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华为向中国百度供应人工智能芯片,打击英伟达

Date:

随着美国科技限制迫使中国企业建立新的国内供应线,科技巨头华为正在向人工智能公司百度提供人工智能芯片。

消息人士称,百度今年与华为达成了价值 6200 万美元的订单,这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压力正在促使中国接受华为的产品作为市场领导者英伟达产品的替代品。

其中一位人士表示 百度运营Ernie大语言模型(LLM)的中国领先人工智能公司之一,在广泛预期的美国政府10月收紧对中国出口芯片和芯片工具的限制之前,于8月下达了订单,其中包括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

另关于 AF:跨国公司关注生产转移,中国指责:欧洲央行调查

消息人士称,百度为 200 台服务器订购了 1,600 颗华为技术公司的 910B Ascend AI 芯片(该芯片是这家中国公司开发的,作为 Nvidia A100 芯片的替代品),并补充说,到 10 月份,华为已交付了超过 60% 的订单,即大约 60%。 1000个筹码,去百度。

第二位人士表示,该订单总价值约为4.5亿元人民币(6183万美元),华为将在今年年底前交付所有芯片。 由于交易细节保密,两人均拒绝透露姓名。

尽管与中国顶级科技公司历史上从英伟达订购的数千个芯片相比,这笔订单规模很小,但消息人士表示,这一订单意义重大,因为它表明一些公司可能会放弃这家美国公司。

众所周知,百度以及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中国同行是该公司的长期客户。 英伟达。 此前并不知道百度是华为的人工智能芯片客户。

尽管华为的 Ascend 芯片在性能方面仍被认为远远不如 Nvidia 的芯片,但第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它们是中国最先进的国产芯片。

第一位消息人士称:“他们订购 910B 芯片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无法再从 Nvidia 购买的情况。”

华为网站称,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已与百度合作,使其AI平台与华为硬件兼容。 今年8月,两家公司表示将加深百度Ernie AI模型与华为Ascend芯片之间的兼容性。

百度昆仑AI芯片

百度开发了自己的昆仑AI芯片系列,该公司称该芯片支持大规模AI计算,但该公司主要依靠Nvidia的A100芯片来训练其LLM。

去年,美国禁止英伟达向中国销售 A100 和 H100 芯片后,该公司发布了新的 A800 和 H800 芯片,作为包括百度在内的中国客户的替代品。 由于 10 月份的规定,英伟达不再能够向中国出售这些芯片。

分析师上个月预测,美国的限制将为华为在其 70 亿美元的国内市场扩张创造机会。 自2019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受到美国出口管制。

该命令增加了华为技术进步的迹象,因为北京方面对其国内半导体行业进行了投资,以帮助其赶上海外同行,并敦促国有企业用国内技术替代外国技术。

华为在八月份出人意料地推​​出了一款新智能手机,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分析师称该智能手机采用了采用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内部开发处理器,突显该公司尽管受到制裁,但在芯片开发方面取得了进展。

9月,路透社报道称,华为内部芯片设计部门, 海思,已于 2023 年开始向客户发货新开发的中国制造的监控摄像头处理器,这是另一个卷土重来的迹象。

  • 路透社,肖恩·奥米拉 (Sean O’Meara) 补充编辑

阅读更多:

中国抛弃西方技术,华为和美国制裁的公司获胜

美国芯片出口禁令被视为华为的重大机遇

百度声称其最新的 Ernie AI 可与 ChatGPT 相媲美

英伟达可能因中国早期芯片限制而损失 50 亿美元 – 华尔街日报

富士康和英伟达将建立生产智能的“人工智能工厂”

肖恩·奥米拉

肖恩·奥米拉 (Sean O’Meara) 是《亚洲金融》杂志的编辑。 他从事报业已有 30 多年,曾在英国地方、地区和国家报刊担任撰稿人、副编辑、页面设计师和印刷编辑。 作为一名足球、板球和橄榄球迷,他对体育金融特别感兴趣。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印度产业巨头:穆鲁加帕家族的商业传承

穆鲁加帕家族(Murugappa Family)是印度产业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多元化的业务和持续的创新而备受瞩目。这个家族拥有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涵盖了多个行业,包括钢铁、金融、农业、工程和技术等。穆鲁加帕家族的故事是印度商业传承的缩影,鼓舞着全球的企业家,追求卓越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穆鲁加帕家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Arunachalam Chettiar(阿鲁纳恰拉姆·切蒂亚尔)成立了EID Parry(现在是Parry Agro Industries Limited)公司,这标志着家族商业的起步。然而,家族的真正商业发展始于1934年,当时A.M.M. Murugappa Chettiar(阿尔马马斯·穆鲁加帕·切蒂亚尔)成立了Murugappa集团(Murugappa...

Pavarisa Chumvigrant:市场营销的创新引领者

Pavarisa Chumvigrant作为FINN MOBILE的首席市场官(Chief Marketing Officer),不仅在市场营销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才能,还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引领着FINN MOBILE在竞争激烈的电信行业中持续发展壮大。她通过不断创新的营销策略与深刻的市场洞察,推动FINN MOBILE从一个初创的数字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成长为东南亚地区的领导者之一。 深厚的市场营销经验与战略思维 Pavarisa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市场营销展开。她在营销领域的广泛经验涵盖了传统市场营销、数字营销、品牌管理以及用户体验优化等多个方面。这使她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市场挑战,并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她对于东南亚市场的深刻理解,尤其是泰国这个多元文化与快速发展的市场,使她能够制定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定制化策略,精准捕捉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Pavarisa的营销策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对用户体验的高度重视。在她看来,优质的用户体验不仅是品牌发展的基石,更是增强用户粘性、推动品牌忠诚度的关键。在她的领导下,FINN MOBILE通过一系列创新的用户互动和体验提升项目,不断优化用户与品牌的接触点,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与使用频率。 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 Pavarisa深知,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市场营销的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为应对这一趋势,她积极推动FINN MOBILE的数字化转型,整合了传统营销与数字营销工具,打造了一个更加灵活、以数据为驱动的营销生态系统。她非常注重通过数据分析来驱动决策,借助精确的数据洞察,调整市场策略,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度与品牌的推广效果。 她在推动公司品牌数字化方面的成果显著,不仅通过社交媒体和数字广告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还巧妙运用数据优化了市场活动的投放,确保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她的这种以数据为导向的精准营销,使得FINN...

社会经济学的启明之星:埃丝特·杜芙洛的全球扶贫之路

在社会经济学领域,埃丝特·杜芙洛(Esther Duflo)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全球扶贫的倡导者,她的研究和工作帮助了数百万贫困人口改善了生活。杜芙洛以其在发展经济学和社会政策领域的杰出贡献而闻名,她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杜芙洛出生于法国,她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法国巴黎的高等社会科学学院。她后来前往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卓越的经济学家。 杜芙洛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发展经济学、扶贫研究和社会政策上。她的工作涵盖了广泛的社会经济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社会领袖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和解决方案。 她最著名的研究之一是关于全球扶贫的工作。杜芙洛与其他经济学家合作,进行了深入的实地研究,了解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她的研究帮助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制定更有效的社会政策,改善了数百万人的福祉。 此外,杜芙洛还在教育和卫生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她的研究帮助了解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挑战,为改善这些领域的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她的工作改善了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杜芙洛的工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社会影响。她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之一,这个奖项授予对经济学有出色贡献的经济学家。她的工作激励了全球社会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促使政府和机构采取行动。 除了她的研究工作,杜芙洛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她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职,指导和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经济学家。她的教育工作激发了学生们对社会经济学的兴趣,培养了未来的社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 尽管她的职业生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杜芙洛并没有停下脚步。她继续在发展经济学和社会政策领域进行研究,探索新的问题和挑战。她相信,通过研究和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全球的社会经济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埃丝特·杜芙洛是一位杰出的社会经济学家和全球扶贫的倡导者,她的工作改善了数百万人的生活。她的科学贡献和教育工作激励着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推动着社会经济学领域的前进。她的故事是智慧、勇气和不懈追求的故事,也是社会改善者的光辉榜样。通过她的工作,她改变了世界,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更加公平和繁荣的未来。

农村出身到身价700亿,梁稳根带领中国重工走向世界

他毕业于著名的中南大学,毕业后本来有着分配的体面工作,后来他却选择放弃,毅然决定下海创业,经历过多次创业失败终于在有色金属的开发上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他也正式开启了实业报国之路,他将目光放在只有国有企业才敢做的重工制造领域,后来又大胆地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带领中国重工制造走向世界。 他,1956年12月出生于湖南涟源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条件并不好,再加上家里姊妹众多,在梁稳根的记忆里他是从来没吃过饱饭的,衣服也都是穿的哥哥姐姐的旧衣服。 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的父母也坚持送他们去上学,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原因,他被迫终止学业,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在家帮父母干活补贴家用。 长时间的务农会消磨一个人对学习的渴望,可是在梁稳根心里却并不是这样的,他知道父母很辛苦,对于他这样家庭的孩子,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考入中南大学所以一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他就立刻去报名了,虽然当时也有不少人说他读完书以后都三十多了,他这样的家庭条件根本耗不起,还不如早点挣钱补贴家用。 面对现实他这一次只能赢不能输,经过无数个晚上的挑灯夜战,他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的材料学专业。 大学期间,身边家境优越的人比比皆是,看到别人买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东西,他并没有羡慕,反而在想他什么时候能让父母过上这样的生活。 所以他不仅在学习上发力,平常还会去做兼职赚取生活费。 毕业分配1983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他的加入为这个老牌工厂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整顿了工厂的不良风气,还在技术上有了质的提升。 他虽然是厂里年纪最小的,但是大家都很佩服他的才能,也因此上面下达他升职通知时,不少人都拍手叫好,一路高升的道路的确让人羡慕,但是他当真就如此顺利吗? 他是个敢想敢做的年轻人,经常提出一些大胆和创新的建议和方案,不少老旧派都十分反对,他一直苦于无法实现自己的才能,最后他直接和厂里其他几个年轻人一起辞职了。 其实如果他在厂里一直干下去的话,他迟早会熬到能够大展拳脚的时候,甚至之后还会成为整个厂的主心骨,可是他等不及了,直接就和当初一起辞职的大学生一起下海经商了。 辞职创业下海后的他远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他卖过羊,也做过酒,还做过玻璃纤维,三次创业接连失败,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做了错误的决定。 再回厂里显然也不可能了,他现在已经没有当初辞职时的意气风发了,更多的是颓废,有时候只能靠喝酒抽烟来排解苦闷。 但是这样的他并没有持续太久,没过多久他就从失败中走出来了,开始反思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 他发现前几次创业都不是他所擅长的东西,都是盲目跟风在创业,只有做自己擅长的东西才可能出彩。 他和其他几个一起创业的人都是学材料出身的,商量过后他们决定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 1986年他借了6万元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经过不知多少个日夜的改进,105铜基焊料诞生了。 之后将它寄给了辽宁的一个工厂,就在他们期待着好消息的到来时,却收到了质量不合格的消息。 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因为这一次的成果是完完全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光材料的配比都调整了一百多次,足以看出这次他们想要成功的决心有多大。 但是成功谈何容易,为了让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能够投入使用,他专门请了中南大学著名的翟登科教授进行指导。 这才让105铜基焊料能够最终问世,他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8000元。 三一重工但是他之后并没有执着于材料的研发,他从材料中看到了重工制造领域的前景,当时中国的重工制造领域并不发达,经常被外国称为“豆腐渣工程”。 同时他创业并不单纯是为了挣钱,更多的是想要用自己那微小的力量创造属于中国的奇迹。 1993年,他将公司改名为三一集团,研制重心也转变为研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产品,还花重金聘请了大量的专家,他自己本人也参与研发,经常吃住都在公司里。 事实证明,努力的人是被上天眷顾的,三一重工成功打破了外国混凝土泵输送高度纪录,向世界展现了不一样的中国。 除了技术过关以外,梁稳根在管理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2005年他力排众议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他采用了每10股赠送3.5股,并补偿8元的改革方案,损害了不少股东的利益。 当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可是他认为当时的市场需要一个改变,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愿意当这个领头人,还有谁会愿意呢? 经过改革之后的三一重工并没有当时大多数人设想的那样被现实击败,反而创造了更多的奇迹,打破多个重工领域的世界纪录。 正是这样的成绩,让它参与了伦敦奥运场馆、北京奥运场馆等多个世界性的重大项目,同时在日本需要帮助时,免费派出一台62米混凝土泵车进行援助。 一个民营企业都能有如此气度,可见中国的大国风范,梁稳根也因此被称为“民营重工第一人”。 他是寒门学子的表率,人穷却志不穷,面对稳定且体面的工作他能够坚持随心走,毅然选择追求自己的梦想,生动诠释了人因梦想而伟大这句话。 从多次创业失败到走上正轨,这背后毫无疑问是十分艰辛的,他没有继续从事自己所擅长的材料产业,反而转向了重工制造领域。 在面对所有人的质疑时,他用不知多少个日夜的呕心沥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用实力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中国制造。 除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以外,还有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气度,“民营重工第一人”他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