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IHH Healthcare 以 $891.4m 收购槟城港岛医院

Date:

专职记者

,

马来西亚



IHH Healthcare 的新闻照片

该集团目前在马来西亚经营着 18 家医院。

IHH Healthcare 已完成对槟城一家拥有 600 张床位的私立医院 Island Hospital 的收购,股权对价约为 $891.4m (RM3.9b)

此次收购将集团的业务扩展到马来西亚的 18 家医院,包括 11 家班台医院、4 家鹰阁医院、太子阁医疗中心和 Timberland 医疗中心。

作为整合的一部分,IHH Healthcare 计划在医院的土地储备内探索发展机会,以支持未来的增长并满足本地和国际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Island Hospital 拥有 9 个卓越中心和近 120 名专家。该设施的服务包括骨科、心脏病学、肿瘤学、胃肠病学和普通外科。

RM1 = 0.23 美元

加入
Healthcare Asia 杂志
社区

既然你在这里…

…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我们合作来宣传您的公司并与您的客户建立联系。我们的团队可以帮助您在本网站和印刷杂志上制作印刷和数字广告活动。

我们还可以为您组织一场现实生活或数字活动,并寻找思想领袖演讲者和行业领袖,他们可能是您的潜在合作伙伴,参加活动。我们还举办了一些奖励计划,让您有机会因您在一年中的成就而获得认可,您可以作为参与者或赞助商参加。

让我们通过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帮助您推动业务向前发展!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纳拉扬·摩西(N. R. Narayana Murthy):印度信息技术巨头的创业故事

纳拉扬·摩西,或称NRN,是印度信息技术领域的杰出企业家和慈善家,他以创立印度著名的信息技术公司Infosys而闻名于世。他的故事是印度科技产业的奇迹,也是一个激励世界各地创业者的灵感之源。 早年生活与教育 纳拉扬·摩西于1946年生于印度的马尼普尔邦,他的父母是教育家,注重教育和价值观的传承。他在本科阶段选择了工程学,获得了印度理工学院班加罗尔分校(IIT Bangalore)的学士学位。后来,他前往美国,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的硕士学位,为他日后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nfosys的创立与成长 1981年,纳拉扬·摩西和他的六位同事一起创立了Infosys,这是一家初创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他们创立公司的初衷是将印度建设成一个世界级的信息技术中心,提供高质量的IT服务。起初,公司面临着各种挑战,但他们坚持不懈,不断努力,致力于客户满意度和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Infosys迅速壮大,成为印度最大、最成功的信息技术公司之一。纳拉扬·摩西的领导力和愿景推动了公司的创新和国际竞争力,使其走向了国际舞台。Infosys不仅在印度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还为全球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领导力与价值观 纳拉扬·摩西的领导风格以诚实、透明和职业操守而著称。他一直强调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诚实、创新、尊重和公平。他的领导理念建立了Infosys的文化,也影响了整个印度信息技术行业。 慈善事业 除了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外,纳拉扬·摩西和他的家庭还非常关注慈善事业。他通过创建Infosys基金会和其他慈善机构来回馈社会,支持教育、卫生和社会发展项目。他相信教育的力量,努力提供机会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荣誉与奖项 纳拉扬·摩西的杰出贡献赢得了许多国际性奖项和荣誉。他被授予了印度国家科学院颁发的“印度民族之子”奖项,并获得了许多印度和国际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的故事不仅在商业界赢得了认可,也在社会和慈善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纳拉扬·摩西的故事是一个激励世界各地创业者和年轻人的鼓舞之源。他的坚韧、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成为了印度信息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同时他的慈善事业也为社会发展和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他的成功经验和价值观是一个典范,为追求卓越的人们提供了重要启示。纳拉扬·摩西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诚实和努力工作可以改变个人命运,也可以推动整个国家和行业的发展。

V. Narry Kim:韩国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和科学教育家

V. Narry Kim(金南理)教授是韩国备受尊敬的分子生物学家和科学教育家,以其在RNA生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广受赞誉。她的学术生涯充满了创新和领导力,对韩国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V. Narry Kim教授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她在RNA生物学和科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贡献。 早年生活与教育 V. Narry Kim教授生于韩国,自幼就表现出对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她在韩国攻读生物学学士学位,并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分子生物学作为专业。她的早期教育为她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NA生物学研究与突破 V....

汤臣少主汤珈铖,21岁继位拥有百亿身家,父亲去世没流一滴眼泪!

他是个把小说男主照进现实的名副其实的“霸道总裁”,出生豪门,但丝毫没有富二代身上的纨绔和挥金如土的通病。 他15岁就展露了惊人的商业天赋,第一次炒股三个月内就盈利40万,19岁被父亲推上了汤臣一品的执行董事,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处理公司的事情就游刃有余,之后更是大刀阔斧,把公司带上了一个新高度。 然而,他却在21岁时因父亲去世没有流过一滴泪而身陷舆论,他就是如今汤臣一品的执行董事,汤珈铖。 01汤臣一品“天子” 坐落在上海陆家嘴,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汤臣一品,最高售价达到过30万一平方米的房价。 这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作为汤臣集团旗下的房地产项目,汤臣一品为汤臣集团带来了巨大收益。据统计调查,截至2020年,汤成一品的总收入已确定约为7.094亿港元,占汤臣集团的经营收益总额的75.77%,而这一切都有着汤珈铖的身影。 不可否认汤臣一品乃至整个汤臣集团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创始人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旗下员工的努力,但是同样不能否认的是,若后来没有汤珈铖的带领,汤臣集团是否能达到如今的高峰,又会留下许多疑问。 1983年的香港正是飞速发展的时期,作为香港有名的富豪,汤君年早在1980年就已经创办了汤臣集团,事业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儿子汤珈铖出生了。 但在汤珈铖出生之前,汤君年就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叫汤子嘉,在1981年出生,只比汤珈铖大两岁,两兄弟都出生在父亲事业发展的高峰期,含着金钥匙长大,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但是和哥哥外向的性子不同,汤珈铖从小就因父母忙于工作,对他缺少陪伴,造成他的性格十分内向、怕生且不爱说话。 本来应该是喜欢在外面到处玩的年纪,他却喜欢整天闷在房间不出门,汤珈铖的哥哥汤子嘉,虽然比弟弟大了两岁,但是与弟弟反过的是,他很喜欢出去玩。 汤珈铖孤僻内向的性格在同龄人中显得非常不合群,小小年纪没有玩乐的兴趣,整天呆在家里,母亲徐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恰好,徐枫此时正是演艺圈里炙手可热的演员又是监制人,所以经常要出入各大剧组,而儿子汤珈铖这不符合年纪的行为,让她内心担忧不已。 于是徐枫就打算让儿子进演艺圈,她有信心把儿子打造成最红的演员,但是这一想法得到了汤君年的反对,汤君年坚决不让汤珈铖进入演艺圈,而是想让他从商,以后接自己的班,于是他就带着汤珈铖出席各种商会,学取经验。 后来把汤珈铖送到美国波士顿念书,期盼国外开放的思想和环境能够改变儿子的性格的同时也让他多学习商业知识,但是出国留学得汤珈铖并没有按照父母的美好意愿生活。 02被孤立到开始深造他的性格本来就内向不爱说话更不会与人打交道,在学校里他甚至没什么朋友。 加上语言的不通,很快,汤珈铖就被一众学生孤立了起来,可以说汤珈铖每天都活在痛苦的边缘。 十二岁出国留学,不过短短一年就被诊断为抑郁症,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汤珈铖每次和父母通话时都说自己很好,但是再怎么掩盖最后还是被父母发现了异样。 这时的徐枫后悔不已,她觉得当初就不应该送儿子来留学,于是,汤珈铖又被接回了家里,本以为回家的汤珈铖病情会有所好转,谁知最后越来越严重。 为了陪伴儿子,徐枫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带着儿子出国旅游,调养身心,体会到了各地风俗人情,结交了不少朋友的汤珈铖,病情终于有所好转。 后来他还表示,这段旅游经历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也让他重新认识了母亲,他很感谢母亲用独特的方式教会他与世界交流。 性格逐渐开朗起来的汤珈铖虽然并没有选择念书深造,但是却对商业金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他很喜欢看名人传记,徐枫为了满足儿子的爱好,就命人专门打了造一间教室供他学习,这段时间里汤珈铖疯狂汲取知识养分,他在书里认识了李嘉诚,一度奉他为自己的偶像。 03从富二代成为小股神而汤君年担心儿子整天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就把他叫到公司去。 在这里汤珈铖遇到不懂的商业问题就请教自己的父亲,也许是商业天赋初现端倪,没过多久,汤珈铖偶然接触到了股票。 此后每天都拿着和股票有关的书籍查看,徐枫见儿子兴趣浓厚就给了他100万让他试试,谁知汤珈铖投入一支股票后不出三个月就赚了40万,后来他看中的所有股票,基本上都能大涨。 从此年仅十五岁的汤珈铖被更多人熟知,在香港更是被称为小股神。 汤珈铖在商业上展露的天赋,让父亲汤君年引以为豪,此后更是手把手指导他,在父亲精心培育下的汤珈铖,处理起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得心应手。 2000年,汤珈铖17岁时就接管了两家上市公司,并且发展势头蒸蒸日上,18岁时,唐君年,把自己的股份给了汤珈铖,并让他担任公司的董事,之后凭借自己超凡的能力和独到的眼光,助力汤臣集团拿下好几个项目,后来的汤臣一品更是在此时建成。 可是,也就在这时,56岁的汤君年突发疾病,不幸离世,在父亲的葬礼上可以看到哥哥汤子嘉肿得似核桃的双眼,可以看到母亲悲怆哀莫的面容,当然也能看到某些假来吊唁之人的别有用心。 唯独看不到一个哭泣的悲伤的应该歇斯底里的汤珈铖,他冷静理智地处理葬礼上的各类事宜,所以他面无表情得好像没有一丝感情。 冷静理智到任何人看不到他平静的眼神下,早已蓄满哀伤的情绪,他并不是真的不难过,而是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被居心叵测之人看出,毕竟这个时候汤臣集团董事长离世,多第一把交椅虎视眈眈的人可不少。 所攘外必先安内,他必须让自己稳下来,父亲一生的心血绝不能毁在他手里。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葬礼结束后,藏在房间里的哭声压抑着多少对父亲离世的悲怆。 如今汤臣集团在汤珈铖的带领下,勇攀高峰,年年净利润持续增长,但是你敢想象吗?这样以为身家上百亿的总裁本裁,生活实在朴素。 勤俭到鞋子破了补一补再穿,还经常买打折的衣服,一生把小说男主照进现实的男人,活得辉煌又脱俗,在他身上看不到富二代的娇纵奢靡,看不到商人的狡猾,最主要他至今还未婚哦!

小米创始人雷军:自称“40岁一事无成”,为梦想创办小米

相信许多人印象中的雷军,是曾经的金山CEO,是天使投资人,是小米科技的创始人,是被人们调侃的“雷布斯”。但很少人了解到雷军是个学霸,知道他创业背后的故事。 如今的小米已经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市值达1000亿美元,他究竟是怎样成功创立小米这个继阿里、腾讯、百度之后的第四大互联网科技公司的? 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省仙桃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因为父母都是教师,对雷军的教育也是十分看重的,致力于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而雷军也不负众望,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在班级名列前茅。1984年考入了湖北省的仙桃中学的前身——沔阳中学,一直以自律著称的雷军,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规划。 1987年,18岁的雷军顺利从仙桃中学毕业,进入了武汉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继续读书深造。 考入武大以雷军的高考成绩,本可以去往清华北大的其中任意一所,但他觉得还是追求稳妥比较好,性格使然,雷军最终选择留在了武大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雷军就是因为对计算机的喜爱,才报考了这个专业。 当他进入大学正式开始上课后,发现计算机确实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雷军除了平时去教室上专业课之外,其他时间就呆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时候的互联网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状态,就算是武汉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电脑的数量还是供不应求,雷军为了能有更多的实操机会,只好每天在机房里守着一台电脑写程序。 有的时候也会发生抢不到电脑的情况,那么雷军就会在旁观看学习,如果有人遇到不懂的问题向他寻求帮助,他也会毫不犹豫为他人解答。 大学四年里为了更好的专注学习,雷军甚至比高中时期还要注重于时间的规划,他牺牲了午睡时间,只为在机房或者图书馆多学习一会,多弄懂一个问题。 就是凭借着这样自律的态度,雷军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修完了所有的学分,提前达到了毕业的标准,每年的奖学金评定名额里毫无疑问会有雷军的名字。 在剩下的大学两年里,雷军就根据市场行情,学着自己编写程序,很快他就成功编写出了第一套程序,并以50元成功交易,这也是雷军获得的第一桶金,虽然不多,但还是继续鞭策着他努力。 大四的时候,雷军与三两好友一拍即合,创办了一所主打仿制金山汉卡的公司,无奈由于经验不足,很快,三色公司就宣告解散。 1991年,雷军从武汉大学顺利毕业。但他并没有选择留在武汉工作,而是去了北京。 雷军刚开始在北京的工作岗位并不是从事互联网产品研发的工作,而是一个地方较为偏僻的研究所,与他的专业并不是很符合。 虽然工资待遇不错,但雷军总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他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获得更先进的行业信息,来到了大佬聚集地——北京中关村。也是在这个地方,他遇到了金山软件的创始人求伯君。 加入金山那是11月4日的下午,因为雷军听说有一个计算机的展览活动正在举办就来到了这个地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计算机展览会上商业大佬云集,雷军与求伯君相谈甚欢。 随后,雷军就在求伯君的邀请下加入了金山软件公司。那时候的金山才刚崭露头角,22岁的雷军也仅仅是金山公司的第六名员工。 但是由于他出色的能力和对时间的有效支配力,成为了大家眼中的“中关村劳模”,大家比较熟悉的办公软件WPS的开发应用也有雷军的参与,于是没过多久雷军就升了职,在公司有了更高的职位。 在其他的互联网大佬如马化腾、李彦宏还在社会底层打拼的时候,29岁的雷军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2002年,雷军以7500美元成功出售了自己创办的卓越网,在中国富豪榜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亿万富翁。 在这一行业中要想获得成功,除了有闯劲,还需要有经验。 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以微软公司为首的竞争与压制和盗版的销售困境,因此在2000年到2007年这七年时光里,雷军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破局的方法,加班到深夜对他来说是常有的事。 几经起落,金山公司终于迎来了香港联交所的挂牌,但最终成交额还是差强人意,因为互联网新秀如雨后春笋般都想要在市场分一杯羹,竞争非常大,对金山这种老牌公司自然是很不友好的。 在金山公司的16年里,雷军一步步从开发部经理到总经理再到总裁,带领公司成员顺利完成了公司的转型、上市工作。 可以说,38岁的雷军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但他仍然感到不满足,甚至是一度地怀疑自己,成名虽早,但没有达到一定预期的成功。于是,他做出了离开金山的决定。 离开金山,创办小米之后,雷军成为了一名天使投资人,投资了不同领域的三十多家公司,并且有着不错的收益。 在这段时间,雷军也在思考着接下来的路应该怎样走,可以说这是一个缓冲期。 2008年,他在个人博客上曾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就有谈到过关于他对未来互联网产业的思考。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雷军也想要创立出自己的智能手机公司。 2010年4月,雷军与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等志同道合的六人联合成立了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并与第二年正式公布属于他们的小米品牌手机。 如今的小米科技公司除了有小米系列,还有红米系列,甚至衍生出各种科技产品,如小米平板、笔记本、电视、路由器、扫地机器人。 雷军一直坚持“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箴言,他认为最好的营销离不开产品质量的保证,小米公司的发展理念就是尽力做到每一个米粉满意。 公司成立以来,大到产品研发,小到宣传图片,雷军都是亲力亲为。尽管每次新品发布会上,总有人会调侃雷军的不太流畅的普通话,甚至把他有一次说的英语“Are you ok”剪辑成了鬼畜视频,但无可否认的是雷军的负责任的态度。 如今的小米科技公司自2012年,全年销量719万台手机,2013年融资市值超过100亿美元,2017年净利润达53.6亿元以来。 小米上市在2018年5月3日这一天,小米公司正式提交了上市申请,市值达到了1000亿美金,雷军的身价也持续暴涨。 虽然在小米公司发展过程中,有遇到一些危机,但在雷军的带领下被一一化解。 雷军给创业者的忠告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小米成功的模式不可复制,但我们可以参考。雷军身上的那一股认真劲肯定会带着小米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