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奖项申报

FinAGG筹集了1100万美元,以扩大在印度的中小微企业融资

Date:


迄今为止,这家金融科技公司已支付了超过6.29亿美元的资金。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中国洗衣液一哥”罗秋平:为了创业,放弃读博,把产品做到极致

提到洗衣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蓝月亮,自1992年创立至今,蓝月亮品牌凭借着企业对产品、服务、市场判断以及营销方式各个方面的把控,稳稳的奠定了品牌在日化品行业的领军地位。 时至今日,这个老品牌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排名榜上仍然稳稳地居于领先地位。 在外界的评价看来,罗秋平是个争议性很大的人,他是曾经沉迷哲学的理科男,也曾经为了创业干脆地放弃了读博。 他的营销方式备受争议,他的管理方式一直被人诟病,但即使外界众说纷纭他却始终低调地回避采访。 放弃读博,创立蓝月亮罗秋平出生于湖北荆门,从小成绩优异,1984年,他从武汉大学毕业,又取得了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的硕士学位。 读书期间,他敏锐地看到了市场需求并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为此他放弃了当时免试读博的机会。 1992年,他在广东正式创立了蓝月亮品牌并推出了品牌的首款产品强力型油污克星。 而今谈起品牌创立的过程时,罗秋平却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碰巧”轻轻带过。他说只是碰巧去了广东,碰巧在那里创立起这个品牌并将其发展起来。 从1992年到2008年,蓝月亮在兜兜转转中逐渐发展,并在2003年和2008年经历了其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节点。 洗手液刷屏2003年的SARS肆虐将国人对于个人卫生的重视程度推上了历史的顶峰,此时的罗秋平看准时机大力度进行品牌宣传,彼时的电视广告频频被蓝月亮洗手液刷屏。 由于洗手液规避了肥皂洗手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缺点,再加上蓝月亮线下大量宣传和公益活动的配合,一时间洗手液市场火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日化品类,蓝月亮也一举奠定了其在洗手液产品中的领导地位。 推广洗衣液在2008年时,不满足于现状的他又主动出击,突破产品的技术难关,在国内率先开始了洗衣液的推广。 当时的中国市场,用来洗衣服的产品基本上只有两类,肥皂和洗衣粉,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洗衣习惯,洗衣液的市场占比极低,从统计出来的数据看,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占比。 这一年,是蓝月亮技术的突破,是洗衣液产品在市场上的突破,也是国人多年来洗衣习惯的突破,中国的洗衣液时代就此开启。 在此后的两年里,洗衣液的市场占有率一路飙升突破百分之四十四,蓝月亮的销售额达到了二十亿。 所以与其说罗秋平的创业之路是碰巧开启,倒不如说是他对于市场的敏锐和对机会的把握促成的。 说到蓝月亮的成功,罗秋平的座右铭是“我们不研究竞争者,只研究消费者”,这也是蓝月亮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点。 罗秋平说:“消费者之所以选择蓝月亮,是因为我们能够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甚至超乎他们期待与想象的产品”。 从2008年品牌生产的深层洗衣液开始,蓝月亮始终坚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深度研究消费者需求,以此为根本开展产品技术的开发创新,生产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质新产品。 技术创新,不断发展之后的几年里,蓝月亮陆续推出了宝宝专用洗衣液、旅行专用洗衣液和针对当时已有的普通型洗衣液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的至尊洗衣液。 技术创新是必须要坚持的,也许是因为技术出身,罗秋平对于这一点有着更加执着的坚持。 洗衣液是人们日常所需,庞大的需求量决定了这一类产品的发展速度也是极快的,保持技术创新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之后的蓝月亮又开始了浓缩化产品的推进,推出了新一代的超浓缩产品。 对于超浓缩产品的推广,罗秋平解释说,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环境而言,新型的超浓缩洗衣液都更加的友好。 由于在使用中,新型的浓缩洗涤剂可以有效地减少包装物和废物带来巨大的环保效益,消费者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无负担且更节省。 数据显示,如果所有的消费者都使用浓缩洗涤剂,那么废水减少的排放量将达到242.11 万吨,节省的电能达到85.67亿度。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浓缩洗涤剂几乎已经覆盖了全部的市场,占比将近百分之百。虽然从各个方面来看,新产品都有着明显的优点。但是由于固有的使用习惯和观念的存在,在推广上仍然是很大的挑战。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新产品的推广,品牌除了加大推广力度之外,对于产品的包装设计、浓度和计量等方面也在不断改良,使其更适用于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直销生态除了对技术方面的重视,在产品营销上蓝月亮也另辟蹊径,相较于人们已经习惯的直接的产品推销,蓝月亮提出了“知识营销”的概念,将产品推销的重点放在了对消费者进行相关知识普及上。 从2012年开始,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将科学洗衣方法等相关知识普及给消费者,帮助消费者解决日常洗衣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将洗涤产品和方案一起完整地提供给消费者,而连续八年市场占有率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就是对这种反常规营销方式的回答。 2015年时,在全渠道战略的大命题下,蓝月亮又开始了一系列的布局,除了传统的商超渠道外,品牌在全国多个地区建立起月亮小屋试图打造直销生态。 还与经销商变雇佣关系为合作关系,以分销、提成的关系组成利益共同体,积极尝试转型。 同时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开始旗舰店,还在微信端开启了品牌自有的官方商城和服务号,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开拓O2O和电商市场。 罗秋平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相关的渠道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且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阶段,全渠道是大势所趋。 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以客户和消费者为导向是罗秋平在品牌渠道布局中坚持不变的思路,消费者想要在哪里买,蓝月亮就在哪里卖。 坚持专注于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专注于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升级创新,专注于消费者需求产品的开发始终不变,这样的坚持让蓝月亮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信任,也让蓝月亮一路发展走到了今天。 随着时代发展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也会不断地升级,罗秋平也将继续与品牌一起,始终坚持立足于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产品创新,提供给消费者超过预期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更进一步的发展。

民族国家与其它想象:帕尔塔·查特吉的探索

帕尔塔·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一位来自印度的政治科学家、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以其对后殖民理论、民族主义和现代性的深入研究而蜚声国际学术界。他的研究涉及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印度、乃至其他非西方国家的视角。 查特吉生于印度的孟加拉,他的学术生涯早期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政治经济史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了文化、政治和后殖民理论。其中,他对“民族与殖民”的关系进行的探讨,特别是他提出的“国家的两重模式”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民族与其它想象》一书中,查特吉详细探讨了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演变。他认为,印度的民族主义并不仅仅是对西方民族国家模式的模仿,而是在与殖民历史的交互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深受本土文化影响的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不仅仅是对外部势力的反抗,更是对内部不平等和不公的批判。 查特吉进一步指出,印度的民族主义有其双重性:一方面,它试图在全球舞台上建立印度的现代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它也试图解决国内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这种双重性使得印度民族主义成为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现象。 除了对民族主义的研究,查特吉还对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对印度的城市化、社会变迁、政治制度等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印度的新视角,也为其他非西方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学术界,查特吉被视为后殖民理论的代表性学者之一。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家,更是一个实践者。他多次参与公共事务,发表关于印度和全球议题的观点,为弱势群体和社会公正发声。 查特吉的学术生涯充满了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对新知识的探索。他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让我们得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印度、乃至全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的作品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为公众提供了理解和思考当代世界的新工具。 帕尔塔·查特吉是一个多才多艳的学者,他的研究跨越了多个学科和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启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他的观点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成龙:动作巨星的传奇人生

成龙(Jackie Chan)是中国和全球电影界的传奇巨星,他以其独特的功夫动作和喜剧天赋而享誉世界。他的电影生涯跨足了几十年,他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也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位动作明星的生平和影响,揭示他在电影界的独特地位。 成龙于1954年4月7日出生在香港,出生名陈港生。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童年时期的生活相对困苦,但这并没有阻止他追求梦想。早在他十几岁时,他就开始在戏剧和电影界积极参与演出,他的母亲也是一名歌唱家,为他的艺术之路提供了支持和启发。 成龙最初在电影界扮演小配角,但很快他开始展现出在动作片中的特殊天赋。他的处女作《大兵小将》(The Little Tiger of Canton)于1971年上映,这部电影的成功为他奠定了在香港电影界的地位。然而,他真正的突破是在与导演李小龙(Bruce Lee)合作的电影《精武门》(Enter the Dragon)中取得的。尽管他只是一个配角,但他的动作场面和功夫表现引起了观众的瞩目。 成龙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功夫动作与喜剧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动作喜剧风格。他的电影不仅有激烈的打斗场面,还常常充满了搞笑和滑稽的情节。他的角色常常是一位勇敢但又有点呆萌的英雄,这种角色塑造成为了他的代表性形象。 成龙的作品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电影,包括功夫喜剧、动作冒险、犯罪悬疑等。他的电影通常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动作场面和特技效果而著称,他本人也以不惜生命危险亲自执行危险的特技动作而闻名。他的电影常常带有积极的价值观,强调团队合作、友情和正义。 成龙的代表作之一是《警察故事》系列,这个系列电影讲述了一位警察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的艰辛与冒险。这个系列的电影成为了他的招牌之作,也为他赢得了国际观众的认可。此外,他的电影《红番区》(Rumble...

中国台湾小伙徐乘到大陆创业,坚持14年创办徐福记,一颗糖果做到百亿身家

从走街串巷卖糖果的糖果小店,到年销售额高达60亿的上市企业徐福记;从在台湾历时14年成为岛内金字招牌,到一跃进入大陆27年成为国内第一糖果品牌。 创始人徐乘从无名小辈到身价上亿,跻身台湾富豪榜第25位。徐乘是如何带领徐氏四兄弟创立糖果王国徐福记的呢? 讲述原创商业创始人故事,传播商业智慧。 创业初期徐福记是由徐家四兄弟徐镨、徐乘、徐沆、徐梗于1978年共同创立。当时四兄弟就立志要做生意,想要一起干一番事业。 他们走访市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一颗糖果上,没想到这颗糖果后来真的让徐氏四兄弟身价翻了好几百倍,家族身价高达上千亿。 创业前期很艰难,生意不好做,徐家兄弟就开始走街串巷叫卖糖果。糖果零售店也看不上小商家,不给四兄弟好脸色,四兄弟就免费给糖果店老板送货,帮老板干活,维系关系,老板们纷纷夸赞四兄弟。 就这样,徐家兄弟以及他们的徐记糖果在糖果店老板们心中的好口碑建立起来了,有时遇到客人,也会介绍介绍。 坚持叫卖糖果14年,徐记糖果在岛内的口碑越来越好,慢慢成为了台湾的金字招牌。 不料想,由于原材料成本升高,盈利大不如从前,工人们也越来越不好找,眼看糖果生意前路漫漫坎坷重重,可把四兄弟愁坏了。 改革开放初期,到国内市场抢占先机刚好赶上1978年改革开放,国家在沿海大力发展经济,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国家对企业的扶持政策给予大力支持。 徐乘就带领四兄弟来大陆发展,抢占先机。 此时糖果市场竞争和品牌还处于空挡时期,开发较早的广东一直是零食业者的聚集之地,消费市场占有全国的一半,徐氏四兄弟看中了东莞,决定在东莞打拼糖“国”。 他们搭建厂房,招聘工人,并创立自己的品牌徐福记。因为兄弟虽然在台湾长大,但祖籍是福建的,所以他们就在原先的徐记中间加入了一个“福”字。 也预示着赢取福利,开业大吉。从此徐记改为徐福记。 创业之旅开启,可是创业之路并不好走,当时白兔奶糖小有名气,现在也是80/90后的回忆,要想超越大白兔的名气,不是那么容易。 徐福记虽是做糖果起家,但是如何在内地打响品牌,如何打造属于徐福记的风味糖果,是徐乘当时面临的棘手问题。 恰逢春节,糖果需求量上涨,借此机会,徐乘很快推出徐福记新年糖果系列,一上市便火遍大江南北。 他发现人们在春节消费糖果特别多,小孩都爱吃糖果,当时国内经济好转,到了过年这个全家团圆的的日子,大家也都不吝啬花钱,各家各户都少不了买一些糖果蜜饯。 于是他准确把握商机,以春节作为营销卖点,推出了徐福记新年糖果系列,可谓火遍家家户户。 徐福记还改用用新年红和新春对联的外包装,徐福记不仅销量大卖,而且还成为了新年必备品的标志之一。 当时市场普遍是软糖和奶糖,徐福记一口气推出几十种口味的糖果,冰糖、奶糖、什锦糖、花生糖…产品种类多样、质量一如既往,大受欢迎。 这让徐福记尝到了投入终端直接产生效益的甜头。 徐福记在营销策略上别具一格糖果的种类越来越多,成本不同价格也就不同,消费者的选择也有限制。于是,徐乘决定统一产品价格,即所有糖果一个价,喜欢什么就勾选什么。 这个策略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徐福记在国内糖果市场的销售额稳居第一。 人红是非多,物红冒牌多。自从徐福记的品牌打响,假冒仿劣产品也相继出现,很多仿冒商用徐福记的外包装做幌子,偷梁换柱,里面装上自己家的糖果,整个市场被扰乱,这让徐福记吃足了苦头。 徐乘后来想到一个解决办法:用“品牌专柜”的方式,在各大销售点用桶子装满散装糖果,配上徐福记专有的的logo,这样以来,消费者的权益和商家的权益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2000年起,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级大卖场纷纷进驻中国。徐福记当机立断,和各大卖场合作。 在卖场中建立专柜,通路打开了财路,除了大卖场跟进之外,徐福记还形成便利店、代理商等渠道,“糖果大王”的称号实至名归。 从西藏到广州的大卖场,都能看到我们的产品。”徐家四兄弟很自豪,有卖场的地方便有徐福记的身影。 2006年,徐福记在新加坡上市,市值达到26亿。 2008年,徐福记国内已拥有90多家销售分公司,销售专柜达5000多个,超过13500个终端零售点,员工也从1900名,急速扩张至一万多人,徐福记成为中国最大糖果和糖点企业之一。 徐福记迎来了又一次瓶颈。糖果产业属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层出不穷,老骨干固然重要,新生力量不可或缺,企业要想屹立不倒,必须要与时俱进。 新青年很多不愿意到这样的传统企业工作。吸引不到人才,缺少年轻人的创新大胆,导致徐福记的研发受限,未来岌岌可危。 徐乘发现雀巢当时在中国的市场渺小,但是雀巢的研发创新是赫赫有名的。于是,徐乘决定和雀巢合作。 一来徐福记可以帮助雀巢扩大中国市场,二来,雀巢也可以帮助徐福记跟随潮流,涌入鲜活的生命力。所以两者就达成了强强联合的决议。 2011年以来,徐福记每日产量高达1500吨,连续21年成为销量第一,年销60亿元。2019年,成为广东省企业500强,排名252,制造业100强,排名50。 2021年,登上艾媒金榜公布的《2021中国新春零食里暴利和品牌线上发展排行榜的的TOP10》,位于第六位。 徐乘作为国内糖果行业的领跑者,为人低调。做糖果40余年,扎根大陆27年,他坚持把糖果做强做大,不惧坎坷,踊跃创新,始终追求产品的质量和口碑,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2011就被发现其身家已高达14.1亿美元(近1000亿人民币)。