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溪)当TOPOSH的最新一季穿刺饰品系列在拉斯维加斯珠宝展上被欧美客商争相问询时,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全球穿刺饰品市场份额逐年扩大的大热品牌,起源于2006年一个姑娘在工厂里对海外订单的执着。作为青岛拓璞施饰品有限公司、青岛吉洛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青岛拓澳国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掌舵人,黄春梅带领企业在眉钉、鼻钉、脐环等细分领域深耕,如今已成为海外市场的重要力量——旗下6个自有品牌覆盖欧美日多国,跨境电商店铺跻身亚马逊同类前列,2019年全球销售额达600万美元,2020年电商业务占比突破50%,2024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2800万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贡献43%的营收。
近日,在2025年度亚洲杰出企业家颁奖典礼上,黄春梅作为唯一入选的饰品行业代表,斩获“2025年度亚洲杰出企业家”荣誉。《亚洲人物》借此机会对黄春梅女士进行了独家专访,试图还原一个中国创业者如何在欧美主导的穿刺饰品市场撕开缺口:当 “中国制造” 遭遇刻板印象,她凭什么让海外年轻人为 “中国设计” 买单?
柜台里的”刺头”:从跟单员到创业者
1984年6月出生于山东郓城的黄春梅,身上带着齐鲁大地特有的韧劲。与许多“科班出身”的企业家不同,黄春梅的职业生涯起点并非商学院的课堂,而是青岛港附近一间堆满样品的外贸办公室。2006 年,刚从英语专业毕业的黄春梅进入青岛一家外贸公司,开始从事穿刺工艺品出口工作——那是她第一次接触穿刺饰品行业,国内对穿刺饰品的认知还停留在 “小众、叛逆” 的层面,市场几乎为空白,而她所在的企业,不过是为海外品牌代工生产的 “链条末端”。彼时的欧美市场,在嬉皮文化影响下,穿刺饰品已形成稳定需求,但中国供应商多处于产业链底端,赚着微薄的加工费。黄春梅至今记得,订单上的鼻钉、脐环设计夸张,却透着强烈的个性,”我突然觉得,这不是简单的饰品,是一种文化符号。”正是这份对陌生领域的好奇,让她一头扎进了这个当时少有人问津的行业。跟单员的工作琐碎而繁重:核对订单、跟进生产、协调物流、处理客诉…… 2年时间里,她跑遍了青岛的港口、海关和原料市场,更练就了”看一眼样品就知道欧美客户喜好”的本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黄春梅所在的公司因订单断裂倒闭,许多同行转行,但一位美国客户的电话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你懂产品,也懂我们的需求,能不能继续供货?”带着这句嘱托,黄春梅用攒下的8万元积蓄,不久便创办了青岛尚卓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尚卓),从一个20平米的办公室起步,专做欧美市场的穿刺饰品批发。”当时办公室就在居民楼里,一张桌子、两部电话,我既是老板,也是打包员。”她笑着回忆,最初的业务很简单:从青岛周边工厂收来半成品,按客户要求加工后发往欧美。凭借对品质的执着,青岛尚卓迅速成长为中国北方面向欧美的第一大穿刺饰品供货商,单一SKU订单量最高达15万件。但黄春梅并不满足于“中间商”的角色。在此后的几年间,黄春梅接连创办了TOPOSH、BODYPUNK等多个大热品牌,不断拓展在饰品领域的品牌布局。“穿刺饰品是个性表达的载体,没有原创就没有灵魂。”黄春梅说。
黄春梅自创品牌TOPOSH的售货展柜
截至2024年,黄春梅已累计申请了数百项美术版权和商标,从”心形带钻L杆”到”闪电透明钻平底”,从”蜘蛛网拼环”到”蝴蝶花朵系列”,设计涵盖自然、哥特、科幻等多元风格。为了设计出符合欧美审美的产品,她带着团队通过参加JCK拉斯维加斯珠宝展、慕尼黑时尚配饰展等国际顶级展会捕捉潮流趋势,借助Instagram、Pinterest等社交媒体的大数据分析青年文化偏好,从柏林时装周的哥特风秀场到纽约潮玩展的街头文化,一点点捕捉灵感。每年旺季前三个月集中攻坚新品,连漫威、Hello Kitty等国际品牌都将授权产品交由其设计。
破局与攀登:从亚马逊店铺到全球品牌矩阵
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外贸进入 “换挡期”。黄春梅的企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岛尚卓的大客户订单量断崖式下跌,从十几万件锐减至几百件。在整理客户资料时,她注意到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小客户开始通过电商平台下单。”他们不是批发商,是在亚马逊、eBay上开店的个人卖家,要的货量小,但频次高、款式新。”这个发现让她彻夜难眠。当时,传统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普遍持观望态度,觉得 “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但黄春梅却看到了机会:“零售端能直接接触消费者,知道他们真正想要什么。” 她果断决定:从大批发转向小批发与跨境零售。
转型的第一步是入驻速卖通。2015年下半年,青岛尚卓的速卖通店铺上线,初期每天只有十几单,员工们都有些泄气。黄春梅却盯着后台数据分析:“美国中西部的订单多在晚上10点(北京时间)下单,说明是年轻人下班后购物,团队便调整客服排班,确保这个时段有专人对接;德国客户特别关注‘材质是否符合欧盟标准’,我们就在详情页附上检测报告。”她还发现,零售端的价格比批发高30%-50%,利润空间更大。2016年,黄春梅押下“重注”——进军亚马逊。这一次,她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组建了12人的专项团队,研究平台规则到了“较真”的程度:比如亚马逊的A+页面要求图片背景纯白,团队就专门采购摄影灯和背景布,每款产品拍摄20张细节图;平台对客户邮件的回复时效要求24小时内,他们就实行“三班倒”客服制,确保“秒回”。
但转型的阵痛接踵而至。从B端到C端,考验的是企业全链条的协同能力,黄春梅必须逐个破解物流、研发、品牌三大难题。早期做批发时,青岛尚卓与UPS合作,通过其Worldwide Saver服务,每周发1-2批货,每批四五十箱,准时性有保障。但转向跨境零售后,小件物品的分散运输让成本飙升,加上平台费用占比40%-50%,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黄春梅的解法是”定制化物流方案”。在UPS支持下,企业调整2B与2C业务配比,将部分货物提前送入UPS海外仓,实现欧美地区”即日达”或”次日达”。”物流成本直接降低5%-10%,更重要的是,客户下单后能实时查看物流状态,体验感大幅提升。”2020年疫情期间,当依赖亚马逊FBA的商家因限仓政策断货时,黄春梅凭借UPS的电子商务履行服务,仅4-6月就通过美国海外仓精准配送超1000件货物,美国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倍,”别人断货时我们能发货,这就是竞争优势。”
产品研发的敏捷响应是第二重突破。穿刺饰品潮流迭代快,C端客户对新鲜感要求极高。“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3个月”。黄春梅将设计团队扩充至28人,实行“小单快反”模式:把单品研发成本控制在150-200元,却把新品更新速度提升至每月300款以上。”每年9月旺季前,设计团队会集中攻坚,从材质到工艺反复打磨。”如今,企业不仅能快速跟进流行趋势,更能引领潮流——其推出的”星系悬挂澳宝八芒星”系列,因融合天文元素与复古工艺,在Instagram上引发网红自发传播,单款月销突破5000件。
品牌本土化的深度渗透则是黄春梅长期主义的坚持。2018年起,黄春梅开始在海外逐步布局自有品牌,亚马逊美国3店、欧洲2店、日本1店,推进品牌全球化。且基于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黄春梅的本土化策略在实践中展现出精准的市场适配性——比如在德国,团队发现消费者反感“过度营销”,就把广告文案从“爆款热卖”改成“材质符合DIN标准,佩戴更安心”;在法国,他们与当地小众设计师合作,融入普罗旺斯薰衣草元素,让产品更具地域辨识度。而在美国市场,品牌通过对本土消费习惯的深度贴合,已建立起鲜明的本土化品牌形象,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
2023年1月,黄春梅完成了青岛尚卓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注销工作,青岛拓璞施饰品有限公司正式接棒核心的工艺品制造业务,以更完善的生产线与品控体系提升效率;品牌运营与跨境电商业务则由青岛吉洛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承接,强化“研发-品牌-零售”的协同能力。“这是从‘粗放扩张’到‘精细运营’的必然选择。”黄春梅说,整合后的企业,研发到量产的周期缩短了40%。如今,黄春梅旗下企业已形成“研发-生产-跨境零售-品牌运营”的全产业链闭环,2020年电商业务占比达45%~50%,2024年跨境电商业务占比更是达到67%,亚马逊店铺在穿刺饰品类目长期稳居Top5。
2023年4月,凭借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亮眼成果,黄春梅以时尚品类公司总经理身份,受邀出席“创新界领锋芒——2023首届亚马逊山东卖家峰会”。峰会上,面对众多跨境电商从业者,她结合自身从传统外贸转型跨境零售的完整实践,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宝贵经验:从最初敏锐捕捉到小客户通过电商平台下单的趋势,力排 “跨境零售难成气候” 的质疑,果断布局速卖通、亚马逊的决策;到入驻亚马逊时,为契合平台规则,带领团队死磕A+页面图片拍摄标准、严格执行客服 “三班倒” 时效管理的精细运营;再到遭遇物流成本飙升难题时,创造性推出 “定制化物流方案”,通过调整业务配比、活用 UPS 海外仓实现欧美高效配送,甚至在疫情期间凭此实现逆势突围。这些扎根一线、经市场验证的经验,为正面临转型困惑、运营瓶颈的卖家们,提供了清晰可借鉴的跨境电商深耕路径,助力行业同仁在跨境零售赛道少走弯路,推动山东乃至全国跨境电商生态的交流与成长,以实战分享为行业发展提供发展启示。
黄春梅受邀出席“创新界领锋芒——2023首届亚马逊山东卖家峰会”传授电商出海经验(左二)
全球化视野:从欧美主流到小语种蓝海
黄春梅的全球化布局,从一开始就带着“反常识”的思路。当许多中国企业出海强调“中国制造”的性价比时,她却选择让品牌“本土化隐身”。“年轻人买穿刺饰品,买的是身份认同,不是产地。”她组建了500人规模的社交媒体运营团队,在Instagram、TikTok等平台培育超百万粉丝社群,通过KOL营销实现品牌的本土化渗透。
美国市场是拓璞施的”主战场”。通过亚马逊美国站、独立站和线下连锁店,其产品已进入美国50个州,2024年销售额达280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43%。更重要的是,拓璞施已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的17项设计专利,成为少数能在美国市场打”知识产权牌”的中国饰品企业。”以前怕被告侵权,现在我们敢主动维权——去年就起诉了3家抄袭我们设计的海外公司。”黄春梅说。2025年6月,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JCK珠宝展上,黄春梅的展位前挤满了采购商,其中不少是老客户——他们与黄春梅合作已超过10年。”JCK是行业的风向标,能连续多年参展,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
欧洲市场则是新的增长点。黄春梅于2018年成立的青岛卓睿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攻法、德、意等国市场,通过本地化团队运营,将小语种市场的营收占比从12%提升至27%。”德国客户特别认’标准’,我们的每款产品都附带材质检测报告,这让他们很放心。”黄春梅透露,下一步考虑在荷兰开设欧洲总部,辐射整个欧盟市场。
对于未来,黄春梅有更清晰的规划:3年内将自有品牌的营收占比提升至80%,7年内进入全球穿刺饰品市场前三。”很多人说这个行业小众,但我觉得,只要有人追求个性,就有我们的机会。”她看着远处青岛港的集装箱码头,那里堆满了即将发往全球的拓璞施产品,”中国制造不该只停留在’性价比’,更要靠’创造力’赢得尊重。”
一位企业家的初心与远方: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创造”
黄春梅坦言,她的商业信条很简单:“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品质、自己的创造力,具备这三个条件,任何时候起步都不晚。” 这三项信条,正是她从代工模式突围的关键。
从青岛出发,穿过太平洋抵达洛杉矶,跨过大西洋扎根汉堡,绕过好望角深入约翰内斯堡……20个国家的300多个城市,都有黄春梅主导设计、生产的穿刺饰品。从创业时的“一间办公室、个位数员工”,到如今带领多家企业成为穿刺饰品领域的头部玩家,黄春梅的故事,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全球化浪潮中“敢闯敢试”的缩影。她用全产业链模式筑牢根基,用原创设计打破同质化困局,更用对知识产权的敬畏之心,为“中国智造”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尊重。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家的机会不在”跟风”,而在”深耕”——深耕一个行业,深耕一种能力,深耕一份对品质的坚持。“未来的饰品行业,一定是‘文化+科技’的融合战场。”黄春梅在专访的最后说,她计划在2026年启动“全球设计师联盟”项目,邀请欧美、日韩的设计师共同创作,让中国元素通过饰品这一载体,融入全球青年文化。
海风掠过青岛的海岸线,带着远洋货轮的鸣笛声。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上,黄春梅早已不是那个追赶潮流的创业者,而是成为了引领中国饰品行业走向世界的领航人——用初心锚定方向,用远见开拓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