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女性主导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 YouTrip 从 Lightspeed 融资 5000 万美元

Date:

怀着成为东南亚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领域“先行者”的目标,Caecilia Chu 于 2018 年从中国前往新加坡推出了多币种钱包 YouTrip。对于这位前麦肯锡顾问而言,她在该领域的客户之间建立了信任“不乏闪亮的技术”需要本地化、本土化的方法。

“我们并不想成为一种产品、一种平台来满足全球需求,”担任 YouTrip 首席执行官的 Chu 在该初创公司新加坡总部接受的视频采访中表示。 “我们主要针对新加坡公司,对于我们分支的每个市场,我们都大力本地化我们的产品,我们本地化我们使用的合作伙伴。”

瞄准东南亚已吸引资金。 YouTrip 周四宣布,在 B 轮融资中从新投资者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筹集了 5000 万美元,该公司投资了 Epic Games、OYO 和福布斯亚洲 100 强观看者 Cosmart 等公司。 此轮融资使 YouTrip 的总融资额达到 1.055 亿美元。 YouTrip 拒绝透露本轮融资的估值。

“我们投资的前提是 [YouTrip’s team] 确实破坏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品牌忠诚度。”Lightspeed 合伙人 Pinn Lawjindakul 在视频采访中说道。 “它是该地区唯一一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交叉支付公司,并显示出扩展到许多市场的能力。”

Lawjindakul 归功于 YouTrip 离群值”水平的品牌认知度及其为消费者特定的本地挑战提供的产品体验。 “许多人认为东南亚是一个国家,但我们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货币组成的地区,”她说。 “如果你在这里长大,你就会意识到货币和汇率确实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对话中……我们看到的痛点实际上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外汇汇率?”

YouTrip 为其东南亚客户提供虚拟和实体借记卡,支持 150 多种货币付款。 该初创公司声称,通过与当地货币兑换提供商合作,它消除了海外交易费用和海外支出中的其他“隐性费用”。 其应用程序还支持10种货币的货币兑换,包括新加坡元和美元。 迄今为止,YouTrip 应用程序在 Google Play 商店的下载量已超过 100 万次。

Chu表示,YouTrip于四月份实现盈利。 根据公司备案文件,在截至 2022 年 3 月的最新财务数据中,YouTrip 报告的收入同比增长 49% 至 358 万新元(合 260 万美元),而亏损从 670 万新元扩大至 1,000 万新元。

新资金将用于该初创公司的区域扩张。 从马来西亚开始,YouTrip 计划进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YouTrip 表示,在未来两年内,其目标是在目前 150 名员工的基础上再增加 100 名员工。

此次扩张的一部分将集中在 YouBiz,这是该初创公司刚刚起步的 B2B 服务。 YouBiz 于 2022 年推出,为员工人数少于 1,000 人的中小型企业 (SME) 提供企业多币种卡。 Chu 表示,到目前为止,已有 3,000 多家企业加入 YouBiz,其中大多数是由现有 YouTrip 用户领导的。

“我认为整个中小企业银行和金融领域是一个非常非常深刻的机会,”她说。 “由于交易金额巨大,你总是拥有多种产品,而且没有两家公司是完全相同的……中小企业领域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而且确实是一个可能有多个赢家的领域。”

当被问及这家初创公司进军 B2B 领域的问题时,Lightspeed 的 Lawjindakul 列举了其他公司建立在强大消费者基础上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例子,包括东南亚互联网巨头 Grab 开发的 Grab For Business 部门。 “作为一个地区,作为全球投资者,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消费者总是首先创新,然后是中小企业,”曾负责泰国 Grab 摩托车按需服务的 Lawjindakul 补充道。

尽管如此,尽管 YouTrip 着眼于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市场的本地化,但这家初创公司可能面临着与进军东南亚的全球金融科技初创公司的竞争。 伦敦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 Wise 的市值为 69 亿英镑(84 亿美元),允许用户创建最多三张虚拟借记卡用于海外支出。 它于 2017 年在新加坡推出。同样,由 SoftBank Vision Fund 2 支持的伦敦金融科技巨头 Revolut 在 7 月份完成 8 亿美元的 E 轮融资后估值达到 330 亿美元,为旅行者和企业提供多币种钱包,接受超过160种货币。 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EDB) 称,Revolut 于 2019 年在新加坡推出,两年内在东南亚获得了 77,000 名用户。

其他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东南亚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包括总部位于新加坡的 Thunes,该公司提供多币种借记卡,允许企业向 132 个国家/地区付款。 金融科技独角兽 Airwallex 在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设有办事处,允许公司为员工发行多币种卡,并通过在线仪表板跟踪他们的购买情况。

该地区的现有银行也推出了迎合旅行者需求的多币种借记卡,渣打银行于 2017 年推出此类借记卡,汇丰银行于 2020 年推出,大华银行于 2021 年推出。

更多来自《福布斯》的内容

更多来自《福布斯》的内容EDBI 支持的新加坡金融科技初创公司 Thunes 希望与 SWIFT 较量更多来自《福布斯》的内容香港金融科技独角兽WeLab斥资9亿美元押注印尼更多来自《福布斯》的内容Airwallex联合创始人Lucy Liu在科技行业低迷的情况下吹捧金融科技独角兽的前景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文学的梦想捕手:探寻石黑一雄的文学之旅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是英国文学界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以其深刻的文学作品、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文学才华备受世界瞩目。本文将深入探讨他的生平、文学作品、文学哲学以及他在文学界的独特地位。 石黑一雄于1954年出生在日本长野县,后来移居英国。他的文学生涯始于20世纪80年代,他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叙事技巧崭露头角。他的文学作品跨足了不同类型和题材,包括小说、短篇小说和剧本。 石黑一雄的文学作品通常涉及复杂的主题,如记忆、身份、人类情感和社会变革。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小说《遗忘之光》(Never Let Me Go),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幻想未来中的故事,深刻探讨了人类情感和伦理问题。 他的作品还包括《莱姆之光》(The Remains of the Day)和《草上飞》(The...

巅峰之音:阿蒂夫·阿斯兰的音乐征程

阿蒂夫·阿斯兰(Atif Aslam)是巴基斯坦音乐界的杰出歌手和音乐创作者,以其深情的嗓音、动人的歌曲和音乐创新而备受世界瞩目。他的音乐作品深刻反映了巴基斯坦音乐的多样性和卓越,为世界各地的听众带来了动听的旋律。本文将深入探讨他的生平、音乐作品、音乐哲学以及他在音乐界的独特地位。 阿蒂夫·阿斯兰于1983年出生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他的音乐生涯始于青年时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除了出色的歌唱才华,他还擅长吉他演奏和作词作曲。他的音乐才华迅速在巴基斯坦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 他的音乐作品包括了各种音乐风格,如流行、摇滚、巴拉特音乐和苏菲音乐。他的歌声充满了深情和情感,为听众带来了动人的音乐体验。他的代表作之一是《Tera Hone Laga Hoon》(我开始爱上你),这首歌曲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音乐排行榜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常常探讨爱情、人生和情感的主题,歌词富有诗意和深度,引发听众的共鸣。他的歌曲《Jeene Laga Hoon》(我开始活过来)和《Tera Hua》(你的存在)等都深受听众喜爱,成为了现代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一。 尽管他以巴基斯坦为基地,但他的音乐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他曾在国际音乐舞台上表演,赢得了国际观众的喝彩。他的音乐作品也常常在印度电影中使用,为电影增色不少。他的音乐作品为巴基斯坦音乐赢得了国际知名度,为巴基斯坦音乐的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 阿蒂夫·阿斯兰是巴基斯坦音乐界的杰出歌手和音乐创作者,以其深情的嗓音、动人的歌曲和音乐创新备受尊敬。他的音乐作品深刻反映了巴基斯坦音乐的多样性和卓越,为世界各地的听众带来了动听的旋律。他是巅峰之音,是音乐的诗人,是音乐界的新星。

Lee Oi Hian & Hau Hian马来西亚产业界的兄弟巨擘

李会贤与侯贤(Lee Oi Hian & Hau Hian),这两位名字在马来西亚的商业圈中早已响当当,宛如雷贯耳。这对李家兄弟不仅是李氏家族的第二代接班人,更是马来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他们的成功,不仅仅基于他们所继承的家族企业,更多地在于他们的远见、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努力。 李家的产业帝国 李家的商业帝国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的李锦记先生创办了巴生橡胶公司。在经过数十年的稳健经营后,李家的企业已经涉猎到了多个行业领域,包括橡胶、油脂、地产、医疗等。到了李会贤与侯贤这一代,李家的事业更是风生水起,成为了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的商业标杆。 李会贤: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李会贤,作为大哥,他一直扮演着家族事业的领导者角色。他对于传统的尊重与维护,使得李家企业始终秉承初心,稳健发展。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对于新技术和市场变化,他总是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在他的带领下,家族企业不仅坚守传统产业,还成功地拓展到了高科技、生物科技等新兴领域,展现了家族企业的活力与魅力。 侯贤:策略与执行力的化身 与李会贤不同,侯贤更多地扮演着家族企业的策略家与执行者。他对于市场的敏感度,使得家族企业在多次危机中都能够稳健过关,甚至转危为机。在他的引领下,家族企业不仅在马来西亚市场站稳脚跟,更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与世界各地的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兄弟合作,携手共创辉煌 李会贤与侯贤的合作,可以说是李家企业成功的关键。他们各自扮演的角色互补,共同为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对于家族、对于企业的深厚情感,也使得李家企业始终保持着家族企业的温度,传递着家族的传统与文化。 未来展望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李会贤与侯贤都展现出了前瞻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家族企业才能持续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因此,他们都积极地寻求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希望能够为家族企业打开一个全新的篇章。 总的来说,李会贤与侯贤,这两位马来西亚商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家族企业的传奇,更是马来西亚商业历史的一部分。在他们的带领下,相信李家企业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国最大问答社区却屡次被罚,周源将带领知乎将何去何从?

他从小热爱物理,但无意间接触了父亲的三八六电脑,对计算机可谓是“一见钟情”。高中毕业后。 他大胆地报考了当时仅处于新兴行业的计算机专业,并且坚信计算机前景广阔,后来又继续攻读硕士,探索未知的计算机世界。 毕业后,他做过码农,也做过IT记者,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创业,奈何突遇资金断裂。后来瞄准了国外的Quora,决定做一款中国的Quora,知乎由此诞生,花了十年时间从用户不足两百人到现在成为国内最大的在线问答社区。 1980年,周源出生于贵州贵阳,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的父亲是一名新闻工作者,饱读诗书,他的母亲是一名教师。 在家庭氛围长大的他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尤其喜欢物理这门学科,本以为他大学会选择物理专业,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家。 选择计算机行业可是他却选择了当时刚刚新起的计算机专业,原来他早在初中看到了父亲正在使用三八六电脑,十分感兴趣。 苦于我国当时计算机并不发达,他的许多问题并没能得到解决,所以他下定决心要自己亲自去探索,这也是他选择计算机的原因。 高考过后,他被成都理工大学的水上图书馆所吸引,正式成为了成都理工计算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在大学期间,他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对大学生创业也十分关注,但当时大学生创业远没有今天有如此多的优惠政策,反而壁垒重重。 他得知同为计算机专业的丁磊,创办的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受到十分大的触动,他更加坚信计算机这条路没有走错。 同时,在校期间也尝试过小型的创业,他和院里的几个同学一起创办过计算机服务部,卖出了14台电脑,放在今天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已经算是不菲的成绩了。 大学毕业之后,也有不少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可他认为自己资历尚浅,还需要继续学习,于是他考上了东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硕士。 研究生毕业之后,他如愿成为了一名程序员,他在上海的一家大公司负责底层数据库的开发,大城市的光鲜亮丽和足够稳定的工作让他被不少人羡慕,可是他真的甘心每天在屏幕前敲代码吗? 日复一日的代码工作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头疼的事情,但是却让他觉得枯燥疲倦,他开始思考自己学计算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了,可以说这是周源最迷茫的一段时间了。 成为记者2005年,他选择离开上海来到北京,在《IT 经理世界》杂志社成为了一名记者,有人会说程序员不都是不善言辞的吗,一直以来给人沉闷感觉的程序员,也可以做能说会道的记者? 或许是从小受到父亲记者职业的影响,他除了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还十分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再加上IT记者并不是普通的记者,只有懂计算机的人才能当IT记者,周源大概是最好的选择。 他专门负责报道科技公司和企业首席信息官,这段记者生涯让他见识了很多企业的成长,比如腾讯、百度等知名公司,他越发对计算机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也对创业充满了憧憬。 于是在2007年,他利用自己敲代码的老本行和同事一起创办了一个网站,没想到的是创办第一个月就超过了《IT 经理世界》主站的流量。 他发现大家对于IT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属于IT的时代即将来临,同时他认为自己做的产品远比写一篇IT文章要得到的关注度高,他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回归到自己的老本行? 事实证明,他终究还是属于计算机的世界,三年的记者生涯也只是他的一段过渡时期。 创业2008年他辞去了记者的工作,正式成为了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他最初的想法是利用模拟机器人做淘宝这种大型网站的压力测试工作。 后来发现这种技术难度较大,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去实现。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并没有选择死磕到底,而是另辟蹊径,转身做了帮企业在百度等搜索引擎投放广告用的管理软件Meta搜索。 这本是个大有前景的搜索软件,而且Meta本身也并不比当时的同类其他软件差,但苦于周源只是个善于敲代码的“技术猿”,对于软件如何运营、如何融资是一窍不通,三年的记者生涯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 软件做出来之后他并没有去寻找真正的市场需求,而是经常把别人的建议当作真实的市场需求,以至于用自己的虚假设想来推动软件的发展,反而将其与现实越来越远,最后因为资金链的断裂导致第一次创业失败。 创业失败的他在西藏偏僻的一家小旅馆里仔细思考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他并没有因为第一次创业失败而颓废,反而对做软件有了新的看法,他要做一款以自己为用户的软件。 正巧当时国外出了一款名叫Quora的新产品吸引了他,这个产品是一款问答机制的软件,让他开始思考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创办知乎正是抱着为大家解决问题,能够有人回答的初衷,2010年8月他创办了知乎。经过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他不仅将知乎本身做更好,还拿到了投资来支撑知乎的发展, 2011年3月,周源就拿到了李开复的天使投资,之后陆续又拿到了启明的投资,可以说在知乎发展的前期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原先知乎的用户只是一些计算机爱好者,之后逐渐拓展到每一个平民百姓,并且对于回答问题所谓的“专家”也进行了严格的证明,以免一些人在上面冒充“专家”招摇撞骗,同时也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十年的时间,知乎从以前的一个只有两百人的问答社区变成了国内最大的在线问答社区,并且在2020年12月已经启动了上市程序。 但是表面上看知乎的确是越做越大了,但周源似乎也从一个认真做为民众带来幸福感的软件的工程师变成了一个商人,他的初心在近些年也是屡次遭受质疑。 2017年以前的确是因为风格独特且有深度的回答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但从2017年引入巨额融资开始后,知乎似乎就变成了一个商业化的平台,充斥着广告和娱乐新闻。 有的文章甚至为了博眼球,会取一些诋毁明星的标题来获得浏览量,当然也有一些优质作者依然坚守在知乎,乞求在这个日益商业化的平台中博得一方净土。 希望知乎能够在做大的同时多一点耐心,多倾听一下用户们的意见,尤其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