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立讯精密老板王来春希望在苹果业务中分得更大份额

Date:

本文是《福布斯》2023 年中国富豪榜报道的一部分。查看完整名单 这里

王来春正在挑战苹果全球供应链的现状。 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 (Tim Cook) 10 月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发布消息称,这家科技巨头已与她所领导的深圳上市公司立讯精密工业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签约,生产其最新的 iPhone 15 Pro Max 和未来的 Apple Watch 系列,这证实了立讯精密在中国的地位。苹果公司排名前三的组装商排名仅次于台湾鸿海精密(俗称富士康)和台北和硕。 库克还发布了一段自己与面带微笑的王一起参观中国东部浙江省立讯精密工厂的视频。

尽管立讯精密在其年度报告中没有具体提及这家美国公司的名字,但其最大客户占 2022 年销售额的 70% 以上。去年,收入较 2021 年增长了 40% 至 2140 亿元人民币(合 290 亿美元),而归属股东净利润增长30%至92亿元。 今年持续增长,2023 年前 9 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 7% 至 1,560 亿元。

多元化也是王的计划的一部分,他在五月份与投资者的会议上强调电动汽车是公司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她预计,未来三到五年,立讯精密线束、智能座椅、车辆数据系统等汽车零部件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50%。 去年,汽车行业占立讯精密总销售额的比例不到3%,其中还包括笔记本电脑、电信和可穿戴设备等市场的收入。

据媒体报道,王先生出身卑微。 初中毕业后,她无力继续上学,于是继续在中国科技中心深圳的富士康工厂工作。 她在那里待了十年,然后才独自创业。 1999年,她与弟弟王来胜联手收购了香港电子电路连接器制造商立讯精密的前身。 根据立讯精密2010年的招股说明书,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公司将富士康视为其最大客户,后者贡献了2008年一半以上的销售额。

但正是由于 2011 年收购了一家位于江苏昆山、为苹果生产连接电缆的公司,立讯精密才得以将苹果添加到其客户名单中。 根据各种研究报告,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立讯精密从苹果手中接下了更多业务,包括 2014 年生产 Apple Watch 充电器、2017 年组装 AirPods、2020 年组装 iPhone mini 和 Apple Watch,以及 2021 年组装 iPhone 13 Pro。 来春以 70 亿美元的财富排名上升 5 位,位居第 43 位;而现任上市公司副董事长的来生则以 72 亿美元的财富排名第 37 位。

“当苹果要求新的东西时……立讯精密愿意投入更多。”

随着苹果转移生产线,旨在实现供应商和制造基地多元化,立讯精密今年的 iPhone 出货量可能会增加一倍多,从 2022 年的 1,800 万部增至 4,000 万部,仅供应 iPhone15 系列的 20%。 ——天风国际证券驻香港分析师郭驰通过短信说道。 其他人则不太乐观。 香港研究咨询公司 Counterpoint 的分析师 Ivan Lam 指出:“现在判断该公司能够生产多少产量还为时过早。” 他补充道:“立讯精密一直非常合作。 当苹果要求新的东西时……立讯精密愿意投入更多。”

目前,富士康仍然是苹果无可争议的主要供应商,但其运营着全球最大 iPhone 工厂的中国大陆前景可能不那么乐观。 官方媒体10月底报道称,其创始人郭台铭正在台湾竞选总统的富士康面临中国当局的税务审计和土地使用审查。 富士康立即回应,表示将遵守法律义务。

与此同时,王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去年,台湾检方指控 14 人将其前雇主(苹果供应商台湾可成科技)的商业机密转移给新雇主立讯精密,以换取报酬和高级职位。 另外,台湾检方指控王在 2011 年利用一家私人空壳公司秘密收购台湾科技公司 SpeedTech。立讯精密和王尚未就这两起案件发表声明,立讯精密也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这两起案件仍在审理中。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制造业的奇迹:Baba Kalyani的不凡成就”

Baba Kalyani(巴巴·卡尔亚尼)是印度制造业的杰出代表,他以卓越的领导力和创新精神而闻名于世。他的生平和职业生涯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决心、勤奋和技术卓越的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他的生平、制造业帝国的崛起以及他在印度制造业领域的杰出影响力。 巴巴·卡尔亚尼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普通家庭,但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创业精神。他在印度顶尖的工程学院——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IIT Bombay)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并随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获得了工程管理硕士学位。 1985年,他创立了巴巴·卡尔亚尼(Bharat Forge)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制造汽车和工程领域的零部件。从最初的小规模工厂开始,他将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锻造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之一。巴巴·卡尔亚尼的愿景是通过高品质的工程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为印度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 Bharat Forge公司在汽车和军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并为印度国防部提供关键的军工零部件。公司的全球扩张和技术领先地位使其成为印度制造业的骄傲。 然而,巴巴·卡尔亚尼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他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关注教育、医疗保健和社会福祉等领域,并通过自己的慈善基金会积极支持各种项目。他的慈善工作有助于改善印度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巴巴·卡尔亚尼的领导力哲学强调了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他坚信制造业是印度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同时也应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他的坚韧、决心和技术卓越鼓舞着全球的企业家、领袖和工程师,追求卓越,推动制造业和社会的进步。 总结而言,巴巴·卡尔亚尼是印度制造业的杰出代表,他的卓越成就、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成为该领域的传奇。通过Bharat Forge公司的成功、全球扩张和慈善工作,他为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和改善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激励着全球的企业家和领袖,积极推动制造业和社会的进步。

卡塔尔电信巨头Ooredoo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引领未来

卡塔尔这个小而强大的半岛国家,最近在加速其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24年2月,卡塔尔通信与信息技术部推出了《卡塔尔数字议程2030》,该议程旨在通过32个项目转型经济,推动年复合GDP增长率达到7.8%,并将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对非石油GDP的贡献提升至3.5%。随后,在2024年5月的卡塔尔经济论坛上,卡塔尔宣布将拨出2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支持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国有电信运营商Ooredoo集团是该国最大的公司之一,正通过转型为数字基础设施公司来配合这一战略。 随着客户和用户越来越依赖云技术和人工智能,Ooredoo集团正在抓住这一机遇。尽管近年来电信行业发生了演变,传统上电信公司的收入来源——短信收入——由于WhatsApp和Telegram等消息应用的兴起而显著下降。但与此同时,数据使用量正在激增,据Ooredoo集团透露,客户每年使用的数据量增加了20-30%。Ooredoo集团首席执行官阿齐兹·阿鲁斯曼·法赫鲁(Aziz Aluthman Fakhroo)表示:“电信公司面临的挑战在于数据使用量在上升,但收入却没有同步增长。作为我们战略的一部分,我们将严格执行投资纪律,同时探索如何改善盈利能力。我们在行业变化中处于有利位置,并将领先于最新趋势。” 卡塔尔投资局持有Ooredoo集团超过53%的股份,集团市值在2024年5月14日达到87亿美元。截至2024年4月,Ooredoo集团在包括卡塔尔、阿曼、科威特、伊拉克、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巴勒斯坦、缅甸、马尔代夫和印度尼西亚的十个市场运营,拥有1.6亿客户,全球雇员超过1.2万人。 这个有37年历史的Ooredoo集团现在正在整合其电信塔,并投资数据中心以增加收入。该集团在该地区已有23个活跃的数据中心,包括在卡塔尔、科威特、阿曼、伊拉克和突尼斯,并计划在中长期内再投资10亿美元,以应对微软、谷歌和亚马逊等超大规模客户以及企业的高需求。 2023年7月,Ooredoo集团与Zain公司展开合并其在六个中东和北非国家——卡塔尔、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伊拉克和约旦——电信塔的谈判,合作对象为总部位于阿联酋的TASC Towers Holding。最终协议于2023年12月签署,创建了该地区最大的电信塔公司,拥有多达3万座塔楼,企业价值22亿美元。通过共享被动基础设施,这家公司将加速其所服务国家的数字化进程。这个交易标志着电信运营商的重大转变。传统上,公司自行建设和维护塔楼,导致持续的成本消耗。新的独立塔楼公司颠覆了这一模式。通过向任何运营商出租塔楼和设备,它创造了收入,而不仅仅是消耗。 根据通信监管局的季度报告,卡塔尔的总电信收入在2023年第三季度较2022年第三季度下降了6.7%,但Ooredoo集团的收入同期略增了1.1%。自法赫鲁在2020年上任以来,该集团的季度净利润也飙升了271%,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7900万美元增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约2.93亿美元。在集团整合过程中,总资产在同一时期下降了超过29%,到2024年第一季度末降至约156亿美元。“我们有充足的资本储备,并且在如何使用它方面非常谨慎,”法赫鲁强调,他的出色履历使他成为领导该集团的理想人选。 法赫鲁从2007年到2014年在卡塔尔投资局工作,期间他监督了总计700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担任并购部门主管的关键时刻。他于2011年开始担任Ooredoo集团董事会成员,从而深入了解集团的发展轨迹,同时从2014年到2020年在财政部担任多个职位,包括公共投资管理总监和部长顾问。2020年11月,他成为Ooredoo集团首席执行官。 落实集团新战略的一部分包括评估和刷新其投资组合。这包括2022年1月以60亿美元合并Indosat Ooredoo和H3I,创建了Indosat Ooredoo Hutchison,帮助Ooredoo在印尼的业务将用户基数从合并前的6000万增加到截至2024年3月的超过1亿。2022年9月,Ooredoo集团以5.76亿美元剥离了其缅甸电信业务给Nine Communications...

中国“商界女王”何超琼,六年时间就净赚500亿,身价300亿超过何鸿燊!

她不仅让无数男人趋之若鹜,更是让所有女人都艳羡的存在。她是赌王的千金,仅六年时间就净赚500亿,身价赶超其父。她究竟是多么传奇的一个女人? 出身豪门何超琼1962年出生在澳门,父亲是赌王何鸿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何超琼,虽然有一个极不平凡的父亲,但她却不是依靠着父亲的人脉和资源发展的。 作为何鸿燊和二太太的女儿,何超琼出生以后并没有受到重视。虽然在豪门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父亲的爱并不是完全的给了她,这让何超琼感到非常心酸。 但是她理解父亲,所以她决心自己拼搏,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父亲的重视,为自己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大学时,何超琼就选择赴美留学。 怀着对文学的热爱,她选择了艺术专业。但是父亲却建议她攻读商学,为以后在在商业的发展上奠定基础。按照父亲的意愿,何超琼选择了商学,最后还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在面对继续学习还是找工作的分岔口时,何超琼毅然决然选择了开始工作,积累经验。明明有强大的家族背景,可是何超琼依旧要从社会基层做起。 没有进入家族企业,也没有托关系到任何知名企业就职。何超琼进入银行,为人民服务。几年时间下来,何超琼凭着自身的魅力获得了不少人脉和资源。 直到她27岁那年,何超琼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为各大奢侈名牌做公关推广的公司。何超琼有着过硬的本领和出色的能力,这很快让她的公司成为了香港的第一公关公司。 何超琼的事业风生水起,但依旧没有依靠自己的父亲,完全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把公司做大做强。何鸿燊自然也看到了这个令他骄傲的女儿所做出的成就。 于是决定让她进入家族企业。信德集团是何鸿燊名下的企业,涉及运输,地产,酒店和投资等多个业务范围,不仅涉及范围广泛,还有着精密的生产体系。 对于何超琼来说,在信德集团站稳脚跟,是个挑战,更是个机会。进入父亲集团的何超琼是如何做的?她初入家族企业能够让父亲对她再次刮目相看吗? 站稳脚跟二十多年来的努力,终于被父亲认可,允许她进入家族企业信德集团。刚进公司的何超琼,立马对不景气的现象进行了整改。 公司的航运业务不断的亏损,何超琼细心地发现了其中的弊端,又进行了高强度的运作。没过多久,公司的航运业务就发展起来了,有着光明的未来。 何超琼的运作还使业务的市值提高到了百亿,这不仅让公司的员工和高管对她刮目相看,就连何超琼的父亲也对自己的女儿赞不绝口。 何超琼的才能远远不止于此,她不仅在公司站稳了脚跟,更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段时间以后,何超琼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为美高梅酒店做大量投资。 三年以后,成立了美高梅金殿超濠股份有限公司。六年以后,美高梅在香港成功上市,而何超琼的身价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亿美元。 这时候的何超琼已经有赶超父亲之势了,但是在商业这条路上,何超琼从未停歇。七年时间内,何超琼不断创建新项目,发展博彩业,她也已经拥有了三百余件顶级艺术珍品。 这条路还很长,何超琼还在不断努力着,奋斗着。这么优秀的女人,虽然事业蒸蒸日上,在感情上却饱受挫折。在还没有进入父亲集团的时候,何超琼没有忘记对艺术的热爱。 她还进入过艺人培训班,培训后去演戏,和男主陈百强因戏生情,两人坠入爱河。可是后来这段美好的爱情被何鸿燊极力阻止,并让何超琼商业联姻。 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陈百强也无力改变什么,吞服安眠药陷入昏迷,第二年因为脑衰竭离开了人世。作为新婚妻子,何超琼依然决定出席了陈百强的葬礼,并为他扶灵。 这其中的爱不言而喻。这件事过后,何超琼几乎斩断了儿女情长,决定一心投入到事业当中。事实证明,没有了多余的牵绊,何超琼做起事来也更加雷厉风行。 何超琼的能力较于她的父亲,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成为商界的翘楚,成为了传奇一般的存在,但是都完全是靠着她自己一点一滴的汗水,换来的成就。 赌王的千金不只是赌王的千金,更是商业发展中的一把利刃,有着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和能力,在人生道路上杀出了一条血路。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何超琼现在过的怎么样呢? 不让须眉何超琼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她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商界的大腕。现如今,何超琼掌管的公司已经超过了二十家,她还被被评为是亚洲50大商业女性中的第十五名。 她在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她的商业天赋,更离不开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从一个懵懂的少女成长到今天的底部,背后付出的努力非常人能比。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还不都是百炼成钢。尽管是香港赌王的女儿,可能起点就高,但她也是一步一步从社会基层,脚踏实地走上来的。 没有父亲的光环笼罩,只凭她一己之力,就创造了奇迹。新冠疫情到来的时候,何超琼也主动支援,为疫情防控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何超琼的这一行为不仅缓解了燃眉之急,更加深了香港和大陆的交流。她是商界的传奇存在,更是有着美好品质的温柔女人。 像何超琼这样的女人能够吃得了苦,一步一个脚印获得了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何超琼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一定会成功的。 可能有些人的成功,时间会慢一些,但是光明的前途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无论时间长短,都应该坚持下去。

新世界发展CEO郑志刚,造港文化新地标,讲中国故事

他是郑志刚,是新世界发展公司的行政总裁。他被誉为是商人中的艺术家,留着一头艺术家的随性长发和一把滔滔不绝的黑色大胡子。 他之所以获得这个美誉,并不在于他本人对于艺术有着非常高深的见解,也不在于他是业界名宿中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更不在于他对于艺术的热爱达到了一个商人的极限。 他真正让人心生敬意的是,他用他那率性的性格培育了一大批青年艺术家,保育了数不胜数的人文情怀留存的旧风景,这其中就包括香港皇都戏院和曹雪芹的故居。 他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讲好中国故事,只为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荣耀,并用尽全力找到中国文化本源的初心,最终使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成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使者。 或许正是如此,中国央视新闻对他独家专访,称他为独一无二的爱国企业家。 那么像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企业家,他的理想和抱负究竟是怎样的呢? 01与艺术相识的过程郑志刚出生于1980年,是个妥妥的80后,他不仅从小就是班级最优秀的学生,长大了也立志做行业中的佼佼者,他要做最独具艺术风范的商人。 在哈佛大学东亚文学专业毕业后,郑志刚又去了日本京都,只为学习艺术文化的优秀课程。 当他学成归来回到香港时,他在采访中多次否认自己“继承人”和“接班者”的身份,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创业者,创造更新更多的价值,给予企业也回馈社会。 事实上,郑志刚独爱艺术,另辟蹊径,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艺术购物中心:K11。 有人好奇,购物还能跟艺术结合在一起吗?商业还能和文艺组成一桌美食吗?能。 郑志刚发挥自己的独特艺术鉴赏力讲购物中心修建地像艺术厅堂一样漂亮,甚至在香港K11购物中心的地下三层,独具匠心地修建了一个艺术空间,里面放置着十三组价值2000万的艺术品和工艺品供购物者欣赏。 K11一经修成,就吸引来了许多的买家游客,这里面有不少买家学生只为在里面游玩打卡,但也不乏一些真正有艺术鉴赏力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都对这座艺术展览购物广场啧啧称奇,赞扬这个年轻人独特的魅力。 既然是商人,不管表现得多么有艺术魅力,最终还是要进行交易才能赚钱。 但K11妙就妙在文艺地赚钱,提供给买家一个舒适的赏心悦目的环境,又拿出合适的价码,所以那些正值青春年少,想要买来美妙和快乐的顾客,又有几人能不动心呢? 凭着K11的成功,郑志刚被评为优秀的实干青年企业家。 没有人知道他心中真正在想什么,他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在香港地产商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他竟然放弃房地产的红利,为香港政府捐地三百多万英尺。这一系列举措,解决了香港无数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02艺术商业的完美融合2005年,郑志刚回到家族企业,期间安排新世界百货上市,2007年,出任新世界发展的执行董事。 郑志刚调整了新世界在内地的产业布局,加大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整改了不少旧项目。自从上任之后,郑志刚将新世界的总部搬到了广州,还将文化与商业融合的品牌——K11也在广州和诸多内地城市开了分店。 在接受一众记者采访时,郑志刚说他期望的并不是财富的简单增长,而是创办出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品牌,然后走向世界,将中国原创品牌推向国际,为新世界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 为了这个独特的追求,2010年郑志刚创建了K11艺术基金,只为培养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促进中国当代文艺理念和艺术人才的发展。 这家非盈利性质的基金和以后创办的K11艺术村,K11艺术俱乐部等机构,在资源和资金方面,都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实践空间。 而近日,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央视新闻独家专访了郑志刚。 在这次采访中,作为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周大福执行董事,K11创始人的郑志刚,提及到他所独创的艺文商社发展模式,将艺术,人文,自然元素相结合。 耗费十年时间,在K11 MUSEA汇聚了多达100位国内顶尖设计大师,用他们的艺术家灵感,致力打造一个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享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是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时代之窗。 香港著名的“星光大道”还有位于海边的K11 MUSEA等一系列建筑,称为“维港文化汇”。 它们旨在弘扬中国文化。这些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香港的一个文化新地标。 03文化同世界的链接性郑志刚每次从海上眺望这个新地标,都会浮想联翩,热情洋溢地表达他对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支持和憧憬。他希望这个地方成为全球文化硅谷,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让中国文化通过香港这个小窗口走向全世界,与世界接轨。 这个新地标的作用,除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说好中国的故事。 在2022年7月2日,香港的故宫文化博物馆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这些藏品也是北京故宫博物馆自1925年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的藏品出境外借。其中绝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郑志刚表示,香港故宫博物馆是“说好中国故事”的最佳平台,是推动国民教育最好的“软基地”,郑志刚热切盼望这样独特的中国文化建筑以后能够越来越多。 在风风雨雨的商业历程中,郑志刚一直很鼓励员工和那些受资助的艺术家们能够创新,他尤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展,取其精华,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以一种可延续的方式培养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让我们的传统工艺得以传承下去。 郑志刚正是这样一位,能将时代文艺气息和传统文化精神完美结合的爱国企业家。 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他的整个商业蓝图也是为这一理想所打造的,建造一个融合商业,艺术,生态和科技的生态系统,让全世界的人更清晰地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美丽。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更高于生活,即使是作为一个商人,也有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多年来,耕耘不断,跨界不止,郑志刚追求卓绝与创新。他希望打造的这个香港文化新地标,可以传承中国文化的美丽,讲好中国故事,以商业服务社会,以文化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