄的家日子马上就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母亲是个家庭主妇,照顾起家来得心应手。但几乎从未出去接触过社会,也不曾有什么一技之长。基于这个原因,母亲根本找不到工作。 眼看着家里马上就揭不开锅,高清愿在勉强读完小学六年级后就放弃了继续上学。 当时只有13岁的高清愿人小力气小,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里常常是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 饿得没法的高清愿只能跑到别人刚收过的红薯地里找一些残羹碎块带回家和母亲维持生命。 进入社会这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高清愿决定去市区打工糊口。 就这样高清愿和母亲带着家里唯一的家当来到了市区。后来在舅舅的介绍下,高清愿在一家草鞋店当起了学徒,月薪仅15元。 这种学徒生活持续了大概三年,后来16岁的高清愿去了吴修齐、吴尊贤两兄弟合伙创办的布行当起了学徒。也就是从这儿开始,高清愿家的日子开始慢慢好了起来。 当学徒做的都是最基层的工作,细碎且繁重。高清愿每天过得都很辛苦,但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从不喊累,每天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除此之外,高清愿还在工作中学会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这为他之后在管理岗的优秀工作表现奠定了基础。 遇见“伯乐”高清愿的勤奋和努力被吴修齐看在了眼里,他决定提拔这个努力的年轻人。 于是,吴修齐开始将高清愿带在身边。他不仅教给了高清愿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还传授给了他很多作为领导该如何管理下属的经验。 高清愿在成功后依旧十分感激吴修齐,他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说:“我没有吴修齐就没有今天,也没有这个公司。” 1947年,18岁的高清愿在吴修齐的任命下接过了布行在台湾省的业务。 1954年,吴家兄弟又创办了台南纺织。 毫无疑问,作为公司的元老之一的高清愿,凭借对公司做出的贡献和优秀的工作能力,成为了台南纺织公司的第一任业务经理。 开始创业1967年已经38岁的高清愿,决定离开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纺织行业,独自创业。 创业初期,高清愿选择与日本最大的面粉厂日清制粉合作。 1969年5月1日,高清愿成立了畜牧试验场,“统一牌饲料”也随之上市。紧接着“统一牌面粉”上市。从饲料到面粉,高清愿的生意越做越大。 但他并不满足,因为这一切离他心中的“统一”大业还相差甚远。他的目标是争取每一年都能够增设一个新工厂、引进一种新产品,而且每种产品都是冲着市场第一前进的。 后来,高清愿抓住时机,将日本的快餐面引入了台湾省。快餐面一经上市便迅速获得了人们的喜爱,销量月月都有新突破。 但高清远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他主张进行产品多元化、多角化的经营模式。于是高清愿的生意延伸到了乳品、饮料、罐头……,总而言之只要是与食品有关的他都有涉。 正是因为高清愿的用心经营,在统一成立第七年,就超过了当时食品届的老大——味全食品。 一跃成为台湾省营收排名十七的制造业,至此高清愿算是真正稳固了统一在食品制造业的地位。 统一食品1978年,由统一企业及统一产品经销商共同组成的“统一超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高清愿担任董事长。 1979年,统一正式跨入便利商店新领域。 统一成立的第一个十年是辉煌无比的,到了第二个十年统一遇到了瓶颈期。 经过思考以及亲自去欧洲实地考察,高清愿发现想要生意长盛不衰一定要掌握流通产业。只有这样,产品才能更好地流通到客户手中。 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改变,1986年统一集团已经拥有了100家店铺。 1987年,统一始与著名的零售连锁企业——家乐福合作。直到今天,还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1991年,台湾省当局发布新政,允许大企业到大陆投资。高清愿经过一年的准备,在第二年就派了166名统一员工前往内地设厂。 截至2013年,除西藏、青海外,统一集团所建的工厂遍布了大陆各省市区。 1998年3月,在台北市北区最繁华的天母西路,第一家统一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开张了。 到了1999年,统一集团已经拥有了42家子公司。此外,由统一集团控股20%以上的企业,年营业总额达近1384亿元新台币。 时至今日统一集团依旧立于食品加工业的不败之地。 当然高清愿能够将统一集团经营得如此好,也得益于他倡导的“三好一公道”的经营理念。三好为服务好、信用好、品质好,一公道为价格公道。 在研发统一系列泡面时,就曾有员工向高清愿提议到用低价油来降低成本,高清愿听后十分生气的驳回了这个提议并说到:“这泡面是要卖给人吃的,做食品生意不能乱来。” 正是因为这种良心经营,不仅使统一集团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支持,也让统一集团平安度过了当时在台湾省爆发的食安风暴。 自从创办了统一集团,高清愿的心愿就是要做出中国人的味道。砥砺前行几十年,高清愿用实际行动完成了他的心愿。 2016年3月,高清愿逝世,享年88岁。 他13岁便尝尽人间风霜,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他从学徒到总经理再到董事长,从纺织业再到食品加工业,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每一步都算数。 他的远见改变了台湾省人的消费习惯,也给所有能接触到统一食品的消费者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高清愿也可以称之为食品加工业领军人物,而他创办的统一牌食品也惊艳了一个时代。

中国台湾小伙徐乘到大陆创业,坚持14年创办徐福记,一颗糖果做到百亿身家

从走街串巷卖糖果的糖果小店,到年销售额高达60亿的上市企业徐福记;从在台湾历时14年成为岛内金字招牌,到一跃进入大陆27年成为国内第一糖果品牌。 创始人徐乘从无名小辈到身价上亿,跻身台湾富豪榜第25位。徐乘是如何带领徐氏四兄弟创立糖果王国徐福记的呢? 讲述原创商业创始人故事,传播商业智慧。 创业初期徐福记是由徐家四兄弟徐镨、徐乘、徐沆、徐梗于1978年共同创立。当时四兄弟就立志要做生意,想要一起干一番事业。 他们走访市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一颗糖果上,没想到这颗糖果后来真的让徐氏四兄弟身价翻了好几百倍,家族身价高达上千亿。 创业前期很艰难,生意不好做,徐家兄弟就开始走街串巷叫卖糖果。糖果零售店也看不上小商家,不给四兄弟好脸色,四兄弟就免费给糖果店老板送货,帮老板干活,维系关系,老板们纷纷夸赞四兄弟。 就这样,徐家兄弟以及他们的徐记糖果在糖果店老板们心中的好口碑建立起来了,有时遇到客人,也会介绍介绍。 坚持叫卖糖果14年,徐记糖果在岛内的口碑越来越好,慢慢成为了台湾的金字招牌。 不料想,由于原材料成本升高,盈利大不如从前,工人们也越来越不好找,眼看糖果生意前路漫漫坎坷重重,可把四兄弟愁坏了。 改革开放初期,到国内市场抢占先机刚好赶上1978年改革开放,国家在沿海大力发展经济,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国家对企业的扶持政策给予大力支持。 徐乘就带领四兄弟来大陆发展,抢占先机。 此时糖果市场竞争和品牌还处于空挡时期,开发较早的广东一直是零食业者的聚集之地,消费市场占有全国的一半,徐氏四兄弟看中了东莞,决定在东莞打拼糖“国”。 他们搭建厂房,招聘工人,并创立自己的品牌徐福记。因为兄弟虽然在台湾长大,但祖籍是福建的,所以他们就在原先的徐记中间加入了一个“福”字。 也预示着赢取福利,开业大吉。从此徐记改为徐福记。 创业之旅开启,可是创业之路并不好走,当时白兔奶糖小有名气,现在也是80/90后的回忆,要想超越大白兔的名气,不是那么容易。 徐福记虽是做糖果起家,但是如何在内地打响品牌,如何打造属于徐福记的风味糖果,是徐乘当时面临的棘手问题。 恰逢春节,糖果需求量上涨,借此机会,徐乘很快推出徐福记新年糖果系列,一上市便火遍大江南北。 他发现人们在春节消费糖果特别多,小孩都爱吃糖果,当时国内经济好转,到了过年这个全家团圆的的日子,大家也都不吝啬花钱,各家各户都少不了买一些糖果蜜饯。 于是他准确把握商机,以春节作为营销卖点,推出了徐福记新年糖果系列,可谓火遍家家户户。 徐福记还改用用新年红和新春对联的外包装,徐福记不仅销量大卖,而且还成为了新年必备品的标志之一。 当时市场普遍是软糖和奶糖,徐福记一口气推出几十种口味的糖果,冰糖、奶糖、什锦糖、花生糖…产品种类多样、质量一如既往,大受欢迎。 这让徐福记尝到了投入终端直接产生效益的甜头。 徐福记在营销策略上别具一格糖果的种类越来越多,成本不同价格也就不同,消费者的选择也有限制。于是,徐乘决定统一产品价格,即所有糖果一个价,喜欢什么就勾选什么。 这个策略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徐福记在国内糖果市场的销售额稳居第一。 人红是非多,物红冒牌多。自从徐福记的品牌打响,假冒仿劣产品也相继出现,很多仿冒商用徐福记的外包装做幌子,偷梁换柱,里面装上自己家的糖果,整个市场被扰乱,这让徐福记吃足了苦头。 徐乘后来想到一个解决办法:用“品牌专柜”的方式,在各大销售点用桶子装满散装糖果,配上徐福记专有的的logo,这样以来,消费者的权益和商家的权益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2000年起,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级大卖场纷纷进驻中国。徐福记当机立断,和各大卖场合作。 在卖场中建立专柜,通路打开了财路,除了大卖场跟进之外,徐福记还形成便利店、代理商等渠道,“糖果大王”的称号实至名归。 从西藏到广州的大卖场,都能看到我们的产品。”徐家四兄弟很自豪,有卖场的地方便有徐福记的身影。 2006年,徐福记在新加坡上市,市值达到26亿。 2008年,徐福记国内已拥有90多家销售分公司,销售专柜达5000多个,超过13500个终端零售点,员工也从1900名,急速扩张至一万多人,徐福记成为中国最大糖果和糖点企业之一。 徐福记迎来了又一次瓶颈。糖果产业属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层出不穷,老骨干固然重要,新生力量不可或缺,企业要想屹立不倒,必须要与时俱进。 新青年很多不愿意到这样的传统企业工作。吸引不到人才,缺少年轻人的创新大胆,导致徐福记的研发受限,未来岌岌可危。 徐乘发现雀巢当时在中国的市场渺小,但是雀巢的研发创新是赫赫有名的。于是,徐乘决定和雀巢合作。 一来徐福记可以帮助雀巢扩大中国市场,二来,雀巢也可以帮助徐福记跟随潮流,涌入鲜活的生命力。所以两者就达成了强强联合的决议。 2011年以来,徐福记每日产量高达1500吨,连续21年成为销量第一,年销60亿元。2019年,成为广东省企业500强,排名252,制造业100强,排名50。 2021年,登上艾媒金榜公布的《2021中国新春零食里暴利和品牌线上发展排行榜的的TOP10》,位于第六位。 徐乘作为国内糖果行业的领跑者,为人低调。做糖果40余年,扎根大陆27年,他坚持把糖果做强做大,不惧坎坷,踊跃创新,始终追求产品的质量和口碑,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2011就被发现其身家已高达14.1亿美元(近1000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