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新世界发展CEO郑志刚,造港文化新地标,讲中国故事

Date:

他是郑志刚,是新世界发展公司的行政总裁。他被誉为是商人中的艺术家,留着一头艺术家的随性长发和一把滔滔不绝的黑色大胡子。

他之所以获得这个美誉,并不在于他本人对于艺术有着非常高深的见解,也不在于他是业界名宿中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更不在于他对于艺术的热爱达到了一个商人的极限。

他真正让人心生敬意的是,他用他那率性的性格培育了一大批青年艺术家,保育了数不胜数的人文情怀留存的旧风景,这其中就包括香港皇都戏院和曹雪芹的故居。

他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讲好中国故事,只为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荣耀,并用尽全力找到中国文化本源的初心,最终使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成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使者。

或许正是如此,中国央视新闻对他独家专访,称他为独一无二的爱国企业家。

那么像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企业家,他的理想和抱负究竟是怎样的呢?

01
与艺术相识的过程
郑志刚出生于1980年,是个妥妥的80后,他不仅从小就是班级最优秀的学生,长大了也立志做行业中的佼佼者,他要做最独具艺术风范的商人。

在哈佛大学东亚文学专业毕业后,郑志刚又去了日本京都,只为学习艺术文化的优秀课程。

当他学成归来回到香港时,他在采访中多次否认自己“继承人”和“接班者”的身份,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创业者,创造更新更多的价值,给予企业也回馈社会。

事实上,郑志刚独爱艺术,另辟蹊径,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艺术购物中心:K11。

有人好奇,购物还能跟艺术结合在一起吗?商业还能和文艺组成一桌美食吗?能。

郑志刚发挥自己的独特艺术鉴赏力讲购物中心修建地像艺术厅堂一样漂亮,甚至在香港K11购物中心的地下三层,独具匠心地修建了一个艺术空间,里面放置着十三组价值2000万的艺术品和工艺品供购物者欣赏。

K11一经修成,就吸引来了许多的买家游客,这里面有不少买家学生只为在里面游玩打卡,但也不乏一些真正有艺术鉴赏力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都对这座艺术展览购物广场啧啧称奇,赞扬这个年轻人独特的魅力。

既然是商人,不管表现得多么有艺术魅力,最终还是要进行交易才能赚钱。

但K11妙就妙在文艺地赚钱,提供给买家一个舒适的赏心悦目的环境,又拿出合适的价码,所以那些正值青春年少,想要买来美妙和快乐的顾客,又有几人能不动心呢?

凭着K11的成功,郑志刚被评为优秀的实干青年企业家。

没有人知道他心中真正在想什么,他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在香港地产商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他竟然放弃房地产的红利,为香港政府捐地三百多万英尺。这一系列举措,解决了香港无数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02
艺术商业的完美融合
2005年,郑志刚回到家族企业,期间安排新世界百货上市,2007年,出任新世界发展的执行董事。

郑志刚调整了新世界在内地的产业布局,加大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整改了不少旧项目。自从上任之后,郑志刚将新世界的总部搬到了广州,还将文化与商业融合的品牌——K11也在广州和诸多内地城市开了分店。

在接受一众记者采访时,郑志刚说他期望的并不是财富的简单增长,而是创办出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品牌,然后走向世界,将中国原创品牌推向国际,为新世界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

为了这个独特的追求,2010年郑志刚创建了K11艺术基金,只为培养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促进中国当代文艺理念和艺术人才的发展。

这家非盈利性质的基金和以后创办的K11艺术村,K11艺术俱乐部等机构,在资源和资金方面,都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实践空间。

而近日,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央视新闻独家专访了郑志刚。

在这次采访中,作为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周大福执行董事,K11创始人的郑志刚,提及到他所独创的艺文商社发展模式,将艺术,人文,自然元素相结合。

耗费十年时间,在K11 MUSEA汇聚了多达100位国内顶尖设计大师,用他们的艺术家灵感,致力打造一个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享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是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时代之窗。

香港著名的“星光大道”还有位于海边的K11 MUSEA等一系列建筑,称为“维港文化汇”。

它们旨在弘扬中国文化。这些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香港的一个文化新地标。

03
文化同世界的链接性
郑志刚每次从海上眺望这个新地标,都会浮想联翩,热情洋溢地表达他对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支持和憧憬。他希望这个地方成为全球文化硅谷,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让中国文化通过香港这个小窗口走向全世界,与世界接轨。

这个新地标的作用,除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说好中国的故事。

在2022年7月2日,香港的故宫文化博物馆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这些藏品也是北京故宫博物馆自1925年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的藏品出境外借。其中绝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郑志刚表示,香港故宫博物馆是“说好中国故事”的最佳平台,是推动国民教育最好的“软基地”,郑志刚热切盼望这样独特的中国文化建筑以后能够越来越多。

在风风雨雨的商业历程中,郑志刚一直很鼓励员工和那些受资助的艺术家们能够创新,他尤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展,取其精华,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以一种可延续的方式培养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让我们的传统工艺得以传承下去。

郑志刚正是这样一位,能将时代文艺气息和传统文化精神完美结合的爱国企业家。

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他的整个商业蓝图也是为这一理想所打造的,建造一个融合商业,艺术,生态和科技的生态系统,让全世界的人更清晰地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美丽。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更高于生活,即使是作为一个商人,也有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多年来,耕耘不断,跨界不止,郑志刚追求卓绝与创新。他希望打造的这个香港文化新地标,可以传承中国文化的美丽,讲好中国故事,以商业服务社会,以文化造福人民。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汤唯:电影与美丽的融合

汤唯(Tang Wei)是中国最杰出的女演员之一,以其多才多艺、出色的演技和国际知名度而备受世界瞩目。她以出色的外貌和深刻的演技征服了观众和评论家,成为了国际电影界的巨星。本文将深入探讨她的生平、电影作品、演技特点以及她在电影界的独特地位。 汤唯于1979年出生在中国浙江省,她的演艺生涯始于21世纪初。她以其自然的美貌和多样性的演技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电影界的新生代演员。她的电影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包括剧情片、爱情片、历史剧等。 她的演技备受赞誉,她在电影中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角色。她的代表作之一是电影《色·戒》(Lust, Caution),这部影片由著名导演李安执导,讲述了一个充满危险和欲望的爱情故事。唐薇在片中饰演女主角,为角色赋予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内心世界,这次表演赢得了金狮奖等多个国际电影奖项。 她的电影作品还包括了电影《不能说的秘密》(Secret),这部爱情片在亚洲地区取得了巨大成功,她的表演被认为是影片成功的关键之一。此外,她还出演了电影《如果·爱》(Finding Mr. Right)等,不仅在中国国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汤唯的演技特点包括出色的情感表达、角色的深入理解和自信的演出风格。她常常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观众,赢得观众的共鸣和赞誉。 尽管她在中国电影界备受认可,但她的国际知名度也不容忽视。她曾出演过国际影片,如电影《贝壳之夏》(Crossing Hennessy)和《拆局专家2》(Blackhat),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她以其多才多艺和国际视野,成功走向了国际电影舞台。 汤唯是中国电影界的国际巨星,以其多才多艺、出色的演技和国际知名度备受尊敬。她的电影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和电影的多样性,为中国电影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她是演艺界的巨星,是情感的传达者。

苏茜·塔鲁:照亮女性主义话语之路的文学巨匠

在当今世界的文学舞台上,苏茜·塔鲁(Susie Tharu)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声音,她以她的洞察力、坚定和深刻的理解力,为女性主义话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她是一位出色的文学评论家、作家和教育家,她的工作在印度和国际文学界都备受推崇。本文将探讨苏茜·塔鲁的生平、贡献以及她如何成为女性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苏茜·塔鲁出生于印度,她的早年生活充满了文学的启发。她成长于一个热爱文学的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鼓励她对知识和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她在马德拉斯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并在海德拉巴大学完成了她的研究生学业。在她的学术生涯早期,她专注于印度文学和文化,但很快她的兴趣扩展到了性别和女性主义研究领域。 苏茜·塔鲁的女性主义之旅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个时期,她开始研究印度文学中的女性角色和主题,特别是在印度文学的经典作品中。她的著作《女性主义在印度文学中的批评》("Women Writing in India: 600 B.C. to the...

联合国的卫士:深度探寻班基·文的国际使命

班基·文(Ban Ki-moon)是韩国政治家和国际外交家,曾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以其卓越的外交智慧、国际事务的领导和全球问题的解决而备受世界瞩目。他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代表,也是全球和平与合作的倡导者。本文将深入探讨他的生平、国际事业、外交哲学以及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独特地位。 班基·文于1944年出生在韩国江原道,他的政治外交生涯始于1970年代。他在韩国外交部及其国际外交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7年,他当选为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成为第一个亚洲国家的联合国秘书长。 他的领导备受赞誉,他在联合国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他在联合国秘书长任内致力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国际和平与安全等领域的工作。他的领导也在处理国际危机和冲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班基·文的外交哲学强调国际合作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紧迫性。他呼吁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贫困、人权问题等全球挑战,强调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他的外交工作强调了外交协商和对话的重要性,为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生平也充满了挑战和努力。他常常面临复杂的国际问题和外交压力,但坚持不懈地追求国际和平与合作的理念。他的创新精神和外交智慧是他成功的关键,也是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独特地位。 班基·文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杰出领袖,以其卓越的外交智慧、全球问题的解决和国际和平与合作的倡导而备受尊敬。他的国际事业深刻反映了国际合作的紧迫性和全球问题的复杂性,为国际政治舞台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是国际和平的卫士,是全球合作的引领者。

Lim Wee Chai:马来西亚“手套之王”的卓越之路

当我们提到马来西亚的手套制造业,必然会想到Top Glove,这家全球最大的手套制造商。而提到Top Glove,我们又自然会想到Lim Wee Chai(林伟才)——这位被誉为“手套之王”的企业家。他的成功故事,不仅代表了马来西亚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崭露头角,也见证了一个普通人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如何走向卓越之路。 初心与梦想:一个小小的开始 1989年,林伟才与合伙人一起创办了Top Glove,起初只有一家手套工厂,拥有一条生产线和少量的员工。但是,他有一个宏大的梦想,那就是将Top Glove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手套公司。这样的梦想,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充满了挑战。 走向世界:品质与创新并行 在林伟才的领导下,Top Glove秉承“改善和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不仅如此,他还坚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团队拥有最高的技能和知识。 经过多年的努力,Top Glove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套制造商,拥有超过40家工厂,生产线数以百计,员工数以万计。其产品销售到全球超过180个国家,每年生产超过600亿双手套,为全球的医疗、食品和工业领域提供了可靠的防护。 社会责任:不仅仅是经济利润 对于林伟才来说,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润,更是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他非常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采取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捐款助学,支持医疗和环保项目,为马来西亚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尽管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